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 第46章 御赐

第46章 御赐


李青鹤一回来,先去给娘亲扫墓,又休息几天。李延宁已经迫不及待地将爹和舅舅的游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李延宁看的津津有味,从两人的游记叙述内容就可以看出两人不同的性格。
  李青鹤讲究稳扎稳打,按他的建议打听、租房、雇佣、卖家具图纸……在永东府既不得罪人,也没抢占当地商贾的生意,还靠着真诚的性格搭上了在当地颇有人脉的林家。不愧是他爹,聪明又谨慎。
  叶明就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他能因地制宜,利用便利的水运交通打了个声东击西。在江州东卖家具,在江州南卖图纸,到江州北做脱谷机生意,顺道卖去了锦州,探了下路。
  不得不说,他舅舅这一手让当地的商贾措手不及,赚得多,但风险也高。好在舅舅聪明,懂得规避风险。第一次去有这样的胆略,未来可期。
  李延宁很庆幸爹和舅舅都能独当一面。大伯也很好,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还讲义气。
  李青松看弟弟和叶明出去一趟赚那么多,现在也蠢蠢欲动,想着有机会准备去北边的齐州看看。
  李延宁将他俩游记记载的信息,按地形地貌、农作物品种、城镇和人口分布情况、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穿衣喜好,官员情况、士族大家、乡绅富商等做了细致的分类和总结。还再提了一些不明白的地方,让爹和舅舅若是明年有再去的话继续打探。
  李青鹤和叶明看到李延宁从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到什么写什么的游记中,竟然总结出这么多信息,不免再次感叹儿子(外甥)的聪慧。
  “爹,舅舅,既然你们有心要走商路,这些州府的情况必须了如指掌,尤其要注意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士族豪绅之间的斗争和联姻。
  “这些通常不足以外人道,所以你们下次前去,可以多从这些府宅的下人身上入手。不要小看这些小道消息,不仅可以让你们做生意不容易得罪人,帮你们识得对方人品,判断是否可以合作,关键的时刻也许还能保命呢?
  “最好在当地养一些自己的眼线,这些眼线最好有各行各业的,比如走街串巷的小贩、各村的帮闲、街头的混混、客栈的小二等等,当然若是想打探生意,我觉得舅舅游记里说的这种艺馆也不错。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可以一点一点慢慢积累。”群众的力量多么大,得发挥啊。
  李延宁叹了口气,“我也很想亲自去看看这些地方。”亲自建立一支自己的商队,是多有成就感的事!
  叶明听得极其认真,将李延宁的建议牢记在心里,下次去就开始实践起来。外甥足不出户当,从这些零星信息就能判断出这么多东西,他儿子启蒙了还差点被魏夫子退回来。真是货比货得扔,他必须回去再教训一顿儿子!
  十一月底,皇帝御赐的牌匾和圣旨已经到了秀越县。
  方县令欢天喜地地接了圣旨,这次终于赌对了!他亲自领着传旨的于公公前去千山村。
  李家听到皇帝亲自下旨奖励更是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还好李延宁稳住了,指挥家人先去换身干净衣裳,临时练习了一下礼仪,再到村头等待。
  到村头时,里长和村长已经领着村民们在那等候了。众人都衣着整洁,脸上喜气洋洋的,李延宁注意到连村路上的杂草都被村民除干净了。嗯……看来面子工程自古以来都是有的。
  等传旨公公到来宣旨时,没见过世面的村民们有些人紧张,有些人好奇,礼仪做的也草草。
  但李家人有条不紊,从容有序,不像乡下农户家那么失礼,倒是令于公公刮目相看,是个沉稳大气的人家。
  于公公传好圣旨,笑着将圣旨交给李延宁,又夸奖了几句,将皇帝赏赐的五百两银子和牌匾赠予李青鹤父子,父子俩再次拜谢皇帝。
  李青鹤和李延宁郑重地接过“父慈子孝”的牌匾,他们都知道,从今以后李家在秀越县不会再是谁都能踩一脚的人家了。
  传旨队伍走了以后,千山村陷入一片欣喜之中,自己的村子出了被皇帝赏赐的人家,那就是皇恩庇护的地方。自此后千山村就能扬名秀越县了,以后各家的嫁娶都能跟着沾光。
  村民们都不遗余力地帮李家忙着祭祖事宜。众人再去千雾山,不由得想起上次李延宁考童生时祖坟冒青烟的事。
  再想到才过去半年多时间,李延宁就发明脱谷机得到皇帝的嘉奖,这是多大的荣耀,难道真如风水先生说的李延宁以后会平步青云?村民们想到这对李家更客气了,对李延宁更是恭敬。
  李青鹤和李青松将“父慈子孝”的牌匾挂在正厅墙壁的正中间,连同李延宁考上童生的捷报也裱起来一起挂上。
  与李家一片欣喜热闹的氛围不同,老李家各个面色铁青。李青平气得将茶杯摔碎:“好你个李青松!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一夜之间变出几百台脱谷机,还能运到府城去卖!咱们的工匠连图纸还没仿照出来!”

  李伟也愤愤不平:“他们明显就是防着我们!”
  张氏问:“现在皇帝一赏赐,所有人都知道脱谷机是李延宁发明的,咱们还能卖吗?”
  李青平道:“为什么不能卖?不能明着卖,咱们还不能暗着卖吗?”只要价格够低,谁不知道来买?
  此时李大庆后悔极了,早知道就不该那么早分家,否则受赏赐就是他老李家。有了皇帝的赏赐,又有青榆这个秀才儿子和十三岁的案首孙子,他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族长,到那时候李氏一族就他说了算!
  李大庆越想越悔恨,看张氏越发不顺眼。
  张氏搅着手绢,嫉妒得牙痒痒。李延宁从小就是一个瘦弱小儿,掉进河里怎么没把他淹死,现在搞出这么多事情,还不能把他怎么样,真憋屈。
  现在他们夫妻都不敢出门,一碰到认识的村民就会被调侃几句。一些与他们不对付的村民更是冷嘲热讽,明里暗里嘲笑他们有眼不识泰山,错把明珠当鱼目。
  总之,这段时间李家有多风光喜悦,老李家就有多憋屈嫉妒。
  李青平和李伟还想仿照衣柜的卖法,可之前衣柜是李青鹤一个人做,费时费力。这次是流水线生产,不仅速度快,质量有保证,价格也低了。李青平按照旧法很快栽了跟头,因为价格打不下来,铁钉也贵极了。
  李青松跟铁器铺签了独家约,量大价格自然优惠些,而李青平定的少,价格自然贵。
  最终李青平的仿照品脱谷机不但生产速度慢,一台脱谷机单成本价就要接近李青松卖的价格,且农忙季节已过,剩下的那几台只能低价卖出去保成本。
  忙了一个多月,还没赚到钱,可把老李家气坏了。


  https://www.msvvu.cc/69640/69640054/171716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