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我在古代当先生 > 第162章 第 162 章

第162章 第 162 章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还在比对来比对去。先生说得没错,都拿来试一试,不就知道威力如何了吗?”阮稷拍拍手掌,  自信满满的说道。他有把握,  自己弄出来的箭矢定然是好的。

        卫苏当然也看出来了,  阮稷做出来的三棱箭必然是伤人利器。它与扁平的箭矢不一样,三棱箭的造型是很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当它射出去,  飞在空中之时,  不会摇摆不定,会很平稳的射中目标。而且其穿透性也会比一般的箭矢要强得多。

        卫苏明明可以自己决定下来。但是为了服众,  还是打算让他们自己亲自试试。他的目的还是为了让他们真正的动手实践,  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而不是凭借臆测想象。

        卫苏的提议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很快就有人找来了护卫中射箭最强之人。让他逐一试射,然后看看在同样的条件下,  究竟哪一支最强。

        已经有人与百步之外摆上了箭靶,  箭靶上按照卫苏的示意,  还专程套上了盔甲,  用以测试伤害程度。

        试箭之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还有些忐忑。在相国大人面前,若是丢丑那就完蛋了,卫苏微微一笑,嘱咐他尽全力就行了。

        那人点点头,定了定心神,  拿起一支箭架与弓上,  瞄准箭靶,  “咻”的一箭飞了出去。

        等到十来支箭都射完了,  换完箭靶之后,他拿出最后一支形状有些怪异的箭,入手微沉。这种箭,他从未见过,更别说使用了。他皱了皱眉头,凭借自己多年射箭的经验,调整好了角度。然后拉弓,松手,动作一气呵成,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

        就在这时,箭靶处传来一阵唏嘘声。众人忍耐不住一拥而上,就想看看结果。

        然而这一看却傻眼了,之前的几支箭靶都还好,对于箭靶上的盔甲划了一点口子,这在意料之中,众人都没话可说。然而,当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最后一个箭靶上时,眼睛都瞪圆了。

        “等等,我没看错吗?这是哪一支箭?居然如此厉害。”有人情不自禁的赞叹出声。

        这人惊讶出声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他看到了那块箭靶之上,一支箭直接穿透了箭靶上套着的盔甲,稳稳当当的钉在了木板之上。

        普通的箭矢在一般人手中是很难穿得透盔甲,而这支箭矢不仅穿透的盔甲,其势不减,更入木三分。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待看清了长长的尾羽,正是阮稷拿出来的那支箭。如此利器,如果射在人身上,该是怎样的威力。

        有人费力将箭矢□□,仔细端详一阵。其他人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看看了,箭矢经过这一遭,丝毫没有受损的痕迹,他们可以说从未见过这般的箭矢。

        所有人都转变了态度,“相国大人,此箭锋利,我们一致认为可以大量制作这样的箭装备秦军。相国大人所说的统一军备制式,秦军都用上这样的箭,其战力必然会大大提升。”

        卫苏当然也看出了众人态度的转变,他自然也知道这箭的厉害,点点头,“行,你们可以继续再研究研究看看。形状重量长短,实验出最适合的,到时候由军备作坊大批量制作,用于装备大军。”

        陶瑾早看得心驰神往,此时听到卫苏的话,行礼道:“我一定将此事办妥。”

        说完,心中又没底了,皱起眉来,要大量制作这些,还得要人啊。他看了一眼卫苏,先生真能将人手的事情解决吗?

        卫苏他们从阮稷那里出来时,天色已晚。陶瑾看着闭目养神的卫苏,欲言又止。

        卫苏睁开眼睛,漫不经心的问道:“怎么了?”陶瑾的视线哪怕他闭着眼也能感觉得到。这人是藏不住心事的,如果不让他说出来,只怕今晚都睡不着了吧。

        陶瑾有些不好意思,笑道:“也没什么,先生说要大量制作那样的箭矢,就需要人手……特别是打造的匠人……我们连一般做工的人都难以找到,更别提有技术的匠人了。”

        一般需要打造的工序都需要匠人,这些人的技艺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一般人如何能够掌握?

