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们是为我而死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第70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们是为我而死
朱棣对于杨轩杀死倭国使臣的事并不怎么在意。
他更想知道杨轩禁止外邦之人购买《永乐大典》的用意。
他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闻言,杨轩想了想,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
“贞观时期,万国来朝,大唐威服四方。”
“周边各国无不仰慕大唐。”
“遂派遣使臣朝贡。”
“唐太宗为使华夏文化能传播四方,对各国使臣的赏赐也是不少。”
“文化,技术等数不胜数。”
“得到了大唐的技术支持,周边各国的发展极快。”
“就比如文成公主去吐蕃和亲,带去了大唐先进的文化技术。”
“虽说在文成公主活着的时候,大唐与吐蕃的关系极为友好。”
“但是在我看来,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大唐国力昌盛,吐蕃不敢对大唐有什么心思。”
“而在安史之乱后,大唐元气大伤,国力衰弱。”
“相反吐蕃之前在得到大唐的技术支持后,日渐强大。”
“对大唐也没有了以前的恭敬之心,反而还趁火打劫。”
“回纥也差不多。”
“出兵帮助大唐平乱,但却把洛阳劫掠一空,杀人无数。”
“当然,那个时候大唐的皇帝也不行,竟然让异族随意劫掠自己的子民。”
“枉为人君!”
“还有倭国,贞观时期派遣唐使朝贡,见识到大唐的繁华强大之后,又多次派遣遣唐使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技术。”
“利用从大唐学习到的东西,他们通过改革,快速发展起来。”
“元朝初期,两次征倭国失败,更是助长了倭国的气焰。”
“觉得他们有神风保佑。”
“洪武时期,沿海倭患频发,太祖派遣使臣去问罪,他们竟然擅杀大明使臣,太祖本想出兵攻打,但倭国远在海外,又有元朝失败的例子在,而且那个时候大明最大的敌人在草原。”
“太祖只能强行忍下这口气。”
“后为保护百姓,实施海禁政策。”
“永乐初年,倭寇依然侵犯沿海地区。”
“我大明百姓死伤颇多。”
“直到我大明水师扩大,宝船下海,沿海地区才逐渐稳定下来。”
“纵观过去数百年历史,我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周边各国就尊重你,认你当大哥。”
“可当衰弱的时候,谁都会上来咬上一口。”
“尤其是倭国,大明全然没有大唐时期的尊重。”
“现在大明国力昌盛,他们不敢挑衅大明。”
“可若有一天大明国力衰弱呢?”
“他们会不会入侵大明?”
杨轩细细道来,看着朱棣反问了一句。
“他们敢?”朱棣一拍御案,怒道。
“从历史来看,他们还真敢。”杨轩说道。
接着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润了润嗓子。
“对于倭国,我的评价就是知小礼而无大义。”
“这就是一群白眼狼,学了几百年,华夏文化的精髓他们根本就没学到。”
“他们那个小岛上,虽有不少矿产,但土地贫瘠稀少,种不出多少粮食。”
“所以在他们心里,非常渴望有像中原这样富饶的土地。”
“你想想看,他们向大唐学习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发展起来之后,就敢跟我们龇牙咧嘴。”
“若是再让他们把我们大明先进的技术学去,那还了得?”
“你不妨想想看,几十年,一百年后,他们乘着宝船,架着大炮,从沿海登陆大明,烧杀抢掠。”
“不要怀疑他们敢不敢,做不做得到。”
“只要让他们把我们大明的技术学了去,他们就一定会这么干的。”
说到此处,杨轩不由想起了后世那场旷日持久的抵抗侵略的战争。
四万万华夏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无数人才将侵略者赶出去。
在废墟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国家。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们是为我而死!
杨轩要让大明强大下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沟通。
就算以后大明不可避免的会衰落,但只要这片土地依然由汉人做主,那就容不得蛮夷作乱。
“杨轩,你……”
朱棣察觉到杨轩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忍不住出声。
“想到了一些不好的回忆。”杨轩擦了擦眼角的泪,平复心情。
朱棣没有再问,既然是不好的回忆,那他就没必要再揭人伤疤。
与杨轩认识几十年,他还没见过杨轩如此失态。
“你要不要先休息一会儿?”他关心道。
“也行!”杨轩点点头。
刚刚消耗了不少精力,休息休息,也能整理一下思绪。
平日里闲暇时,他喜欢拿来读书,尤其是史书。
上辈子没学好历史,以至于来了这里两眼一抹黑,为了补上这方面的不足,他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而对于倭国,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这个国家。
在他的安排下,暗卫通过海贸赚了不少钱,现在情报范围已经辐射到大明的周边国家。
倭国自然也有暗卫的情报人员。
短暂的休息了下,杨轩再次看向朱棣。
“通过郑和出海与海外各国建立联系,你也知道了,我们大明的技术实力,领先于全世界。”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松,其他国家的人会想方设法的学习我们的东西。”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尤其是《永乐大典》,上面记载的技术,可谓是无价之宝。”
“是万万不能流出去的。”
“我提议,设立关于《永乐大典》的律法,任何人,胆敢将《永乐大典》私自售卖给外邦之人,以叛国罪论处,诛九族。”
“同时,为防止外邦人买通大明百姓,帮他们购买《永乐大典》,各关口,市舶司,水师,对外邦之人也要严加检查。”
“另外,刊印《永乐大典》的时候,对于技术等可以提升国力以及军事实力的内容,暂且就不要印了。”
朱棣跟着点点头,他自然明白这些。
