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收税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当然没有。
第二天,便有御史上折子,弹劾吴大佛三点,第一,抗旨不遵,擅自出售后世信息。第二,禁酒司培训,却用一些“大逆不道”的书和事实来培训与禁酒无关之事,浪费公款。第三,允许女人出入军营。第四,私自在家会见外任官员,还是收费的。
这些事,放在其他官员身上,简直都不算是事,可是偏偏,光绪以此免掉了吴大佛的司长之职,调入户部为二品侍郎。
吴大佛被光绪的这通操作搞糊涂了,直到户部开会,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还是税制改革的事。吴大佛在第一次担任光绪替身---就是光绪受伤那次---时,以光绪的名义下发了税制改革方案交给军机处讨论,一直没有下文,可是现在两亿五千万两银子的赔款总是要支付的,而且日本占据了威海作为抵押,一日不支付,日军就一日不走。朝廷日复一日地在丢脸,所以就要四处筹钱,只得又想起来了吴大佛。
庆亲王没有李鸿章的手段,而且朝廷也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的,于是外国银行不肯借款。各地的财政都说自己是亏空,而关税在赫德手里,又不能增加,朝廷也不敢增加百姓的赋税,怕激起民乱。所以现在就把吴大佛请来了,要想办法筹钱。
吴大佛说:“钱,大清是有的,不过不在朝廷手上,在民间,朝廷能下决心征收,那自然能收的上来。”
徐桐说:“我知道你的想法,无非就是找那些富户罢了。可是富户可不好对付,若是他们搞个什么罢市罢航之类的,地方衙门可吃不了兜着走。”
“那就由朝廷自己去权衡利弊吧。”吴大佛有点烦躁,不由得想起了前日光绪对自己说的话。
光绪说:“你前几日在军营的时候,朕召见了康有为,他的许多变法主张深得朕心。可是重臣们要么不说话,要么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以祖制为由一概驳回,朕真的好心累。”
吴大佛说:“禁酒司只能让他们按时上下班,不喝酒误事,可是他们在上班时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在摸鱼,这就管不到了,得看御史的。”
“可是现在御史也在明里暗里阻挠变法。”
“那就没办法了。他们的荣华富贵都寄托于祖制。变了祖制,他们所熟悉的一切都得消失,他们就再也不能当人上人了,反对祖制,情有可原。”
“还情有可原,那你说,朕就不情有可原吗?”光绪有点生气。
“看起来皇上最近受了很多气啊。依托于祖制的人获益,依托于变法的人就受害。要想变法,就得换人,让那些从变法中获利的人去变法,这样才能推动变法啊。”
“现在上下官僚们嘴里,都在说着变法,谁知道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
“从日本和俄国的经验来看,得杀掉一批大臣。皇上下得了手吗?”
“杀?你这说法和康有为一样。杀谁?谁杀?怎么杀?一个没弄好就会是引火烧身。”
“所以,明治天皇和彼得大帝都是深谙权谋之人,他们懂得利用跟变法无关的事情消灭变法的敌人,用与变法不怎么相关的事情选拔对变法支持的人。这种事,皇上你别问我。我不懂。”
“你说的我都想过,可是那些老滑头,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抓住杀头的把柄?”
“需要把柄吗?需要吗?皇帝要变法,他们反对,这不就是最大的把柄吗?”
“可是天下人不服啊?”
“那就说明变法还没有形成天下人的共识,现在变法,还不是时候。”
“还不是时候?大清都这样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吴大佛想了想,说:“等到所有的识字的人都在想着变法的时候。”
吴大佛突然有了想法:“不如这样,取消科举。反正也迟早要取消的。以策论定官员,从省级官员中选拔中央官员,从州县级官员中选拔省级官员,从百姓中选拔州县官员。一句话,谁的变法策论好,就让谁进入中央。”
光绪来回踱步说:“康有为倒是也这么提了,但突然之间这么做,恐天下振动。原来那些以四书五经为念的学子,见科考无望,会另有他图。”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三年之后呢?”
“三年之后,新的选拔制度已经制订,也就有了出路了。”
“今年的科举只有一个月了,现在废除,恐生大变。”
“要不,今年就以传统的科举形式,来一次变法前的预演?”
“你应该早就有想法了吧?”
“大清的制度,我从来这里的第一天就想全部废除了。只不过要有个先后次序而已。可惜啊,一开始是忙着万寿庆典和甲午战争的事,然后又坐了一年牢,又搞了两个多月的禁酒司,总算是有空来废除科举了。”
“你还想废除什么?”
