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穿越红楼之冷美人 > 第38章 第三十七章

第38章 第三十七章


宝钗沿着蜿蜒的回廊向父亲的书房走去,刚走到临着水池的小花园,就听前院脚步声声,收拾碗筷的小丫鬟过来,眯眼儿笑:“老爷正在送客呢!”

        看来,午宴刚刚结束。

        宝钗对着小丫鬟点了点头,挨着水池边的长椅坐了。父亲还未送走客人,她得再等等。

        素色倩影倒映在水中,荷叶片旁边,几条花色锦鲤调皮地啄着美人清影,流线型的尾巴勾勒出一圈圈的波澜水纹。

        恰巧那小丫鬟手里端着一盘几乎没被动过的萝卜方糕,宝钗拿帕子裹了一块,双手合拢轻轻搓成细细的粉末,而后逗弄似的撒进了水池里。

        锦鲤欢快地争吃食——却只是一瞬,而后,漂亮的贪吃鱼四下逃散,有几条干脆躲到荷叶片地下不出来了。

        小丫鬟抽抽嘴角,只觉鱼儿好可怜:这萝卜糕本是一道咸点心,可今天中午薛家厨房禁盐,结果,连鱼都不吃这没滋没味的糕呢!

        宝钗遮着帕子,掩住唇边微微的弧度。今天中午薛家禁盐,薛彬款待客人的也是无盐之宴,也不知道那些客人们吃出了个什么样的五味芜杂。

        无盐之宴,吃得当然是个无颜以对,无比汗颜。

        莫帆等人,来闹时揣了满肚子的火,走时候挂了两袖子的泪。

        俗话说,客随主便。午膳没一丝咸味儿,可薛彬吃得面不改色,他们又怎么好意思不动筷子。况且薛彬也是有理,这叫“以身相替”,自己尝尝没盐的滋味儿,再想想若别人吃不上盐,何其忍心?怎能狠心?

        商人重利,商人也是人,少见人真的毫无一丝良心。

        嘴里没滋没味,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薛彬又适时提起了徐龄:“若无徐大人,焉有在座的你我?徐大人为金陵奋不顾身,我们却只是损失些利息,实不能望其项背。”

        丫鬟刚刚给一圈人上了茶,众人听得不是滋味,不由都端起茶碗遮掩住表情。结果,因为嘴里太寡淡,陡然咽一口最涩的苦丁茶,不少人都当场落了泪。

        薛彬正说到动情处,也红了眼圈:“徐大人生前,不辞辛劳亲自安置了数万灾民,如今他身故,谁能忍心置他的遗愿于不顾?”

        满屋应景地响起一声声抽泣,连薛彬也用袖子抹了抹眼泪,心里直叹——这加了盐巴的苦丁茶实在是太催泪了,尤其在嘴里淡到不行的时候。

        苦丁茶里加盐巴,自然也是宝钗出的主意。前世为了治病,宝钗时常接连一个月只能喝白粥;好不容易治疗告一段落,陡然吃盐,结果味蕾受不了这个刺激,没少鼻子发酸。

        都“悔恨”地落泪了,哪还有人能再撺掇着说出要违抗新政的话?

        当然不是说所有人都立即想要回头是岸,这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哪个不是人精?薛彬又是劝说又是宴客,最后还哭了一场,不管几分真几分假,总归是表明了一个态度:薛家不会出这个头,不会去反林府尹的新政。

        商场上少有直接撕破脸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了,没准哪□□廷的“道”又变回来了,到时候大家还是好兄弟讲义气,有钱一起赚。

        离开薛家的众商人,步履或虚浮或蹒跚,还有不少沉重的,似是陷入了犹豫之中。义与利,二者不可得兼时,真得费心思去好好权衡一番。

        薛彬没有再劝什么,见好就收才是为商之道,穷追猛打反而容易出事。他将莫帆等人送出大门,又赔罪了几句薛家的无盐之宴,方才摇着头走回书房。

        就见一片清雅之下,宝钗对他端庄一福。

        宝钗直起身,父女两人相视一笑,薛彬好笑道:“你啊,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这种主意的。”

