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会试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李延宁学的武功杂,苏霆钧是正统派,两人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不少新招式。这个未来的大舅子为人正派,天生神勇,乐观又豪气,性子挺对李延宁的胃口。
苏家的武将爵位是能世袭的,但世袭的爵位不算官职,只是拿个俸禄标准而已,想接任官职有实权,必须参加三年一次的“军政选贤能”考核,合格者才能掌印执事。
苏霆钧去年已经通过考核,现任四品的基层武官校尉。包括苏骁也是如此,靠着战功从基层武官一路升至将军。
苏霆钧还调侃李延宁考什么进士,去考武举多好!他们要是上了战场肯定是默契的双子星。李延宁表示这辈子都不可能放弃进士。
苏霆钧听后哈哈大笑,祝李延宁考个文状元,这样他们苏家就不会再被人调侃一家子武夫,他家也是有文状元的,定会在京州世家大出风头。
沈辙和苏骁道两人大言不惭,却是在心里期待着能一语成真。
三月中旬,苏骁父子返回平州,这次苏骁能回来京州这么久,除了探病还有年末了要跟皇帝述职。
临行前,苏骁想让沈敏姝跟他回去。可沈敏姝想等女儿出嫁后再回去。苏骁尊重她的想法。
很快会试如约而来。
三月底的天气还是非常冷,而会试进场只能带厚一些的单层衣服,绝不能有棉袄之类的夹层。这些日子李延宁有意穿得少,锻炼身体,适应这乍暖还寒的季节。
沈家对科举的准备经验非常丰富。早在二月,沈夫人便带着陆星瑶,开始为李延宁缝制厚衣服。
三月二十五,李延宁和胡鹏程寅时便起来排队进贡院,两人到了之后顾淮谨也来了,只是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李延宁问:“脸色怎么这么难看?身体不舒服?”
“不是。”
想到顾淮谨一直与其父亲不合,既然身体无事,那便是家里有事。李延宁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收拾心情,别让其他事情影响你科考。”
“嗯!”
顾淮谨不是会沉溺于不良情绪的人,相信他自己能调整好。
三人经历了漫长且严苛的搜身和检查才进入贡院,此时天都大亮了。
李延宁领着自己的号舍牌在官差的引导下一路走来,他发现京州的贡院比东临府的好多了,看得出来有经常修缮,每一间房间都瓦片齐全。
李延宁很快到了自己的号舍,他运气一向不错,是个离茅房很远的地方。沈辙告诉过他,京州会试贡院的茅房建得离号舍有一段距离,会试又是三月,天气尚冷,味道不会太冲。因此严格来说,会试是没有所谓臭号一说的。
李延宁照例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要待四天的地方。瓦片齐全,不会出现漏雨情况,而且房间似乎比东临府的号舍大了一些,李延宁张开手比了一下,还真宽敞了一些。
屋檐也建得比较凸出,即便下雨,雨丝也不会飘进屋里。
李延宁照例撒完药粉,擦完桌椅,将自己带来的东西稍微整理一下。李青鹤给他准备了鸡鸣炉,这个天气确实需要吃些热食、喝些热水暖暖身体。
陆星瑶给他带了很多吃食,除了馒头这类干粮,还有一把晒干的面条、肉干、一把小米以及李青鹤从家里带过来的腌菜。
三月的天气还是比较冷的,陆星瑶准备了很多生姜片,沈家又备了名贵药材、药丸。
衣服是最厚的单层布料,带了三件。李延宁只穿了两件,准备一件晚上当被子盖。
他收好这些东西,便听到了锣鼓声,考试开始了。
会试与乡试、院试考试流程不一样。每天一科,辰时分考卷,酉时收卷子。一天之内完成一科,看起来时间更充裕了,其实不然,每科的题目量是增多了。
今天第一天照例考经义。拿到考题后,李延宁连忙翻开查看,题目是:士先器识。
他闭目思索了片刻后,找了这句话的出处,原句是“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大概意思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说君子要想有远大前程,应当先培养器量和见识,之后才是才华和技艺,这般才能有所成就。
李延宁觉得这个“器”不仅指气量,还指“思想”和“品格”,有远大志向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端正的知识分子才能称之为君子,才能当得起社会之责,如此才能“致远”。
期间李延宁还特地解释了何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才华和技艺也是不可缺少的,有知识和技艺才能学以致用,为民谋福祉。
第一天李延宁状态很好,提前完成考题,并誊抄结束,风干墨迹后,开始做起热身运动,这会儿寒风有些大,他得暖和一下身体。
收卷后,他拿出鸡鸣炉煮点米粥配腌菜吃。一碗热粥下肚,身子都暖呼呼的。
天色暗下里,漫漫长夜,他拿出另一件厚衣服躺在两块拼接的木板上睡一觉。半夜被冷醒,李延宁迷迷糊糊间听见隔壁仁兄在打喷嚏,后半夜似乎还听到他冷到发抖、牙齿发颤的声音。
第二天一大早,他举手示意官差要去茅房和墙角打水时,一路走来听到了很多咳嗽声。他加快脚步走过,回到自己的号舍赶紧拿出预防风寒的药丸吞下,又做了热身运动,让血液循环,也让运动叫醒沉睡的大脑。
今天考策问,题目是洋洋洒洒一段材料,李延宁读了几遍后,得出了破题内容既《论养民、富民和教民》。
这是一道考民生的社会问题,养民便是让百姓休养生息,吃饱穿暖,获得物质基础,这是如今圣上正在做的事情。
可纵观整个华朝,养民制度下,有些州府百姓生活富裕,而有些地区依旧有很多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李延宁此篇策问的重点便是放在如何富民上。教民便是教导百姓,让百姓知晓华朝律法,遵纪守法,使得社会民风淳朴。
有了思路后,李延宁开始打草稿,斟酌字句。他在策头先言简意赅地写出论点。
https://www.msvvu.cc/69640/69640054/171715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