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嫡女替嫁 > 第八十七章 上书

第八十七章 上书


“姐妹”两字让曲倪裳的思绪一下子就飘远了,与深藏不露的荣安过招,侧妃冯氏那点直肠子显然不是很够。

曲倪裳却已经同她打过交道了,也深知她那些借刀杀人的不正心术。

况且,曲倪裳忌食干贝的事情,应该只有曲府的人知晓,而家里人除了曲萝衣,没有人会刻意拿此事来做文章。

光凭这一点,曲倪裳就可以将矛头对准荣安县主,曲萝衣。

曲倪裳这几日一直吃斋念经,始终无法相信,萝衣竟然如此狠绝,一意要致自己于死地。

终究是血浓于水的姐妹。

为了个男人,至于吗?

曲倪裳布满红痕的脸上堆了些许笑意,恭敬地给侧妃添了一杯茶水,道:

“冯千语,眼下咱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了。荣安县主将侧妃娘娘玩弄的跟傻子似的,侧妃难道就这样认了吗?”

侧妃一口茶水饮尽,气道:

“认了?开玩笑,一个小娘养的竟然欺辱到本宫的头上,本宫绝饶不了她。曲倪裳,咱们双贱合璧,弄死她吧!”

曲大小姐闻言喉口发紧,再一次为侧妃的口舌无德汗颜:

“冯千语,你要自贱,可不要带上我。”

冯千语睨了她一眼:“假清高!”

话说到这个份上,侧妃对曲大小姐的敌意因为荣安县主这个共同敌人的介入消散了不少。

两人竟然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张案桌上饮茶,茶过三旬,曲大小姐适时逮住空隙,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娘娘,倪裳困顿在这寺庙中,当真是因为黎王殿下吗?”

长时跪坐,侧妃被佛堂里的经文扰得有些心不在焉,也没有心情吊着曲大小姐的胃口了,当即道:

“那还能有假吗?若非他给大理寺卿府施压,又指使御史台谏言你曲倪裳是挑拨兄弟关系的祸水,应该送往佛门清净之地修身养性,圣上也不会为了应付御史台,公然下旨把你往庙里送啊!”

她这边打开了话匣子,看着曲小姐难得流露出的惊愕,便有些收势不住:

“按照黎王的打算,是要将你关在灵觉寺三年,而不是三个月。只不过后来碍于中宫和东宫的求情,被缩减到了三个月。”

曲倪裳轻轻放下手中茶盏,心里叹息道:

原来他是这样想的啊......

京都城,敕造黎王府。正午过后,寒冬肆虐。

受佛主舍利灰飞波及,近来整个黎王府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中,仆从进出都像是抬不起头似的,能一次完成的差事绝不走第二趟,能传小纸条的便绝不相约会面。

世态本就炎凉,寒冬似乎把黎王府整一个都冻结在京都城的锦绣繁华中了,门庭戚戚,无人问津。

黎王人未走,茶已经彻底凉了。

唯有国子监的老学究每日更替着出入,传达天子的训导之意。

关乎忠君之道,关乎兄友之恭,黎王时常在老夫子顿首之时不经意抬头。

视野中,一支野梅探出墙头,枝叶招招,努力地朝着东边蔓延。

太阳升起的地方,在东边。

太子东宫,在东边。

“黎王,黎王殿下,”老太傅几声急促的呼唤,把黎王苏怀岷的思绪唤了回来,

“殿下,臣方才讲到哪里了?”

黎王刚才走神了,他不知道老太傅讲到哪里了,但每日重复的无非是那些: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黎王一定神,张口便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见那老太傅哈哈大笑,捋了捋密长的白须,道:

“殿下四岁的时候,便会熟背《出师表》,想当初还是老臣给殿下启蒙的,没想到一晃神已近二十年了。如此老生常谈的东西,臣讲不动了。”

黎王苏怀岷这才定睛看面前的这位老太傅,国子监的首席,帝师傅霭云。

从龙的老臣,天子的近臣。

自打天子登基,傅老便隐退了,日常在国子监挂着名,却很少出来走动了。

旁日里,国子监都是打发空闲的太傅来替天子训导黎王,今日不知是什么风,竟然把傅老给吹来了。

黎王为自己的走神致歉,恭敬道:

“请傅老指教。”

帝师傅霭云眯起一双精明的长眼,捋着不掺一丝杂色的白须缓缓道:

“臣今日要讲的是,韩信胯下之辱,越王卧薪尝胆,司马公身残志坚。”

不是训诫,而是劝导,如此新鲜,黎王不明。

劝导之意,投诚之心。

帝师从龙之功,得以功勋养天年,何以还要将自己卷入眼下的纷争呢?

傅霭云望一眼黎王,突然道:

“殿下觉得,老臣的朽目比玛瑙如何?”

此言一出,黎王苏怀岷的深思一下子就绷紧了,他再一次看向傅霭云的眼神里便充满了探究。

佛主舍利是什么,有没有,能瞒过天下的耳目,却瞒不过从龙的老臣。

当初他们以此为噱头,助长了当今的天命之气,如今却深受这个谎言的掣肘。

黎王守住的佛主舍利的秘密,也是他们这些老臣悬于脖颈上的身家性命。

黎王失佛主舍利,眼下确实失去了很多的声誉,但是他也如期等来了一些诸如傅霭云之类老臣的拥护。

这些人的力量,当初可以把天子送上王座,如今便也能扶助黎王与东宫相较。

只是眼下,正如帝师所言。

黎王无兵无权,宫闱之中也无内妃呼应,需要的是诸如越王、韩信与司马迁一样的蛰伏。

傅霭云默默地从袖口掏出几份奏折,黎王看了一眼便知道里面写了些什么:

那正是他联合几位近臣以及大批学士写的谏言,本应经御史台投呈至御前,意在给东宫持续施压:

曲倪裳是美人祸水,黎王娶不得,东宫也休想。

黎王用此两败俱伤的方式,已经把曲大小姐弄到灵觉寺去进修了。

但是三个月远远不够,黎王想要的是以天下风云、谣言四起做实曲倪裳祸水的名号,断绝了东宫娶她的可能。

奏折上面没有御批,傅霭云动用自己的手腕,将它们原封不动压了下来。

“殿下羽翼未丰,眼下仍需积攒声望,贸然让自己的人脉浮于水面,并非明智之举。”

傅霭云的远见,黎王自然也有,只是他不能和诸多谋士一样,全然站在谋事的角度分析诸事的利弊。

他心里有牵挂,有权势争斗中亦无法割舍的人。

耳畔,傅霭云谏言道:

“如今朝野尽知,殿下与东宫兄弟为曲大小姐相争,陛下也口谕曲大小姐寺庙进修。在这个节骨眼上,谁娶曲小姐这个祸水,都难脱骂名。老朽拙见,殿下何妨上书恭祝东宫与曲大小姐成就好事,做实东宫欺兄霸嫂的事实,也好借机将自己从失祥瑞的风口浪尖上撤下来。”

如此祸水东引,一举两得。


  https://www.msvvu.cc/85003/85003866/171716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