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在古代搞装修 > 第17章 第十七章

第17章 第十七章


春耕大忙,学堂给学生放了假,大家都回家帮忙了。

        朱家的木匠们也缓下了手里的木活,开启了春耕播种模式。

        春耕就是要抢季节,拼速度,朱家全家老小都动员起来,男人们天还没亮就摸黑犁地,女人们在家里浸种、育秧、煮饭,小孩们都忙活着送水送饭、割猪草。最大劳动力老黄牛更不必说没,大家都把它当宝贝伺候着,朱振山半夜三更爬起床给老牛喂草料,生怕它饿着。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家里三十多亩地地终于全部播种完毕,朱明反正是累得够呛,家里的每个人基本上都黑瘦了一圈,冬天长起来的肉,基本上都耗没了。

        古代种地,全靠人力,家里有牛的还好一点。村里还有好些人家没牛,这些人家就只能等别家犁完地再借牛,还有的人家,家中劳动力不够,也要到请人帮忙。这就是在农耕社会,盛行宗族文化的原因了,在人力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守望相助的。

        朱家劳动力多,自家春耕忙完了,到村里的别家又忙活了许久。

        春归夏至,寒尽暑来,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风里已经有了夏天的味道。

        槐花已经挂满了枝头,朱旭领着几个弟弟妹妹,放学后成群结队的采槐花,攀上槐树,清甜扑鼻的槐花便抱了满怀,放到竹双肩包里背着,满当当一出春日宴。

        回到家,杨高梅接过孩子们的书包,把槐花都抖落到一个大瓦盆里,顺着枝茎捋下一粒粒的花朵,洗净,过热水,再将水分攥干,放入细细的土豆丝,倒入麦粉搅拌均匀,上蒸笼蒸一柱香,甜香便溢满小院。

        几个孩子早已馋得口水直流,亦步亦趋地跟在杨高梅身后进了堂屋,只见满满一盘槐花麦饭,点缀着清脆的葱花,鲜红的辣椒面,浓浓的蒜香和芝麻香,混合着槐花独特的甜,丝丝缕缕往人鼻子里钻。

        朱明抱着小碗吃得齿颊留香,心里叹道:这才叫生活啊!

        朱明的生日在夏天,芒种,稻麦也,分秒都宝贵。顶着炎炎烈日,忙着收割小麦,忙着栽水稻。

        饶是再忙,杨高梅也不会忘了小孙女的生日,在晚饭的桌上,特意煮了一碗长寿面给小寿星朱明,卧了两个鸡蛋,一把小青菜。

        在家人满满的爱意包裹中,朱明正式踏入五岁行列了,新项目也要开始启动。

        秋收结束,老朱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家中的一件大事,建新房。

        朱振山抽了两口烟,烟枪在桌边磕了磕,说道:“家里孩子也大了,这老屋子住不下,咱们家这几年攒了不少钱,去年更是进了一大笔,这新房也该建起来了。”

        大家长此话一出,众人都很开心,朱立海道:“爹,这新房建在哪处,你选好了吗?”

        朱振山:“嗯,这老房我不打算拆,这屋后面那块地,我看着不错,这两日就去找村长和里正,把这块地定下来。”

        朱家老房这片地,位置就很好,在村西面,靠近河流,离官路也近,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朱明挠了挠脑袋,问道:“祖父,你打算怎么盖啊?”

        朱振山说:“庄户人家,还能怎么盖,家里人多,多盖几间大瓦房也够住了。”

        朱明忍不住说:“祖父,要不你让我试试,我像画衣柜那样画个图,到时候大家看看。”

        朱振山想了想说道,“明娘你要画就抓紧点,盖房也就是这小半月的事,过段时间天就寒了。”

        朱明忙不迭地点点头,说:“保证完成任务!”

        次日早上,一家人吃完早饭,孩子们都上学去了。

        风风火火的杨高梅就跟朱振山说:“你昨天不是说要盖新房,我看你今天就请村长和里正来家里商量着把事定了。”

        朱振山早已了杨高梅的快节奏,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晓得了。

        杨高梅又接着吩咐:“老大,你一会儿陪你爹一块去请人,还要请你几个堂叔。老二老三,一会儿套上驴车,陪我去一趟镇上,去接你舅舅过来。老大媳妇,你们几个去地里拔点瓜果,借桌子和碗筷。”

        一家人按照杨高梅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各就其位。

        杨高梅是镇上老杨屠户的女儿,不过老杨屠户去世好些年,现下这猪肉摊子是她的亲大哥在做。

        到了镇上,先到摊子那寻到杨屠户,此时客人正多,杨屠户和两个儿子正在忙碌,杨高梅便只先打了个招呼,“大哥,我先去家里找嫂嫂,一会儿再过来。”杨屠户笑着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杨高梅娘家在五里胡同,周围住的大都是镇上的商户。

