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1627崛起南海 > 1896.第1896章 经营之道

1896.第1896章 经营之道


第1896章  经营之道

        葡萄牙人抵达珠江口的时间要比海汉早得多,上个世纪中叶便已经在澳门上岸居留,后来又通过协助广东地方官府镇压兵变而获得了在澳门的长期租居地,并从1572年开始象征性地缴纳每年五百两银子的租金,名正言顺地将这个位于珠江口的小地方据为己有。

        在大明官员看来,这么个荒僻的弹丸之地并无多大经济价值,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葡萄牙开展正常的贸易往来,对大明其实也有一些益处。毕竟葡萄牙人对大明的态度还相对算是比较友好,并且可以向大明出售先进的欧式武器,为大明培训炮手和火枪兵,这样的军事援助正是大明所需要的。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促成葡萄牙占据澳门的诸多原因之一,根本上来说还是大明对西方殖民者的惯用手段缺乏警惕性,才会让其有机可趁。

        不过葡萄牙的这些动作在后来者海汉面前就真的显得太老实巴交了,海汉从第一次派船前往珠江流域到占领香港岛,期间不过两年时间而已,就完成了葡萄牙人用了二十年才实现的目标。

        毕竟海汉现身南海的时候就具备了极强的军事能力,早在香港之前就已经在珠江口的大万山岛建立了军事据点,并且硬碰硬赶走了原本掌控这一海域的刘香海盗团伙。海汉对香港动手的时候,广东地方官府基本就没有采取任何的军事手段,反而是命令水师回撤至珠江口内,避免与海汉发生武装冲突。

        这样的手段,葡萄牙人是效仿不来的,他们在这一地区没有类似三亚这种的殖民地作为依靠,根本不敢铤而走险去得罪大明这样的国家。否则一旦开启战事,短期可能还稍稍占据上风,但长期来看他们肯定耗不过作为地主的大明。

        不过有关于军事上的弱势,葡萄牙人还是比较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1628年的安南会安城一役中,试图与海汉军对抗的葡萄牙商会武装便已经吃到了教训,然后明智地选择了合作而非对抗。后来澳门的葡人理事会主动与海汉接触并达成贸易协议,时间点还是在海汉占领香港之前。

        但这两国在珠江口一东一西分别占据的地盘,在后期的发展上也同样很快就拉开了差距。虽说葡萄牙开始经营澳门的时间要比海汉启动香港项目早了半个多世纪,但香港如今的贸易环境却已远非澳门可比,进驻香港的各国商人数目要远多于澳门的水平,贸易规模更是相差了数十倍。

        葡萄牙人对此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海汉跟大明语言文化相通,拉拢明商要远比他们来得容易,而且自己能卖的东西,海汉几乎也全有出产,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让葡萄牙全无竞争优势可言。至于玩阴的,那还是算了,海汉人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存在,这从其对外战争的频率就能看出来,以葡萄牙的实力还是不惹为妙。

        葡萄牙人最后就索性随行就市,自己也跑到香港岛这边开商栈做买卖了。时间一长,一部分葡萄牙商人就将这里作为了贸易目的地,而不是真正处于葡萄牙控制之下的澳门了,如今长期在香港这边定居的葡萄牙人至少也有三五百之多了。当然了,如同到此做买卖的明商一样,他们也必须遵守海汉的法律法规,犯事了一样要接受海汉官方的惩罚。

        听了游益汉的一番介绍之后,李溰终于明白为何本地会有这么多的葡萄牙人了。虽然没有去过澳门,但想来能让葡萄牙人放弃了自己经营数十年的港口,特地跑到这边来做买卖,香港营造出来的良好贸易环境应该便是最大的理由了。

        李溰慢慢悠悠转了七八家店铺,发现明商卖的东西虽然品种繁多,但却很难让自己有昨天走进南海书坊那种心动的感觉,并没有什么购买的欲望。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里的商业气氛是真的很浓,他走进的每家店铺都有其他顾客,甚至就在他进店闲逛的短短片刻,旁边的人便与掌柜谈成了买卖。

        “游大人能把香港经营得如此繁荣,想必是有不少手段,不知游大人可有什么能教给在下的经验?”走出一家绸缎铺之后,李溰索性便直接问出了自己心头的问题。

        游益汉道:“世子这问题范围就大了,如果是想知道香港为何能有今时今日的繁荣,那原因其实挺复杂,能经营出这样的局面也不是我个人的力量。”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可能让李溰感到满意,他继续追问道:“在下若能对此了解得多一点,或许今后本国商人来香港做买卖也能少一些波折。”

        游益汉当然能听出这完全只是李溰的托辞,他其实倒不是要对李溰隐瞒什么机密,而是这个问题确实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海汉对于香港的规划甚至是始于穿越之前,而穿越后所有针对香港的行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既定目标。但游益汉很难向李溰解释海汉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岛屿作为落脚地,以及海汉在香港的一系列招商行动背后的长远打算。

        “制度上的东西,我可以解释给世子听,但怎么去经营这样一处贸易港,那大概就只能请世子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亲身去感受,去体会。”游益汉还是很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过他也知道李溰应该不会在香港逗留太久,毕竟请他去广州都被他给推辞了,所以顿了一顿又补充道:“其实世子也不用着急,反正你马上就要去三亚了,这里有的,三亚全都有,这里没有的,三亚也有。有些问题你在这里可能找不到答案,但等你去了三亚,到那个环境里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或许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了。”

        李溰被他这番绕来绕去的话给说得有点晕,但最终还是听懂了意思,与其在香港这里寻找问题的答案,倒不如直接去三亚,那里才是海汉国的中心,李溰所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真正的答案。

        能不能像游益汉所说的那么顺利,李溰不知道,但既然这趟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向海汉学习先进的经验,那或许的确该早些前往终点站,去那里寻找海汉如何变得富强的答案。

        李溰恭敬一揖道:“多谢游大人,在下受教了!”