        卫苏一只手撑着脑袋,“匠人我之前已经下了政令,让召集全国各地的匠人来蜀。这个倒是不用急,各地实施下去还有一段时间。”

        原来先生已经想到这点了啊,陶瑾喜笑颜开,就听卫苏继续说道:“只是哪怕集聚了秦国所有的匠人,没日没夜的制作,恐怕也不可能装备上秦国所有的大军。”

        陶瑾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也是啊,秦国的匠人才多少人?秦国大军需要的军备又得多少?不仅仅是箭矢,还有刀戟斧钺,各种不同的兵器。

        卫先生打算将这里的军备作坊发展成为秦国第一或者唯一的制作军备的地方。所有的军备都都从这里出去,那么其制作量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卫先生已经说了,未来的几年内,秦国几乎全民皆兵,有兵卒就要有足够的兵器供应。

        所以,现在培养匠人来得及吗?

        卫先生将这军备作坊交给他,他就抱着一定要做好的心思。可现在,他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应该禀明先生,让先生另寻高人能士,他可以退位让贤。

        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卫苏像是看透了他的想法,笑道:“此事除了你,没有别的人选。”

        “可是……”陶瑾不知该如何说。

        “行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也不必害怕,再不济还有我这个先生在呢,总能想法子渡过去的。”

        这话让陶瑾稍稍安心了些,说得也是,既然先生全力支持,那必然是有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的。自己操心这些有的没的也没用,还不如将自己的事情做好。

        “明天我们去军备作坊看看,有什么问题再说。”卫苏说完,便又闭上了眼。

        陶瑾见状,遂不敢再多言。先生刚刚才来蜀地,一路劳顿,未做片刻休息就马不停蹄的去了端木先生处。耽搁了一天,现在天时已晚,先生也早就累了,他哪里还敢打扰?

        卫苏其实并没有真正休息,反而脑中不停在思索着刚刚陶瑾提出来的问题。

        除了人手问题,他觉着还应该改进生产技术。像他们所见的箭矢,虽然只是小小的物件,可是却因为制作方法的落后,不得不耗费人工一锤一锤的打造。这样最终又能做出来多少?现在秦国军队不多,或许还能供给得上。可日后秦国真要养几十万乃至百万兵,又如何能跟得上?

        所以陶瑾担忧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目前看来,也只有改进生产方法一途了。然而这又谈何容易?现在生产力低下,是毋庸置疑的,要改变只有发展出复杂的生产设备。像改进燃料,冶炼炉是必须的,还有既然是生产统一制备,那么发明出模具什么的也很有必要了。有统一的模具,让制作流程更加简单,就算是一般的百姓也能不需要任何的技术就能制作了,而且也不易有误差。

        卫苏想到这里,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来。生产设备这一块交给端木嵩他们最合适不过了,反正他们也还有多余的精力,能者多劳嘛。

        其他暂时放下,明日去实地考察之后,及时查找问题,发现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卫苏心中决定下来。

        蜀地的一个小村子中,天儿不见亮,村里的男人们就已经起来了。如今正是农闲时节,地里已经没有什么好忙的了。本应该闲下来的李老大将身上的短打衣物束好,就听到门外一声声锣鼓声。

        这柳哨声自农闲下来之后就每日里早间都有人敲响。李老大已经听习惯了,不过声音响起来后,他的动作明显加快了。

        恰时,李老大媳妇推门进来,见李老大还在屋里,柳眉一竖,“你怎的还没出门,村口的锣都响过一回了,你要是迟到的话当心又要被罚。”

        李老大匆匆用冷水洗了一把脸,“知道了,知道了,这锣声不是才响过一回嘛。放心,赶得及。”

        说完就匆匆出门,临出门之际,说了一句,“媳妇儿,晚上回来,我给你带肉饼回来。”

