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38 节 弭兵会盟(1)

第38 节 弭兵会盟(1)


前中军元帅范匄曾经答应过郑国,减免郑国每年向晋国的贡赋,但只减免郑国一家,那其他诸侯是有意见的。所以,公元前548年,晋国中军元帅赵武下令,各国均减少向晋国的贡赋,各国来往,重视礼仪而轻贡赋。

之所以这样做,不是说赵武在内心要把晋国的利益给出卖了,他必须要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和平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赵武看了看摊在桌上的羊皮世界地图,齐国、鲁国、卫国、郑国、宋国、曹国、邾国、滕国、小邾国、莒国等国家是坚定拥护晋国政策的,世仇秦国也表达了愿意与晋国和好的意见,许国、陈国、蔡国、唐国等国那都是楚国的地盘,只要楚国答应了,那一切都好办了。至于东方的吴国、越国等地,那不是传统的中原诸侯,先不去管了吧。

但是,谁知道楚国人是怎么想的呢?赵武背着手,在房里踱了几步,他想到了鲁国大夫叔孙豹。这是一位值得自己尊重的鲁国大夫,赵武在主导的那次重丘之盟中便积极结交这位鲁国贤大夫,与他作了长谈。

叔孙豹对赵武说:“元帅,您的理想令人动容。如今,王室衰落,礼崩乐坏,四方蛮夷蠢蠢欲动,各国诸侯已经厌倦了互相攻伐。各国诸侯也唯有依靠晋国才算有了安定,这都是托晋国的福啊。如果元帅能够推动实现真正的和平,那是功德无量啊。我听说,宋国大夫向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贤人,他一直在研究宋国先人华元的那次弭兵会盟为何最后失败,而且,他与各国大夫交往都密切,甚至与楚国令尹屈建都有深交,元帅何不找他商议呢?”

赵武决定听从叔孙豹的意见,他知道,世界和平,晋国和楚国是真正的主角,不能由谁来主导这项重要工作。周天子虽然愿意,但周天子的影响力实在太弱了,届时可以由周天子出面,但具体实施计划,周王室是难以参与落实的。

唯有宋国,这个世界上爵位最高的老牌大国,自从虢国、虞国被晋国所灭后,宋国是春秋江湖唯一的公爵大国了。爵位高地位高,身份特殊,再加上第一次弭兵会盟正是宋国主持的,那这一次,就让宋国人来成就这段伟大的历史吧。

赵武专门派人请来了宋国大夫向戍。向戍非常感动,这些年,夹在楚晋争霸中间的宋国和郑国实在是受不了了,宋国和郑国几乎天天都在盼望着两位老大能够真正坐下来谈,谈出一个真正的世界和平。

不能再打仗了,中原诸侯都累了啊。向戍对赵武道:“元帅高义大德啊,向戍不才,愿为元帅之愿而四处奔波!”

历史记住了这位宋国大夫,向戍,一位忧国忧民兼忧天下黎民百姓的好大夫,自与赵武就如何实现世界真正和平商谈后,他全身心扑在了这项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上。

向戍回国向国君宋平公汇报了相关情况后,宋平公大喜,立即委派向戍全权负责弭兵事项:“大夫尽管去忙吧,你手头的工作都交接掉,如能实现真正的弭兵,那是我大宋之福,也是中原之福,是天下苍生之福啊。”

向戍领命,首站便是楚国。楚国令尹屈建热情接待了向戍,向戍也是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希望晋楚两国放下刀兵和平共处的意见。

“感谢大夫,我们楚国也不想打仗啊,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寡君也是热爱和平的。但是,晋国人的意见呢?关键是晋国人,希望大夫还是做能晋国人的思想吧,我们楚国,随时签订和平条约。”屈建非常干脆。

其实对楚国来讲,实在太需要与晋国的和平了。只要与晋国实现和平,那便相当于与整个中原各诸侯国都和平了,楚国方可腾出手来对付可恶的吴国佬。

自从屈臣叛逃至晋,受晋国委派赴吴,形成晋吴联盟的局面后,楚国深受吴国的侵扰。但楚国又不敢全力讨伐吴国,主要原因也就是担心两线作战。一旦楚国进攻吴国,晋国联合中原诸侯侵犯,那楚国腹背受敌,怎么吃得消?

向戍笑了,他对屈建道:“不瞒令尹,这正是晋国人的意思啊。”

楚国人的干脆出乎向戍的意料,出使楚国之顺利简直令向戍不敢相信,他也终于明白,在中原诸侯眼里好战的楚国人,其实也迫切呼唤着和平啊。

离开楚国后,向戍马不停蹄,花了几个月时间,不辞辛苦奔波于各诸侯国。好消息一个又一个带到赵武这里,赵武心潮澎湃,他相信自己的世界和平梦一定能够实现。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那便是齐国的态度相当坚决:弭兵?怎么可能?齐国大夫乌馀的事越闹越大,这事得有个说法啊。

乌馀的事?赵武很快明白了,这个乌馀,本就是齐国一个大夫,在齐国支持栾盈起兵造反并出兵进攻晋国中政见不同。齐庄公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位乌馀又牢骚满腹,受到了齐庄公的打压。乌馀一怒之下,于公元前548年干脆带着自己的封邑与族人投降了晋国。

我们在讲齐国时,讲过纪国国君的弟弟带着自己的封邑投降了齐国;前面提到过的卫国大夫孙林父也带着自己的封邑投降了晋国;现在又讲到齐国大夫乌馀也带着自己的封邑投降晋国。象这样的事,在春秋早期是很罕见的。

分封制的先期,各诸侯国也考虑到国内大夫带着族人封邑投降敌国的隐患,所以当时普遍一条规定便是“大夫无外交”,即公族大夫未经国君同意,不能私自去外国,不能私自结交他国大夫。但是,现在呢?我们不但看到各国那些牛气冲天的大夫们互相有往来,有的甚至还成了好朋友,象吴国的季札,鲁国的叔孙豹,齐国的晏婴,晋国的赵武、韩起、叔向等人,郑国的子产,宋国的向戍,楚国的屈建等等,他们之所以誉满春秋江湖,正是因为互相欣赏,口口相传,惺惺相惜。

也就是说,春秋到了这个时候,君权已经是大幅度消弱了,最早的制度设计中为避免大夫带着族人封邑投降外国的“大夫无外交”便成了空纸一文。对大夫来讲,什么大夫无外交,天大地下,想去哪里便去哪里。于是,带着国土投靠他国的隐患便爆发了。


  https://www.msvvu.cc/71587/71587421/524737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