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开元盛景 > 第二章 师奉太上老君令

第二章 师奉太上老君令


叶法善天师门下有三位入室弟子。

    大弟子澄怀,俗名尹愔,年方十岁,秦州天水人氏,出生于诗书之家。他剑眉星眸,聪慧多智,喜欢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研读《老子》,捧书在手,便茶饭不思。

    澄怀幼时跟随父亲尹守贞迁居长安,听说了叶法善天师的诸多仙迹:凌空观法摄魅人;掘井飞符治沉疴;与著名道士张果斗智斗勇;他不喜浮屠,与长安洛阳几十名高僧舌战数日不倒,弛声走誉,名动天下。

    迹混朝伍,帝王宠幸有加,叶法善天师不求金章,不喜紫绶,孤鹤飞归山野,清骨无尘,名升上德。澄怀慕其大名,不远千里来到青田太鹤山洞天求学。

    他少年老成,符箓、劾鬼、隶神、摄养、占卜等功课,都是诸位弟子中最优秀的。

    澄怀最擅长的是剑术,经常被师父提为教头,教其他弟子习剑。

    师父说,剑为道家法器,修道之人,要学会炼剑。天下玄门各派,大德高道,皆有圣剑守护,外斩妖邪,内斩心魔。无论代天行化,还是布令宣威,全凭三尺法剑。斋醮行科时,咒、讳、气、符,也要配以法剑使用。

    师父经常提起道家经典《列子·汤问》,书中记载了上古商天子的三把圣剑。

    一把叫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触物泯然无际,刺入身体而人不觉;

    另一把剑叫承影,日夕昏明之际,面北察之,淡淡焉若有若无,莫识其状。触物只是窃然有声,刺过身体,人并不觉得疼痛;

    还有一把剑叫宵练,昼见影而不见光,夜见光而不见形,触物騞然而过,随过随合,虽然能感觉到疼痛,但血不沾刃。

    这三把圣剑,上品含光为入道合体之状,中品承影是遇道引信之状,下品宵练是为按道守习之状。可惜春秋之后,三把圣剑流落风尘,人间再无它们的音讯。叶法善天师数次提及,总是怅然若失。

    弟子们都知道,师父不仅想要复原上古圣剑的锻铸技术,更想三剑合道,运转魁罡,斡旋斗杓,转杀为生,变刑成德,与世人一断俗欲,二断烦恼,三断愚痴。

  

    二弟子子虚,本名暨立言,出身钱塘暨氏。年纪比澄怀小两岁,长得丰神俊朗,面似满月,身姿凛凛如列松临风,一副少年书生的模样。

    钱塘暨氏,门第清华,祖上三代皆在大唐朝廷为官。子虚生性澹泊,喜好玄学、司乐,不愿追逐俗世的功名利禄,便皈依了玄门。山、医、命、相、卜各通一点,符箓、剑术、斋醮、太极也学得七分。

    子虚痴迷《庄子》,崇尚庄周的齐物之说。以道观之,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齐一视之,不必致辩守道,所以,他将自己的俗名也改为暨齐物。

    他的道术、剑术不及澄怀师兄,琴技却是诸位弟子中最出色的。叶法善天师是大唐著名的十二音神,在他的调教下,子虚的琴技进步神速,离登峰造极也就差了一点苦练的火候了。  子虚有一把祖传的七弦古琴,梧桐木胎、色紫如栗壳,纯鹿角沙漆灰,琴身有些许冰裂断纹,圆形龙池,扁圆形凤沼,龙池上方刻有寸许大小的四字行草“上古逸音”。

    龙池右侧,以庄子名言刻隶书铭:“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声有五音,人间便有了宫、商、角、徵、羽五弦。后来,文王加一弦,武王又加一弦,成为七弦琴。

    上古逸音,金徽玉轸,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九德俱备,自然非人间凡品。每逢子虚抚琴弄音,混元峰上便有松鸣鹤舞的瑞象。

    七弦之上,五行文武,岳内取声,声出两池。喓喓间,松花逐流水,风月清明;喈喈间,鹤唳拍长空,云卷天际。

    三弟子姓石,名清,括苍青田人氏。幼年时双亲离世,寄养在伯父家中。无奈伯父家贫多子,无力抚养石清,便将他送到了太鹤山洞天,度为一名道士。

    石清刚入师门,未得道号,只能算是太鹤山洞天的入室箓生弟子。尚在童龀之年的他,一笑起来,便会露出两颗缺失的犬齿牙洞。

    他年纪最轻也最不着调,既不热衷道术、剑术和医术,也无宫商角徵羽的天赋。

    石清的父母原是括苍名噪一方的石雕艺人,手艺精妙绝伦。他继承了家传,最爱琢磨青田山中的石头,这些顽石,经他巧手一雕琢,就变身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瓜果菜蔬,堪称一奇。

