妙书屋 > 房车环游记 > 第436章 察布查尔县·锡伯民俗风情园

第436章 察布查尔县·锡伯民俗风情园


下午三点过一点,虎永刚一行到达了察布查尔县城。

既然这是个锡伯族的自治县,那第一站就去锡伯民俗风情园吧。

锡伯民俗风情园,位于察布查尔县城西部5公里的孙扎齐牛录乡,313省道旁边,为游客可以呈现的是“世界惟一,惟我独有”的锡伯民俗风格的独特魅力。

锡伯民俗风情园的大门和围墙是仿古城墙建造的,上面有锡伯族猎手射箭和锡伯族人跳舞的浮雕图案。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锡伯族人崇敬的英雄——图伯特的全身雕像。

大门两侧是西迁介绍图。和开挖察布查尔大渠的浮雕。

【图伯特(1755年-1823年),乳名图克善(锡伯语,“牛犊”的意思),盛京(现在的沈阳市)北郊达子营人。

图伯特早年随父辈西迁伊犁戍边,18岁应试披甲,后升迁为锡伯营总管。

为解决粮食的紧缺问题,图伯特率400名兵丁与闲散,于1802年10月,开始劈山凿渠,引伊犁河水灌溉,开荒造田。

历7年苦战,至1808年,终于挖出了伊犁地区历史上第一条人工大渠,当时称“锡伯渠”,后名为“察布查尔大渠”。】

图伯特雕像的一侧是造型突出的锡伯族风格建筑,宏伟壮观,气势震撼人心。

这些传统的土木结构房屋,有高大厚重的围墙,围墙有烽火台的垛口。

垛口插着八旗,分别为:正白、正黄、正兰、正红、镶白、镶黄、镶蓝、镶红,旗子在风中飘舞,呼呼有生气。

雕塑的另一侧,是锡伯文化博物馆,将锡伯族西迁史、屯垦戍边史和民族史三史合一,以锡伯族西迁屯垦戍边和民族生存发展为主要内容,收集了大量锡伯族人自西迁伊犁以来的传统用具、书籍和历史文献等。

馆内陈列着,锡伯族的发源地——嘎仙洞模拟实物、西迁路线图、卡伦图以及锡伯族和汉文化融合的渊源、锡伯族民居、婚俗。

锡伯族在其2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了完整的语言和文字(在老家东北已失传),并且将锡伯族民间传统音乐、舞蹈、戏曲、乐器、服装服饰、文化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延续传承。

虎永刚对各个少数民族的婚俗都很感兴趣,所以特别关注了一下锡伯族的婚俗。

锡伯族的婚姻是采取一夫一妻制,但只限于同族内通婚,而且本姓禁止通婚。

古时候,锡伯族的联姻方式有:小时候指腹为婚,到了成婚年龄才予以成婚的,叫“蛋婚”;

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

没有子嗣,招养老女婿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其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称之为“帮工婿”,这种婚姻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

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结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丈母娘家送衣料和其他礼物(平时不登门,女子必须回避,女方家收礼后送给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

锡伯族婚姻一般分4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

锡伯族的婚礼仪式繁琐,一般在秋后举行,因为锡伯族有句俗话说:“春天的清风和煦,秋末的婚礼热闹。”

锡伯族的婚礼十分隆重,以热闹著称,一般亲戚朋友和街坊近邻都要尽力相助。

婚礼进行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之一是聘请“奥得尔阿姆”(简称奥父)和奥得尔额妮(奥母)。

【“奥父”、“奥母”,意思是迎亲老人】

男方要在新郎的长辈中,选择与女方父母相同、年龄差不多(讲究的还要属相相同)、有一定声望、善于辞令又能歌舞的男女各一人,作为娶亲队伍的全权代表,协调解决迎亲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此外还要挑选6名“打丁巴”的小伙子和几名年轻姑娘,组成迎亲队伍。

