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嫡女替嫁 > 第三百零四章 遗像

第三百零四章 遗像


京都城里的头号趣闻,传到冷宫中,又过了三个月。

那场大火给曲大小姐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印记,在额角,眼下和脸颊......

以至于她回应这场趣闻只是惨淡的一笑,和愈加频繁地作画。

她的画,太皇太后看过两眼,便道:

“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的画师和文人,其中最令我惋惜的便只有梅菉先生了。”

曲倪裳惊异地抬头,便听太皇太后似乎陷入了一场久远的回忆:

“她本有自由与放纵的灵魂,却终究被情爱所困,深陷其中,画地为牢,不得解脱。”

“梅菉的画,最不堪入目的便是那副《江山美人图》了,此画只有画技,不见丝毫风骨,行笔处处可见束缚,着墨比比可见迟疑,比之梅菉早期的作品,可谓差之千里。”

“后来,她致力于授业,也再没能画出像样的作品了。”

太皇太后这般说的时候已经踱步至书柜前,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叠装拢齐整的画作。

曲倪裳隐隐想起,当初梅菉籍籍无名,为生计烦忧时曾得到了一位贵人的赏识应召入宫......

便听太皇太后无限感慨:

“当初我不应该召她入宫的,那样她便还是自由自在的闲云野鹤。”

曲大小姐豁然抬起头,一双澄澈的小鹿眼黑白分明:

“先生说过,她的伯乐,是大雍天下最懂画的人。”

世人皆以《江山美人图》为天下极品,唯有太皇太后厌弃它至深。

太皇太后闻言,微抬眉目,淡淡道:

“这些作品,它们存世的价值,不应该被政客的意图左右。”

她将那些梅菉早期的画作郑重地交到梅菉传人的手中,也算是达成了平生一项宿怨。

太皇太后说:

“曲大小姐,你看了这些便会明白当初的梅菉有多么得惊才绝艳!”

“我知你这些时日一直想要复刻乾西壁画,我听说梅菉的恩师是一位乾西族的画师,也许这些旧作会给你以启发。”

太皇太后看着曲大小姐,想起那些宫闱的传言,凝眸道:

“乾西壁画是当世最瑰丽的宝藏,当初梅菉便不止一次向我提及那些凝聚了无数画师心血的宏伟画作,她的旧作中也有一些仿照乾西壁画的习作。比之王权更替、一时得失,乾西壁画的流失必定更为叫后世扼腕叹息。如果有人能试着复刻它们,那才是后世的幸运,比之国遇明主,君得良将,更难能可贵。”

“但可那必定是一个艰巨、漫长又孤独的过程,曲小姐,上天给了你一双会说话的手,我希望你不要重蹈梅菉的覆辙,辜负这满身的才华。”

太皇太后凝视着曲小姐受创未愈的脸,郑重地告诉她:

“你的才华,才是你身上最为闪耀的东西。”

她这样说完,似乎耗完了全身的精力,身形飘摇被一旁留心的婢子扶住,那婢子眼中含泪:

“冷宫多有不易,为了医治你,指点你,太皇太后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人脉和精力,她时日不多了......”

大雍二十三年秋冬,东宫太子迎亲。

大理寺卿曲府磨蹭多时,交不出人,只有一封书信御呈东宫驾前:

正是当初黎王第一次求娶曲倪裳时亲笔写的那封休书。

黎王承诺,无论何时见到这封休书,都会还曲倪裳自由。

曲大小姐终于还是拿出了这封休书,比之死讯,这无疑更能让东宫死心。

“殿下为何如此笃定曲大小姐还活着?”

曾邻的困惑由来已久,自东宫大火过去了大半年,曲大小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东宫却始终相信她没有死。

一开始,曾邻以为太子只是不愿意相信曲大小姐已经故去的事实罢了。后来却发现,他的笃定里不掺杂任何的疑虑,他所有的举措都在等待她的归来。

新东宫的布置一应都遵照纸鸢姑娘描述的曲大小姐的喜好,寝殿的摆设几乎是为曲大小姐量身定制的。

他毫不留情地让名义上的黎王妃曲萝衣“去死”,为心上人腾出位置。

他拒绝任何形势的选妃,无论御史台诟病他“无嗣”的奏折叠得有多高。

太子革新吏治,却格外开恩保全丢失重犯的曲蕤飏,并让他亲自监斩废太子重塑威信。并且在朝臣百官的诧异和劝诫中,公然求娶曲大小姐为东宫正妃。

至此,大雍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曲大小姐是东宫太子的执念。

东宫可易,正妃不移。

可太子的执念,换来的却是这一封休书。

太子手握休书,唇边浮现出许久不见的笑意:

“她果然没有死。”

乾西一族的秘术,以性命为赌注,太子坚信自己尚活着,那秘术便算是成了,可终究没有找到一丝可以印证的讯息。

如今手握这封休书,太子相信:

曲大小姐一定还活着,只是不愿现身罢了。

东宫一声叹息:

“可她终究还是选择了自由。”

东宫实则不知,作出这选择的并非是曲大小姐。

曲府内宅,朱碧落和曲蕤飏诚惶诚恐:

“大人,太子远非昔日的黎王,咱们交不出人,光凭这一封书信,能蒙混过关吗?”

要说这个馊主意,还是曲萝衣出的。曲二小姐因为“死了”,如今已经改名叫路焱,成日不得不以面具示人。如此委屈,很难不让人怀疑,她为曲府出的下策里,没有一些报复的私心:

“放心,黎王殿下亲笔写的东西,他总是要认的。”

眼下,无论东宫认不认,这婚都是结不成了。

宫里刚来的消息:太皇太后薨了。

国丧三年,礼乐婚嫁俱歇,大理寺卿曲府得以苟延残喘。

太子监国,以仁孝之名,尽散太皇太后生前宫人。

也正是太子的这个决定,让曲倪裳得以秉承先人遗志,奔赴心中的梦想与自由。

东宫红烛空燃一夜,禁宫一夜染白,婚仪与丧乐擦肩,故人新辞,但有音讯在。

太子扶灵时不经意扫过太皇太后生前遗像:

“这幅遗像,是何人所画?”


  https://www.msvvu.cc/85003/85003866/171714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