        宝钗当然不会告诉父亲,其实,灵感完全来自于一个天真而浪漫的童话故事。

        见女儿只是抿唇笑,薛彬又摇了摇头,也不多问,继续叹气:“家里也被你折腾了一中午,小心别人说你蛮不讲理。”

        “父亲放心,我与母亲婶娘她们都解释过了。八婶娘说她常年吃药本就不能多吃盐,母亲还打趣说这次让全家陪她一起‘受用’一回呢。”

        “说来也挺有意思,我禁了这顿盐,宝琴又禁了宝篥的糖,馋嘴六妹妹正在三房撒娇儿呢,一口一口‘好姐姐’,平时可没见她那么乖过。”

        “五妹妹婉儿心最软,就是胆子太小,还以为一桌子没盐的菜都得吃完,结果把自己撑得够呛;四弟担心得不行,赶紧出去给她买消食的山楂果子。”

        薛彬愣了愣:“我记得,蝉儿跟婉儿一向不怎么亲近。”

        提起这点,宝钗也无奈:“四弟是个闷葫芦的个性,很看重婉儿,可嘴上从来不说;婉儿又胆小,不敢黏着四弟,兄妹两个反而生分了。”

        薛彬不由摇了摇头,叹道:“若非听你说,我竟完全不知道。”

        宝钗想了想,其实,若非给弟弟妹妹讲了个童话故事,她也不知道家里的弟妹都这么可爱——又都这么别扭。相比之下,那只皮皮的小熊还算是能让人看得清楚的好个性呢!

        似是想到了什么,宝钗又抿唇一笑:“最郁闷的便是哥哥了,也是我不好,不该逗他玩儿,让他吃了一整盘的扇子骨。他腻得直打嗝,三哥提了酒去看他,可他打着嗝根本没法喝,三哥就在一旁自斟自饮,哥哥郁闷得跟他又拍桌子又吼嗓子,差点把桌子都掀了。”

        “蟠儿他真是,哎……”

        听闻儿子又犯蠢,薛彬本该生气本该失望,可现在,他的女儿就在跟前,用轻柔的嗓音给他说着家里的事情,句尾的声调总是微微上扬,让人的心绪也忍不住扬了起来。

        说到家人,尤其是说到那个可爱的傻哥哥,宝钗眸中流露出温柔的笑意,唇线弯弯,晕着淡淡的粉色光晕,恰是一个美好的弧度。

        “哥哥抢了三哥的酒壶,灌了好大一口。许是喝得太快,打嗝竟然止住了。哥哥啊,非要找回场子,硬拉着三哥划拳。你也知道,三哥是正经人,哪里会玩这些东西?三哥一直输、一直被灌酒,我估摸着,现在大概快被灌醉了。”宝钗笑得眉眼弯弯,“父亲您放心,我跟厨房说过了,就这一壶,喝完拉倒,不可再给他们添酒。”

        虽然说孝期不能饮酒吃肉,但在民间,也就是守个几日到一月的规矩,明氏的头七、杖期早就在顾不上守孝时就过了去。无子婶娘的丧期不长,再过一月多,差不多便出孝了。

        薛彬静静听着,女儿带笑的讲述就像一道暖流,悄然无息地流淌进他的心里。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又或者是平生第一次察觉出,这个家是如此的温馨,尤其是孩子们,各有各的可爱,就连自己那个最能闯祸的傻儿子,也有一片难得真诚的赤子之心。

        所谓家人,就是看着他们开心,你便会更开心,就如女儿明艳动人的笑脸一般。而作为家主,最大的责任便是保护家中的每一个人。

        薛彬深深看着自己的女儿:“宝钗,早上你说,围堵在门口的还有一帮伙计,你与蟠儿问出了什么?”

