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大哥 > 第6章 第六章打那狗日的

第6章 第六章打那狗日的


晚饭后,李正扬头上戴上用白纸糊的一米多高的尖帽子,写着□□分子,脖子上挂上一双破鞋,双手倒背着绑在身后。两个民兵一人架着一条胳膊,推推搡搡押到了场院里。刘德才和刘德萍同样的打扮,只不过帽子上写的是狗崽子。三人站在“点将台”下,(在打麦场的东边有一个三米见长,一米多宽,高有半米的土堆。村里有什么事儿,武爷就站在台上说一下。村里人戏称点将台)。首先是武爷站在台上吆五喝六的叨叨一阵子,接着是白天被打的几个孩子上台控诉一番,试想几个孩子能说出什么来。只不过是狗崽子狗崽子的喊几声罢了。台下,知道真相的一群老娘们憋不住的想笑,又不敢笑出声来。场面一时说不出的诡异。李向红这个主要的受害人,还在屋里躺着呢。所以,这场批,斗也就在笑闹声中,草草寥寥的结束了。

        第二天,李正扬从富农庞明福手中接过了每早上挨家挨户收尿的工作。

        那时候每天早上有人挑着两个大桶,挨家挨户的收尿,然后浇到大队的菜地里,这是一项工作。还有一项是每天晚饭后收集灶灰,就是做饭烧的草木灰,也是撒到菜地里,上好的肥料呀。

        李正扬个子矮呀,两只大木桶,他挑着根本就离不了地,这是武爷和五爷早就算计好的。因此,五爷专门交代,他不用挑,要用两手提。其实,这就是对李正扬的一种变相的锻炼。

        一个中队,二百多户人家,就算每户一分钟,大家可以算算多长时间。这么算还不算走路的时间,要是这么干,那么一天不用干别的活儿了。其实是很快的,那时的人形成了一种习惯了,每天早上五点来钟,收尿的人挑着担子,手中摇着一个铃铛。每走进一条胡同就开始摇铃铛,听见铃铛响,各家各户提着自家的尿罐子,端着尿盆子出来倒进收尿人的桶里。每天早上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罢了。

        另外还有,每天挑五缸水,李正扬同样挑不了,也要提水,这同时也是一个锻炼。更有甚的是,五爷给李正扬还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每晚场院的人散了后,他在水缸里倒扣上一个瓢。人背对水缸,蹲马步,拧身回来拍打水漂,回身的时候要掌心贴着瓢,五指用力,想着要能抓起瓢来。如此要练一个小时,这到底是什么功夫就无从知晓了。

        武爷是直接说,你个狗崽子,饲养员是社会主义五大员之一呀。你认为跟着马尾巴(马伟光)他们几个住在这里就是饲养员了啊。每天晚上场院里没人了,咱仓库里不是有大队的十几辆自行车么,你推出一辆来,学骑车子。我和马尾巴打招呼了,开始的时候让他们帮你扶扶。

        就这样,李正扬晚饭后要到场院里参加民兵训练,还要跟着五爷练一阵子把式,人散了后还要学骑自行车,拍水瓢。一天到晚忙忙活活,但是身体素质确实一天天越来越好了。

        转眼间,地里的玉米棒子一人多高了。大热天的在这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锄一会儿地,浑身都湿透了。十点来钟,一拢地锄完,到了地头,领头的说一声休息,大家都就地坐在田头休息。

        李正扬憋着一泡屎,扔下锄头,反身又扎进了玉米地里。走了很远,蹲在地上解决,就听不远处有低低的抽泣声,接着是一声低低的央求声“排长,你就放过我吧”。

        接着是低低的一声得意且猖狂的声音“你还以为你现在是地主家的大小姐呀,我跟你说,小心我对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赶紧脱,只要让我高兴了,以后有你家的好处……”。

        听到这里,李正扬大体意识到是什么事情了。赶紧站起身来,提上裤子转身想走。因为自己父亲头上还扣着帽子呢,回想起这几年来家里的遭遇,所以不想也不敢管。走出几步,回想起武爷的一些话,再想想回村后的这段时间,村里哪斗过什么人呀。也就是农闲时斗了两次武爷,再就是前一阵自己那一次。

        想到这些,李正扬又想管了,扭身冲过去,看到民兵排长王兴鹏正抓着一个姑娘的肩膀。李正扬也没说话,转身抬脚就是一个侧踹,王兴鹏被踹的应声倒飞出去。这时,李正扬才回身看清,姑娘是张有年的外孙女梁琼玉。说一声“走”,一把拉起她转身就走。

        被踹倒的王兴鹏也看清了李正扬,爬起来依旧嚣张的喝问“李正扬,谁给你的胆子,你这个狗崽子。要让人知道你敢打我,看不把你一家全都挂上破鞋斗个三天三夜……”。

        李正扬也不示弱,回头低喝道“王兴鹏,你这事儿也见不得光吧,小心我告诉武爷,他把你头给拧下来”。

        王兴鹏一时也不说话了,李正扬就这样拉着梁琼玉快速出了玉米地。

        晚上训练的时候,李正扬把这事儿偷偷地对武爷说了一下。武爷当时就怒了,说“这狗日的就该打,你给我……”

        武爷没有说下去,寻思一下说“这事儿别到处说,琼玉那孩子苦呀,老张家日子难。这祖孙俩,就靠琼玉呢”。

        “来,我和你细说一下”,说着,武爷把李正扬叫到了一边,说“老张家现在日子不好过,老张叔年龄大了,也干不了活儿了,家里家外就靠琼玉这孩子一个。他以前有两个儿子,都死在抗战中了,剩下一个闺女也是当兵的,女婿也是军人,夫妻俩都参加过抗美援朝。六二年那会儿,闺女送回来刚刚五岁的小琼玉就走了,这一走,至今没了音信。村里人说啥的都有,唉”,武爷说到这里叹口气,又说“狗崽子啊,我告诉你,以后多照顾着点琼玉,再发现王兴鹏有啥歪心思,就打那狗日的”。


  https://www.msvvu.cc/71525/71525521/139412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