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1章 北大荒的民族风情5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赫哲人在漫长的鱼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赫哲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依玛堪”是赫哲族流传最广、时间最长的古老民间说唱文学。赫哲族没有文字,“依玛堪”完全靠口口相传,所以,不是人人都能说唱的。“依玛堪”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说唱时不需要乐器伴奏。它合辙押韵,说唱曲调可因人而异,老翁调苍劲粗犷,青年调雄壮激昂,少女调轻柔婉转。说一段,唱一段,生动活泼地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依玛堪”长的要说唱好多天,短的要说唱几天。其内容大部分是歌颂英雄复仇的故事和家乡的富饶美丽。表现赫哲人在渔猎生产中的高超技能,叙述部落间的战争和兴衰,反映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描绘萨满求神等等。这些故事多以大团圆结局。
还有一种“说胡力”,可称为民间儿童文学。它是寓言、童话、神话、传说的统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短小精悍。一般是老年人向儿童讲述的故事。很有启发教育意义。
赫哲族民间音乐,曲调悠扬、奔放,富有民族特色。“嫁令阔”是赫哲音乐特有曲调形式的典型代表。它的曲调结构,多是两个对称的乐段,即由互相对称的乐句组成。曲调的音程进行,纯系五声音阶组成节拍,有2/4、3/4、4/4、5/4、8/6 等。赫哲人常常用这个曲调形式,即兴填词,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描绘渔猎生活,表达淳朴的爱情,抒发独特的情感。
赫哲族的民间乐器,有萨满用的椭圆形鼓和口弦琴。口弦琴,赫哲语称为“孔康吉”。它是用铁丝折成外壳,中间嵌上细长的钢片,含在口唇间,发出悲哀凄切之音。现在能演奏这种乐器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赫哲族的民间工艺品非常有特色。图案艺术美观大方,十分讲究对称。在衣服的前襟、后背、袖口、下摆,以及帽耳、裤腿、围裙、鞋面、荷包上,都绣有云纹、花草、蝴蝶、蜜蜂等图案。用各种颜色的花布,拼凑成对称的几何花纹,做成褥面、坐垫或儿童的衣服,既美观又耐用。
赫哲族的桦皮工艺十分发达,他们用天然本色的桦树皮,制成箱子和各式各样的盒子,在上面雕刻云纹、花草、鸟兽、山水等各种图案,精美自然。桦皮工艺集中地反映了赫哲人的审美意识。
翻开历史典籍,考察出土文物,可以看到,从肃慎到满洲,每一个新共同体的形成和崛起,都离不开白山黑水的关东大地。这是一块孕育满族发展成熟的故土。
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关于她的族源,有一段美丽的传说。1635年,皇太极在黑龙江的征战中,俘获一个叫穆克什克的人,他讲述了一个神话:他的祖先生活在布库里山的布尔和里池。古来传说,布尔和里池有三个仙女。一个叫恩古伦,一个叫正古伦,一个叫佛古伦。一天,三个仙女在布尔和里池沐浴,最小的天女获得神鹤送来的果实,含在嘴中时,竟受了孕,生下布库里雍顺。那个布尔和里池距离黑龙江只有二、三百里。
这个神话,说明满族发展与古老的黑龙江流域有着不能割舍的渊源,布库里雍顺就是满族人的始祖。
满族的名称,是在十七世纪出现的。满族的先人于商周时为肃慎,汉时为挹娄,南北朝时为勿吉,唐朝时为靺鞨,辽、宋、金、元、明时为女真。女真是满族人的血缘祖先。
早在帝舜时代,肃慎族作为祖国东北的著名氏族,就于中原地区的部族发生了朝贡关系,曾派信使跋山涉水到中原王朝献“楼矢石砮”。
公元七世纪末和八世纪初,以靺鞨人为主体,创建了渤海国。建都镜泊湖畔,史称上京龙泉府。渤海国是满族先人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的地方政权。唐先天两年(713年),渤海王大柞荣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兼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均取唐制,并派遣诸生去唐学习,使之文化大批传入渤海。这个塞北小都现存的渤海遗址,可以看出当年兴旺发达的景象。
辽天赞五年(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这时,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靺鞨,逐渐向南伸展,取代渤海而兴起。辽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称呼代替了靺鞨。
宋政和五年(1115年),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击败辽兵,在阿什河畔,“御塞”称帝,创建金政权。这是满族先人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金由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县南之白城)迁都燕京(北京)。
