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莫斯科反应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经过两年的发展,漠北都护府除了三个直属的骑兵旅外,还有一个完全由蒙古人组成的蒙古骑兵旅,蒙古骑兵旅使用的还是传统的蒙古弓和马刀,并没有装备铳炮。
在李来亨命令下达后,这四个分散在漠北的骑兵旅迅速集结起来,在乌里雅苏台、库伦和车臣汗旗这三个主要地点集结。
同时,李来亨也命人取来通过各种渠道绘制而成的地图,与两位副都护商讨接下来的作战事宜。
正如前文所说,李来亨准备三路大军一齐北上,他将亲自率领第一骑兵旅、第二骑兵旅与赛音诺颜部的蒙古兵自库伦出发,攻打俄军在北海周围建造的各个据点堡垒,此时俄军在北海周围一共建造了五个据点,各个据点都是建立在江河湖畔,取水方便。
而副都护傅兴华将统领第三骑兵旅与札萨克图汗部蒙古兵自乌里雅苏台出发,攻打俄军在托米河至叶尼塞河之间的各个据点。
副都护察珲多尔济统领第四蒙古骑兵旅与其本部土谢图汗部与车臣汗部蒙古骑兵自车臣汗旗出发,北上攻打伊尔根斯克,攻克该城后继续北上,深入冻土,以皮毛商人作为向导,直取俄军东部重镇雅库茨克。
察珲多尔济的任务最重,他除了要在没有重武器的情况下强攻俄军堡垒,还要深入未知的冻土,眼下已经进入了十月份,东西伯利亚温度即将跌至零下,蒙古骑兵要冒着严寒执行这严峻的任务。
不过,他们并没有退缩的想法,出于对皇帝的忠诚,察珲多尔济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并于次日赶往车臣汗旗,召集两部骑兵进入战备状态。
考虑到寒冷天气即将到来,各部兵马在北上前也都被要求带上厚重的皮毛大衣,用以抵御严寒,减少因为寒冷而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漠北都护府的动作没有被刻意隐瞒下来,因此在漠北的两国商队无一例外都感受到了一股黑云压城的紧迫感,他们连忙将队伍中的物品甩卖一空,随后匆匆前往安全的地方。
沙俄的皮毛商人也在第一时间逃往俄军在贝加尔湖最南端的据点厄尔口城,向驻扎在那里的俄军长官汇报中国人的动作。
很快,漠北进入军事动员的消息就被送到了俄军驻厄尔口长官手中,他在听了那皮毛商人的汇报后,心中大惊,连忙命人将这个消息送往西伯利亚的各个据点,并向莫斯科汇报此事,希望沙皇能够增派援兵,保卫沙俄在东部殖民地的利益。
夏军的动员效率因为蒙古高原宽阔的土地而变得较低,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集结,等夏军全部集结完毕时,时间已经步入了十一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从北方南下,气温瞬间转入零下,夏军即便是身着多层皮毛大衣也无法抵御寒冷,军中一天内居然冻死冻伤了数十人。
得知此事后,李来亨不得不遗憾地下令暂停对俄军的军事行动,命集结的各部兵马撤入附近的聚集点,先渡过这个寒冷漫长的冬季,他同时也亲笔写下奏疏,加急送往江宁。
在奏疏中,李来亨详细描述了漠北的寒冷,说明大军无法在如此寒冷的气候离开营地,继续向北深入,祈求朝廷允准等来年气温回暖后,再行北征。
苏言来自后世,自然明白西伯利亚的寒冷程度,他允准了李来亨的请求,并决定趁这个机会增添漠北军力,防备沙俄可能的还击。
他通过总都督府下令,在陕西、山西及河北三地再次分别组建四个骑兵旅,这四个骑兵旅同样由哥萨克骑兵组成,其战马统一从漠南蒙古调用,骑士皆为汉人——眼下的夏军之中,火器皆只有汉人士兵能够使用,蒙古人和其余族群中征募的士兵,只能继续使用冷兵器。
说来也是可笑,在历史上清朝统治者为了防备汉人掌握火器推翻他们,对汉人军队千防万防,只允许他们装备鸟铳而不允许装备过多重武器,在苏言这里就相反了过来,反而是异族遭到了区别对待。
随着总都督府下达征兵命令后,北方便开始陷入热火朝天的征兵之中,各地百姓经过了两年的和平日子,眼见战事即将再次爆发,倒也没有什么抵触心理,一些家中孩子较多的甚至还主动将自家儿子送去参军,鼓励他们建功立业,为家族争光。
民众的参军热情着实吓了当地的官府一跳,他们可没想到民众居然会这样踊跃参与,毕竟那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话还深深刻在许多人的心中。
除了征兵外,总都督府也下令将更新换代的第三镇调往陕西驻扎,增强朝廷在西北边陲的军事力量。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在过去两年内,朝廷对于现有的几个镇的补员和重新编制了,苏言在组建第五镇的时候就想过要将第一镇、第二镇、第三镇和第四镇重新编制,补充到与第五镇相同的兵力编制,武器也统一更换为更加先进的二式步枪。
