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为斩灵人 > 第506章 治水

第506章 治水


几人说来说去,也未能有个定论。

所以我觉得要想解开这方尖碑上的秘密,还得读懂上面那些白文才行。

这时我说道:“师公,咱们几人之中,也就你接触过白文,你就多下点心思,哪怕是能读懂一两句也行呀,这样咱们至少能有个方向。

否则就只能是在这空荡荡的枉死城里晾着了。”

苏亦夜显得很是为难,因为她要是能轻易读懂白文的话,先前对腐草集的研究也就不会那么浅薄了。

苏亦夜告诉我,白人在南诏时期又被唐人称之为白蛮。

他们虽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这种文字多用于记载祭天的神文,而普通的白人百姓日常使用的还是汉文。

这与南诏建国的渊源有关,因为最早的滇南和千年前中原地区的战国很是相似。

那片不太大的土地上盘踞着六个小的国家,合称为六诏,南诏只是其中之一。

只因为他处于六诏的最南边,所以被称之为南诏,所谓“诏”其实就是“王”的意思。

后来南诏得到大唐王朝的帮助,逐一击败了其余五诏,最终统一了滇南地区,并在洱海一带建都。

如此,南诏受到中原汉唐文化的渗透,所以也通用汉文。

只是在他们特殊的信仰上,也就是祭天,才使用自己的白文。

也正是因为如此,白文几乎成了南诏王公贵族以及巫师法师的专利,百姓能读懂白文的则少之又少。

后来南诏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反复横跳,终于是玩火自焚。

南诏灭亡,那些懂得白问的王公贵族或是巫师都不复存在了,所以即便有一部分白文流传到了当代,也少有人能看得懂。

便是当年撰写腐草集不老族先辈,也只能是照葫芦画瓢将之记述下来。

苏亦夜对我们说,想读懂方尖碑上一两句神文是不可能了,她最多也只能是看懂几个词汇而已。

张大舌头一听在旁边咋咋呼呼地说道:“那依我看还是别浪费时间了,既然读不懂,文的不行来武的,把这破石头砸了得个干净。”

我忙摇头。

“不可,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怎能乱来。”

于是我还是让苏亦夜细细端详上面的白文,哪怕只读出几个词汇也认了。

我带着张大舌头和朱墨雨几人守着四周,谨防有变,给苏亦夜留了一些时间。

枉死主城之中没有鬼雾,我们也不需要担心犀角香的消耗。

如此过了一个多时辰,苏亦夜几乎把方尖碑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看了个遍,似乎仍是一无所获。

可就在之后的一瞬,她突然眼神有变,我忙说道:“师公,有什么发现吗?”

苏亦夜缓缓回过神来,皱着眉头,低声说道:“我看遍了这碑上的白文,也只看懂了几个不相干的字眼,但是这个……”

说着她伸手指向碑上的几个字。

我说道:“师公,这是什么意思呀?”

苏亦夜眯了迷眼。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皆因滇南苗疆一些传说中有她,所以我勉强认了出来。

此人名叫鱼幼薇。”

我听着不解,这时苏亦夜又抬脚,在满是沙尘的石板上把这三个字写了出来。

一旁的张大舌头看了看说道:“鱼幼薇,这世上咋还有姓鱼的人呀,那有没有姓猫的人呢?”

我拍了他一把让他别打岔,这时几人之中唯一个文化人朱墨雨说道:“据我所知鱼这个姓氏并不稀奇,只是比较古老,其最早出自春秋时期,宋襄公的兄长子目夷,他字子鱼。

后来其子孙一支便以鱼作为姓氏,其在百家姓中也有排名。”

这时我又对苏亦夜说道:“师公,那这个鱼幼薇有什么特别的,又跟祭天的方尖碑有什么关系?”

苏亦夜神色坚定地说道:“不但有,而且有很大的关系。

方尖碑的意义是祭天祈神,而这个鱼幼薇,就是传言中的神女,据说是天上的飞龙下凡,因而又称龙女。”

我们听完都瞪大了眼睛。

“天神,龙女?师公,你没开玩笑吧?”

苏亦夜说道:“这只是一个传说,其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关于龙女鱼幼薇的故事在苗疆滇南流传很广,而且其恰好就是发生在南诏时期的事情。”

苏亦夜说鱼幼薇或许与这块祭天的方尖碑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我们并非滇南人,不了解那个关于龙女的传说,便领悟不到她的意思。

于是苏亦夜就跟我们讲起了这个龙女鱼幼薇。

这一切还得从千年前南诏国多天灾说起。

南诏国那地方,由于地质原因,经常发生旱灾和水患。

皆因土壤锁不住水,一到旱季,很多地方的农田便得不到灌溉,而雨季又经常多暴雨,就像是踏天一般,发起洪水来,每每都是死伤惨重。

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旱季旱死涝季涝死,百姓苦不堪言。

南诏君主为此头痛不已,便召集大臣,询问如何解决这旱涝之灾。

后来有人就提议,效仿中原地李冰所筑的d江堰,修建一个水利工程。

大概意思就是在南诏境内挖七条引水渠,然后再兴建七个大泽,差不多就是现在所说的水库。

如此,雨季之时,水渠能及时排出洪水,使得庄稼百姓免遭水灾。

水渠又将那些水汇聚到大泽之中,储存起来,到了旱季,又可放出来灌溉庄稼。

南诏王听完之后觉得甚妙,但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却是非常的困难。

因为修建水渠和大泽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以当时南诏国的国力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https://www.msvvu.cc/58686/58686011/171712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