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悠悠岁月情 > 第三十一章 秦家往事

第三十一章 秦家往事


原来,他们现在的这个宅子,是秦家的老宅,秦长河小时候,就住在这里。秦老爷子有七个儿子,秦长河排行第五。

        在秦长河小的时候,一家人靠种十几亩地过活,日子很是艰难。

        秦长河九岁时,就去县城打零工。由于他头脑灵活又肯吃苦,十二岁时,就自己开了铺子,尽管很是辛苦,但生意做的很顺,钱赚的也越来越多,家里的生活也随之改善。

        刚开始时的几年,家里有了余钱,秦老爷子都用来买了田地。仅三四年的时间,就买了二百多亩田地。

        本来,秦老爷子想买更多的土地。可随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亲,家里的房子实在是不够住的,就买了宅基地,盖了一个大院子。

        当时因为财大气粗,所以把院子盖的很大。大院子里,除了秦老爷子和秦老太住的主院外,还有七个相对小一点儿的院子。

        当时,秦老爷子就打算。每个儿子给一个小院儿。

        即便是小一些的七个院子,也比这个老宅子要大,所以,秦家大院盖得相当气派。

        那时候,秦长河和宋氏成亲不久。

        宋氏生长子秦刚的时候,还在家住了一段儿时间。

        “那时候,家里真是一派祥和。大家都在为这个大家庭尽心尽力。二百多亩田地,也没有赁給他人,除农忙季节找几个零工帮忙以外,平常都由父子几个人打理。很辛苦,但谁也没有怨言。”

        “当时,你秦叔没有时间回家,我就一个人在家坐月子。一家人,不管是婆婆还是妯娌,都对我很好。这么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

        “你不知道,那时候,我觉得特别幸福。觉得为了这样一个大家庭,我们在外面,再辛苦都值得。”宋氏回忆着:“我是在家住到秦刚半岁时离开的。当时,走的时候,真的是恋恋不舍的。”

        自那时起,宋氏就没再长时间地在家里住过。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家大小回来住几天。也是从那以后,他们每年回家,家里都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有时候,是家里添人了;有时候,是侄子侄女成亲了;有时候,是又买了多少田地;还有的变化是,家里的田地都赁出去了,家里人不用再种地了。

        再后来,家里也配上了仆人和丫鬟。大人们成了老爷夫人,孩子们成了真正的少爷小姐。一家人大多都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秦长河的大哥和四哥还纳了妾。反正,一家人的生活是越过越好。直到八年前的新年。

        这一年,秦长河因为投资失利,第一次没往家里交钱。不但没交钱,还在过完年后,向秦老爷子提出,要二百两银子用于周转。

        秦老爷子当时也没说什么,就把银子给了秦长河。但秦长河和宋氏还是感觉到了,家里的氛围,有了微妙的变化。

        想着因为生意亏损,大家都不舒服,等回去把生意做起来就好了,两人也没有多想,带着孩子们就回去了。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次回去后,生意不但没有起色,反倒一路下滑,且越陷越深。

        秦长河不甘心,想咬牙坚持着挽回局面。

        这一坚持就是三年。这三年中,秦长河从一百五十斤瘦到不足一百二十斤,而且,还得了动不动就发昏的毛病。生意还是没有一点起色。感觉实在是无力回天了,才决定放弃。

        在第三年的年底,他们卖掉了商铺和宅子,勉强还清了欠债。举家迁回三年里都没能回去的老家,想安顿下来,和家人一起以田地为生,不再经商。

        那年,秦长河的长子秦刚九岁,次子秦建六岁,小菊四岁,荷花一岁。

        灰心丧气的秦长河和宋氏,都暗自庆幸,自己还有一个,想起来就觉得温暖的老家。庆幸自己一家,还有一个可以休养生息的地方。所以,在一无所有之后,并没有觉得绝望。相反,因为决定不再经商了,反倒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

        就这样,一家人充满希望的回到了老家。遗憾的是,这仅存的希望,却很快的就变成了失望。

        当知道自己三年都未回家的五儿子一家,要回家过年的时候,秦老太爷和秦老太着实高兴了一阵子。所以,当秦长河一家到家时,如往年一样,受到了热情接待。

        他们一家在大家人的拥簇下,进了正房堂屋。一向不喜欢女孩的秦老太,还破天荒的抱了小荷花,左看右看看不够的样子,让秦长河和宋氏都是一阵感动。

        只是没一会儿,他们就被自己娘亲抱怨。这几年不回家,不向家里交钱,家里生活困难也不闻不问等等弄得发窘。

        当秦老太说:“现在终于好了,你们回来了,家里的生活也就好过了”的时候。他们更是惴惴不安。

        当秦长河结结巴巴地说出,自己破产了,已经卖掉了铺子和房子。这次回家,是要常住不走了的时候。秦老太惊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如果不是宋氏接的及时,就把荷花给摔了:“什么?你们不做生意了?要回来住?”。

