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重生之实业巨头 > 第236章 异动的九龙仓股票

第236章 异动的九龙仓股票


第236章  异动的九龙仓股票

        与在粤州的流程一样,港商团分成了两个团,地产商们去看基建,陈志文等人则去看燕京的各大工厂。

        林局长亲自带着团,前往了位于燕京市郊区的一家大型工厂:燕京电子管厂。

        “陈先生,这里就是我们国内目前最大的电子工厂,燕京电子管厂,这里生产的各类电子零件,占到全国才能的20%。”林局长笑说道。

        “的确很大。”陈志文等人是坐在汽车赶过来的,一路上就看到了这家工厂的边界,面积之大,估计有着上千亩。

        “这是国内在50年代156个大型重点项目之一,可以说是举国之力建成,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工厂,在60年代”汽车朝着工厂大门驶去,林局长也在介绍着燕京电子管厂的历史。

        陈志文也在认真的听着,不过心中却想着另外一件事,因为他知道,这家燕京电子管厂,其实就是未来京东方的前身。

        在50-60年代,电子管的作用非常大,很多电器都需要这类零部件,它的作用类似阉割版的芯片,但进入70年代后,集成电路+芯片开始取代电子管,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在远远超过。

        而进入80年代后,海外的集成电路产业冲击国内市场,这家燕京电子工厂自然陷入了绝境,到了80年代中期几乎破产,硬是熬了几年后,一位后起之秀对其进行了改革,并且改了名字:燕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前四个字的后三位,正是京东方。

        不过现在么,在内地,燕京电子管厂还是活的很不错的,毕竟只是国内的需求就足够多了。

        汽车停在了工厂门口,此时门口之中也有一堆人在等待,在林局长的介绍下,陈志文也算认识了为首的张洪彪厂长。

        在相互认识后,张厂长自然带着港商一行人在工厂内转了一圈,不过很多部门却也不让进,似乎有很大的秘密,陈志文倒也觉得正常,因为军工电子,可能也是这家未来京东方目前的主要业务之一。

        “陈先生,听说你是香港最大电子工厂的老板,不知道你认为我们电子厂的技术怎么样?”张洪彪笑问道。

        “亚洲的话,除了日本,应该还算不错。”陈志文想了想,委婉说道,这句话倒也没完全错,整个亚洲目前日本自然最强,甩其他地区几条街,再次一点就是湾湾与韩国了,这两地虽然吃着西方科技的尾巴,但发展的比较晚,目前主力也还是传统的电子管。芯片及集成电路,也才刚起步,就是三星电子,现在也才刚刚下定决心做芯片产业。

        “那陈先生认为集成电路,一定会取代电子管吗?”张洪彪接着问道,作为全国最大电子工厂的管理者,他自然有资源得知海外电子行业的发展情况,再说,以他的身份,拿到一台进口的欧美电器并不难,随便拆了就知道海外目前的发展情况了。

        “可以说是一定,效率相差太多,就跟汽车取代马车一样,是必然。”陈志文顿了顿说道:“国内如果想跟上技术发展这条路,得早点投入研发这一块了。”

        “这也不是我能决定的。”张洪彪也没太在意。

        又闲聊几句后,张洪彪又与其他几位港商聊了起来,他似乎想说服这些港商购买自家的电子管,不过却没什么成绩,香港的电子工业,部分也的确需要电子管,但电子产品,谁也不敢随意更换核心零件。

        到了中午,大家就在公司的招待所吃了一顿午饭,燕京与粤州不一样,这里虽然也有海外客人,但这里的重视程度显然比不上粤州。

        不过这也让陈志文品尝到了比较正宗的燕京美食,这里也有一只烤鸭,据说就是全聚德的,味道还不错,倒也省的陈志文专门再跑一趟了。

        离开燕京电子管厂后,林局长又带着几人在燕京市的不少工厂转了一遍。

        粤州的工厂,主要就是纺织、玩具等易出口的产品,而燕京则是国之重器,除了电子,还有重工、钢铁、机床制造等等,这些跟陈志文倒是没什么太大关系,有部分港商则很感兴趣。

        可惜今年还是77年,要不然,他可没兴趣当做陪衬,早就拿着美元去到处投资了。

        在燕京待了几天后,中央派来了一位部委与港商团会面,目前国内的政策,还没彻底将所有工作重心放在经济上,他们这群人也自然不可能有后世那种最高领导人接见的情况,不过,除了陈志文,其他人其实也没多想。