就像杨轩方才说的,敌人乘坐着宝船,架着大炮来袭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他不是那种安于享乐的皇帝,居安思危这四个字早就烙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在有些方面,他和杨轩的想法是一样的。
就比如:半死不活的邻居才是好邻居。
接下来,朱棣和杨轩围绕《永乐大典》谈论许久。
甚至将姚广孝也请了过来,一起商讨。
最后的结果就是,对于能提升国力,增强实力的东西,要严防死守,严禁流出海外。
对此,还需要增设新的律法。
……
次日,朝会上。
礼部官员弹劾杨轩擅杀倭国使臣。
他们也肩负着外交的责任,对于此事,自然是要表态的。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全都愤怒了。
朱棣更是冷冷的看着对方。
毫无疑问,老朱家的人,全都无脑站杨轩。
众官员见情形不对,立马落井下石,弹劾的弹劾,揭发的揭发,哪怕是不善言辞的武将,也会说一声臣附议。
最后,弹劾杨轩的官员被朱棣以通敌叛国的罪名,夷三族。
这也让百官认识到,有些人,不是他们能招惹的。
处理完这个扫兴的官员,朱棣就将昨天和杨轩与姚广孝商议之事抛了出来。
虽然一开始有不少官员不理解朱棣为何要这么做,但随着朱棣将理由缓缓道来,太子朱高炽首先就明白了自己老爹的用意。
立马站出来表示支持。
随后太子党的官员们也跟着附和。
汉王党也不甘落于人后,皆表达了支持的意思。
事情就这样顺利通过。
接着,朱棣命刑部会同大理寺、督察院尽早将相关律法设立好。
然后就是对全大明范围内开展一次彻查,看看有多少外邦之人偷大明的文化,技术等典籍。
散朝后,各部门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埋怨皇帝这是没事儿找事儿。
外邦之人仰慕天朝文化,学就学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况只是一些奇技淫巧,用得着那么重视吗?
诸如此类的想法,还有不少。
没办法,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人不在意技术外流,实属正常。
……
时光匆匆,转眼半年过去。
这半年的朝廷的工作重点就是围绕《永乐大典》展开的。
御史,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清查。
虽花费了不少财政收入,但收获也不小。
他们还真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不少外邦之人暗中搜集大明的典籍,偷偷带回自己的国家。
也有官员暗中勾结外邦之人,给予方便。
同样还有向草原走私盐铁等战略物资的官商。
侵吞赈灾款的贪官,吃空饷,贪墨军费等等。
可以说,就这一次大清查,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朝会上,朱棣大发雷霆。
对着百官怒斥:“好啊,朕以前怎么没发现,我大明的官员竟会堕落至此!”
“勾结外邦,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送给了异族。”
“侵吞赈灾款项,致使当地饿殍遍地,贪污水利工程款项,种种事迹,无不说明,我大明的朝堂之上,聚集了一群蠹(du四声)虫。”
“好啊,你们做的好啊!”
朱棣看着下方畏畏缩缩的百官,怒极反笑。
“铁铉!”他看向直着腰,挺胸抬头的铁铉。
这是个有能力,又忠诚的清官。
“臣在!”铁铉出班。
“朕现在升你为督察院右都御史,并任命你为钦差,授王命旗牌,巡查这些年地方赈灾,修水利等事。”
“朕要知道,他们贪了朕多少钱。”
“害了多少人。”
“有一人就杀一人,有百人就杀百人。”
“朕不是宋朝皇帝,没有刑不上士大夫的规矩。”
“总之一句话,贪官污吏,欺压,残害百姓者,杀无赦!”
最后这句话,朱棣饱含杀意。
“臣领旨!”铁铉跪地领旨。
这样的活儿,他喜欢干。
可以看到,朝堂上已经有不少官员害怕的颤抖了。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次,铁铉的权势,可谓是大到没边了!
可是没有人羡慕铁铉,他们都知道,这件事儿办完之后,铁铉已经将天下百官都给得罪光了。
官场上,他将寸步难行。
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庇护,下场将会无比凄惨!
铁铉当然知道这个后果,但他不怕。
他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
铁铉很快就离开了京城,朱棣调了三百锦衣卫随行保护,同时也是让铁铉手里有可以用的人。
随后,朱棣又让老三带着锦衣卫对京城的官员暗查。
一旦发现,直接拿下!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人人自危!
朱棣看着抄家所得,也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愤怒。
这大半年抄家所得,已经让国库充盈了起来,其中有不少到了他的内帑之中。
一次大的清查,把前半年的税收花得差不多了,但没想到到头来还赚了。
如果可以,朱棣真不想赚这笔钱啊!
御书房,朱棣叫来杨轩。
“交给你件事儿。”
“啥事儿?”杨轩问道。
“去查查市舶司的账。”
“虽然清查的时候,他们问题不大,仅仅只有几个小官没忍住贪念,收受贿赂,以权谋私。”
“但我不相信他们。”朱棣神色认真。
“没有其他人可用了吗?”
“我现在还不想离开京城。”
毕竟现在已经十月份了,再有两个多月就得过年了,杨轩是真不想离开京城。
“我现在不相信其他人。”朱棣直言道。
杨轩微微沉默,心里叹了口气。
此次清查,发现了太多问题了。
其中不少都是瞒着朱棣做的。
使得朱棣现在的疑心病,又严重了。
“行吧!”
“我去!”
杨轩答应下来。
“之前算时间,郑和会在今年下半年回来,说不定这次出去,正好能遇到他。”
杨轩又提起了郑和。
“是啊,两年多了,也该回来了!”说起郑和,朱棣也想知道,他们此次出海,又去了哪里,为大明带回了多少好东西。
“行了,我就先走了。”
“此次离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得跟安庆好好说说。”
杨轩起身道。
“嗯!”
……
https://www.msvvu.cc/87895/87895533/171714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