        在秦老太的大喊声中,秦长河更是无地自容。但秦老太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的心,不可置信的沉入谷底。

        “家里哪还有你们的地方?你们一直都不回来,我以为你们不回来了。你们的那院子,已经给大郎和二郎住了。大郎媳妇在坐月子,二郎刚成亲,都不能挪动。你们就住柴房吧!”说完,紧接着就喊来管家,让管家把他们一家送到柴房。

        到现在,宋氏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秦老太那样子,是满脸的厌恶,多一眼都不愿看他们。

        大郎是秦长河大哥的长子。二郎是秦长河二哥的长子。

        这些年,秦家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秦长河的大哥和二哥家,分别有六个嫡子女,大哥还有两个庶子;三哥、四哥和六弟分别有五个嫡子女。四哥还另有一个庶子一个庶女,六弟也有一个庶子;最小的七弟也有四个孩子。再加上每人,都配有一个仆人或丫鬟,家里还有几个专门烧饭的婆子和一些打杂的仆人,使得原来宽敞气派的秦家大院儿,也变得拥挤不堪。

        秦家这个时候,有三百多亩田地,全部赁给了村里人种。一年的租子,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稍有大事,就要动用家里的存银。

        秦家表面很是风光,实际上,家里的生活是一路下滑。

        怎奈,秦老太要面子,宁肯自己受罪,也不肯减少一个仆人丫鬟。

        秦家的老少爷们,也因这几年的养尊处优,变得四体不勤。

        秦老爷、秦老太唯一的指望,就是这个在外经商的儿子。可现在希望破灭了,还要增加几个人的费用,所以,气的都快疯了,把他们打发到柴房后,秦老太就进自己的里屋了。

        秦长河一家被送到了柴房。直到管家走了,看到柴房里乱糟糟的柴禾和满屋子的蜘蛛网,秦长河这才回过神来,确定自己一家,被赶到柴房这事儿是真的。

        秦长河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两腿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接着就晕了过去。

        这时候,正值寒冬腊月,柴房里的温度低的能把人冻死。宋氏一手抱着哭闹不停的荷花,一手摇着秦长河,不停地喊着他,试图把他喊醒。

        秦刚和秦建两兄弟则跑出去喊人。可这么冷的天,大家都在屋子里烤火呢,谁还会在外面。即便在外面的,也是急急忙忙往屋里赶,谁还会管闲事儿?所以,喊了半天也不见人来。无奈,兄弟俩只好返回柴房。

        好在秦刚兄弟俩回来的时候,秦长河已经醒了。

        秦长河醒过来的时候,看见伤心欲绝的妻子和冻得瑟瑟发抖的小菊,就忍不住,把她们抱在怀里失声痛哭。他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自己和自己的妻儿,在自己一手打拼出的院子里,竟无立足之地。

        秦长河抱着妻儿越哭越伤心。秦刚兄弟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场面,两人也加入了痛哭的行列。

        就这样,一家人不知道在柴房里抱头痛哭了多久,直到秦长河的三哥三嫂,得知他们在柴房,来把他们接到他的院子里安顿下来,秦长河一家,这才远离了被冻死的结局。

        两天后,在秦长河三哥三嫂的帮助下,秦长河一家从家里分了出来。他们分到了这个老宅的院子和五亩中等田。

        秦长河不会种地,田里的产量很低。每年交完地税,就没了多少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糊口。

        到现在,他们回来已经五年了。开始两年,靠变卖宋氏仅有的几件首饰补贴度日,后来,秦刚大了些,就去镇上打零工补贴家用。再加上秦长河的三哥三嫂时常接济一些,一家人才勉强撑到现在。

        前几年,刚分家的时候,老宅那边,只是在每年年底时,过来要几两养老的银子。

        近一年多来,他们是隔三差五的就来要银子,没有银子,他们就要逼着秦长河卖田或者卖人。让秦长河一家的生活不得安宁。

        这次,说是秦老太病了,兄弟几个要分摊药费,又来要十五两银子。秦长河实在是拿不出来,他那七弟就想出了,卖了小菊姐妹俩这一招。

        秦长河和宋氏是死活不同意卖自己女儿的。秦老七就鼓动秦老太,说要到县衙去告秦长河不孝。

        这个时代的皇上,是以孝治国的。不孝顺的人,是要去服劳役的。谁能担得起不孝的名声啊?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事情。


  https://www.msvvu.cc/83917/83917168/120897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