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们未曾分别 > 第四章

第四章


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很顺其自然的成为朋友。外向的人总是能交到更多朋友,而内向的人总能交到更能倾诉心灵的朋友。

        他们也彼此影响着。杨听云也才渐渐的变得开朗,起码和朱丽颖在一起时,他很开心。人们总不会在美好的生活中平白无故的去考虑美好破灭的情景。这是正常且盲目的乐观,当然杨听云也是这样。

        高二上学期有一阵子,朱丽颖情绪很不好,杨听云问她怎么了,她说没什么,想让杨听云陪她在学校里走一走。那天杨听云这个从不敢犯错误惹麻烦的学生和学习委员一起逃课了。两人边走边聊,一直到下午放学后杨听云与朱丽颖在学校门口的十字路口分开了,各自回家。后来梁哲也问过那天下午杨听云和朱丽颖聊了些什么。只是杨听云回忆道:“她说了她童年最美好的时光,也说了她深爱的母亲生前多么的温柔,那天的我们,没有聊任何悲伤的往事,也没有想象飘忽不定的未来,仅仅聊了那些互相生命里的美好瞬间。”

        第二天,朱丽颖没有来上学。后来老师说,她转学了,再后来的一学期,杨听云又变得忧郁了,甚至比以前跟加沉默。离别固然不可挽回,不可抵挡,但杨听云伤心的是,他们的离别还有遗憾。朱丽颖欠他一句“再见”杨听云欠她一句“我爱你”。

        杨听云似乎在很早以前就对‘爱’这个字感触颇深,无论是来自哪种身份的爱,无论是爱是来自爱情,友情还是亲情,这都是人的另外一种生命,都是人类背叛天性,展现神性的神圣时刻。一个完整的人生中爱与被爱都不可或缺,这是人类区别于野兽的底线。

        在朱丽颖离开几年后,杨听云才得知了一件事。朱丽颖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也是她的邻居,朱丽颖从小叫他哥哥,也一直把他当做亲哥哥。只是后来那个男孩在另一所学校和同学闹矛盾,第二天那个男孩用石头打死了他的同学,不过最后法庭是判为过失杀人,判刑三年。再后来朱丽颖一家就搬走了,不知道是否与这件事有关,但从此朱丽颖再无音讯。她没有给杨听云道别,也没有给杨听云承诺,就像迁徙的鸟暂时住在杨听云的心头,而让杨听云恋恋不舍的只不过是回荡在耳畔的鸟叫而已。

        一如既往,杨听云很晚很晚才睡着。

        开学第二天早上,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辅导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具有哲学气质的女人,名叫祁丽,宽大的额头和略微开阔的嘴唇,但由于灵动的眼睛和高而棱的鼻子的协调与拉分,加上一副精致的眼镜的加持,倒也逼近漂亮这个形容词。不过,最让梁哲欣赏的还是她潇洒而坦荡的气质,这是女老师少有的气质。很多女人在达到物质的基本要求之后选择了精致和感性,人们普遍的认为,这是女人所应该追求的样子,但是在千篇一律当中,那种独特才最吸引人。当然这种坦荡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一次次失望与重生中流露出的带着痛苦的平静,就像龙井茶泡开后带着苦味的清香。

        梁哲后来对于辅导员有很深的印象,因为辅导员常常愿意讲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想去外地读书的她却没有优秀的成绩,于是被命运选择到师范学院的数学系,即便数学是曾经让他最头痛的科目,但为了远离这个充满痛苦的故乡,为了离开充满争吵与压抑的家庭,她还是去上师范学院了。她说‘因为对于没有明确梦想的人来说,自由是最珍贵的期盼。’

        曾经年少潇洒的她在毕业后却看见不同于书本的复杂,为了工作在实习期兢兢业业的她终于还是争不过主任的侄女。自甘堕落的闺蜜多年未见,终于变成肥胖丑恶的样子并永远的生活在狭窄破旧的房子里,再也没有了联系。她也做过最严厉的高中老师,但因为讲桌下坐着刚刚刑满释放的学生而恐惧,也因为和人渣恋爱而自毁前程的女学生而痛心。身为老师的她看过太多离别,也知道太多现实。她的睿智与坦荡都是故事的积累,现实的捶打。

        第一节课辅导员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同学们今后只管认真学习,不要妄谈人生,妄言社会,因为你们对此一无所知,即便是我也充满畏惧。”

        后来的一个月,梁哲逐渐熟悉着学校,老师和同学。而他也慢慢知道,他不知道象牙塔外的现实,但却领略了象牙塔内的阳光照射不进来的现实。校园欺凌是很多学校中随处可见的事实,学校制定的行为准则毫无威慑力,执行者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行权利。众多冲动的青年人共同享用固定有限的资源时,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或许今天会为了谁的篮球擦过谁的背包而引来怒骂,又或许明天谁的一个恋爱对象和另一个恋爱对象进行角马似的角逐。学校大概是为了注意自己的印象,在问题不是很严重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平息这些负面新闻。


  https://www.msvvu.cc/76104/76104946/128176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