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 460章:选人进行时

460章:选人进行时


  大明历,崇祯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天气,阴。

  整个北方夜间气温都已经逐渐低到零下,很多地方白天也同样开始下雪。

  经过各个县级广播站,还有府县皇家商号向各小县转交的电报圣旨,各个县城都已经开始筹备起了,分发衣物的选派人员计划和行动。

  这其中,直隶和辽东的县级官员最为老实,直隶是上次赈灾杀的人刚埋下去不久,剩下的官员要么是名声好的,要么是新调任的,跟脚还没站稳。

  至于辽东和更北边的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还是军管,辽东则刚换了一片天,满清戴罪立功的官员还在等着立功呢,这时候赚钱,要人命的。

  所以这一圈,可以说都是根据崇祯的旨意,在发钱招人,他们如实的统计需要的人数,再上报领工费,确保大雪时节能结给百姓。

  至于剩下的山西,河南,山东,情况就要差的多,冷新科他们这种五块换五文的都是小把戏了,直接让百姓参加徭役,甚至直接虚报人数的不在少数。

  对于明朝的百姓来说,冬天其实并不清闲,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时候,冬天是百姓除了初春和秋收期间,最忙的时段。

  这个时间段,各地的河流干涸,天气干燥,正是修桥铺路的好时候,所以他们需要支持城里县衙规定的徭役,还需要储备来年开春的生计。

  都说古人冬天悠闲,什么玩蹴鞠、投壶、射猎、棋弈、骋鹜、游观、钓鱼、鼎力、蹴鞠、斗鸡、毕弋捷健、角抵田猎,看起来非常丰富舒适。

  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根本没那回事,那些村子大一点,经济状况好一点的地方,再加上本地官员仁慈一点的,才能享受到这些。

  至于明末的北方,这里已经是连续受灾十多年,粮食大量减产,百姓都吃不上饭了。

  再加上吏治崩塌的年代,百姓能够不被征发,或者征发了有口吃的,已经是造化了。

  所以各县的官员一说征发徭役,还能有工钱,只是要强制把工钱用来缴伙食费,这对于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愁下顿的人家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更何况,这徭役还不是做苦工,而是帮助县衙,将陛下他老人家发给所有百姓的棉衣,给分发到各村,分发的人还多一件棉衣,这是在给自己谋福利啊。

  有吃有拿,还想怎么样?于是家中缺粮的,或是都报名了。

  此时的胡家村,胡家村的族长和几个年轻人,已经坐着空了的牛车和驴车赶回村口。

  这两天对于他们,可真是煎熬啊,从广播中知道了皇帝要发棉衣之后,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就想打探清楚,这衣服怎么发。

  可是无论怎么打探,就是没有具体消息,不过唯一还算好的消息,就是县里的那些老爷们,也都承认了这事是真的,对于他们来说,这就够了。

  “叔,你说咱们真的能够领到那棉衣吗?不是皇家陆军发放,等那群狗日的发,他们不会贪墨了咱们得棉衣?”

  “应该不会吧,怎么着,那也是在县里那什么,千里传话的说出来的消息,县里的老爷连这都敢贪?二铁蛋你别乌鸦嘴。”

  “嘿,你们还真别说,那姓冷的狗日的还真敢,我可听说了,那狗日的养了不少商人,钱全往他府上送了,他就算不全贪,也肯定要贪一些。

  这棉衣多贵啊,一斤棉得二钱银子了,皇家商号那棉衣,咱们去看了,那可是足额的六斤棉,光棉就得值一两了吧。

  啧啧啧,咱们县几十个村子,每个村子贪他个几件,那就是多少银子?二叔,你会算术,是多少?”

  (据《万历会计录》卷三七《营卫官军俸粮(杂支附)》,在京军市布花,按布每匹0.25两、花每斤0.06两折支。

  红楼梦中,邢岫烟当棉衣,口述当了几吊钱,按照一吊钱不满贯,几吊钱应该差不多能有一两银子了。

  查资料不容易,这一百字不算水对吧。)

  “哎呀,我怎么知道?”