        杨屠户家是一座两进的小宅子,他们老两口和两个儿子住一处,。把驴车绑在院门外,大门敞着没关,三人就提着礼物进门了。

        杨家嫂子和两个儿媳妇,几个孙子孙女,在院子里做针线,看到小姑子和两个外甥进门,当即喜笑颜开,招呼他们坐下。

        杨高梅拉着嫂子的手:“一段日子没见,嫂子看着气色倒是好,只是这大白天的怎么敞着门。”

        嫂子笑着说:“这秋老虎热的人受不住,开着门吹吹风,凉快凉快。”接着又嗔怪道,“你也是的,离得这么近,就应该多来走动走动的,这么久不来,今天终于把你盼来了,一会儿就留在家吃饭,让两个外甥陪他们舅喝喝酒。”

        杨高梅未出嫁时就和娘家嫂子关系很好,嫁人多年也依旧是。

        杨高梅递上自家带的两麻袋礼物,说道:“嫂子,这些是我自己晒的一些干菠菜和木耳,这些是前几天刚收的新米,带来给孩子吃。”

        姑嫂俩正说着,杨屠户也进了家门,杨屠户个子不高,身材圆润,一路从摊子赶过来的,流了满头汗,气还没喘匀,就说道:“梅娘,说了多少次你别带东西来,你家孩子多,自己还不够吃。”

        杨高梅没接话,岔开话题说道:“大哥萨嫂子,我今天来是有正事要说。我家你屋子你们也去过,这么多年下来,家里人多,不够住了。我们就商量着要建新房,今天晚上请里正和村长到家里,特意请大哥一同去商议呢。”

        建新房是大事,家里亲戚都要到场一同说,定下工期、选址等问题。

        杨屠夫一听是这事,没有一丝含糊应下了,接着又有几分担忧问道:“梅娘,你家里钱趁手吗?我这有二十多贯,你拿去先用着。”

        杨高梅听大哥这样毫不犹豫地为自己着想,心里很感动,笑着说:“哪能要你们的钱,家里钱够的,我家做了这多年木活攒了一点,去年摆摊又挣了一笔,尽够的,多谢大哥嫂子。”

        杨家嫂子也在心里默默叹小姑子这么多年不易,朱家有赚钱的本事,可也架不住家里孩子多,还个个都要送去学堂,开销大的很。

        杨高梅说完事,寒暄了一会儿,也打算起身走了,“大哥我看你摊子上还忙,我们就先走了,还得去添置些东西,你收摊了就带着侄儿跟嫂子来。”

        出了杨家门,三人又抓紧时间在镇上割肉打酒,迎接晚上的客人。

        回到家,几个媳妇也把东西备好,鸡跟鱼都处理干净,面也和好,就等着杨高梅来开火做菜。

        热锅烧油,放入葱姜爆香,切成小块的鸡肉放入翻炒,炒至表皮金黄,加入糖、大酱、酱油、黄酒、盐,倒入热水,再放入剥好的栗子,然后全部盛出倒入小瓦罐里,用小火慢慢煨透。

        洗干净大锅,杨高梅又紧接着做第二道菜,葱爆羊肉……

        一直忙活到几个小孩放学,菜没还做好。朱明还在家门口就闻到香味,立马兴冲冲地往厨房钻,看到热火朝天的众人,开心地问道:“祖母,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呀,做这么菜。”

        “今天家里来客人吃饭,商量新房的事呢。”

        听到这话,朱明心里就是一个咯噔:说好的半个月呢,这才第二天,这不守信用的甲方!

        当即热闹也不看了,背着小书包,撒腿往木工间跑去,一心念着赶图赶图。时隔多年,又再次重温了一把“被催稿”的快乐。

        过了一会儿,客人们也陆陆续续地来到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也趁着热气也端上桌。天气热,两张桌子都支在院子里。

        酒饱饭足,杨高梅又端上了在井水里湃过的甜瓜,一壶去火的清茶。

        女人小孩们坐一桌,谈事的男人坐一桌。朱明捧着一瓣甜瓜吃的津津有味,也不忘竖起小耳朵听着他们的讲话。

        里正发须皆白,看着很是慈祥,说道:“大山,你家建新房打算要哪块地?”

        朱振山对上这位老人态度很恭敬,说:“远叔,就是我家屋后头这块荒地,我之前量了三亩的地方。”

        里正摸摸胡子,说:“这块地倒是不错,不是耕地,很好办。明天叫人来量一下,一亩地五百文,交了钱你家就可以建了。”

        村长说:“你家瓦片订好了吗?土胚子也要开始准备了,黄泥到东山那边挖。现下秋收结束,你家哪天开始建,喊上村里的汉子一起来。”

        几人还在商量着,朱明听着觉得不对,拽了拽杨高梅的袖子,趴在她耳边悄悄问道:“祖母,难道这次咱们家还是建土胚房?”


  https://www.msvvu.cc/69569/69569581/113125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