宋理宗瑞平元年(1234年)蒙古灭金。这时居住在三江流域的女真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无市井城廓,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仍然保持着女真人固有的语言和风格。正是黑龙江这部分女真人,经过几百年的生息、繁衍和发展,形成满族的基础。
公元十六世纪末,女真人的卓越首领努尔哈赤,把原来的牛录制,逐步改变扩充成为八旗制,统一了女真各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交往的需要,他命额尔德韦德尼和噶盖,创制满文。
1616年,努尔哈赤在哈图阿拉城称汗,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1626年,努尔哈赤阵亡,其第八世皇太极继汗位。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正式谕告天下,“至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废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今简称满族。
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它不仅为满族人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所欢迎,成为流行服装之一。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八旗男女穿的袍子。今天的旗袍就是从清代古老的旗装演变而来的。
箭袖袍是女真时出现的。“其衣色多白,窄袖、盘领、缝腋,其长中鼾(小腿),取便于骑也。”这是男式服装。女式则“服襜裙(围裙),多以黑紫。上身穿团衫,直领、左衽、掖缝。”清代满族沿袭其制。清初衣袍式样的特点是: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指窄袖口,上加一块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时挽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臂,冬季可御寒。四开衩,是指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带,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到了三十年代,旗袍改成宽襟大袖直统式长袍。女性旗袍下摆及鼾(小腿),并秀花卉纹饰。男性长袍下摆及踝,无纹饰。上个世纪初,男性旗袍多为老年人和乡下人所用,城里少见。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统变紧袖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随着岁月的流失,逐渐形成今日的旗袍样式。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身穿旗袍的老翁和老姬。
满族穿旗袍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在旗袍外边套褂子,俗称“马褂”。马褂分长袖和短袖两种,长袖马褂,一般是窄袖对襟。短袖马褂分大襟马褂、对襟马褂、琵琶襟马褂等,褂短及脐,袖长一般至肘处,便于骑马射箭。
此外,满族的服装还有坎肩和套裤。套裤满语称“渥季阿布力”,只有裤筒,无裤裆,上下两端均有带子。穿时上端结腰,下端裹腿,有夹有绵、皮毛的,轻便暖和。这是满族出征和打围的特有行装,现在已不多见了,但坎肩依旧盛行不衰。
满族的头饰有独特的民族风度。男子已不再“雉发垂辫”,而理当代的流行发式。但女子仍有梳两把头的,即将两边头发都捋到顶心,然后从中央分开,头两边各绾一个髻,脑后头发还绾起,呈燕尾形。这样的头饰,再穿上高领旗袍,看去挺拔潇洒。年纪较大的满族妇女,将头发归总,在头顶绾成一大团发髻,用银簪别上。外带上一顶黑色绒椴制成的平顶帽,更显得素雅端庄。
最富有满族特色的是满族妇女穿的“寸子鞋”,今天只能在舞台和银幕上见到。但是男人穿的靰鞡鞋在深山里还能见到。靰鞡鞋多为牛皮和鹿皮缝制,联帮而成。前尖圆,鞋脸上缝有极密的褶。冬季穿时,内填靰鞡草,轻便保暖,经久耐冻,是上山打围的猎手和赶车把式的爱物。
长期的渔猎生活,遥远的征战和广漠的沃野劳作,使满族人养成独特的饮食习惯。其中食品种类多样,风味独特,具有酸、粘、酥、凉等特点。北大荒的气候特点,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粟、糜子等作物。这些作物除小麦外,都有粘性的品种。如粘玉米、粘高粱、红粘谷、糜子等。满族妇女把这些粘作物做成米饭,更多的是制成面粉,做各种各样的粘饽饽。饽饽是满族人对馒头、包子、饼子的统称。如用黄豆做成豆面卷子,糜子面加芸豆馅儿做成黄面团子、切糕、炸糕、馓糕、苏子饽饽、椴叶饽饽等。其它的面食有饺子和烧麦等。
每到冬季、清明前后,满族人开始做“酸茶”。这是一种用小米面和玉米面做成的。做法是,用水把小米或玉米碴子泡上,然后磨成水面。再把小米面或玉米面用水搅匀,再把这种水面放在大瓦盆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倒进锅里,煮开,凉后食用。有的还要往里放些豆面,味道更独特,酸甜爽口,是满族人自创自酿的“美酒饮料”,老少皆宜,不用怕饮后醉倒的。