  被追着问的族长,有些许烦躁,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如此大的利益,县里的那群人怎么可能放过?

  再看看这两架破车上的一群人,每个人都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完全没有了卖完货,进城逛了一圈的兴奋感。

  “唉,你们说好好的,陛下怎么就会让县里那群老爷来发呢?还说让咱们回家等着,县老爷会派人来通知怎么领,惬,等县里找到咱们,怕是冬天都过了。

  三太爷,你说这到底算啥,官府的那些恶霸,可没少折磨咱们,县老爷姓冷吧?俺听说他可没少捞钱。”

  在县城待了两天,只想摸清楚具体怎么发衣服的一群人,此时都有些失落,因为他们只得了一个等通知的消息,这种看着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带走的感觉,太糟糕了。

  “好了,我认为,既然陛下会通知说每个人发两件,连县里都说等通知领衣服,那就肯定是有的。

  不过,这个消息还是不能被大家知道,要不然出了变动,咱们解释不了。”

  “既然叔你都说了,不如就叫大家知道吧。”

  “不行。”

  族长眼珠子转动,算盘已经开始打了起来,真正大公无私的又有几个?

  实际上这会的族长,已经在计划着,真要是按着人头分,这村子的棉衣,必须自己来分。

  到时候,跟自己血脉近的,可以多发些,或者拆下些棉花,给自己家里多弄一床大棉被。

  至于那些关系不好的,给他们发一件也就够了,反正村里自己说了做主,谁敢反对,谁敢有意见?

  村口,最先发现几人动静的,是车声吵到的土狗,从碳坑爬出来的土狗朝着一群人大声叫嚷着。

  互相分开回家后,族长屁股还没坐热,就听着外面一阵喧哗,村子里的狗都叫了起来,这种情况,只可能是有外人来了。

  穿好衣服准备出门接客的族长,就听着门外已经有人在喊着,族中去城里徐家做事的胡算盘来了,找族长商议事情。

  等把人迎进来后,一番细聊,才总算知道找他的原因,正是为了棉衣的事来的。

  “胡叔公,根据陛下给县里老爷的命令,那就是咱们县,每个人都要发两套棉衣,还有一床棉被,帮助咱们过冬。

  但是吧……”

  “哦,原来是这么发啊,也就是说,只要咱们村在十一月十日那天,派五个人到县里准备领咱们得衣服就行了?”

  “对,而且他们每个人还有五块军券和一钱银子的工钱,记住了,是五块军券加十文钱,而且还要每天发两斤米给他们作为吃食,再多发一件衣服给他们。”

  再次听到这个补充的好处,族长还是有些难以置信,刚才这族人说的时候,他就已数次打断了。

  “你不是说五块军券吗?怎么又成了五块军券十文了?陛下也是这么说的吗?”

  “当然不是,原本我们老爷是想的,我们徐家就可以把全县的物资发完,但这样一来,岂不是辜负了陛下要给百姓故意发钱的心意?

  想要这份工作,必须给徐二爷五块钱的好处,这个钱,可以结了工钱再给徐二爷,也就是先欠着就行。

  这不是徐老爷说的,也不是县老爷的主意,叔公,你懂吧?这是信誉,谁要是不遵守……”

  “懂懂懂,谁要是不遵守,家法伺候!”

  族长连连点头说道,他当然懂了,这话就是在说,这是徐家和县姥爷的主意,他敢说什么?

  只是去帮忙把属于他们村子的棉衣领回来,就可以每天获得十文钱和两斤米,试问,天下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

  “叔公,还有,此次发放棉衣,徐太爷已经说了,就是必须发给每个人,您不能自己分配。”

  “什么?怎么可能,老子是族长,在这村里,老子说了才算。”

  族长连连摇头,这个条件他不会答应,那样他怎么能保持威严?每个人都平均,在他看来,不公平。

  等徐家的家丁回去之后,族长想了想,走到院子,拿出了很久没用的铜锣,哐哐哐的敲了起来。

  被村里的大事警报锣惊动的村民们,联想到刚才的土狗叫声,还有城里人来找村长,听着这声音,还以为发生什么事了,纷纷抄着家里的家伙什,冲出了各自的土屋。

  “啥情况?”

