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八十章 扬帆起航

第四百八十章 扬帆起航


“至七月初一,关外三省齐民编户,土地丈量之后的户口耕地如下……”

        “东海省五万三千四百三十二户,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零九人,耕地二百九十七万六千四百零三亩,熟地尽数发放完毕,粮食富裕十万石左右。”

        “漠东省十七万八千六百九十七户,口七十一万五千人整,耕地一百九十六万四千三百零九亩,粮食缺口三百万石左右。”

        “北山省三万一千三百二十七户,口一十三万二千七百九十三人,耕地四十一万六千五百二十七亩,粮食缺口一百二十万石左右。”

        “另外,辽东……”

        “算上辽东,东北四省的人口是八百八十九万四千三百二十九人,耕地数量是三千六百六十二万一千七百四十二亩,粮食缺口约一千三百余万石。”

        七月中旬,当户部尚书毕自严带着关外四省的最新数据来到长春殿,向着朱由检回禀的时候,朱由检大致了解了东北的情况。

        “不过,四省有草场八亿余亩,足够放养牛羊马匹千万,如果肉食提供得当,那粮食的缺口或许可以下降到六百万石。”

        毕自严把东北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而朱由检闻言,便靠在椅子上回道:

        “也就是说,按照东北四省平均一亩七斗米的亩产来说,国朝最少还需要开垦九百万亩耕地,才能满足当地所需,让其自给自足?”

        “正是……”毕自严作揖回礼,而朱由检闻言则是算了算这笔账。

        如果用人力的话,东北平原的开垦难度并不大,九百万亩耕地对于四省近九百万人口来说,也就是一年时间罢了,第二年就可以直接耕种,只是产量基本只有五斗,后续慢慢会涨上去。

        也就是说,纯粹的人力开发,最少需要一千五百万亩,因为新开垦田地粮食亩产不够。

        不过,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下,因为眼下东北四省的大量人口,本质还是聚集在了辽东,因此必须加大开垦力度,才能让百姓前往辽东开垦。

        “殿下,是否将拖拉机都尽数调给东北四省,按照您所说的村集体来分村迁移。”

        毕自严忽的开口,让朱由检略微皱眉。

        分村迁移,这个是朱由检定下的政策,即强制性迁移一个村落一半的人口,也就是将眼下七百八十万人的辽东省人口瞬间分割,强行迁移三百九十万人北上。

        当然,这种强制迁移不是无偿的,而是会以村集体为单位,发放一定数量的拖拉机。

        例如眼下大明有拖拉机三千多台,如果按照一个村庄一千人,一个村子发三台来算,东北村落会增加三千九百个村庄,但大明要最少出一万两千台拖拉机。

        这个过程是慢慢进行的,但就算以眼下的三千台拖拉机来说,也可以迁移最少一千个村子北上,也就是一百万人。

        不过,毕自严这个提议,等同是在齐国口里抢饭碗,耽搁了齐国的发展。

        朱由检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而皱眉,觉得毕自严说的不好,而是他觉得毕自严在知道齐国需要拖拉机,且拖拉机已经调往齐国的情况下,还提出这个提议,那实际上就是不想让朱由检前往齐国,想让齐国建设变慢。

        对于毕自严这样为了大明殚心竭虑的老臣来说,朱由检不忍苛责,因此他解释道:

        “三千多台拖拉机已经运走了,目前估计已经抵达瀛洲,和金铉一起在前往齐国的路上。”

        “至于齐国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齐国建设还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初具规模。”

        朱由检说的这话很隐晦,也就是他会在齐国初具规模后才离开大明。

        毕自严闻言,没有说什么,而是躬身作揖。

        朱由检见状,也开口说道:“你的话说的不错,但孤有孤的考量。”

        “这样吧……”朱由检想了想,准备出一些吸引辽东省百姓北上的政策。

        按照原本的政策,十人一台拖拉机来算,一千人的村落最少要有一百台拖拉机,而大明今年的拖拉机是肯定都要运往齐国的。

        至于明年的,旧港或许可以暂时停止工业开发,毕竟太远了,粮食北运需要时间,先满足北方再说。

        因此,明年六千台拖拉机里,除了齐国和北山的四千台,那还有两千台拖拉机可以供朱由检使用,也就是可以满足二十个村子。

        “明年开始,拖拉机三分之一运往齐国,三分之一运往北山,剩下的三分之一发给迁移关外三省的百姓。”

        朱由检说完自己的迁移安排,毕自严连忙询问:“那之前迁移的百姓呢?”

