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231章 东夷余脉

第231章 东夷余脉


剽悍善战的虎巴勇士潮涌而来,迅速吞没了大晋和大燕的宫卫武士,大晋血卫首领狐偃拼着损耗内力真元使出天狐变,才幸免于变身为虎巴女神的巴玉娇的虎扑之下,但身上已被尖利虎爪所伤,狐偃顺势将燕国太子公子桓抢救下来,随着战场烟雾弥漫,虎咆不止的巴玉娇眼中失去了狐狸的踪迹。狂威大发下,变身的虎巴女神一口气撕裂了七名精悍的大晋宫卫,彻底将晋燕武士组成的黑衣军团防线撕扯开,其余虎巴蛮士开始大开杀戒,一时间,巫山脚下血腥弥漫,惨叫连天。

        在山的另一边,正在观看下流风和打秋风联盟血战的彭无害耳边听到虎啸,心中也非常奇怪,虽然巫山周围方圆数百里,虎豹豺狼猛兽巨多,但确实巫山猿猴的天下,时常听闻猿声长啸,催人泪下,正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土家图腾相传,禀君是土家民族开基创业的先行者,受到了极大的崇拜。据《本记》载:务相(禀君)死,化为白虎升天。于是白虎被崇奉为土家图腾,为祖先神。尤以神龛中堂挂白虎以示敬奉。但在山大人稀的土家住处,又常遭虎害,有消极躲避者,亦有相对镇摄之举,如土家人建房,户不对白岩,视白岩为虎,有“白虎对户坐,无灾必有祸”之说。如万一因地理条件限制,也有采取在门前加挡白岩的屏墙,或修门楼,置狮头像,俗称“吞口镇白虎”的补救措施。

        这是土家人对“虎”表现出“崇”与“忌”不同的原始信念,沿袭至今。

        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结婚时,男方正堂大方桌上要铺虎毯,象征祭祀虎祖。

        除了进行宗教式的虔诚敬祭,土家人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白虎的影子。古代土家族先民作战时所持的(钅?享)钎、戈、剑上面,都铸镂有虎头形或镂刻有虎形花纹。如今小孩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盖“猫脚”花衾被?;门顶雕白虎、门环铸虎头。其意用虎的雄见来驱恶镇邪,希翼得到平安幸福。

        在土家族地区有不少类似白虎山、白虎堂等带有白虎二字的地名,这是土家族宗教的反映。这种宗教称白虎宗教。永顺、龙山、来凤等地传说白虎有两种,一种叫行堂白虎,一种叫坐堂白虎。坐堂白虎,坐镇厅堂,威风凛凛,是要?“?敬?”?的;行堂白虎,破门而入,凶恶无比,是要?“?赶?”?的。?“?敬?”?白虎和?“?赶?”?白虎,是根据古代巴人遗留的传说形成的。  据重庆史学家董其祥《巴史新考》一书云:“巴人以龙蛇为图腾的一支居住于汉水流域叫“伏羲族”,以白虎为图腾的一支居住在夔巫地区叫做‘廪君族’,是组成巴族的两大部族。”夔巫,即今日三峡地带。廪君族,也称廪君夷,因崇拜白虎,故又称之白虎夷。

        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孟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翠。”又云:“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

        同一书《太荒西经》也云:“有大山,名曰昆仑之山,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我们从《山海经》古书记载中,知道“白虎”即古代巴人想象中的神兽,也是原始民族图腾崇拜的遗迹。

        后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详细记载了巴人崇拜白虎之来源。该书记云:“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钦人血,遂以人祠焉。”

        于是,巴族先民中有了每年以人头来祭祀白虎的习俗。秦代之时,白虎夷还活动在春蜀巴汉地域之间。故《后汉书》记载:“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

        我们从《后汉书》中,可知书中记载的“白虎”,不是动物界中的白虎,而是以白虎为图腾的白虎夷。所以,唐代卢求《成都记序》一书记载更明确:“昭襄王时,白虎为患,盖廪君之魂也。”