  “怎么了怎么了?村长家锣怎么响了?”

  “官府来征人了吗?不是说今年徭役减半吗?”

  “减半又不是不征了,那些狗日的以前让咱们做干不完的活计,减没减谁知道?”

  “大牛哥,你家崽子呢?怎么没看着他?”

  “天冷,让他在屋子里待着就行了,别出来冻坏了。”

  吵吵嚷嚷得一群人互相聊着天,快速跑到了族长的堂屋,也是整个村子里,最大的砖石混合建筑。

  已经准备好了的族长,一点不慌的站在门外,等着自己召集的啊村民们搞出来。

  “啊星,二牛……你们没啥衣服,快回去,别在外面冻着了。”

  看着有人只穿着一套薄薄的衣服出来,手中握着的钢叉都快冻着了,穿的跟狗熊一样的族长赶紧将人赶回去,然后才开始开口。

  “诸位家人们!就在刚刚,城里的胡娃子回来了,还给咱们,带来了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们猜,是什么?”

  “三叔,是什么?”

  “太爷爷,您就直说吧,什么好事?天怪冷的,说完我好回去。”

  “三爷,肯定是机关对不对?我听我家男人说了,陛下要给咱们发衣服。”

  “真的吗?真的吗?你家男人怎么说的?”

  族长伸手虚压了一下,让所有人停住了争吵,这才开始说话。

  “铁匠家媳妇说的确实没错,咱们大明的皇帝陛下,他要给咱们北方收到寒冷伤害,没钱卖衣物的百姓,每人发两套棉衣,让咱们可以度过冬天。”

  “真的啊?”

  “每人两套棉衣?多重啊?有几斤棉花?”

  “哎哟我的天,这什么世道啊?陛下这又是帮咱们灭鼠疫赈灾,又是冬天发衣服的,我不是做梦吧?这就是传说中的,太平盛世,万古明君吧?”

  一群百姓心中的紧张和惶恐不见了,听着是皇帝要发东西,而不是要征发徭役走,那他们还怕什么。

  紧接着,就开始询问起了这次发放的细节,所有人都想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混到一件棉衣。

  “棉衣有多重,我不知道,但只要官府送来了,哪怕是两匹布没棉花,那也是陛下的心意,也是陛下对咱们的爱,你们说对不对?”

  “对!”

  “既然陛下说是棉衣,那就肯定有棉花,要是没棉花,肯定是那群狗日的给咱们吞了!”

  “好啊,这个冬天有棉衣,总算可以好过一点了,一件棉衣,可比一百斤柴火,要抗冻的多了。”

  族长继续讲述着这次细节,说着说着,说到了这次去城里领衣服的人选,其中有三个,都是他的亲孙子,剩下的两个,也是他兄弟的孙子。

  “这次去领衣服,咱们村需要出五个人,带两个车去拉咱们村所有人的衣服。

  具体多少还不清楚,但可以知道,每个人都有,所以这五个人,就是带着咱们全村的衣物回来。

  先说好,每天会有工钱和米,所以,我把机会让给牙子他们了,你们要是不服,可以找我。”

  顿了一下,看没人反驳,族长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了起来。

  和胡家村相同的是,一个个县,村都知道了赈灾的具体消息,并开始挑选人员,准备在十一月十日这天,派人出去打工,或者是服役。

  时间一直持续到了十一月九日,到了这个时候,各地关于赈灾的总需求,辅助人员的数量,煤炭需求数量也汇总完毕,此时正放在崇祯和陈烨面前。

  而在各个府县,也有皇家陆军在分人到县里特定区域,划分仓库准备存储好赈灾物资,赈灾行动,蓄势待发。

  


  https://www.msvvu.cc/61265/61265093/7487398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