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皇后路漫漫(宋宫) > 第11章 第十一章:各怀鬼胎

第11章 第十一章:各怀鬼胎


宋素赶紧自谦,其实也不是自谦,皇帝中秦皇汉武还能掰掰腕子呢,长孙皇后可是公认的千古第一贤后,她连福宁宫还没住进去,怎么敢当此称赞。

        赵匡胤却不以为然,“你才十七岁,竟然有如此见识,以后更是不可限量。”

        宋素嘴角抽了一下,想您日理万机,也该看过我的庚帖吧,所以尽力微笑地反驳道:“陛下,臣妾今年十月,才满十六岁。”

        这就有点尴尬了。

        赵匡胤赶紧夸了她家教好会读书,将来要继续努力,为大宋面子事业继续发光发热,就打发未来皇后出宫了。

        作为大国帝王,对外战争、农桑水利乃至选拔人才哪件事他不用操心,因此外界传说他沉迷花蕊夫人荒废政务真是冤枉了两人。他只是在相似的面容上,追忆那最初的悸动和永远逝去的青春罢了。

        现在他连这个时间都没有了,他得处理弟弟留下来的烂摊子,等赵普带着赵光义回来御书房,他一肚子火气终于找到发泄口,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最后晋王赵光义不情不愿地认错,他还余怒未消,道:“你当然错了,罚俸半年。”

        让皇帝背黑锅,就这处罚不得不说赵光义就是被他哥哥这样宠坏的啊。

        可就是这样,他还不满意呢,问道:“敢问皇兄,您心里还有一统天下的志向吗?”

        赵匡胤道:“当然想,朕平定藩国,收复燕云的步伐,朕一直没有停止过。”说着他喝了一口茶,顺了顺气,想想还是得和臣子说明白,于是道:“朕对蜀地用武,结果因为王全斌处理不当,造成了生灵涂炭,几万百姓无故丧命,朕不希望这种事情再度发生,才想用笼络的办法对付江南,否则何以真正结束这个乱世呢?统一天下,不以刀兵。朕要做万民父母,不是一家独夫。”

        这番话说的入情入理,赵普和赵光义都低头听训。王全斌那件事实在恶劣,原来乾德四年,宋军驻军魏城,后蜀皇帝孟昶派遣使者奉表投降,王全斌等将领进入成都。蜀人中有个曾任文州刺史全师雄的人,曾经当过将领,有威望有德惠,素有人望,他不甘心蜀国被灭于是反抗,结果王全斌怕蜀人作乱,竟然在成都奸/□□女,烧杀抢掠,将天府之国变成了人间烈狱。

        蜀人刚烈,这下没人卸甲了,此,邛、蜀、眉、雅、东川、等十七州,都跟随全师雄作乱。邮传一个多月不畅通,王全斌等人非常害怕。当时城中还有投降的两万蜀军,王全斌害怕他们响应叛贼,与诸将计谋,把降卒引诱到夹城中,全部杀死。

        此事造成影响之恶劣,难以言表,赵匡胤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调兵谴将耗费钱粮,才把蜀中彻底平定,可要安抚人心,代价就更大了。

        不想赵匡胤又来了一句。“你们的见识啊?还不如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

        赵光义大惊,道:“皇兄,您,您难道看上那周嘉敏了?”

        回应他的是赵匡胤扔过来的一只茶盏,就他这手劲儿,当场就把晋王的肩膀砸肿了,就这样他还咆哮道:“你当朕是李煜,朕说得是宋家女公子,未来的皇后。”说着又解释了一下宋素的建言。

        赵光义也顾不上自己的肿痛,立马道:“皇兄,皇嫂有如此识大体,真是我大宋的幸运,有此贤内助,臣弟为您贺。”

        没错,他就是劝皇帝续弦的主力,至于目的吗?还不是为了花蕊夫人,要说真是孽缘,他就是把此女视为囊中之物,没打蜀国之前就求皇兄将此人赐给自己,按说亡国之君的妃妾分给亲王理所应当。

        谁知道赵匡胤一见她那酷似的容颜,再也不提这一茬了,赵光义不甘心啊,可是宋素说得对,大宋朝当家的毕竟还是赵匡胤,他总是不能太过分,于是便从谋士哪里讨来一条计策:反正花蕊夫人现在妾身未明,您只要送给皇上美人,叫他移情别恋,说不定这事儿还能成。他一想还真是有理,干脆以先皇后薨逝多年为由请立中宫,连人选都是她托王妃打听后说给皇帝听的,现在一看,效果很好嘛!

        赵普却深深看了他一眼,对赵匡胤拱手道:“官家,臣为宰相,有些话不得不说,宋家女公子虽然已经明旨所立,但毕竟还没有成婚,与您相见不合礼数。这不是母仪天下应有的姿态,让内外命妇怎么想?”

        赵匡胤一怔,随即说:“这些都是小节,再说皇后也是有事,她小小年纪,则平(赵普字)也不要太苛责她了。”

        赵光义皮笑肉不笑,也道:“是啊,本王还听说你们两家是邻居,这皇嫂也算是赵宰相看着长大的,您家夫人还是她及笄礼上的正宾,理应照看她一些不是吗?”

        赵普一噎,他作为宰相给皇后提意见不是应该的吗?什么照看,男女大防懂不懂。与晋王赵光义不同,宰相赵普是不怎么建议皇帝立后的。

        大宋开国已经九年了,很多问题摆在了台面上,曾经合作无间、堪称赵匡胤早期的左膀右臂两人渐渐不复当初,很多问题有了龃龉,变得面和心不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储位之争。

        原来五代纷乱,人主欲立太子时,往往将储君人选先封亲王再加开封府尹,赵光义如今正是如此。更有甚者还有传言道,官家生母杜太后在临终之际,就以近代以来,幼主临朝不能保江山为由,命官家立下誓约,在他万岁后将皇位先传之光义、再传三弟光美,最后再传回官家的儿子手中。此事原是皇家秘事,但随着大宋国力日强,统一华夏指日可待,晋王光义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借着自己开封府尹的职位,很是笼络了一些人,在这个过程中,这件事也小范围地传播开来。

        而赵普却是一直明里暗里拥护皇长子赵德昭,这其一自然是出于读书人对于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维护,其二却是因为赵德昭毕竟不是他根基深厚的叔叔,他为人谦和有礼,尊敬老臣,但势力不大。若能保举他成为下一任天子,他就能扳倒赵光义,成为真正的百官之首,到时候新帝临朝,他仍将是天子之下第一人。

        何况他也不认为自己全是私心,当初杜太后是怕少主不能保江山,可赵匡胤如今春秋鼎盛,在当个一二十年皇帝不成问题,到时候还用得着传弟不传子吗?在兄弟和儿子之间,如果要选择一个继承人,官家想必还是会倾向于亲骨肉的。

        但赵德昭最大的资本,是他不仅是赵匡胤的第一个孩子,还是正宫嫡出的皇长子。所以赵普其实并不太希望皇帝再立中宫,如果再有嫡出皇子,很多事就难说了。

        可是事情已然如此,他也没有理由反对了,只好安慰自己这宋女毕竟还小,等她生出皇子,赵德昭却羽翼丰满,杜太后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只要赵匡胤没真老糊涂,倒也不足为虑。

        可怜的宋素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就是被这场政治角逐所定。物换星移,七月流火,她在忙碌中几乎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知道府中的侍女都在准备针线,她的二妹妹宋月白也来找她捉蜘蛛过节,她才恍然意识到,七夕到来了。

        这是她作为姑娘家,过得最后一个乞巧节了。


  https://www.msvvu.cc/71452/71452084/140482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