        巴人崇拜白虎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的部份土家族中间。明代末期,湘西的永顺土家族还“杀人亦献首其庙”。在湘、鄂、川、黔边区的土家族,至今仍崇拜白虎习俗。他们的祖先认为“坐堂白虎”是家神。湖南土家族还称白虎为“毕兹卡”。据说,在一百多年前,鄂西山乡龙坪,一户田姓大家还给白虎举行过“人祭”,因族长错杀了自己亲生儿子,使不该发生的悲剧产生,以后才改为“牛祭”,使“杀人献首”的陋习,以“还牛头愿”代替了。当地土家族人,至今称老虎为“老巴子”。故巴人居住的地方,留存下来巴山、巴王台、巴子梁、巴山峡、巴东、巴县等地名。出生的“巴式”剑,铭刻虎纹图案。  长江三峡地区和附近土家族人,昔日祭祖和哭丧之时,也与白虎相关。

        据《夔府图经》记载:“巴氏祭其祖,击鼓为祭,白虎之后也。”又云:“夷事道,蛮事鬼,初丧,肇鼓以道哀,萁歌以号虎,其众必跳,此槃瓠白虎之勇也。”

        今天,在鄂西土家族“跳丧”中表演的“猛虎下山”,更显示巴人遗风。“跳丧”之时,两人对舞,鼓点突变,一人如猛虎腾空跃起,掀起舞伴。舞伴应战,两人躬自相对,瞠目逼视。同时,两人不断击掌,前纵后跳,忽掀忽扑,摸仿猛虎搏斗之状。搏斗之时,两人还随之发出雄壮的虎啸吼声,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后空翻跃过去。整个场面壮观粗犷,气势雄劲。  巴人后裔如此崇拜白虎,可见巴人与白虎之间,历史渊源可谓久远。

        巴人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最早的巴氏族部落的名称而言;随着巴族的支系繁衍,势力强大,竟融合和兼并其他氏族部落建成了巴国,国内各族也因此而被称为巴人,这时它已属于广义,成为整个巴国族群的称谓了。

        《山海经》记有巴人的世系,其文曰:西南有巴国。太吴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大荒海内经》)

        显然,《大荒海内经》成书时巴人虽已立国,但此记载却是最早的巴氏族的世系,并非巴国族群内其他各族共同的祖先。

        太吴,风姓,为东夷族属集团的一个部族。这个集团大体活动于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毗邻的一大片地方。集团内还有赢姓的少昊,偃姓的皋陶等部族;其活动范围也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向更南的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发展。

        “咸鸟”之名不见于其他文献,现仅按图腾考之。可知咸或为虎之子,出类拔萃、绝有力者,这只有白虎才配称其名。

        《华阳国志‘巴志》曰:“白虎常从群虎,瞋恚,尽搏煞群虎。”可以为证。古人崇敬白虎,特命其名曰“驺虞”,并引申为掌鸟兽的官。《晋书.楚王玮传》有“驺虞幡”,《宋书.礼志》有“白虎樽”,皆取白虎威猛之义。《诗.召南.驺虞》传曰:“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有至信之德则应之。”这不仅是嘉其勇猛,简直当作崇尚信义的瑞应之兽了,更可证其有不同凡响之义。作为“咸鸟”而言,除白虎之外,还有鸟的图像。疑其与吴越之地有关。

        《越绝书.记吴地传》:“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葬之三日,而白虎居上,故号为虎丘。”这只三天后跑来的白虎,应为土著氏族的祖先图腾,实际上也即是按当地的葬俗而雕塑的白虎石像。故传说秦始皇南巡苏州,曾拔剑击其虎,“一剑砍在石头上,把猛虎吓跑了”。祭国王必祭白虎,这种葬俗巴人亦有之。《后汉书.南蛮传》曰:??“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说明白虎也是巴氏族的祖先图腾,廪君死后,其魂魄要“返祖”。巴族墓葬,据《舆地纪胜》载:“巴县西北五里前后有石兽石龟各二、麒麟石虎各一,即古巴国之君也。”《蜀中名胜记》也有记载(见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第3页)。这种“返祖”葬俗,我国少数民族中不乏其例。如解放前云南的景颇族,人死后,请巫师念词送死者的灵魂回到祖族的发源地去,其词语中还有具体的送魂路线。廪君和阖庐死后祭白虎与景颇族送魂,在意义上是一致的。说明巴人与吴地的越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图腾和葬俗。

