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9节 伐齐之战(4)

第9节 伐齐之战(4)


第三位神人叫邢侯,邢侯虽然不是什么盲人,但显然听觉也是一流的,他对晋平公说:“主公,臣听到了班马之声,相信齐军正在撤离。”

之所以要花点时间讲讲齐军撤走的一些小细节,主要就想讲讲这班马之声到底是什么声。

班马的班,意思就是分别。班马就是马儿互相分别,班马之声就是要分别的战马对同伴的依依不舍从而发出低沉的嘶鸣声。有点绕?诗仙李白的名作《送友人》熟悉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会背吧?名诗哦。还有清朝的钱谦益在  《别惠老两绝句》诗中也有这样写:“头白此为别,忍听班马鸣?”

要知道,马儿是一种有着相当情商的动物,它们也是有感情的。战马一般平时都养在马厩里,放风时一起放风,作战时一起列阵。那个时候,战马要么不鸣叫,要叫都是大家都一起叫。

但是,现在是夜里悄悄撤军,本来在一起的战马,此时突然发现身边的同伴不知如何不见了,于是便有一种悲情涌来,有了伤感的马儿便会因此而低沉嘶鸣。这便是班马之鸣!所以后来将军队撤回也叫班师,所谓班师,就是军队回国的意思。

这个鸣叫声笔者没有听到过,但可以想象,那是一种伤感的鸣叫,是对于分别时的真情流露。象李大诗仙在那首传世之作《送友人》里的那一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读来顿时会有一种伤感之情上来,真乃千古绝句矣!

我们还是不卖弄古诗词了,再看齐灵公。齐灵公率齐军撤退,本想来个悄悄地走,打枪的不要,结果没想到联军还是追上来了。齐灵公此时已经没有当初决心与晋一战的勇气,他根本没安排什么断后阻击等基本撤退相关的军事部署,而是自个儿带头逃跑。

撤退主义变成了逃跑主义,这下齐军可惨上,因为大量辎重粮草需要带走,结果后头部队被齐军先头部队咬上。

齐军全线崩溃,好在齐灵公终于逃回了临淄,然后,命令加强城防。但临淄几百年来没有被敌人接近过,哪里有什么城防?更何况,此前,齐灵公将大量的城防设施都用到了平阴城。而平阴城里的这些城防设施又是弃而不用!

荀偃、士匄欣喜若狂,尤其是士匄,他也没想到,自己的计策真的取得了如此完美的战术效果,别看齐侯平日里狂得很,十年来几乎都在打仗,但这家伙的心理素质怎么就这么差?一则流言而已,也不去鲁国和莒国看看,这两个国家哪里还有多少兵可派?各千乘战车,哈哈,笑死人了。

荀偃捋着花白的胡子下达了全面围攻临淄的命令,此时的他头也不疼了,可以说是春风得意,总算完成了暴揍齐国佬的一切准备了。接下来,将士们就自由进攻齐国得了,无论哪一路,只要能够到达临淄即可。

荀偃和士匄亲率中军攻打兹邑,赵武和韩起率上军攻打卢邑,魏绛和栾盈率下军攻打邿邑。十一月十三日,晋军攻克了京兹。十一月十九日,晋军又攻克了邿城,再包围了卢城。短短一周,齐国两处重镇被攻克,一处被重围!要知道,这三地都在泰山附近,本是临淄的险关要隘,如果当初齐灵公重点加强这些重镇的防守并设伏,哪里会败得如此干净利落?

联军声势滔天的攻击让齐军彻底崩溃了,各地重镇守军纷纷逃往临淄,这也是齐灵公的命令:全力保卫临淄!