        李大媳妇跺跺脚,“给我带什么?你自己训练这么辛苦,可不能饿着肚子。我在家野菜杂粮也能填饱肚子,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李老大已经远去,只留下一个背影,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媳妇的话。李大媳妇看他慌张的背影,想着昨晚回来时,他从怀里摸出还带着体温的面饼,小心翼翼的送到她面前的样子,不禁噗嗤一声笑了。

        李老大已经大踏步向着村口走去,现在朝廷下发的政令,秦国青壮农闲之际,必须参与训练。其他啥都不说,单单规定了凡是训练之人,都得管饭管饱,隔三差五还能有肉吃。这可是在家里没有的待遇,一开始还心不甘情不愿的百姓,才两天就人人都争先恐后的前往了。

        没走出多远,路过一个小院时有人打招呼,“李大哥,今日这么早就去了?”

        李老大看清人,憨憨一笑,“是啊,再不出门,家中婆姨该骂了。你怎么也这么早?”

        这人是之前迁来这边娄国人,叫吴兴。他与吴四叔一起被分到了他们村里安顿下来,他们两家人也是老实本分的。现在熟识之后,见人总会笑眯眯的打招呼。

        村人对这两家人也颇多照顾,用里正的话来说。虽然刚来是客,可是等日子久了,那就也是秦人了。大家都是一家人,该帮的还得互帮互助。

        吴兴笑道:“我还打算去将村东边的碎石地给清理出来,等到来年开春,就能播种。所以就早些起来了。”

        李老大挥挥手,“那行,不聊了,不然时辰就晚了。”说着已经跑远了。

        吴兴笑笑回转进屋中,他与四叔一起来到这里,前期靠着官府的补贴以及村人的帮助,将日子给熬过来了。

        官府承诺了他们开荒的荒地头三年长出来的粮食全部免税归于他们自己。如今他开荒出来的地已经种出来一茬粮食了,虽然不如熟地产量高,可还是够一家人填饱肚子。比起在娄国之时,日子好过得多。照这样下去,未来他们在秦国,只要勤快一点,日子都不会太差。

        屋内正在哄孩子的吴王氏出声询问道:“你跟谁说话呢?”

        “还能有谁?李大哥刚刚出门前去训练呢,路过家门口,打了个招呼。”

        吴王氏明白了,羡慕的语气道:“原来是他,说起来他们可真好。我听李大婶子说,他们参加训练的人顿顿管饱,偶尔还能偷偷藏了带一点回来。可惜啊,你不能去,不然咱家也能有面饼子吃,说到底,终究我们也不是秦人,是外人。”

        吴兴嘿嘿一笑,“现在我们才搬来多久?肯定不一样的,不过你放心,县令下发的告示不是说了吗?三年之后,如果我们能完成任务,只要我们愿意,就会给我们上秦国籍,到时候我们不也就成了秦人了。咱们努努力,成了秦人,自然就能有这等好事轮着咱家了。”

        这话一出吴王氏反而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听说现在训练的人,日后秦国如果遇到征战,那就必须要入军伍的。我,我可不愿你去打仗,就这样日子苦点累点,可好歹平安。”

        吴兴混不在意的挥挥手,“现在还早呢,将来怎样又如何能说得清?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作甚?”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吴四叔来了。请吴四叔坐下,吴王氏给他倒了杯水,吴兴就问起他来做什么。

        吴四愁眉苦脸,“你们还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吴兴不明所以。

        吴四叹道:“你四婶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咱村南边十里外的一个作坊招工,正吵着要去呢。”

        “什么?”吴兴不可置信,“招工?既然是作坊招工,那也是招男人做工啊。四婶莫不是想让四叔你去?”

        他们之前就听官府说过招工之事,但是听听也就过了。他们刚来,只想着能开荒出自己的土地,以后好养活家人。什么招工,到作坊中做工去了,又哪里有人手开垦荒地?自家一亩三分地儿不比那什么强?所以这些都跟他们无关。

        吴四摇摇头,“要真是吵着让我去倒好了,她是想要自己去。”


  https://www.msvvu.cc/95893/95893385/154083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