        越地的土著则为鸟图腾氏族。《禹贡.扬州》有“阳鸟攸居”之说。《越绝书》《吴越春秋》有“百鸟”、“鸟田”的记载。《论衡.书虚》则称“会稽,众鸟所居”。其他如《水经注.渐江水》、张华《博物志》等古籍文献中所记类似文字甚多。考古资料亦可作证。从河姆渡文化遗址到江浙出土的汉墓,其器物多见有鸟形图案和雕塑,兵器及其他青铜器也都镌有鸟篆体的文字符号。尤其引入注目的是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句践”刻作“鸠践”,疑其为少吴臣“五鸠”之族的后裔。果此,则越地土著亦多属东夷族集团的分支无疑。

        吴地有白虎图腾氏族,越地有鸟图腾氏族,其与“咸鸟”有关,应是顺理成章之事。

        巴人与吴越土著有族源关系,还可从文化习俗等方面找到佐证。如吴越擅舟楫之利,断发文身,船棺岩葬等等,巴人亦擅之有之。现仅以兵器的制作而言,巴、越同擅者有三:越人以铸剑闻名于世,吴之干将,越之欧冶皆为铸剑名师。

        《越绝书.宝剑篇》称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技巧”所造的湛卢、纯钩、胜邪、鱼肠、巨阙五剑,为吴、越、秦、楚诸国之君王音相争藏。而巴人特制的柳叶式宝剑,也堪称锋利,为巴墓中最为典型的器物。此同擅者之一也。越人又以产钺著称,越族之名或即因此而来。巴人亦尚钺,例如四川巴县(现为重庆巴南区一一整理者注)冬笋坝巴人墓中,几乎每一座都有一两件钺出土,均置于死者头部两侧。此同擅者二也。古代的盾牌,全国产地著名者有二:一在吴越,二在巴蜀,《释名》曰:“大而平者为吴魁,本出于吴”;??“隆者曰滇盾,本出于蜀”,“或曰羌盾”,其实就是巴人板盾蛮所造的“板盾”。韦昭注《国语.吴语》曰“文犀之渠为盾也”。渠与魁一声之转。②可见川东的板盾蛮及其住地渠县皆当因造盾而得名。此同擅者之三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从祭白虎与做兵器这两件“大事”看,巴与吴越如出一辙,绝非巧合,应有族属关系无疑。

        白虎与鸟图腾氏族的密切关系,可见于张华《博物志.异鸟类》,其文曰:“越地深山有鸟,如鸠,青色,名曰冶鸟。穿大树作巢如升器,其户口径数寸,周施以土垩,赤白相次,状如射侯。伐木见此树,即避之去。……若有秽恶及犯其止者,则虎通夕来守,人不知者即害人。”虎为鸟护卫,应是同一胞族内两个氏族有婚配关系在神话传说中的反映。

        鸟图腾氏族,疑即巴族群中的鱼凫,或为东来的鸟氏族曾与巫山地区原有的鱼图腾氏族发生过争斗,最后鸟图腾取胜.故其图腾为捕鱼的凫,川东人称为水老鸹,其居住地可能即古庸国的鱼邑、汉代的鱼腹县即今奉节县东北之地。巴人中的白虎图腾氏族上文已说明为廪君之族。但廪君并非巴人的始祖。而系后照之裔。

        从上面考述的结果可以看出:最早的巴氏族虽来源于东方,以后逐步发展进入四川,但作为巴族群而言,内部族系众多,不必都属东夷集团之裔。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5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