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1627崛起南海 > 1950.第1950章

1950.第1950章


第1950章

        李溰之前接触过的海汉高官倒是有不少人都热衷于体育运动,特别是带兵的军方将领,大多都会将健身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且李溰在好几处海汉统治区都曾见过这种类似蹴鞠的海汉足球运动,不管士兵还是军官,参与的热情都非常高,想不到黑土港这位谢大人对此也是十分热衷。

        “我偶尔会组织矿上的球队来这边打打比赛,作为团建活动的一部分。”谢春向白克思介绍道:“不过我这边打球都是养生节奏,倒也不会太激烈就是了。”

        李溰不明白什么叫做“团建活动”,不过他觉得能有资格入选球队被邀请来谢大人的私人庄园做客,恐怕也不会是普通矿工所能享受到的待遇。

        李溰的所料不差,谢春口中的队伍可不是普通矿工组成,而是他的直接下属,本地各种官方机构的基层官员。谢春组织体育活动,除了自己消遣之外,当然也是有借此笼络人心的目的。至于这种团建活动的效果,那自是不用多说,这些活动方式虽然是来自于几百年之后的社会,但人心相通,搬到这个时代也同样管用。

        李溰这次出国期间已经在各地见识过不少海汉高官的私宅,但也不得不承认谢春这处庄园的环境在其中要属于佼佼者。这私人岛屿所拥有的天然屏障让其无需修建围墙来遮蔽外界的窥探,拥有视野极佳的天然海景,仅这一条就足以胜过大部分海汉高官的私宅了。

        李溰与这些海汉高官打过交道之后,也发现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来不会标榜自己为官有多么清廉,两袖清风这种形容词,似乎从来都不会被用到海汉高官身上。

        这些身为地方大员的高官往往都拥有占地广阔的私人庄园,家中仆役成群,出入都是车马大队,有些人甚至拥有一定规模的私人武装。要论排场,李溰认为本国那些经常出入景福宫的高官也远远不及海汉人,论家产,恐怕更是差了有十万八千里。

        海汉上下对于这种状况似乎都习以为常,就如白克思来到黑土港,看到谢春这个私人小岛上的环境,也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逾矩。这只能说明海汉执委会很清楚高官们的财力,对于他们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更不会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妥。

        相较于晚间在谢春家中举办的这一场私人宴会,中午在黑土港的那顿饭还真就只是“随便吃点”的程度了。谢春家这饭厅比起中午吃饭那酒楼的包间起码大了三倍有余,宴席上所用的瓷器都是大明官窑出产的精品,期间还有丝竹乐班在旁边吹奏一些舒缓的乐曲,光是用餐环境就压过了午餐一头。

        而这顿饭的菜肴品种虽然不见得比午餐更多,但相较于那种一看便知是酒楼出品的大路菜,这家宴的菜品就显得精致了许多,所用到的食材也更为名贵。就连见多识广的白克思,也不禁感叹谢春真是舍得在“吃”字上花钱。

        谢春笑道:“不管老白你也好,世子阁下也好,还有随行来黑土港的各位官员也好,那可都是难得有机会来我这里的稀客,我当然是要好好招呼各位才行!”

        对谢春来说,这顿饭的花销还真就只是小意思而已。这黑土港的煤矿虽然是属于国家的财产,但这里的配套产业却有不少是在他或者他老婆家族的名下,靠山吃山,收入是相当可观的。在不用考虑费用的情况下,多花点心思招呼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对谢春而言当然是有益无害的。

        而且谢春仍有劝说白克思帮助黑土港发展化工业的打算,虽然白克思目前仍未松口,但谢春认为至少要让白克思对黑土港保持一个好的印象,这样日后如果执委会讨论黑土港的议案,起码白克思不会给自己下绊子。吃吃饭送送礼,维持良好的私人关系,这样的投资在谢春看来是非常划算的买卖。

        至于看起来对黑土港的发展还起不了什么助力的朝鲜来客,谢春知道这世子来海汉参观考察,完了还要在三亚留学,显然是执委会对朝鲜将来的政局走向有长远规划,那他当然也要配合执委会把朝鲜人招呼好。

        席间谢春找机会再次提及了本地发展化工业的规划,或是因为吃人嘴软,或是看谢春态度诚恳,这次白克思稍稍松口,给他指了一条路。

        “你先拟个章程,不要以发展化工业为主题,而是申请让黑土港升级到行政市,或者申请特别工业开发区。先名正,才能言顺,你明白我意思吗?”

        谢春恍然道:“明白明白,多谢白总提醒!”

        有些时候程序上的正确很重要,谢春一心想要在黑土港发展化工业,但直接向三亚提出人才和技术方面的要求,目前的黑土港仍是显得底气不足。而行政级别的改变,能让黑土港合理地拥有更多的资源供给,虽然这样处理会让过程显得比较迂回,但只要能实现曲线救国的结果,谢春倒是不介意再多做几份文案。

        当然了,即便是白克思指了一条明路,这个申请过程也仍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海汉目前的海外统治区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而行政市目前仍只有海南岛上的三个城市,特别工业开发区也没有海外统治区的份,黑土港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也绝非易事。而且在打着类似算盘的海外统治区,大概也远不止黑土港一处,竞争肯定是客观存在的。

        但谢春之所以感到欣喜,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这条路的确是可行的,而且实施起来可能还没有直接向胜利堡要求发展化工业的难度大。因为黑土港的客观条件其实相当不错,应该已经符合了申请行政升级所需的要求。