        离开燕京之后,港商团又相继前往了东北,这里可以说是目前全国经济的重心,大量自然资源及重工业都在这里,光是一个大庆油田,每年的出口石油创汇就高达国家出口的1/3,如果没有它,那国内的经济会更差,甚至改开之后的很多预期投资,也都是因为大庆油田的长期稳定出油能力。

        港商团其实与重工业倒没什么大关系,但也许国内这边显然也是想秀一下自己的实力了,有实力才能让人觉得跟着他们发展会更有前途,毕竟东北这边的工业,也算是拿得出手的。

        离开东北之后,港商团又去了武汉与成都,陈志文也在成都看了不少熊猫,他也带了摄像机,拍摄了一些照片。

        在成都的最后一天,梁社长带着陈志文来到了当地的一家国营饭店,二人点了几分辣菜,吃了不一会功夫,便辣的满头大汗。

        好在国营饭店也是有冰箱的,二人点了几瓶冰啤酒,加上四川辣的各类美食,吃的也是不亦乐乎。

        “陈生,也是占了你的光,我才能这么潇洒,要不然,在国内想喝酒还是很难的,中央虽然没有下禁酒令,但我们内部也是都明白的,所以大部分也不敢随意喝酒了。”梁社长说道:“这几年国内粮食收益不太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这让原本就不多的外汇,更难了,也就是陈生伱花的是外汇,所以才能随便买酒。”

        “国内之前进口了化肥生产线,应该已经开始运行了吧?”陈志文问道,对于国内的粮食情况,他自然也知道,虽然进口的比例占国内总需求不是很大,但基数太高,即使只有5%的粮食需要进口,也需要大量外汇。

        “是运行了,不过想产出够全国用的化肥,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产能提升也是需要时间的。”梁社长说道,这也不算什么机密,他说出来倒也无所谓。

        “其实这个世界的粮食是远远足够的,但西方国家的超市,烤鸡或者香肠一旦到了晚上没卖掉,就会扔掉,这是极大的浪费。”陈志文摇头说道。

        “发展的差,也就只能这样了,中央现在开始重视经济,也许有一天,我们内地也能再也不担心粮食问题了。”梁社长笑说道。

        “那是必然的。”陈志文点点头,又问道:“梁社长,有一件事,我需要请你帮忙。”

        “陈生请说。”梁社长顿时来了精神,其实陈志文突然邀请他去吃饭,按照他对香港文化的理解,那应该就是有事相求了。

        这对他来说可是好事,他可是知道未来国家经济可能要走的方向,与一位香港乃至全球级别的超级富豪打好关系,可是非常有意义的。

        “是这样的,我希望国内能帮忙帮我找一个人。”陈志文将自己大伯的事情简单说了下,同时还取出了一张画纸。

        “张天寿,这个名字不算常见但也不罕见,国内估计也有一些同名的人,想找他的话,只能依靠公安了。”梁社长听完后说道,手中的画像,也只是一副20多岁人的样貌,现在已经过去20多年,画像基本上完全没用了,只能依靠这个名字了。

        “在燕京市的可能性大一点,就麻烦先在燕京市找一找,他是个文化人,应该会从事有点地位的工作。”陈志文说道。

        在非互联网时代,哪怕有着户籍管理制度,公安系统想找到一个失踪二十多年的人也是很难的。

        就算陈天寿在燕京市,公安想找到他,就得从上到下的下命令去调查所有的户籍目录,这是非常费时间精力的,不像后世的电脑点击一下查询即可。

        如果燕京还没有,那就更麻烦了,那么多城市,怎么找?

        只有国家意志的情况下才能找到,不过现在的陈志文显然还没有这个能量,目前也只能委托梁社长在燕京市动用点关系找找了。

        “行,那我委托人去公安问问。”梁社长点点头说道,如果是个文化人,那倒是更有机会找到了,但如果不在燕京,那就没辙了,他的关系网还没这个能力覆盖国内所有的地方,谁知道这个人在哪?