        游益汉回礼道:“世子聪颖过人,一定能学会你想学的东西。日后执掌朝鲜,必定能让贵国变得富强!”

        结束了这一天的参观之后,晚上回到住处,李溰没有再急于去翻看《崛起南海》,而是仔细回想了自己离开朝鲜之后这一段旅程中的所见所闻。他在海汉治下的各处殖民港看到了繁荣的贸易、发达的航运、强大的武装……这些特点从侧面反映出了海汉的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海汉人治国理政的能力。

        这次精心筛选出来几十名留学人员是要从海汉国学习军事、农业、造船等方面的知识,而李溰作为王位继承人,他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不但要涵盖这些领域,而且还得高于这个层次。

        李溰在这个旅程中思考了很多问题,但得到真正答案的时候少之又少,现在回想起来,他觉得海汉安排这些沿途逗留的地点就是带着这样的目的,让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又难以从当地得到直接的答案,最终都得将注意力放到这趟旅程的终点站。

        在这趟旅途中,李溰也曾抓住各种机会与曾经去到过三亚的各色人等交流过,他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三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但他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水手们认为三亚是钱不花完不想离开的销金窟,商人们认为三亚是去一趟就能赚个盆满钵满的贸易天堂,移民们觉得那里会是自己的归宿,而像他这样的求学者,大多数人都与他想法一样,认为三亚会有一切问题的答案。

        “但愿如此。”

        李溰从沉思中回过神,便从浴缸里站起来,举起手臂任由手下用毛巾擦干他身上的水。

        套上海汉人准备的真丝浴袍之后,李溰淡淡地吩咐道:“明天向海汉游大人辞行,即日出发南下。出发时准备的礼物,记得为游大人送上一份。”

        以朝鲜目前的财政状况,也的确准备不起贵重礼物,不过好在王族还有一些特殊的储备——高丽参这种特产一向很受欢迎,李溰每到一处都会送给当地的海汉执政官上等高丽参,想来游益汉也不会拒绝这种难得一见的礼物。

        翌日,游益汉一早便收到了朝鲜使节送来的礼物和辞行申请,他对此并不意外,昨天回答了李溰的问题之后,他便猜到这位朝鲜世子应该就待不住了。虽然对方在香港待的时间不长,但游益汉自认接待方面也算做到了滴水不漏,并且也基本贯彻了胜利堡的意图,让李溰在这里充分体验到香港的繁荣和海汉在经营贸易方面的突出能力。任务已经完成,既然李溰去意已决,游益汉便也不再多作挽留了。

        李溰一行所乘的船队离开香港之后向西绕岛而行,穿过硫磺海峡之后往西南方行进。在经过大万山岛附近海域的时候,船上的外交人员还不失时机地向李溰一行介绍了这个小岛在海汉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当年海汉正是依靠了大万山岛的岸防工事为依托,重创了来犯的刘香海盗船队,并随后一举夺下了珠江口的控制权。

        不过后来海汉占领香港岛之后,海军驻地也从大万山岛的小小港湾搬到了香港岛南侧的鸭脷洲,而大万山岛由于开发空间有限,则是基本移除了军事职能,保留了一部分货物转运站的职能,后期由海汉农业部接管,将当地作为了一个专门的渔港来使用。

        李溰在出发后特地过问了接下来的航程安排,确定接下来应该便直航三亚,不会再在中途停靠,心情也是放松了许多。

        这一趟南下在途中多次逗留参观,虽说因此增长了不少见识,但外交方面的应酬也的确让李溰有些疲于应付。他并不是长袖善舞的政客,这也是第一次独自处理外事活动,对手还是精明又强势的海汉人,能够不卑不亢地与海汉高官打了这么多天的交道,几乎已经是他目前所能做到的上限了。

        到了香港之后,李溰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了疲态,不仅仅是长途旅行所带来的身体疲劳,更有因为密集的外交应酬和殚精竭虑地思考问题而感到疲惫。虽然在这里发现了《崛起南海》这套书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但李溰最终还是想清楚了自己要寻求的答案得去三亚才可能得到。

        不过好事多磨,从香港到三亚还有一千多里的航程,而偏偏在此期间的天气状况不甚理想。船队刚离开珠江口不久,海上便起了风浪。为安全计,船队只能选择了向北驶向大陆躲避风浪。于是原本没有中途停靠计划的航程,不得不因为天气原因而在阳江附近的渔港逗留了两日。

        待天气好转之后,船队才再次出发南下。这次总算顺风顺水,仅过了一天时间,便已经在前方的海平面上看到了海南岛的轮廓。

        听到消息的李溰也从船舱来到甲板上,借助望远镜眺望这个被海汉国当作本土的大岛。但船队此时距离海岸线还相当远,李溰在望远镜里也只能看到较为模糊的陆地轮廓。不过这不要紧,既然已经看到了海岸线,想必三亚也不远了。李溰兴奋地吩咐手下,可以去船舱先把行李收拾起来了。

        事实上李溰在这时看到的海岸线是海南岛东岸的铜鼓角一带,这里离三亚仍有好几百里航程,正常的航速仍需一天才能抵达岛南的三亚。这大概也是因为李溰对海南岛这个岛的大小缺乏概念,想不到绕岛航行仍然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本章完)


  https://www.msvvu.cc/93326/93326312/43656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