        “有熟地的暂时不用管,让他们等待开荒百姓都有了拖拉机再发给他们。”

        “没有熟地,而是在开荒的百姓,就按照十户一台发放。”

        “这……”听到朱由检说十户一台,毕自严愣住了,并立马作揖道:“十户一台是否太多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那国朝每年顶多迁移两万户百姓……”

        两万户百姓听起来很多,但算下来顶多十万人罢了,一年迁移十万,这得多少年才能迁移三百万人?

        毕自严的担心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算什么,他拂袖道:

        “不想多发放迁移粮,便只能出这个办法。”

        “况且,工业区每日都在建设,明年只有两千,但后年或许就能有四千,大后年就是六千!”

        “另外,这拖拉机也是要排队的,北迁的百姓按照十户一组,二十组为一村进行迁移,拖拉机由北向南供应。”

        越往北越难开垦,而拖拉机首要供给的就是靠北的百姓,让他们尽早自给自足,为朝廷缴纳赋税。

        “可如果是这样,那国朝每年发放的机器里,便只有发往齐国的能收回成本了,而另外三分之二的拖拉机,国朝只能每年亏损几十万两了。”

        毕自严提前告诉了朱由检这个事情,并在说完之后继续道:

        “今岁户部已经积欠金融司一千多万银子,如果东北进行迁移,按照发放粮票和拖拉机的手段,那今年的积欠恐怕要达到一千六百万两。”

        大明没钱了,毕自严在透露这个消息,但朱由检闻言却道:

        “积欠金融司的银子就不用还了,户部管好自己的赋税就可以。”

        朱由检让户部不用还金融司的银子,变相等于向天下金融放水一千多万两银子。

        对于大明的生产总值来说,这一千多万两,也就是三四百分之一的放水量罢了,还不足以扰乱市场经济,毕竟大明每年的新生儿都占据百分之二三了。

        “拖拉机的去向,由锦衣卫监察司负责监察。”

        朱由检忽的开口,毕自严闻言立马作揖应下。

        他们都很清楚,发放拖拉机,确实属于是把银子砸给百姓,并且是每人砸好几两的程度,等于他们平日做工好几个月的工资。

        这种事情,砸给百姓是砸,砸给地主也是砸,但大明不能砸给地主。

        砸给地主,一些佃户就会失业,因为一台拖拉机面对熟地,半个月的时间它能轻松犁三百亩地,而如果用人力,这三百亩地最少需要五十到一百人。

        也就是一台拖拉机,足以让五十到一百人失业,因此朱由检从未想过在未来十年时间里,把拖拉机用于关内。

        关内只需要稳定就足够,关外、尤其是东北地区和旧港地区,西南地区才是大明半机械农业化的施行地。

        换而言之,东北和西南、旧港地区都是农业区,而关内将作为人口输出地,向这三个地方外加藩国输出人口。

        同时,关内传统的两京十三省也会不断地增加工厂,以此在关内人口降低到某一种程度的时候,彻底完成两京十三省的人口工业化。

        大明的工业化得慢慢来,机械农业化也得挑选对了地方。

        如果地方挑选不对,那就是百姓的灾难。

        朱由检可以打包票,如果他今天对内出售拖拉机,哪怕一台拖拉机售出一千两,那订单也会络绎不绝的涌来。

        很简单,三个人加一台拖拉机,加一年几两银子的煤炭银就可以耕种三百亩耕地,顶多就是收割的时候需要雇人,这么算下来,地主可以省下最少四十两银子。

        拖拉机是皇店出产,这个是包维修的,因此对于地主来说,一千两的拖拉机也就二十五年的时间就能赚回来。

        更何况,除了农忙的时候拖拉机需要耕地,其它时候它都可以拿去开荒,二十五年的时间足够开垦出最少三百亩,这三百亩耕地的价值又是两三千两银子。

        因此,拖拉机如果在关内贩卖,那生产出多少拖拉机,就会有五十倍、一百倍于它数量的人被淘汰。

        正因为如此,朱由检才要把拖拉机国有化,把乡村集体化、组织化。

        只有拖拉机一直运用在关外,它才能对大明带来正向的收益,反之则是负向收益了。

        “退下吧。”朱由检往前探了一下身子,准备拿起朱笔继续处理奏疏。

        毕自严见状,躬身回礼后便退出了长春宫。

        倒是也在他退出长春宫的时候,在他们两人谈话中的那三千六百多台拖拉机确实在海军船只的护卫下,成功的抵达了瀛洲港口。

        “这些就是拖拉机对吧?”