        宝钗收敛了笑容,将唐六爷等人企图瞒天过海之事悉数告知,最后,又轻声道:“唐六爷告诉我,是今日来闹场的那位‘王舅舅’给他出的主意。”

        又是、王子衡。

        宝钗又道:“不瞒父亲,我已派了人出去盯着王家……防人之心不可无。”

        薛彬愣了愣,却没有反对宝钗的做法,而是问道:“可有证据?”

        宝钗犹豫了一瞬:“目前只有人证。”

        薛彬想了想,直接告诉女儿:“今日我与王子衡已经撕破了脸,今后,你们不必再喊他‘舅舅’。”

        当然,宝钗也根本不想认王家这些个狼心狗肺的舅舅,但目前形势比人强,宝钗还得顾及多方:“父亲最好与京城的大舅舅修书一封,具明此事。”免得王子衡那头恶人先告状。

        薛彬却不急,而是从书桌上取了一封信:“今日我恰巧接到了你大舅舅的信,过几日回信给他,我会将此事一并告知。”

        王子腾的信?宝钗陡然皱眉:“敢问父亲,是否——是问曹铮的?”

        薛彬的眸光凝滞一瞬,而后才缓缓点头:“是。你大舅舅在信里说,曹铮本是江南人,因为担心老家族人受洪灾之害,便私自来了南京。”

        这倒真是个好理由,若非知晓真相,若非亲眼看到曹铮的失态,恐怕真要被这封信蒙混了过去。思及此,宝钗的眉心越蹙越紧:“大舅舅让您帮忙‘暗中’寻找曹铮?”

        宝钗刻意着重了“暗中”二字。

        薛彬缓缓点了点头:“你大舅舅说,禁军私自离京乃是死罪,他不忍曹铮因为一时情急而丢了性命,希望我尽快找到曹铮,并将他藏在商队之中,悄悄送回京城。”

        “父亲打算怎么回信?”

        宝钗已经告诉薛彬,曹铮很可能已经落入了大皇子手中。

        薛彬摇头道:“南京经历兵乱,如何找得到人?我只能与他说,尽人事,听天命。”

        宝钗惊讶:“如此简单?”

        薛彬缓缓道:“曹铮已经死了。”

        “什么!”

        “秦少监告知于我,大皇子想息事宁人,命我莫要泄露。”

        大皇子居然与父亲挑明了这事?

        宝钗心下怀疑,但思及可能得缘由——实在太多,反而不好猜了。

        薛彬摇头:“此事作罢吧,莫要再提。”

        宝钗越发觉得奇怪,看薛彬的反应,对王子腾和整个王家不算热络,甚至不怎么关心,可为何还会把“薛宝钗”的婚事交由王子腾保媒?

        大概是因为,王子腾保得确实是门好亲?

        作为女儿,这话不好问,再说父母也没明确表态过,宝钗便顿了顿,转到了另一话题:“还有一事,或许是女儿多想。如今,三叔、五叔、七叔与八叔正在外面,也是长江沿岸,也是朝廷禁止盐引易货的地方。女儿觉得,父亲或该修书与各位叔叔,让他们千万小心,千万别贪图一时的利益,反倒违了朝廷法度、授人以权柄。”

        “尤其是,五叔在扬州,正是林大人之前任官的地方。女儿觉得,那是个是非之地。”

        新政一出,首先受损的是商人,首当其冲被怨恨的则是林如海。要对付一个官,古往今来无非是那三个方法:挖黑料子,扣屎盆子,还有穿小鞋子。

        林如海官拜兰台寺大夫,是正二品,比他暂代的这个应天府尹还高了整整一个品级,再加上有大皇子撑腰,能给他穿小鞋的机会真不多。剩下的挖黑料子与扣屎盆子,怎么看,都是林如海任职多年的扬州更有文章可做。

        宝钗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薛家是江南第一富商,五叔薛枭身在扬州,又带了大量银票,简直就是个活靶子,极易被人拿来利用。


  https://www.msvvu.cc/67771/67771308/128108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