在武安四年之后,朝廷进入了暂时的和平时期,苏言也就趁着这个机会对四个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他取消了刀盾手、长矛手和弓箭手等兵种的编制,统一为步枪兵,并对军中现役士兵进行淘汰制,淘汰那些对于步枪使用不熟悉的士兵。
在苏言的改制之下,四镇只用了半年时间就统一为新的编制,军中也统一装备上二式步枪,将士们身上的甲胄也都更换为轻便不妨碍装填的短甲。
只有掷弹兵和轻步兵是例外,前者负担了突击的职责,时常与敌人陷入近身肉搏,因此他们都还保留了布面甲作为制式防具,而轻步兵是负责袭扰敌军兵线,执行远距离狙杀任务,甲胄只会拖累他们的移动速度,因此他们无需着甲。
可以说,经过这次改制后,夏军已经抬腿迈入新时代,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任何一支军队了,就连雄霸欧洲的西班牙大方阵都不是夏军的对手。
……
时间飞逝,四个月后,沙俄首都莫斯科城。
1660年三月的莫斯科城,还处于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沙皇(即阿列克谢一世)的统治之下,这位沙皇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他通过制订新法典、重组政府、实行军事和宗教改革,使俄国从一个野蛮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东欧大国,为他的儿子彼得大帝的功绩打下基础。
可以说,如果没有阿列克谢一世沙皇,彼得大帝的功绩达不到那么高的成就。
1660年,沙俄与波兰的战争如火如荼,阿列克谢沙皇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西边的老对手身上,他致力于征服东乌克兰,但同时也没有放弃占领远东资源丰富的广袤土地。
来自西伯利亚的皮毛贸易收入占据了沙俄政府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些钱源源不断换成了枪支弹药,用在前线与波兰人的战争中。
西伯利亚是如此重要,以至于阿列克谢沙皇在听闻遥远东方一个名为夏朝的国家正厉兵秣马,准备与他开战,争夺沙俄在远东的利益,当即暴跳如雷,召集他所信赖的贵族们,准备向远东增派援军,保卫远东的利益。
不过他信赖的贵族们并没有和他一条心,一部分贵族认为眼下帝国正在与邪恶的波兰人开战,不应该分心在那遥远的东方,相较于西伯利亚,和波兰的战争更加重要。
另外一部分贵族在西伯利亚的皮毛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因此他们自然不可能允许就这样将西伯利亚拱手相让,他们坚持应该派遣军队前往远东,并表示愿意亲自率军与贪婪的中国人开战。
在贵族们的吵闹中,阿列克谢的老师莫洛佐夫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坚持认为帝国应当维护在西伯利亚的利益,但眼下与波兰人的战争正处于关键阶段,不能抽调太多军队前往东方。
他提议先派遣两千五百人的队伍支援远东,从那些游荡的哥萨克部落中也雇佣更多的哥萨克骑兵一同前去西伯利亚,增强帝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
同时,从莫斯科城内组建一支使团前往中国首都,向中国皇帝抗议对方擅自挑起的战争,希望能够用谈判避免这场战争,以此拖延中国军队进攻的时间。
他很明显的表示,帝国不能同时与波兰人和中国人进行直接交战,若是与中国人的战斗无法避免,那可以派出使者前往中亚,游说那里的蒙古人汗王,许以黄金和利益鼓动蒙古人诸王与将他们从中原驱逐出去的中国人开战。
沙俄对远东的历史并不算一无所知,他们也知道在几百年前,统治过中国的蒙古人被当地的居民驱逐回草原,在那以后,蒙古人就一直盘踞在中国外围,与驱逐他们祖先的中国人交战。
不得不说,虽然莫洛佐夫曾经在执政期间犯下了多项大错,导致莫斯科城中爆发盐商暴动,但他的看法充满了道理,沙皇称赞他的睿智,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当即组建一个使团派往中国,同时又派出多个使者前往中亚诸国进行游说。
阿列克谢沙皇充满了斗志,只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在半年以后,他的军队就会在楚德诺夫会战中损失惨重了……
https://www.msvvu.cc/87597/87597210/7540469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