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送上门来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你没有户籍。”卫鞅将这几个字重复了一遍,“你可知逃户者按照新法,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孟兰皋摇头:“在下没看过秦律,不知。”
他的语气一顿:“但是我还是知道惩罚很严重的。”
“你知道就好。”卫鞅点头,看着孟兰皋,“你来这里,不会就只是为了来把自己送上门来、自投罗网的吧?”
“这精神倒是可嘉。”在旁边,景监笑道。
禁室里传来一阵和善的笑声。
孟兰皋歪了歪头:“心中有疑问,思虑了好几天,辗转反侧,求之不得,便想来问客卿,问问禁室的诸位,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有何疑问?”卫鞅问道。
孟兰皋微皱眉头,对卫鞅说道:“有人曾对在下说,百姓对刑罚的恐慌,并不在于刑罚的轻重与否,而在于百姓对刑罚的熟知程度——以刑罚教化百姓,让百姓知道犯什么法会遭受刑罚,百姓就不会去触碰刑罚;百姓不去触碰刑罚,天底下自然无刑,如此治法,自可达到圣王之治……”
卫鞅听到这话,隐隐然觉得耳熟,追问道:“这话……是谁和你说的?”
“是君上亲口讲与我听,我想是客卿的想法。”孟兰皋回答道。
“你见过君上?”卫鞅疑惑道。
如果孟兰皋见过君上的话,那么前日在栎阳宫的宫门前跪着的,也有面前的孟兰皋。
“前日在栎阳宫见过,蒙君上教我。”孟兰皋对卫鞅行一礼,“然而心中仍有疑问,譬如……”
他犹豫片刻,接连抛出三个问题:
“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只是明确赏罚,真的就可以理顺万民了吗?”
“变法的好处,百姓能看见吗?”
这三个问题所蕴含的信息,委实有点大,一时间竟然不太好答——卫鞅想了想,首先回答道:
“变法目的,务在强国,如果国家不能强大,变法便没有任何意义。”
孟兰皋反驳道:“变法,不是为百姓苍生变法吗?”
“国家不强大,有什么资格谈百姓幸福?”卫鞅反问道,“一个国家,积贫积弱,百姓过的也好不到哪里去,要想为百姓苍生立志,国家不强大怎么行?”
孟兰皋摇头:“客卿出生在卫国——听说战国以降,卫国弱小,百姓却安居乐业,富足的很……”
卫鞅听了这话,一副很不高兴的神情,脸上渐渐严肃:“你非卫人,不知卫国,就不要胡言。”
“……”
孟兰皋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想要改口,却听见卫鞅接着说:“我故国卫国比秦国富是真的,但卫国地处中原,周围强国环伺、虎视眈眈,内里朝政糜烂,战国之中自保尚且不能,从上到下浑浑噩噩,百姓温饱又有什么用?终日惶恐,又如何安居乐业?”
听到此言,孟兰皋猛然一震:“是也……”
“有言道:国强民富。只有国强,才能民富,这就是我的见解。”
卫鞅将这个话题终结,看见孟兰皋点了点头,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
“明确赏罚,是治理国家的一个措施之一,要想让国家强大,仅凭明确赏罚不行,还需明主、还需良才,还需将国家的国力发动起来。治理国家,不可能只用一种办法,变法也是由无数举措构成的,里面有相对重要的,也有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的,它们都是变法的组成部分,目的都是治理国家,可明白?”
“然而,刑罚,凶器也……”孟兰皋基本认可卫鞅的观点,但依然有些犹豫,“真的明确刑罚就可以让国家境内无刑?”
而卫鞅的回答则让他有些失望:“讲实话,那只是理论上能让国家达到‘无刑’的境界,实际上,人心莫测,刑罚能让绝大多数的人不去犯罪,可是怎么可能完全遏制住人去犯罪?”
“那明确执行刑罚的意义在哪里?”孟兰皋问,“那还不如时时减免刑罚,或许还能让这天底下少一点苦痛……”
孟兰皋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卫鞅如是说道:
“此言大谬。”
“不能完全遏制人性之恶,就放任不管,这是不负责的行为——须知天底下能给人造成痛苦的不只是国家的刑罚,还有世间的种种恶行,刑罚为遏止这些恶行而定,恶行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势必更加猖獗。于国家而言,无必要的减省刑罚那不叫仁慈,那是对良善者的残忍、对犯法者的纵容,长久下去,国内犯法的恶徒便会越来越多……”
“那请问,无故减免刑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好事吗?”
卫鞅说完话看着孟兰皋。
孟兰皋有点没听懂,但还是点了点头:“那最后一问,变法的好处,百姓能看见吗?”
卫鞅摇头:“你认真看,是可以看得见的。”
孟兰皋应道:“变法确实让百姓的生活好一点了,这一点在下是看在眼里的——在下没有户籍,根本享受不到变法的好处,而被我羡慕的许多人,还沉浸在其中不自知。”
“只是……”
孟兰皋的心中产生了一点犹疑。
这才是他来禁室的目的:“他们看不到变法的好处,短视之极,就算变法成功了,也不一定会对客卿你感恩戴德——而如果变法失败了,变法得罪了那么多的权贵,以客卿之身可以自保吗?”
卫鞅皱了皱眉头:“尚没有成功,我为何要去想失败之事?”
孟兰皋说道:“但变法终究是风险极大的一件事情,客卿为何要变法?”
“为名?为利?”卫鞅反倒问起孟兰皋来了。
孟兰皋轻轻一笑:“客卿问在下?然在下想知道客卿如何想……”
“于别人而言,这并不重要。”卫鞅回答道。
“在下只是想听一听。”孟兰皋说道。卫鞅听了孟兰皋此言,沉默了一会儿,说了自己心中的实话:“我说,变法是我的志向,在一国变法、使一国强大是我的毕生理想,你信否?”
说这话的时候,卫鞅是淡淡地笑着的。
孟兰皋的人听了这话却猛地一怔。
“理想?”
听了此言孟兰皋喃喃道。
这个词对他而言很陌生,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耳边响起了——理想是那么的虚无缥缈,现实中的人,谁会把它当回事儿?
可面前的卫鞅就偏能将它当回事儿说出来,而且他还要把这个理想做一辈子?
难以置信,这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人……?
还是孟兰皋听到了梦话?
孟兰皋吸了一口气,听见卫鞅答道:“是的,理想。”
“客卿的理想,很伟大。”孟兰皋接道,“如果客卿日后真的能让秦国强大起来、让所有秦国人都过上好日子了,在下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客卿的理想?”
“相信一个理想有什么用?理想是靠不住的东西。”卫鞅说道,“你口中那些短视之极的人,根本看不见。”
“不一定,在客卿这里,理想或许是最靠得住的东西。”
孟兰皋微微一笑:
“谢客卿为我解惑……”
“不客气。”卫鞅挥手答道。
“在最后……”
孟兰皋谨慎地问道:“我想知道,按照秦律,我逃户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卫鞅没想到孟兰皋还记得这个,对他说道:“按现在的秦律,逃户者需补全户籍,罚一甲,并罚做一个月的劳役。”
“一甲是?”
“做一副铠甲所需的钱。”
做一副铠甲所需的那么多钱本来孟兰皋是赔不起的,但是……
这不是君上赏过五十金嘛!
https://www.msvvu.cc/89849/89849831/513916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