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特种作战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塬顶上有些小风,他们这回使用射速更快,风阻较小的,三十厘米长的短弩箭。尤七八和鞑子奴隶兵头头尤十四,也是单膝跪地,两人同时射击躺在地上的鞑子。
小衙内三人距离鞑子,只有约二十五米左右。一击得手后,他们各掏出一柄飞斧补射,再像老虎扑食一样,拿出另外一柄飞斧,弯腰快跑过去。
小衙内用左手,把拉马头琴鞑子的脑袋,死死按在黄土地上,右手的斧子像砍骨头一样,疯狂劈下。
那两个家丁一个抱腿控制住敌人,防止他逃跑。另一个也效仿小衙内,压住鞑子的头颅,就用斧头剁向脖颈。
“好了,住手。”尤七八还在闭着眼睛劈砍,因为他的脸上全是鲜血,看来心理素质还有待提高。
机灵的鞑子奴隶兵头头,马上低姿拾起马头琴,继续演奏乐曲,给山谷中的其他鞑子,营造安全无事的假象。
与中原各地,有很多风格迥异的民歌小调一样,不同游牧部落的马头琴,其实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或者是偏爱的曲调。尤十四演奏乐曲时,必须小心翼翼,千万不能有差池,万一被其他鞑子听出破绽就麻烦了。
南侧黄土塬顶部的,另一个拉马头琴的鞑子,也遭遇同样的操作和死亡过程后,悠扬的马头琴再次飘荡在山谷中,用于麻痹敌人。然后两边先后发出老鸹的鸣叫声,示意所有民兵行动顺利。
两侧黄土塬的反斜面,尤世勇带领投石棍民兵和部分鞑子奴隶兵,迅速由东向西,抵近到谷底西端的地主庄园附近。
虎大威则带领五十人,也披上羊皮,伪装成和战马一起吃小麦苗的绵羊,从山谷东端的山沟沟里,分批次慢慢混进散乱的战马和羊群里。
他们五人一组,按照之前侦查绘图里的标注,先持弩射杀分散的牧马鞑子,再掩护战友寻找马群中的头马,给它戴上便于控制骑乘的马辔头。
尤世勇则带领民兵,到达并控制住山谷西端两侧后,先派出精神小伙伪装成绵羊,混入盆地中,寻找并击杀鞑子,再寻找头马或者健壮马匹,悄悄按上马辔头。
“呜……”小衙内所在的北侧黄土塬下方,一个原本因为寒冷,与吃饱后休息的羊群,挤在一起睡觉的鞑子,不知道怎么发现了情况,站起身吹角报警。
这家伙穿着羊皮袄,又抱着绵羊睡觉,才躲过了所有民兵家丁的侦查。
按照原定计划,一旦暴露,所有潜伏进盆地里的家丁或者民兵,不管有没有套上马辔头,此时全部跃上马匹,尽快往山谷东端逃窜,进入那里的山沟沟。同时利用头马的带动效应,引导、裹挟尽可能多的其他马儿,随大流向东奔跑。
牛马羊等群居动物,每一个族群都有自己的头领。即使没有人为的干预驱赶,牛马羊也会跟随头马、头羊行进或者奔跑。
牧民只要督促头马、头羊,按照自己的预定方向前进,再兼顾驱赶,几匹落后或者贪吃贪玩的牛马羊,就可以相对轻松的带领一大群牲畜,按照自己的意志前行。
尤世勇也马上按照之前的应变方案,指挥最西端两侧黄土塬上的投石棍民兵,一波用小号鹅卵石恐吓、驱赶谷底西头的战马,往东部谷口逃窜。另一波用煤油火罐,拼命砸向鞑子休息的地主庄园。
为保证不同的投掷距离,二次改良后的煤油火罐,分别做成类似现代三百毫升、五百毫升容积大小的饮料瓶。为保证安全,还是先投掷煤油火罐,再由专人抛投火把。
因为材料限制,前苏联军队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燃烧瓶”,不适合用投石棍投掷。因为先点燃再抛投,有可能把绳索烧坏。
燃烧的煤油,可比以硫磺火药为主要配方的原始火罐火瓶,危险多了。这样操作,虽然效率略微低一点,但安全很多。
这时候大约是下午一两点钟左右,正是人们容易犯困睡觉的时候。熊熊大火点燃了地主庄园里的雕梁画栋,还有给牲畜储存的冬季草料。原本存放在庄园里的备用战马,拼命的挣扎跳腾,四处乱跑,让清醒后的鞑子无法控制和骑乘。
在谷口东端指挥的杜老根,安排民兵站在黄土塬上,根据距离远近,分别使用投石索和投石棍,快速往约一百五十多平方米的龙王庙里,投掷鹅卵石,制造混乱。西北地区经济落后,这类庙宇,一般都没有南方的大。
这里是战马路过的必经之地,不敢扔煤油火罐,预防鞑子战马胡乱四散奔跑,坏了小衙内夺马、抢马的原定计划。
杜老根指挥民兵,只要能阻拦鞑子反击或者骑马逃跑就可以了。与预想的一样,鞑子和战马被砸的各自四散奔逃,又或者躲在庙里不出来。部分逃出龙王庙的无人战马,与大股马群一起跑进东端的谷口,进入到米脂县的莽莽群山里。
他又指挥钢弩兵下到盆地里,从较远处分散包围龙王庙,射杀任何敢逃窜的鞑子,同时避免被自己人的鹅卵石误伤。
“砰”小衙内的新枪响了,准确击中报警的鞑子兵胸口,露出一个前后通透的血洞。
这是用可锻性铸铁加工、切削和钻膛的新鸟铳,暂时还是较为落后的火绳点火击发。
与其他穿越者不同,小衙内的新枪,只在枪口内一尺左右距离,刻划出膛线。一方面是方便快速装弹,另一方面是容易清理枪膛,也有利于大规模快速制造和普及,还能有效减少废品率。
新鸟铳原型,就用“取西洋筒之轻加之以狠,噜蜜机之快加之以巧,日本床之便加之以稳,用备趋利远道”的三长铳。
新枪口径约为十五毫米,在大明那个年代,弹丸大小还算适中。因为使用推动力不足的黑火药,作为发射药。为确保杀伤力、破铁甲威力和飞行稳定性,才采用这种比现代12.7毫米重机枪,还大一点的口径。
https://www.msvvu.cc/89613/89613767/171716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