        黑土港早在近十年前就开始建设,时间上仅次于田独工业区,比起莺歌海、昌化这地方都要早了不少,而且黑土港的产出是能源物资,这对于海汉执委会想要推动的工业化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从经济角度来看,黑土港的年产值在海外统治区中也早就身居高位,并且当地的民生也因为教育、医疗、治安等方面的全面保障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至于人口方面,黑土港的常驻人口虽然还远不及海南岛上的几个大城市,但这里有一个优势便是人口构成比较简单,九成以上的人口都是来自大明和安南两国的归化民,而且过半都是矿工及其家属,不会像其他海外统治区那么复杂,官方进行管理的难度更小。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黑土港的条件都应该符合了白克思所说的两条路,谢春要做的除了好好准备新的文案,还有便是设法疏通人脉,在三亚多拉拢一些人为黑土港摇旗呐喊造势了。谢春想起自己在宣传部还有几个熟人,是时候想办法在时报之类的媒体上给黑土港造下势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谢春感觉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终于看到了解决的曙光,当下便命人将自己窖藏的好酒开了两坛,与在座的人畅饮一番。不过李溰不胜酒力,喝了约莫三两就到位了,只能是又让李希做了挡箭牌。盖良才、田征、洪敬文等人倒是抓住这难得与大人物同桌的机会,主动向白克思和谢春多敬了几杯酒。

        当晚被邀请到岛上做客的所有人便歇在了谢春的庄园里,以李溰的感受而言,谢春这地方的硬件基本与海汉在海外统治区的迎宾馆档次相当了,只是建筑规模要稍小一些而已。但想想这地方竟然是在一座煤矿附近,李溰觉得这种布局还挺奇妙的。

        翌日吃过早饭之后,众人再次从岛上乘船返回黑土港。李溰不禁问起谢春是否每天都要如此乘船往返,谢春笑着应道:“我在黑土港这边也有住处,一般是两天回一次岛上的住所。不过有时候我也会给自己放放假,在岛上多休息几天。”

        白克思道:“这就很让人羡慕了,我这个月连一天都还没有休息过!”

        “你是日理万机的大忙人,没时间休息也是难免,你要真觉得累,那跟我换换工作好了,我去胜利堡替你工作几天!”谢春打趣道。

        说笑归说笑,但正事还是不会耽搁的,回到黑土港之后,谢春继续带着白克思和李溰等人参观本地的产业。如果说本地最大的产业是采煤,那么第二大的产业大概就是炼焦了。

        因为生产成本具备优势,黑土港本地建设的焦炭厂比昌化焦炭厂的生产规模还要大得多。而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煤焦油和煤焦沥青,也是本地的重要物产。不过这些副产品对朝鲜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李溰的注意力还是主要放在了焦炭厂。

        在昌化的时候,当地焦炭厂本来也是参观行程中的目的地之一,但因为发生了那起袭击未遂事件,焦炭厂也被牵涉其中,后续的行程自然是被取消掉了。而朝鲜在大同江流域建设的煤铁复合体产业当然也要包括炼制焦炭的生产部分,所以参观焦炭生产场所对李溰而言也很重要。

        “我们这里生产的焦炭主要供应对象是田独工业区和昌化工业区,世子现在看到的这一片厂区,是焦炭厂一二期工程的建设成果。不过目前的产能已经难以满足这两个工业区的生产需求了,所以我们现在开工建设了三期工程,希望能在投产后把本地的焦炭产能再提升一倍以上。”

        不远处如树林一般密密麻麻的烟囱下面便是生产焦炭的厂区,谢春所作的这番介绍让李溰对这里的焦炭生产能力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谢春的介绍虽然简单,但看看这片覆盖了足足几里地的厂区,李溰便知道这绝非朝鲜能在短期内就复制出来。不过再想想海汉也是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建成如此规模的生产场地,倒是让李溰的心情稍稍轻松了一点。

        事实上谢春想让本地升级化工产业的底气之一,便是这里的焦炭厂生产规模足够大,而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正是可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材料。也只有黑土港煤矿这里的生产规模,才有可能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去支撑起化工产业。

        在此之前虽然田独已经建起了一些小型化工厂,但考虑到生产规模和成本,将某些特定化工产品的生产地放在田独并不划算,光是原材料的运输费用就会让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谢春也知道这种状况,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去推动本地的产业升级。

        李溰作为参观者是不会去关心本地在长远规划方面的打算,他更在意的是生产技术上的细节,海汉的炼焦方式相比传统的生产方式有何优点,生产效率有多大的提升,要学会并实施这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又需要朝鲜去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难得有两名海汉高官一路作陪充当解说,李溰便抓住机会,向他们提出了许多技术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其实十分粗浅,但白克思和谢春还是尽力向他进行说明,帮助他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细节。甚至连先前在昌化参观时,李溰尚未明白的一些关于焦炭在冶炼、铸造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这下也由白克思一并作了解答。

        历年来到海汉参观生产场所的外国政要人物当中,能够得到海汉高官亲自做如此详细讲解的人并不多见,基本上一只手就能数得出来,而李溰毫无疑问是其中最为年轻的一人。他到访海汉的时机的确很好,正是海汉试图向朝鲜推广本国军事和工业体系的时候,而海汉高层也将他视为了今后若干年内对朝鲜施加影响的最佳合作对象,对其基本是有求必应,并且在参观行程的安排上的确是用了不少心思。

        (本章完)


  https://www.msvvu.cc/93326/93326312/43656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