锡伯族的婚礼前后要进行几天,主要是女家举行出嫁仪式,男家举行成婚大典。

出嫁仪式,是在女家举办的以宴客为主的礼仪活动,称作“阿吉协仁”(小宴日)。

通常在“阿吉协仁”的前一天上午,男家就要把婚礼所需的肉、米、菜、烟、酒等一应礼送到女家。

第二天,女家大宴,四方宾客前来庆贺出嫁之喜,新郎在岳父的指引下,给长辈、亲戚或德高望重的老人跪拜敬酒。

晚上,举行“打丁巴”活动,这是出嫁仪式的高潮。

第三天,男家举行成婚大典,即“安巴协仁”。

为保证大婚进行,娶亲的队伍,要看路途远近,或清晨或提前出发。

锡伯族也有要彩礼的习俗,新娘的嫁妆要由哥嫂和娘家的人亲自送去,去的人一般男女各半,不超过两桌人(娘家的人到婆家后要坐首席,即表示开宴)。

新娘出门前,要开启箱笼,向宾客可展示嫁妆。

迎亲的队伍临行前,岳父还要将两个装满五谷种子的瓶子送给新郎,以祝将来五谷丰盛,粮食满仓。

新娘到男方后,先举行拜天地的仪式,然后进入洞房,由伴娘和男方嫂嫂为其梳头。

【锡伯族的女子在做姑娘时,只梳一根辫子,正背中间垂下。做新娘后要将一条辫子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

晚间闹新房时,邻居青年都到洞房唱歌,并拿出一根羊骨头让新郎新娘去抢。

闹洞房要到深夜才结束。

离去之前,青年们要将新婚夫妇衣服的扣子解开。

如果新郎新娘害羞,不让解衣扣,大家便会大声喊:“这是老人们的嘱托!”

闹洞房者将两人外衣的扣子都解开后,然后才会离去。

几人从博物馆出来,继续往前走,就是庙会一条街,这里出售锡伯族的手工艺品、特色小吃等等。

茶楼,则是这条街上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内厅设计颇有新意,集品茶、休闲娱乐、观景为一体。

在这茶楼里,虎永刚几人稍事歇息,来一壶奶茶、尝一尝锡伯大饼,再品一品他们的自制酸奶和杏子酱,舒坦至极!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可以免费欣赏锡伯族风格的歌舞表演。

这茶楼里的锡伯民间歌舞队,是由六、七个农村妇女自发组成,不为赚钱,只为了继承和发扬锡伯民间歌舞。

没有表演经验,她们从察布查尔县城文工团请来了退休的老演员为她们指导;没有服装和资金,也是她们自己想办法克服。

现在,每当游人进入茶楼,她们都会热情地表演具有锡伯族风格的歌舞。

据介绍,当年锡伯族人以骑射著名,是满清八旗中最为勇猛彪悍的一旗,所以察布查尔县有“箭乡”之称,民俗风情园里自然少不了射箭内容。

在风情园的民俗娱乐区,有民族运动场地,这里设有一个射箭厅,既可作为游客参与射箭表演的场所,也可做为查库尔、摔跤等比赛及训练场地。

虎永刚与刘伟民都兴致勃勃,上去拉弓搭箭,一试身手。

风情院内最大的建筑群为靖远寺,该寺建于1893年,是清代伊犁八大喇嘛庙中较有影响寺院之一。

靖远寺规模宏伟壮观,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山门前有砖雕影壁,正门上方刻有锡、汉两种文字的“靖远寺”大金字,笔法工整,苍劲有力。

整个寺院对称成比例布局,殿阁、楼台错落有致,古朴自然、各尽其妙,组成了一组雄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古建筑群。

它是一座中原文化融合于祖国西北边疆的缩影,充分体现了锡伯人民的建筑艺术,而且是锡伯族与各兄弟民族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的实物见证!


  https://www.msvvu.cc/58267/58267412/171712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