夏季,满族人喜欢吃“水饭”。苞米碴子加芸豆煮熟后,倒进凉水里,再用笊篱捞出,重新泡在凉水里。用时把水倒出即可食用。这种“水饭”,配上满族的盘酱和各种青菜,如小葱、生菜、香菜、桐蒿菜、菠菜,以及婆婆丁、莴苣菜、小根蒜、柳蒿芽等野菜,是民族味道极浓的农家饭菜。满族人之所以喜欢“水饭”,因其既可消暑,又特别适宜农村往地里送饭,免得酷暑变馊。夏初时节,在北大荒的田野上,常常可以看到头戴草帽,手提瓦罐柳条筐的孩子和老人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送水。这是一幅别致的满族风景画。
满族的糕点颇有民族特色,也为其他民族所喜爱。如用豆面制作的香甜爽口的“驴打滚”,有名的“萨其玛”等,均系满族的传统风味食品,今日已成为市场柜台上的佳品。
火锅是满族传统饮食风味。自清代以来,经久不衰。火锅通常以羊肉为原料,故俗称“涮羊肉”。满族火锅用料讲究,风味独特。先以调好的鸡汤入锅,再用酸菜、蘑菇、粉丝、虾仁、冰蟹、白肉(肥猪肉)配之。待汤煮开后,放羊肉,配佐料以食之。如果条件优越,还可以加狍子肉、鹿肉、野鸡肉、飞龙肉入锅。有诗赞曰:“比邻春酒喜相过,薄肉酸菜火一锅。海菌千茎龙王爪,阿家风味比人多”。又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满族风情画。
火锅的吃法古俗遗风,满足过去没有炒菜的习惯。狩猎捕来的野猪、狍子、鹿等野味,扒完皮,将肉卸成数个大块,再放入大铁锅里炖,或用薄火烤熏。肉熟后各操小刀,将肉割成小片,蘸着盐酱辣椒之类的佐料食之,也实在是难得的美味。
北大荒的一年四季,有半年的时间是寒冷的季节,很难吃到新鲜蔬菜。满族在长期的生活中摸索出一套储存蔬菜的方法。除了窖藏外,就是腌酸菜。秋天把白菜、卷心菜放入缸中,加水和少量的盐,发酵后即可食用。酸菜储存的时间较长,如果保存好,温度适宜,可以吃半年左右。酸菜的吃法较多,除了提到的火锅外,可以炒炖、凉拌等,还可以包饺子。用酸菜炖猪肉,炒猪肉,味道醇香,肥而不腻。汆酸菜粉,加白肉、羊肉,汤鲜肉嫩,清淡可口。白肉、血肠、酸菜,更是满族人喜食的菜肴。
满族住宅的格局比较别致。一般是三间正房,坐北朝南。有在南面东端开门的,有在南面中间开门的,现在后者为多。正房前,有东西厢房,外套围墙,门楼在南面,进门有影墙,院中立一根索罗杆子。这种院落,俗称“四合院”。如今北大荒农村大多建有新式房屋,建三间正房的还有,但格局已属新式样了。
满族住宅以西为尊。卧室布局,南、西、北三面是火炕。南、北为大炕,西为窄炕,三炕相连,烟道在西墙下边通外。烟筒根底有窝风巢,以挡逆风。炕面铺高粱杆炕席或苇席,现在多用纸糊炕,再刷油漆。这种火炕温暖,睡觉舒适,舒筋解乏。用这种火炕原理,演变成地炕、火墙取暖。这种地炕火墙还仅适宜家庭,而且是以乡村的饭馆、旅店等大型场所居多,俗称“农家乐”。
卧室以南炕为尊。长者住南炕,小辈睡北炕,男女同室同炕,但南北炕前都挂有幔帐。西炕摆有香案,西墙上供有祖宗牌子、祖宗匣、祖宗画、谱书。满族崇尚“西”,所以西炕特别珍贵,一般不许别人坐西炕,特别是年轻人。但是本族的长者,特别尊贵的客人,或新姑爷,则必须邀请到西炕坐,以示尊重。这是满族人祖先崇拜的一种方式,现在大多已不存在了,但崇尚“西”的传统犹存。
满族房屋一般南面开窗,上下两扇大窗户,都向外开闭。窗棂结构花样繁多,图案优美,雕刻精巧,形态逼真,窗户外多糊窗纸。现在窗子多有改变,成为左右对开,窗户上都换上玻璃。逢年过节,女人们用各种彩纸剪成各式各样的窗花,贴在玻璃上,情趣盎然。
俗话说,“在旗人规矩多”。满族人确实崇尚礼节,敬老之俗尤为突出。过去,满族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违者视为不孝。请安礼俗,有问安、打千儿、半蹲礼、扶鬓礼、抱见礼、顶头礼等,真可谓礼仪繁杂,礼法尊严。
打千儿,俗称“埃拉搭拉米”。既先掸箭袖、袖头伏下,左膝前屈,右膝后弯,头与上身稍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介乎作揖与下跪之间的动作。问安为请小安,打千儿则为请大安。满族新年请安则嗑头。
妇女请安与男子不同,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俗称“半蹲礼”。这种礼节,与男子打千儿是相同的礼节。平时相见,妇女以右手扶起额,点头为拜,俗称“扶鬓礼”。手指从眉上额头至鬓角,连扶三下,随后点头目礼。满族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妇女的这些礼法,在乡下还保存着。
满族最古老而隆重的礼节,谓之抱腰接面大礼。一般是至亲之间相见,彼此相抱贴面,俗称“抱见礼”。这种礼节,现在已不多见了。
满族喜爱狗,这不但是古老的狩猎生产离不开猎犬的帮助,而且源自“狗救驾”的传说,使满族人带有浓厚的古代图腾崇拜的色彩。相传,努尔哈赤遇难,逃避芦苇荡,又被兵火围困。努尔哈赤眼看就要葬身火海,一只黄犬,浸湿全身,舍命相救,使努尔哈赤转危为安。为念黄犬救驾之功,后来满族人不打杀狗,不戴狗皮帽子,不吃狗肉,不铺狗皮褥子。了解满族这一习俗的人,也从不带狗皮帽子进满族家门,也不请满族人吃狗肉。
https://www.msvvu.cc/66871/66871902/107509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