    括苍青田盛产奇石,灯光冻、封门青、竹叶青、石榴红、蓝青田、绿青田,五颜六色,玉质冰清,皆是砥砺琢磨的上好石材。

    这些石头有些来历。相传,上古女娲氏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开世造物之后,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地间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女娲氏不忍心生灵涂炭,在大荒山无稽崖炼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以修补天阙,普救人间。补天之后,剩余一块云彩石,女娲氏将其扔向凡间,不偏不倚,落入括苍青田,化为满山的七彩石头。

    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心灵手巧。也许,叶法善天师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平平无奇的石清收为入室弟子吧。

    叶法善天师收徒传教十分严谨。若将羊鼠之辈引进教门,只图享受,不懂得安贫乐道,就会败坏道门,扰累千方。师父也要担负分徒之罪,堕落师传,承负无休。

    玄门清苦,两卷道经三尺剑而已,汲汲于富贵的人,哪里过得了这种箪食瓢饮的清淡日子?所以,皈依玄门者要通过师父的重重考验,不能知礼知警,知奥知戒,就不能升堂入室。

    澄怀、子虚和石清,在拜师的前一年,只能干一些挑水、砍柴之类的粗活笨活,考验他们的意力和耐力。   一年期满,他们三人被认定是道心坚定者。叶法善天师为他们举行了一个传度仪式,收为入室弟子,开始传经受戒,传法归真。

    传度仪式过后,叶法善天师赠予弟子每人一把混元太乙剑,意为“三尺宝剑,斩断尘缘”,将来若有俗事所恋,难以割舍,就要当机立断,三尺宝剑立斩纷扰。

  

    三位弟子在清溪观风吟殿前,静静地等候着师父。庭院中,松影印窗,竹风拂面,几只仙鹤悠闲地信步庭中。

    叶法善天师沐浴斋毕,换了一袭脂玉色的葫芦纹道袍,缓缓走进风吟殿,敛膝危坐在榆木长榻上。榆木结花直足几案上,摆着文房四宝,一尊梅鹤同春石雕。

    他的身后,伫立着八扇折叠榆木屏风,米白色的绛帛上,是一幅青绿细笔绘制的《千里江山飞鹤图》,水墨淡彩的山峦上,薄罩着一层温蕴俊秀的石清色和石绿色,数只仙鹤在云光翠影间优游嬉戏,显得十分素朴典雅。

    众位弟子行礼完毕,肃列在两侧。

    叶法善天师坐定,整了整衣冠,轻咳一声,清了一下嗓子。

    “昨夜,为师在白鹤洞闭关修炼。忽然,天降三位括苍神人,头戴通天宝冠,身穿云锦华衣,身长八尺有余,容貌异常。他们对我说,  ‘你本是太清仙境太极宫紫微殿左仙卿,我等奉太上老君敕命而来,有密旨告予你。’”

    澄怀、子虚听了,面面相觑,心中暗暗称奇。

    太上老君是天下玄门弟子共尊的至圣,尊号太清道德天尊,为大道之身、元气之祖,虚无自然大罗天,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之一。

    道家始祖老子,俗名李耳,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下凡点化世人,与庄子并称“老庄”。

    他青牛吼峪,函谷著书,高论生死。一本《老子》,不仅是道家经典,也是救世奇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澄怀壮起胆子,道:“师父,天下人都知道,大唐高祖皇帝追认老子为陇西李氏的始祖,封其为祖神,当今陛下泰山封禅后,也亲自制敕,追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太上老君也就成了李氏皇帝,如何跟您沾亲带故了?”

    “是啊,为师潜心道行,济度众生,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修真道士。忽然成了紫微仙卿下凡,让我十分诧异,匪夷所思呢!”

    子虚眉头一蹙,问道:“师父,紫微仙卿是何仙职?弟子从未在书中看到过。”

    “紫微仙卿,是太上老君御前掌管太清仙境的校簿,书录诸仙、以及天下得道成仙者的名字,增年臧算,一月三奏,报于太上老君。”

    子虚点点头,眼神中还是流露出几许疑惑:“师父既是太清仙境的仙卿,为何要下凡呢?”

    “为师听到一位括苍神人说,  ‘昔日,你在太极宫中当差,虽天资聪颖,但心慵意懒,校录不勤,常常游乎八荒之外。二月十五日为太上老君寿诞,老君令你拟写三界十方邀客仙录,你差三错四,偷工懈怠,太上老君盛怒,将你谪降人间,重新修功累德。’”    叶法善天师的话,犹如一滴清水落入一锅滚油之中,现场瞬间就沸腾起来。

    “不可能,绝不可能!”三位弟子纷纷摇头,道,“师父向来勤勉修道,慈悲为怀,一身修为,都用来恩泽世人了,罗浮真人的盛名,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怎么可能,如三位括苍神人所说的那样不堪!”

    叶法善天师低头吃了一口茶。

    “为师也与你们一样懵然!另一位括苍神人说,  ‘今日,太上老君有敕命于你,令你在人间辅佐大唐睿宗皇帝及开元圣帝,不可隐迹山林不出,辜负委任。功成行满之日,方可重归天庭,位列仙班。’”

    澄怀忻然而笑,道:“这,真是天降大任于师父了!”