        一处船只内,当昏暗的空间出现了光亮,只见举着灯笼的金铉来到了瀛洲港九千料船只的货仓里。

        在这里,一台台被包裹油布的机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金铉让人解开一个看了看,时不时点头,并转头对身后的两名参将询问道:

        “工匠带了吗?”

        “带了一千名工匠,他们会教导劳工如何建造城池房屋和码头,如何操作拖拉机开荒的。”

        一名参将作揖回答,金铉闻言很满意的点头。

        他带着两名参将在这货仓之中来回走动,把这艘船货仓内的六百多台拖拉机全部看完后,他们才心满意得的回到了甲板上。

        此刻的瀛洲港热闹非凡,从上直各拱卫营凑过来的两营六千多兵马在不断地搬运补给物资上船,这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粮食、煤炭和澹水。

        宽阔的瀛洲港内,此刻停靠着一支乙等舰队和五十艘九千料到六千料不等的货船。

        船队有一万两千人,之后还会再北州府的东极港接收一万劳改工。

        他们将会在杨炳文的带领下前往齐国,但抵达的时间会比之前预计的要晚,估计十月中旬才能抵达京兆府的金门港。

        说着是府和港,但实际上当地只有两千人建造的简单营地和码头罢了。

        真正的建设,要金铉带人过去之后才能展开。

        金铉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在简单的补给结束之后,他便命人扬帆起航,带着上百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向着北方的东极港进发。

        一路上没有遭遇什么波折,当他们抵达东极港的时候是七月十九,而杨文岳已经带着自己的一千兵马和一万劳改工在码头静静等待。

        杨炳文被擢升为了齐国京兆总兵,因此在黄龙没有前往齐国前,他就是齐国武将第一人。

        不过,考虑到他的能力,如果他真的有别样心思,恐怕会在战场上被金铉击败。

        金铉是直臣和文臣不假,但他的兵科也是他们那一批次的佼佼者,不是杨炳文这种只指挥过一营兵马作为探险队的新手能对抗的。

        因此,当金铉带着船只开始靠岸的时候,和杨炳文一起迎接金铉的杨文岳便抚须道:

        “金铉这个人知兵,有些什么不懂的事情,你可以问问他。”

        “是……”杨炳文也知道金铉不好惹,毕竟当着皇帝的面,喷的皇帝狗血淋头还能活下来的人,金铉还是天启朝的头一个。

        “噔——”

        船只靠岸,船梯也放到了东极港码头上,金铉穿着一身圆领袍,没有穿官袍,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在杨文岳和杨炳文的注视下,金铉走下了船梯来到二人面前作揖:

        “齐国长史金铉,参见布政使,杨总兵……”

        “金长史……”二人作揖回礼,而金铉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而是看了看码头上的兵马和劳改工,然后才询问道:

        “请问杨总兵是否准备好了?”

        “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登船。”

        “既然如此那就登船吧。”金铉毫不顾忌杨文岳的面子使唤杨炳文,但杨文岳没有觉得难堪,反而理解了朱由检为什么要让金铉去建设齐国。

        说白了,齐国就需要这种雷厉风行的人,所谓上行下效,如果建设齐国的人是一个遇人先谈情面,事事总论人情的人,那齐国的风气估计也是这样。

        反之,如果齐国的人是金铉这种人在管理,那金铉的下属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向他靠拢,因为他们都知道金铉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因此他们会往那个方向靠拢。

        这么一来,齐国的建设就会免去了许许多多的人际往来,而成为一个严谨办事的地方。

        杨炳文的性格有些优柔寡断,因此杨文岳倒是觉得,在金铉手下,杨炳文或许能改掉自己性格上的缺点。

        “杨布政使,敢问眼下北州府的耕地情况如何?”

