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带着演义穿三国 > 第十章 黄巾起义

第十章 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安详宁静的城池里,家家户户都点起灶火,清甜的米饭香味呼唤着在大街小巷嬉戏玩闹的孩子们回家。

        可就在这时,从城门外传来一阵慌里慌张的喊声:“黄巾来了!黄巾来了!”祥和平静的气氛不再,百姓们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惊慌失措的神情,一群头戴黄巾的土匪们从城门口拿着刀枪木棍狂扫过来,大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见人杀人,见到房屋就入室抢劫,看到带不走的财物还直接放火焚烧,一时间,整座城池火光冲天,血流成河,遍地横尸。

        鲜红的血液和火焰以及铺天盖地而起的烟尘,遮蔽了大汉的天空,冥冥之中预示着,前所未有的乱世就这么到来了,接下来,在这个时代最残酷的舞台里,各路诸侯,众多谋臣武将都纷纷粉墨登场。

        黄巾起义军的首领名叫张角,乃是河北巨鹿人,早年信奉黄老学说,还对当时盛行的一些巫术感兴趣,是一个多识了几个大字,懂几个大大小小的道理的人物。在他小时候,地方政令就已经混乱不堪,乡镇官吏欺压百姓的事情屡见不鲜,更何况,还有无数天灾人祸,疫病流行,底层百姓的生活困苦无比。张角的父母,他熟悉的父老乡亲们,都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逐渐失去,让张角对整个大汉王朝充满了怨恨。

        于是他在各地疫情期间,趁机到各个城镇进行传教活动,收容教徒,累积起义资本,在这一年里种种因素之下,他终于掀起了起义的大旗,云集者众。

        或许是大汉现在的朝廷太过腐朽,黄巾起义军所到之处,州郡失守,官吏逃亡,很快就占领了汉朝的半壁江山,天下全部卷入了战火之中。

        这一年,我们的主角王赵25岁了,在这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在王赵15岁那年,也就是十年前,荀淑去世了。于是在那一年里,刚十五而至于学的王赵迫不得已打消了去京城看看的念头,在家里守了三年父孝。

        然后在他20岁那一年,因是加冠之年,族中的德高望重的长老为他取了越风两个字作为表字,然后蔡氏看出了他想去外面闯荡的心,要求他必须得先成家才能离开。

        于是在蔡氏的做主下,王赵在二十二岁那一年与弘农杨氏一旁支家的嫡女结为了夫妇,只是因为他来自异界的原因,系统888告诉他,他很难在这个时空留下子嗣,所以成亲三年还未有所出。

        而这两年,荀彧和戏志才也相继加冠,同样在各自母亲的安排下定下婚约,娶了新妇,再加上一个还是十几岁少年郎的郭嘉,四人经常聚在一起谈论天下时事,准备去外寻一明主,施展抱负。

        这一天,伴随着习习凉风,正在荀府一起相聚坐谈的四人就收到了从京城传来的消息——“黄巾叛乱”。

        颖川郡到底偏安一隅,虽文风极盛,养育出了许多钟灵琉秀文采斐然之人物,却也因它的地处偏僻而少了许多纷争,政治风向极其迟钝,等在京城为官的族人传来消息的时候,距离起义开始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九叔,你怎么看?”荀彧接到消息,看着王赵问道。

        这些人虽都是精彩绝艳之人,尤其是郭嘉、荀彧,戏志才三人都在史书上留下了鼎鼎大名,现在却都隐隐以王赵为首。这当然不仅是因为王赵的年龄最大辈分最高,更因为他这么多年所流露出来的见识、能力,让这三人都心甘情愿的折服。

        王赵听了消息以后,在心里默默的算着时间线,发现就是这年,因为黄巾起义军中出现叛徒,向朝廷告密,以至于张角不得不提前扯起大旗。而且义军虽然在初期占据优势,让汉军吃了个反应不及的亏,但后来,在何进,黄甫嵩,卢植,孙坚等人的回击下,起义军节节败退,在当年11月就已经失败了,自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的张家三兄弟也都被斩杀,甚至连张角的棺材都被黄甫嵩给撬开了。

        于是王赵把自己知道的结论说出来:“汉军和起义军力量悬殊,虽眼下看来起义军势如破竹,但等局势相对稳定下来以后,最迟年底,起义军必败无疑。”

        戏志才道:“也不知这场灾难又会连累多少无辜百姓丧命。”

        谈起这话,四人皆敛目垂首,虽然知道在这段时间内必定会有许多家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可他们竟除了在这对那些百姓报以同情之外,什么事都做不了的。

        王赵低声叹息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郭嘉道:“虽说荀九叔这话有理,但比起乱世,总归是盛世更让百姓安居乐业。我看这大汉朝江山的气数也已经快要没了,不知将来是哪位诸侯能够终结这乱世倾轧,还这大好山河一片安稳。”

        郭嘉虽然有两次的记忆,但终究年轻气盛,又经历过后来天子潦倒的经历,对现在在位的汉灵帝几乎没有多少尊敬之心。

        荀彧说了一句:“慎言。”换来郭嘉的撇嘴。不过荀彧这么说倒也不是忠于汉室江山。在这二十年来王赵对他的潜移默化下,荀彧早就改变了他那种忠君报国;汉室正统的思想,对他现在而言,只要能还天下百姓一个安稳、还天下江山一个平定,无论是谁坐那宝座他都没有意见。而刚刚之所以提醒郭嘉谨慎言语,也只是想要提醒这位年幼的友人小心隔墙有耳,谨慎行事罢了。

        戏志才对王赵问道:“纵观如今这天下诸雄,似乎并无谁有明主之兆,不知荀九叔可有何看法?”

        王赵听了这话,心中只有绯腹,他有何看法?他当然只能加入曹操的阵营了,从他激活888系统的那一刻起,他的身上便牢牢的打上了魏武帝的标签,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但是目前,面对戏志才的问话,他当然不可能直白的告诉他们,未来一统天下的肯定是曹魏,毕竟曹操现在还一点名气都没有,谈这些还为时尚早。

        于是王赵说到:“择主之事还需慎重,等着黄巾起义过后再说吧。不过,我们终日偏安一隅,所听到的消息,总归都是由他人耳目得来的,颇有些真假难辨。我今想去外游历一番,一来看看能不能在这乱世当中帮一帮这天下的百姓,哪怕能救一二条人命,也算功德一件。二来便是亲自去了解一下这些诸侯的品行,以免未来择错明主,后悔不迭。”

        听了王赵的话,其余三人都有些意动,只可惜他们三人,两人刚刚成亲,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剩下那个年岁还小,又是家中独子,家里人肯定不会放他离家的,也就只能对王赵表示羡慕了。

        “那就祝九叔在外一路小心,平平安安了。”


  https://www.msvvu.cc/93356/93356430/117985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