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重生之科技新贵 > 第235章 慈善(2/4)

第235章 慈善(2/4)


  就在叶子书站起来,准备穿外套的时候,裴晴突然说道:“叶总,我们是不是要拿点钱出来做慈善?”

  听到裴晴这么说,叶子书突然笑道:“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他旗下赚钱的企业不少,还没有哪个负责人提议他拿钱出来做慈善,所以他很想了解裴晴的真实想法。

  叶子书也不是没想过这件事情,只是他认为和捐款相比,最大的慈善就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人能自食其力。

  这比单纯地施舍要强得多,“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他们拿钱也更加有尊严,内心反而更加健康。

  前世很多好心人资助贫困学生,大部分被资助学生毕业之后,就不再和资助人联系,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

  不是单纯的“忘恩负义”能够解释的,人心是复杂的,长期的施舍对于贫困学生而言,其实也是一种内心煎熬。

  接受资助只是他们在现实和内心挣扎之间做的一个平衡而已,他们愿意接受资助吗?我想大部分其实并不想,只是一种无奈下的选择而已。

  再加上互联网越来越发达,资助仿佛就成了公开的事情,原本还能给贫困学生一点隐私,结果往往将他们放在公众面前处刑,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如果是抱着有馈赠的资助,其实得到的往往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对方不是资助人表达善心的玩偶,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感受。

  如果真要想做慈善,最好就两种方式,一种是以集体名义行善,这样就不是人对人之间的行善,而是公对公或者是人对公、公对人的行善,其中的道德束缚就要弱得多。

  例如他想要捐赠慈善事业,绝对不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对个人进行慈善捐助。

  这么做虽然看上去会让自己变得光正伟,其实完全没有考虑到被捐助者的感受,只考虑自己,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只不过这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自私”而已,而穷人却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善意”。

  另一种就是完全匿名捐赠,例如宁波的“顺其自然”,他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匿名捐赠,这才是具备大爱,别人接受善意也不存在道德上的煎熬。

  当然,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不管怎样的慈善方式,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从慈善的本质来说,很多慈善其实不是真慈善。

  “说实话,太极保健公司赚钱那么多,让我有点害怕!”裴晴看着叶子书说道。

  听到裴晴的话,叶子书感觉很有意思,按理说裴晴只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不是所有者,赚钱多少和她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她的这个感受和想法,显然没有将自己当成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反而是以企业主的心态来经营这家公司。

  他不知道这种心理的产生来源是什么,如果是其他的人,可能会对这样的手下警惕起来,但是叶子书却没有这样的想法。

  虽然他确实给裴晴提供了资本和技术,但是这家公司却是裴晴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倾注的感情比他多也是自然的。

  人只要对某个事物付出越多的心血,也会对其越有感情,不然的话人也就不会有亲疏之感,就是因为付出的多寡而已。

  虽然这个理由有点扯,太极保健公司不偷不抢,合法纳税,得来的钱可以说是干净的不能再干净,完全没有必要有心理负担。

  但是裴晴的话也提醒了他,以太极保健公司的盈利能力,适当的做点慈善,是完全有能力,且完全不影响公司经营。

  所以按照裴晴的建议,以太极集团的名义做慈善也不是不可以,虽然他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就业岗位,改善广大百姓的生活条件。

  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目标,短期内,就算是他再有钱,也很难通过产业发展的方式来惠及所有人。

  因为钱变成产业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钱砸下去就能够立马发展起来,甚至今年他还愁如何将多余的钱花掉。

  “你呀,我这个老板都不害怕,你倒是害怕起来了?”叶子书笑着说道。

  “不过你说得也是事实,太极保健公司的赚钱速度明显超出了我的预期,企业赚钱适当回报社会是理所当然的。

  你觉得我们从哪个方面做慈善比较合适,而且采取什么方式做慈善?”叶子书问道。

  “我觉得还是以老板的名义对教育领域进行捐赠,这样老板的形象就更加正面了,这对老板旗下产业发展都有利。”裴晴建议道。

  裴晴建议以个人的名义捐款,他是理解的,前世很多名人都是以个人的名义捐款,甚至还要大张旗鼓地捐款。

  叶子书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人活一世,总要留下点什么,谁也不想以一个守财奴和吝啬鬼的名气流传后世。

  还有比以个人名义做慈善更加容易获得好名声的吗?特别是年纪越大的人,越会有这样的想法。

  叶子书摇了摇头说道:“我要那么大的名气干什么,难道还能佛法护身不成,只要不深入邪地,自然不会被邪气入身,就算有佛法护身也用不着。

  还是以太极集团的名义捐赠吧,相比起个人而言,企业的存续时间可能更长,企业的名声好坏,对企业的发展同样作用不小。

  而且以企业的名义捐赠,可以让企业上下与有荣焉,如果以我个人的名义捐赠,也只是让我个人荣誉加身,对企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企业文化是怎么来的,不是光喊口号,而是企业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得来的,让所有员工认同企业的行为,从而认同这家企业,从而诞生企业文化。

  一家企业如果对你吝啬压榨,对外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这家企业的员工绝对不会对这样的企业有强烈的认同感。

  裴晴听到叶子书这么说,虽然她还是希望叶子书以个人的名义捐赠,但是他说得也很有道理,于是就点头同意了。

  “刚才你说对教育捐赠,你想要如何做,是捐教学楼,还是对失学儿童进行资助?”叶子书问道。

  “还是进行捐赠教学楼吧,那样我们付出的精力就少很多。”裴晴说道。

  听到裴晴的话,叶子书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的慈善方式,我们之所以做慈善,并不是仅仅为了名利,而是要切实惠及到人。

  在我看来,修建教学楼固然有作用,但是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修建好的教学楼就能让学生多学知识吗?

  至少在我看来不是正相关的,而是要让教育资源惠及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其中教师资源是最重要的。”

  “那我们如何做?”裴晴反而被说糊涂了。

  “既然要做,就要做好,慈善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修建更大更现代化的教学楼,这样可以有更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能提供更多的教学场地。

  好的教学环境也会让更多的老师愿意留下来执教,也能让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另一部分资金对教师进行补贴,农村地区的教师薪酬普遍要低得多,我读小学的老师,都是一边种地一边教书的。

  如果仅仅依靠教书的收入,根本就无法维持整个家庭的开销,反而教书是个副业而已,每天花一半的时间用在种地上。

  这部分资金除了对贫困地区教师进行补贴之外,还要对失学儿童进行必要的补贴,让他们能够上得起学。”叶子书说道。

  裴晴听到叶子书说自己的小学老师还要一边种地一边教学,有点惊讶,她家是首都的,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并不清楚。

  在农村地区的小学,一般只有两门课,就是语文和数学,一般是整个上午上一门课,另一个老师就在家种田,下午就换着来。

  “那我们每年拿出多少钱来做这件事情?”裴晴问道。

  建设教学楼是一次性捐助,按照正常逻辑,应该每年拿出固定的资金用来捐建教学楼,但是叶子书不这么看。

  他希望初期拿出更多的资金用来建设教学楼,这样尽快可以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及时入学读书,因为一旦错过了,可能就永远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所以他准备初期拿出更多的资金,用来建设教学楼以及补贴教师和学校日常开支,等到教学楼建设完后,后面只需要进行必要的补贴,反而资金规模会缩小。


  https://www.msvvu.cc/61258/61258163/7002834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