“官吏的终身制,军队的私人化,税收的包税制······”
光绪突然说:“恐怕你最想做的,是废除帝制吧?”
吴大佛不防有这么一问,愣了半天说:“有些事,帝制是拦路虎,有些事,帝制也能帮上忙。那得看是什么样的帝制了。”
光绪回过头去,不再理睬吴大佛,他只好离开。
现在想来,光绪恐怕已经认识到了,现代人的观点里有一个核心观点,那就是皇帝并非必需品。而吴大佛认识到,所有的改革也好,变法也好,都必须在拥护帝制的前提条件下。也就是说,这皇帝必须是一个能干的、可靠的、聪明的、善良的皇帝。
光绪恐怕不会是,至少现在不会是这样的皇帝。光靠《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可历练不出一个老练的皇帝来。太后作为他头上的太上皇,给他的压力太大了。作为一个准“亡国之君”,他所面临的局面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在超出他的能力太多了,也超出太后的能力太多了,没有人能够帮他走出这种局面。吴大佛也不行。
把思绪拉回筹款会议上来,各地都在哭穷。华北五省多年大旱,颗粒无收还得朝廷倒贴钱去赈灾;江浙的纺织业在洋布的冲击下业已接近破产;关税为外国人所控制,多数关税都用于还之前的债务;东南商业界倒是有钱,可是他们与朝廷大臣多有勾结,根本动不了;所以,户部的目光最后投向了四川。
四川有田,还能种地;四川有盐,行销天下;四川有布,暂时还没受到太大的冲击。于是户部将赔款的重担压在了四川总督头上,原来的总督不愿意干,于是便换了一个愿意干的人去干,这人就是刚毅。
而废除科举之事,经康有为和吴大佛的争取,终于获得了上谕“今年科举由朕亲自主持,为最后一次科举,明年将开策论科。”
不巧的是,在科举前两天,光绪生病了。
三个多月的连续操劳,与大臣们怄气,与太后虚与委蛇,又被珍妃的小娘子气气了一下,终于击垮了他。在科举的前一天,光绪左思右想,实在不愿意新政刚出,自己便失信于天下,于是下令让吴大佛以替身的名义出席科举考试。
吴大佛原本准备的科举题目被光绪两次否决,第三个题目算是最后一搏,没想到却有了表演的机会,不由得大喜。
在科举开考当日,吴大佛以光绪的身份坐在高台上,见一千多名举人跪拜在堂,便说:“这是我大清最后一次开恩科,再往后,便不再考举人的学识和四书五经了。所以朕想,这次,这里的一千多名举人一定都会将自己的学识全部发挥出来。”
徐桐说:“皇上,历来科举都是如此,举子们寒窗苦读数十年,就是为了今日能够跃过龙门,成为天子门生。请皇上出题吧。”徐桐是知道吴大佛是替身的,在场也只有他和寇连材知道此事,他也知道光绪把考题装进了吴大佛的袖子里。
吴大佛从袖子中抽出考题,递给他说:“徐学士,念一念吧。”
徐桐接过考题,展开,刚念了一句,便说:“这不是今年的考题。你,你······”
吴大佛说:“今年的考题是朕亲自确定的,也只有朕知道,你怎么得知?”
徐桐说:“今年科举的考题是皇上与老臣多次讨论后所得,你更换了考题,你······”徐桐不知该怎么说了,戳穿吴大佛吗?这不是打皇帝的脸,打皇室和朝廷的脸吗?可是不戳穿,就任由吴大佛乱搞?
情急之下,徐桐将手中的考题撕碎,吃了下去。
一旁的寇连材吓得赶紧去他嘴里抢,可是终究慢了一步,考题已经被吃了。
吴大佛大怒:“来人,徐桐口出狂言,目无君上,给朕拉下去,砍了。”
徐桐指着吴大佛说:“你这个冒······”还没说完,便被大内侍卫捂住嘴拖了下去,随着一声惨叫,被斩首了。
徐桐,翁同龢之后大清官场上的清流领袖,大学士,准宰相,天下读书人的榜样,道德文章天下第一的人,就这样被皇帝一不高兴就斩首了?
在场的其他考官和一千多举人都吓呆了,呆立在场,然后纷纷跪下高呼:“皇上息怒。”
https://www.msvvu.cc/84867/84867649/123252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