        “多谢了。”陈志文举起小酒杯,笑着说道。

        “没事,陈生客气了。”梁社长也是笑着说道。

        他其实也明白,虽然话没有说清楚,但如果自己这边能够帮他找到失散的亲人,那就是一个人情问题,而且陈志文也必然会再多与国内企业合作。

        光是一个星河贸易,一年现在出口额度高达两三亿美元,这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了,要知道,国内又是自然资源又是各种手工艺品出口,一年也才70亿美元左右,这里面就算部分能够转移到国内,可能也能解决大量工厂入不敷出的问题了。

        “这里的辣椒很不错。”陈志文吃的很有感觉,突然想到一件事,说道:“梁社长,我在香港那边的一个研究食品方面的实验室,最近一直在研究各种辣椒,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安排一些人在国内各处走走,挑选合适的辣椒品种,也许将来,这会成为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

        “华润在香港,应该也有这方面的业务吧?”梁社长问道。

        “华润是有,但香港人是不怎么吃辣的,华润对辣椒这一块的出口涉及的并不多,国内这么大,也有很多地方盛产辣椒品种,我觉得还是派人去看看比较好,这里面涉及的人数可能也比较多,正好现在想起来了,就提一下。”陈志文说道。

        几个月前,收购淘化大同后,陈志文也觉得这家公司历史够悠久,但主营的酱油是消耗速度非常慢的产品,加上客户也就是香港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以这种产品为主力,除非再等几十年,等内地经济起飞,才有可能成为后世内地“海天”这样的小产品领域巨头。

        于是,陈志文根据后世厨房配料的知名度,选择了辣酱这个品种,也许能走出未来“老干妈”的路线。

        虽然现在没有内地的市场,但凭借着自家在终端零售市场的资源,外加一定的开拓能力,在市场这一块,初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反而原材料方面就成了麻烦,香港基本上不怎么吃辣,负责香港食品市场的华润也不怎么做这个业务,偏偏国内很多地方连个电话也没有,很难沟通的到。

        而海外的辣椒,怎么调试也调不出陈志文喜欢的味道。

        “那会有多大的产业规模?”梁社长问道。

        “应该在一亿港元左右吧。”陈志文想了想说道,现在的钱还是很值钱的,一亿港元,丝毫不低于后世的十亿了。

        “这样啊,其实现在国内也欢迎港人回家,陈生想安排人过来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样吧,辣椒盛产地就是在贵州、湖南、河南、四川这几个地方,我以香港新华社的名义写一封介绍信,陈生的人拿着介绍信,直接找当地的农业局就行了,他们的人会配合你的人行事,这样效率方面也会快上很多。”梁社长说道。

        “那多谢了。”陈志文笑说道。

        “应该的,如果当地的辣椒能够大规模出口,也能帮助很多农民了,我应该多谢陈生才对。”梁社长也笑说道。

        “各取所需,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辣椒品种,采购量这方面绝对少不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一顿吃喝之后,第二天早上,港商团队一行人与梁社长一起乘坐飞机,返回了香港。

        这一次内地之行,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25天,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去了六七个大城市,很多港商包括陈志文也对目前的内地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基建狂魔胡应相到一个地方就想建一条公路,陈志文答应增加国内商品采购份额以及在香港组建内地与西方的贸易平台,其他一些港商也多多少少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就算这次没做什么,但以后就难说了。

        这也是内地政府的思路了,来了几十人,只要有一人愿意在增加合作,那就是血赚,前世是胡应相一人在粤东省投资数百亿,这一世还有陈志文,未来会投资多少,没人知道。

        离开香港的时间不算短,不过好在美的红牛星河都已经能够自我正常的发展,在自己的领域运行的很好,陈志文这个老板,更大意义上,就是一个战略指导者,确保方向就好。

        即使有了什么想法,如要做辣酱,那相关研发团队自然就会往这个方向研究,一定时间成功后,星河贸易会通知好市多或者美国的其他团队进行市场调研、测试,效果不好再重新研究,好的话就可以投放市场。

        这个过程中,陈志文只需要花一点闲余时间品尝一下辣酱的口味即好,或者签署一些财务文件,其他的事情,基本上不需要过问,这也可以节省他大量的时间,毕竟到了这个规模,也就几个核心大业务,值得他花费精力去参与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12月初,1977年,快要步入尾声。

        “陈生,九龙仓的股票,最近有些异动,有另外一股势力在不停的收购九龙仓股票。”正在研究着苹果电脑的陈志文,突然被告知道。


  https://www.msvvu.cc/59651/59651388/1083197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