    叶法善天师也笑了。“括苍神人又道,  ‘你退真下世,身负重大使命,不然,太上老君为何亲自降临人间,传授你诸多仙书,还赐你太上决云剑?太上老君对你寄予了厚望,冥助大唐帝王,才是他让你下凡的真正目的!’”

    子虚若有所悟,道:“如此说来,师父早年在东蒙深山中遇到的神仙羽客,应是太上老君呢!”

    澄怀却一脸疑惑,心中有诸多不解。“师父,当今大唐,坐镇朝廷统御天下的,明明是李治天皇和武照天后二圣,何来睿宗皇帝及开元圣帝一说?”

    “括苍神人将天机透露给了为师。他们说,睿宗皇帝和开元圣帝,是大唐后世未立二帝,两人为父子关系。开元圣帝能为大唐开创繁华盛世,造福天下万民。”

    澄怀不以为然。“既然都是李氏皇帝,争来争去,江山还不是他们李氏一族的。”

    叶法善天师道:“有些天机秘事,非此能言。大唐皇帝自高祖一代起,一直崇道、尊道、衍道、奉道、弘道,奉行以道法治国,尊祖之风,贻诸万叶。现在朝中大权,渐渐旁落于武氏皇后之手,长安政局动荡,百官惶惶。我等虽在玄门,也不可等闲视之,为大唐皇帝披荆斩棘,方可有后世的开元盛世。”

    子虚道:“弟子听说,十二年前,师父曾是御前受宠的道士,但您澹泊名利,再三推辞,好不容易返回青田太鹤山洞天,这次,您真的要受命回京吗?”

    叶法善天师温和的目光逐渐变得冷厉而坚定。

    “虽然,师父对前尘之事毫无记忆,但天命不可违也!我想,长安宫中一定很快会有诏令命我再次入京的。师父想在离开江南之前,铸成圣剑,一了多年的夙愿。”

    大殿上鸦雀无声,弟子们静静地遥望着叶法善天师。

    剑,被誉为百兵之君,至尊至贵,人神咸崇。

    传说,剑为轩辕黄帝发明。他采首山之金玉铁石,铸成轩辕剑。黄帝驾崩,葬于乔山,五百年后,山崩室空,只有这把剑还在。此后,剑就成为道家的法器。师父掌管青田太鹤山洞天十二载,声名远播,至今没有炼成一件镇山法器,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澄怀道:“经书中说,正一法师佩斩邪剑,紫虚法师佩紫虚阳光剑,洞神法师佩太一三元剑,洞玄法师佩八景挥灵剑,洞真法师、大洞法师皆佩震灵剑。师父是大唐著名的三洞法师,也该有一把圣剑佩身。”

    “剑早于刀出现,却没有刀的狠劲与霸气,君子佩之,神采斐然。无论是大德高道、王公贵胄,还是文人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剑为荣,或纵横沙场,或行仁仗义,亦或是展示自己的尚武英姿。”

    子虚叉手道:“青锋出鞘剑流光,紫气萧萧北斗间。大丈夫当腰系三尺宝剑,立不世之功。弟子祝师父早日铸成圣剑!”

    叶法善天师颔之:“留给我的时间非常紧迫,为师今日就乘仙鹤,去四海探寻铸剑的材料。澄怀,你随我同行,子虚和石清,你们两位留在混元峰照看洞府。”

    澄怀道:“师父,四海那么辽阔,我们该去哪里探寻铸剑的材料?”

    “师父早年入天台山灵墟,曾听好友司马承祯天师说过,北荒乾山、西荒泰冒山、南荒鹿吴山,三座神山盛产万年赤铁,百次炒炼可成锟钢,就可用来铸剑。”

    叶法善天师转向子虚和石清,道:“明日午时,太鹤山洞天将有远客来访,你们要好生招待。”他们齐声应承。

    “石清,你将师父装天师宝印的匣子取来。”

    石清转过身去,从身后的榆木什锦槅子上,取来一只楠木匣子,送到案前。

    匣子里装了十几枚天师宝印:南阳开国、道经师宝、雷霆都司、北极驱邪院、灵宝仙坛、太上老君印、六丁六甲天兵力士、灵宝大法司等等,多为桃木、柳木或者枣木雕刻,也有九叠篆铜印,九叠篆青田石印。

    这些宝印,皆是却鬼除邪的法器。

    他打开匣子,取出一对天师宝印。宝印两寸见方,青铜材质,各有一条青龙盘踞在上方,一个铭刻“南阳开国”,另一个铭刻“道经师宝”,他用青罗帕子将天师宝印包了,收于风袖之内。

    叶法善天师和弟子一路走到丹山门,雪翅正昂昂然微振薄羽,等候在门前。子虚和石清目送师父、师兄飞身跃上鹤背。

    耳边响起一声清唳,雪翅一飞翀天,消失在茫茫云海里。


  https://www.msvvu.cc/97795/97795624/835987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