        杨文岳还在欣赏金铉,但金铉却作揖向他询问了起来。

        “约六百七十三万亩,目前可以耕种,并且在秋收之后的田亩有一百二十七万六千余亩,估计能产出八十余万石米。”

        “粮食的事情你不用担心,齐国的粮食,殿下已经手书给我了。”杨文岳解释道:

        “今后每个月,北州府会向齐国输送五万石米,三百吨铁和十万斤火药,直到殿下手书提高标准或中断为止。”

        说着,杨文岳看了看齐国的船队和不远处正在登船的劳改工,然后才道:

        “建设齐国恐怕需要不少水泥和生铁,金长史恐怕要劳累一段时间了。”

        “无碍,为了殿下和大明,累些也无妨。”金铉倒是没感觉到头疼。

        当然,他之所以那么自信,也是因为朱由检为他标准了齐国南北地图上该有的矿产。

        这些东西加上船只上的那几十台工业蒸汽机,金铉完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齐国建造起一个个水泥、冶铁、冶金工厂。

        说难听些,这一万劳改工,只负责开采原料罢了,种地这种事情,估计前期还需要齐国的三营兵马自己来。

        只要齐国稍微稳定,那劳改工的迁移就会提上日程了。

        想到这里,金铉也将目光放到了正在上船的劳改工和杨炳文等人身上。

        看到一车车粮食运送到了船只上面,金铉也想起了蒸汽机的燃料问题,然后作揖道:

        “若是下官没有及时找到煤炭,那恐怕要从瀛洲采买不少煤炭,因此下官想让杨布政使截留一部分煤炭,当然,这些煤炭下官会用金银支付,不会出现账目亏空的。”

        “言重了……”杨文岳望着不卑不亢的金铉,不知怎么的,总感觉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丝孙传庭的气质。

        孙传庭那厮也是明知规则而违背规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和金铉在某种情况下,倒是还挺类似的。

        杨文岳想到了孙传庭,一时间不由有些出神,直到所有劳改工上了船,杨炳文走回到了二人面前时,他才回过了神来。

        “父亲,那小子就先暂时离开了……”

        杨炳文对杨文岳作揖,背躬得很深,杨文岳见状笑着点了点头,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还是示意他赶紧上船。

        杨炳文见状,只能作揖退后了几步,随后转身离去。

        落日的余晖下,伴随着“叮铃铃”的港口风铃声不断响起,这规模庞大的船队也在杨文岳等人的注视下渐渐离开了码头,向着已知的航道驶去。

        望着船队离去,杨文岳抚了抚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等船队的身影彻底消失,他才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等他回府的时候,曹鼎蛟已经等候已久了。

        “如何?”杨文岳走进了书房内,对准备起身行礼的曹鼎蛟抬手示意无须行礼。

        曹鼎蛟没有去迎接金铉,是因为他被杨文岳安排了别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就是对劳改工叛乱的镇压。

        “已经平定了,就是死了不少人。”

        曹鼎蛟坐下回应,并且说道:“朝廷要我们支援齐国,又要我们支援辽东,以瀛洲的实力,多少有些不济了。”

        “照这样下去,即便秋收之后劳改工们会消停不少,但瀛洲的粮食也顶多让他们吃饱到来年五月,届时恐怕还是会爆发不小的叛乱。”

        “无碍……”听到曹鼎蛟的话,杨文岳浑不在意,他想了想劳改工的数量,然后又想了想齐国,随后才开口道:

        “金铉他们今日出发,顶多十月中旬就能抵达齐国。”

        “他们手里有一万劳改工和三营兵马,哪怕作为先遣队的那一营兵马撤回,他们也还有六千多人。”

        “以他们的人数操控拖拉机,估计等待春耕前就能开垦出一万多亩耕地。”

        “那拖拉机精耕出来的土地,据传开垦出来后就可以耕种,如果是真的,那他们这一万六千多人在瀛洲的支持下,估计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加上腊月、明年五月各自还有两支船队会前往齐国,按照我的估计,恐怕齐国对瀛洲劳改工的需求量会逐步增大。”

        “他们这边要走劳改工,那我们的压力就会小上不小。”

        “齐国那边听闻有数千万野牛,有这些肉食在,恐怕金铉自己懂得怎么管理劳改工。”

        “数千万野牛?”听到齐国居然又这样丰富的资源,曹鼎蛟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那还要拖拉机干嘛?直接驯化它们不就行了?”

        在曹鼎蛟看来,驯化野牛并不困难,但他这个问题,杨文岳也无法回答:

        “具体的不知道,但是从殿下没有给金铉下达驯化野牛的命令来看,要么就是驯化成本太高,要么就是拖拉机更符合实际,我更倾向后者。”

        说罢,杨文岳把话题拉了回来:

        “无论如何,瀛洲劳改工大概率应该会在三年内不断迁移出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迁移出去前,把北州府开发出来。”

        “至于这一过程会死多少人?这个就不是你我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https://www.msvvu.cc/63769/63769426/7490495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