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们皆凡人 > 第6章 母亲的哲理

第6章 母亲的哲理


杨静姝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

        推开门,温暖的阳光沐浴下来,夹杂着一股清新的泥土的清香袭来,黄草泥墙上泥泞一片,顺着黄草滴着泥水。

        “昨晚好像下雨了呢,今天天气真好呀!”迎面而来的舒适感,杨静姝忍不住伸了个懒腰。

        屋檐下碧绿的青苔在雨水的浇灌下错落成片,点缀装饰着这破旧的土墙围成的院子。

        堂屋通往厨房的路上,被父亲用碎石头铺成了一条小路,碎石头被雨水冲刷的白亮亮的,在泥泞中显得格外鲜明。

        厨房上方的烟囱里一阵阵浓烟喷涌而出,仿佛有些迫不及待,看来它也喜欢雨后这美好的早晨。

        炊烟袅袅升起,厨房里传来家人一阵阵的话语声,这一幕都深深地刻在杨静姝的脑海里,即使在很多年以后想起,依然觉得很美好。

        杨静姝小心翼翼地踩在有些松动的石头上,向厨房走去。

        厨房里,大姐杨秀英坐在灶火旁不停地往锅底添置着柴火。

        母亲正在蒸馍馍,锅里的水烧开了,蒸笼上的水汽围绕着,母亲掀起用蜀黍杆编织而成的锅盖,上面积满了水汽,凝成了一颗颗水珠。

        母亲把砧板上的馍馍一个个按顺序排好,放到蒸笼上。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馍馍除了黍面窝头,杂粮窝头之外,还有白面馍馍。

        杨静姝看到母亲手里拿着的白面馍正往蒸笼上放,惊喜道,“娘,今天有白面馍馍吃吗?”

        “是啊,用新打的小麦面粉做了几个,你爹说做些白面馍馍给你们解解馋。”母亲说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

        “生活总会遇到些不如意,但是人还是要活着,日子还是得过,笑着也是一天,哭着也是一天,不如多想想一些好的事情,开开心心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母亲的话语,一字一句中充满了哲理,教会了儿女们该如何生活,以及活着的意义。

        母亲温柔地把每一个馍馍都整齐放好,便盖上了锅盖,还拿了一块大石头压在锅盖上,听母亲说是为了防止锅盖盖得不严实漏气,那样蒸出来得馍馍才香。

        姐妹俩个看着母亲忙来忙去,听着母亲的教诲,闻着锅盖里不断冒出的香气,思考着母亲说的人活着的意义。

        一夜过后,大姐似乎也好了许多,还能跟母亲和杨静姝一起说笑。或许是母亲温柔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教会了她无论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都要乐观的面对。

        未来是个未知数,就交给未来的自己来面对吧。

        父亲曾说,小麦的产量低,比较稀缺,因此吃白面粉只有在重要的日子里才吃。

        大概父亲说的重要日子,应该也包括这样的一天吧。

        雨过天晴,等到泥土被雨水浸泡之后变得松软分散的时候,农民们就开始拉起自己家的牛车用来耕地,家里没有养牛的便去借来亲戚邻居的。

        每当这时,庄稼地里又是比较热闹的景象,牛叫得哞哞声,赶牛声,一边捡麦茬一边交谈的欢声笑语。

        牛儿耕完地,农民们再把一颗颗种子埋在松软的土地里,等待秋天收获过冬的粮食。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生活似乎都没有变化,又似乎每天都在变化。

        农忙结束,希望的种子开始在慢慢苏醒发芽。村里的孩子开始背上满是补丁的书包,争先恐后地奔向学校。

        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于附近几个村子,以及方圆几里地的其他村子的孩子,有几百人。

        学校教职工只有四个,一个是校长,是村里的村干部。另外两个是女老师,还一个就是杨同修。

        开学的第一天,杨老爹起得很早,随便吃了些饭,换上妻子准备好的干净衣服和新做的鞋子,戴上他最喜欢的那顶短鸭舌帽。

        学校位于杨家庄村口池塘对面的一行高大的杨柳树下,细细的杨柳枝垂直挂在半空中,随风摆动着。

        学校是由几座房子围起来的,从大门进去,左右两边就是教室。教室的是破旧的青砖房,简陋的教室,有几十张斑驳的桌椅,一张破旧露出白灰的三尺讲桌和一块黑板。

        每一间教室门口简单地分布种植几颗树苗,学校的正中间一棵高大的皂荚树坐落在水泥花坛中央。

        皂荚树正值花期,开满了黄色的小花,微风拂过,黄色的小花瓣缤纷飘落,满地的小黄花,像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


  https://www.msvvu.cc/93328/93328964/127924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