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张浩朱允熥 > 第246章 李青天(2)

第246章 李青天(2)


“回万岁爷,是这么回事儿...”
  李景隆口才极好,说起事情来头头是道。
  作为视察运河漕运的督办大臣,李至刚出京的第一站,出人意料的没有直接选择直接去被爆出挪用钱款的直沽,而是直接来到运河南北交通枢纽济宁府。
  在大家看来,可能相比于直沽  ,京杭南北大运河山东段,官员肆意克扣民夫工钱的问题,更好查一些。
  果然李至刚一到济宁第一件事,就是把山东巡抚胡链给骂了个狗血淋头,顺便把漕运总兵陈瑄也叫过来一块挨骂。
  第二件事,把山东境内各州府的官员们都叫了过来。
  南北的大运河其实并不完全是从上到下的中央行为,更多的是地方行为。北方各省之中,尤其是山东,无论是乡绅还是官员,早就纷纷上书要修了。
  甚至在一些地区,在未经过朝廷许可的情况下,已有官府私自联合乡绅筹措钱粮,开挖了!
  朝廷下令修运河的文书一到,更是万民沸腾欢喜。
  各州府有人出人出力有出有钱出钱,但出的钱和粮从到济宁府之后变成了一笔乱账。运河修的拖拖拉拉,民夫的工钱是一再拖欠,各项材料也跟不上......
  百姓从万民沸腾欢喜,到万民民怨颇深。
  李至刚召集那些希望修运河的官员,还有出了钱出了力德高望重的乡绅。当着他们的面,做了三件小事....
  第一件,济宁知府,督粮官,河道等所有官员,就在知府衙门前的广场上,当着万民的面,被李至刚直接动用皇牌,扒了裤子,往死里打。
  第二件事,克扣民夫工钱的工长,工头,相关官员......全部砍了脑袋,脑袋挂在运河沿线的旗杆上。
  第三件,让山东巡抚胡链从藩库中借调出三十万银子,发工钱。
  顷刻之间,运河两岸民夫百姓,李青天之声欢呼不绝于耳。
  老百姓就这么纯粹,我不管你毁誉参半也好,还是一身正气也罢,他们看的是当官的办不办事,越大的官越要办大的事。
  在办了这三件小小事之后,李至刚在得到山东一省所有希望修运河官员的拥护之后,直接办了最大的一件事。
  直接宣布运河改道!
  甚至狂言,出了事他李至刚愿意一死以谢天下!
  ~~
  运河改道何等事关重大?
  要知道运河大工,从立项到工部河道漕运官员光是考察设计就用了两年。运河可不是在地上挖个口子那么简单,地势高低问题,湖泊走向问题,雨季风季乃至黄河汛期的问题都要考虑在内。
  但李至刚依旧一意孤行,又把山东巡抚胡链骂了一顿,更把工部河道漕运的官员们骂了一顿。
  之后,直接拿出了当初立项时被工部所否定的方案。
  当初考察京杭大运河,工部侍郎宋礼张信等人,拿出两套方案。
  第一套就是工部尚书练子宁点头的,运河南北走向,济宁至徐州段借道黄河。
  这套方案虽然暗含着黄河决口,运河危在旦夕的风险。但是之所以通过,因为这样修省力,运力也足。
  第二套是从宿迁邳州到韩庄这段,也就是台儿庄这段挖开,避开日后黄河泛滥的风险,而且距离更近。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微山四互湖那边地势高,为了控制水位,台儿庄沿线还要设定许多水闸。
  说是一劳永逸,但要多耗费人力物力。
  李至刚大权在握雷厉风行,说要办就如大明江山一般万年长存,不然国家花费重金,日后还要每年都巨额投入不断修补。一旦黄河泛滥,更不可收拾,那还不如现在多花钱多用人,好好的修!
  山东巡抚胡链表示反对,这么改的话,地方上有些州县定有怨言,好好的运河不从他们家门口过了,那怎么行呢?
  李至刚对着胡链又是一顿臭骂!
  老子就要让运河走台家庄这边,谁不服来找老子?
  老子就是要在这南北大运河之中,再开一条新河连接南北漕运。
  老子就是要把这儿,作为运河的中转站。
  此言一出,台家庄左近几县的百姓喜从天降....
  运河两岸,再一次传出李青天的美名欢呼之声。
  ~~
  “李青天...”
  听了李景隆的叙述,洗了脚的朱允熥坐在床上笑道,“呵呵...恐怕李以行做梦都想到有被人叫青天大老爷的一天....”
  朱高炽在旁阴沉着脸,“其实李以行之所以一意孤行要运河改道,也是因为....”
  “朕知道!”朱允熥接过话来,“运河当初工程立项是你点头,宋礼张信等人.....”说着,顿了顿,“都是你的人呀...”
  “臣,惭愧。”朱高炽忙起身道。
  “其实宋礼张信他们也没错!”朱允熥叹口气,“非但没错,在运河考察一事上是有大功的.....”
  说着,朱允熥继续道,“但是,谁让你....把差事办坏了呢!山东段克扣民夫工钱,直沽那边更是挪用,甚至豆腐渣...呵呵!”