于是,伐齐之战半个月不到,到了十二月初二,联军全面进军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这里要提的是,赵武和韩起所率的上军在攻打卢邑时遇到了麻烦,因为卢邑是齐国上卿高厚的封邑,那可是经营了数百年的高氏地盘,想当年高氏据此城曾经叛乱过,当时齐国根本拿卢邑没办法,最后是主动求和。

荀偃命令赵武不要纠缠于卢邑,晋上军绕过卢邑,与其他各诸侯军队一起,杀向了临淄。

联军包围临淄西门(即当时的雍门)外,将那里的萩木全部砍光。据说,齐国士卒人心惶惶,根本无人敢迎战联军,任凭联军在眼鼻子底下耀武扬威。倒是联军在进攻雍门时,士匄站在战车上正耀武扬威,结果有一条爱国的齐犬,猛地扑上来,幸亏他的车御追喜眼疾手快,随手操起一支戈挡了一下。爱国齐犬逃走,追喜不依不饶追了上去,终于在雍门将这条爱国的齐犬杀死。

第二天,联军开始焚烧临淄西门。临淄的西郭、南郭这些外城都被焚烧,甚至南门(即当时的申门)外的一处风景名胜处申池的大片竹木都被砍伐后尽数烧毁。然后,联军又开始攻打临淄西北门(即当时的扬门)以及东门。十二月六日,临淄东郭、北郭都被烧,

史料记载了联军在临淄外城一带抢掠的具体细节,这些具体细节都被作为战功上报给晋军中军元帅荀偃,包括砍走树木、杀死一只狗、数清了东门各扇门上有多少铁钉等事,读来令人目瞪口呆。反正一句话,齐国临淄外城一带,都被联军给抢掠一空!

齐灵公躲在宫里,每天担惊害怕,外城已经都被攻破了,而内城虽然城墙坚固,但能扛几天?齐灵公终于受不了了,他决定弃城而逃!如果不是公卿大夫们以及齐军将士们苦苦哀求,齐灵公这一次真的要逃命了。甚至史料记载,他都上了自己的车,结果被世子公子光一剑将马鞅砍断,把一辆豪华战车直接变成了一辆抛锚废车。

这个时候,荀偃、士匄倒真正头疼了起来,说要攻破临淄,虽然现在外城是被联军破坏得一蹋糊涂了,但如果真的要攻占整个临淄城,尤其是内城,那也不是闹着玩的。

有三个因素,荀偃不得不考虑。

第一,是否要真的灭了齐国?荀偃和士匄都认为,灭了齐国,对晋国没半点好外,因为晋国永远的敌人是楚国。如果齐国这样的传统中原大国都被晋国给灭了,势必令中原诸侯都寒心,楚国很有可能借机收服其中一些诸侯。那对晋国来讲,是战略层面的失策。此外,齐国被灭,齐国国土怎么瓜分?晋国那么远,能分到多少?还不是便宜了鲁国、莒国、宋国等国?齐国一玩完,那本来受制于齐国的那些东夷武装便会趁势崛起,到时战火遍地,晋国到处救火,这不利于晋国的国家利益。

第二,齐国能灭吗?不管如何,晋国作为中原盟主,必须考虑的一点是,中原之国尤其是传统的天子倚重之国,不能灭,只能讨伐教训。连郑国都是多次讨伐而已,谁敢灭了郑国?这次联军伐齐,本意也就是教训教训齐国,不能灭。

第三,代价问题。两个代价,一个是联军的代价,如果继续攻打临淄内城,那联军伤亡必定惨重,尤其是晋军主力。到时反倒是楚国得到了便宜,不能再牺牲将士们了。另一个代价是荀偃自己!因为荀偃已经感觉到力不从心了,他想起了巫皋曾说过自己今年阳寿将近,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年底了啊。要死,那应该死在晋国,死在自己家里啊。

正因为如此,所以荀偃下令不要继续强攻临淄内城,联军分派出大部分的军队,继续深入齐境,其中最东向侵入到了潍水,最南向侵入到了沂水。去干什么?抢掠啊。

讨伐战争,杀人是不能随便的,但抢掠是符合礼制的。

齐国总算逃过一劫。因为荀偃得到了消息,楚国有出兵的迹象。既然目的已经达到,那大家撤吧。就这样,到了公元前555年春天,正是周历正月,晋军率领十二国诸侯从齐国撤退。


  https://www.msvvu.cc/71587/71587421/524738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