  “臣有罪...”朱高炽面红耳赤。
  “你呀,就是不肯亲自去看看,太过于相信他人!”朱允熥摆手,让朱高炽坐下,“李以行呢,别人说他私自改道运河是胡闹,是不懂水利,但为何朕支持他!因为他说了一句你们都没说过的话....”
  朱允熥看着朱高炽,“他说,万一将来....黄河决口呢?宿迁那段.....从国朝开始决了多少次了?哪一次不是数以万计的银子往水里扔?”
  “这里,朕还要批评你,连年说治河,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朕不懂水利,所以格外看重下面人的方案!可是这些年,都是缝缝补补,没人提过如何解决黄患...”
  “李至刚跟朕说,黄患不除,北方各省谈何兴旺?所以,未除黄患的情况下,运河必须避免黄河决口!不然....这运河不是我大明的血管,会办成我大明的病秧子....”
  历史上还真真是如此,这条南北京杭大运河,从大明中期开始,因为黄河不断改道,需要连年的投入,几乎把大明吸干了!
  直到万历年间用了近乎三十年,才把运河从原来的河道改成了台儿庄。
  但是,大明朝没有享受到运河改道的福利。
  大清,捡了个大便宜。
  而到了乾隆年间,改道经过的台儿庄,被誉为乾隆亲口誉为天下第一庄!
  “你对下面太仁....”朱允熥又叹口气,“没有李至刚那份狠辣!”
  说着,又苦笑道,“是,方案是你的定的,运河是你负责督促修的!山东巡抚胡链是你保举的.....哦,他原先跟着辛彦德,就参与过黄河决口...”
  说着,看向李景隆,“还有淹了你老家那次...”
  “那次真是凶险,差点把臣家的祖坟都给淹了!”李景隆忙笑道,“胡链这个人.....”说着,顿了顿,“还是很有能力的,早先就是山东按察司使!”
  “他要是没能力,李至刚就不会天天骂他了!”朱允熥笑道,“当然,他若没有洪熙跟辛彦德的关系,也不会天天挨骂!”随后,又看向李景隆,“跟你也搭得上话,李以行能对他有好脸色才怪!”
  李景隆没说话,眼看王振给皇帝泡了茶。
  快步上前抢了过来,“万岁爷,您喝点热茶....”
  朱允熥接过茶盏,“给你和庄亲王也泡一盏!”
  李景隆回头对王振道,“小王公公,劳烦你了!”
  “这几日,奏折....弹李以行的奏折,朝中的,南直隶的,山东巡抚衙门的,河南巡抚衙门的,一堆堆!都送到朕跟前来了!”
  朱允熥又道,“可朕都留中不发。朕知道他李以行有私心,但私心和修好运河不冲突....”
  “完....”
  李景隆忽然暗道,“八成,李以行要死在运河边上!”


  https://www.msvvu.cc/58564/58564877/163549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