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一世长安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坠马后续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坠马后续


自从围猎归京到现在已有三个多月,宣阳城已经正式进入冬天,天气也逐渐变得寒冷,忙了一整年的人也只有在冬天时才显得悠闲一些。

        这几个月来,京城都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而文国公世孙坠马一事却在回京后一直发酵,不断被京城的百姓讨论着,甚至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稍闲下来的人们在茶余饭后总会谈论起此事,京城各府虽然明面上三缄其口,但是背地里也都各自议论着。

        至于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还要从回京后国公府又三番两次请不同的御医上门为周齐看诊开始说起,在御医之后,周家又把宣阳城内有些名号的郎中大夫都请进了国公府。

        大家都很疑惑,文国公世孙的伤势御医都已经看过了,按理说他的伤并没有危及性命,为什么国公府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延医过府?虽然每次文国公府请大夫入府找的借口都不一样,但实际是怎样大家能猜到一些,不然怎么国公府的人头疼脑热不请专治风寒的大夫,找的都是擅长治外伤的呢?

        这样寒冷的冬季里,能找的乐子不多,因此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了文国公府。

        后来还是太和堂的刘大夫身边的医僮跟别人聊天时不小心透了些口风出来。

        原来那周齐不仅是伤了腿,好像还伤到了那处,据说好几个御医诊过后都摇头道以后可能在传宗接代方面会有些问题。这事说得很委婉,毕竟御医也不想得罪文国公府,但是文国公世孙不举这事,御医也不敢瞒着。

        文国公和文国公世子最开始不相信,后来换了好几个大夫也都是这样的说辞,民间的一些有名的大夫甚至在看过世孙后直接告辞,说自己看不出什么来让府上另请高明。这事的重点不是伤了,而是伤了没有一个大夫能治。

        这段时间,国公府上下对于能治好世孙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因此国公府内的气氛实在说不上好,基本上人人都板着张脸,主子们发脾气,下人们更是夹起尾巴做事,连即将过年节这事也没能在府里激起一点喜意。

        文国公从世子爷周健开始就是一根独苗,而周齐更是国公府唯一的嫡孙。文国公夫人只给周成生了个女儿,周成的妾室不少,但是生孩子的却寥寥无几,妾室生下的也大都是女儿,唯一生下儿子的妾室,在周健落地不久就被立马去母留子,他也被立马抱养到了文国公夫人名下。

        而世子周健,妻妾也不少,却好几年连个女儿都没见过,更别说儿子了。最后还是世子夫人的娘家帮忙到处寻医问药,才让世子夫人生下了这唯一的命根子,后来虽然吃着药,妾室们也生了几个女儿,但是儿子却是没有的。有此可见,周齐在国公府的地位是多么金尊玉贵。

        这下因为一次围猎就要让国公府断了根,周成和周健都几近疯魔,世子夫人更是天天以泪洗面——如果国公府断了传承,世袭罔替的公爵怎么办?过继旁系子嗣这事是周家不愿意看到的。

        本来这种事,国公府会让所有诊断过的大夫都闭紧嘴巴,否则一旦传出去,以后不仅周齐会在京城勋贵圈里抬不起头来,国公府也会被知情的人指指点点。如果把这事捂紧实了,以后给周齐娶一个门第稍低的小姐,好好运作,从旁系抱养一个孩子回来,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不知太和堂的这个医僮是不是年纪太小不懂事,这么要命的事也敢往外说,虽然说得模棱两可,但是谣言向来是不需要求证的,这样的事有一点苗头就可以立马传开了。

        等国公府反应过来的时候,国公府世孙不行的事已经在宣阳城传遍了,虽然没人敢直接在国公爷父子面前说些什么,但是在背后,谁家家眷没有悄悄议论?不论是国公爷还是世子爷,就连国公府的女眷们,也发现别府的人看他们的异样眼光了。

        没过多久,那家叫做太和堂的医堂就闭店了,店面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转让了出去。医堂的掌柜的是个知机的,知道国公府一旦查到太和堂,说不定整个医堂的人都得搭进去。

        果不其然,很快国公府就查清流言的源头在之前给世孙看诊的太和堂坐堂大夫这里,然而太和堂的掌柜带着家小南下避难去了,国公府只能去找罪魁祸首的麻烦,与此事相关的刘大夫和那个碎嘴的医僮,从此就在宣阳城里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然而国公府这么做,却让看戏的人更加肯定了传言的真实性,不然不会这么快杀人灭口。

        不久之后国公府世子周健又抬进门两房妾室。看在国公府的门第上,京里自然有不少眼热的人家,唯一的世孙出了事,要是把女儿送进去,只要能生下儿子,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此,这段时间来不少低品级的官员都想把庶女甚至嫡女送进国公府去做妾。不知道这群人想没想起过,二十多年前国公府世子的生母是个什么下场。

        这段时间,国公府的内宅堪称鸡飞狗跳,世子夫人无法阻止世子爷纳妾,只能天天对着还躺在床上的周齐垂泪哭诉。

        而周齐经过此事后变得更加凶戾残暴了,即使他现在还因伤躺在床上起不来,却已经传出打死贴身伺候的小丫鬟的事。

        而在朝堂之上,文国公周成隐隐有了些针对镇北王府的意思,以前他从未因为两家的孩子不和牵扯到王府上,毕竟那是姓卫的。但是现在情况变了,虽然坠马的事已经查清与镇北王府无关,然而谁知道是不是靖安帝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故意做给他看以包庇镇北王呢?当然周成自己也知道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出事后国公府也派人严查过,并没有任何证据指向镇北王府。

        但是迁怒又不需要证据,围猎时,周齐明明去找卫世子的麻烦,结果是莫子钰和沈晋只受了点轻伤,卫世子却毫发无伤。而现在周齐只能躺在床上,下半生也被毁了,他卫臻的儿子还是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这就足够吸引文国公的怒火了。

        对于这种情况,靖安帝是乐见其成的。

        现如今朝堂内的势力分为三派,清流、外戚和镇北王府,而文国公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派,是靖安帝在先帝时期就交好的世家,他的后宫中还有一个妃嫔出自文国公府。这也是文国公府自靖安帝上位后,地位节节高升的原因。

        不过这些事跟沈晋他们三人倒是没什么关系,回京后,他们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只是期间莫子钰一直待在莫府养伤,去王府读书的事暂停了。

        沈晋的伤早就好了,这段时间只有他和卫擎风两人上课,卫擎风倒不像从前那般爱作弄他,主要是因为莫子钰的事,两人也没有太多玩乐的心思,平时有时间就去莫府上看望百无聊赖的莫子钰。

        三人在听说了周齐的事之后,面面相觑,却没人多做一句评价。

        虽然卫擎风和莫子钰向来把周齐当敌人看,但不至于在这种事上幸灾乐祸,也没有落井下石去恶意嘲讽。

        而对于沈晋来说,这事说到底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他才是周齐变成这样的主要原因,虽然这并不是他的原意。

        沈晋刚得知消息时,他心里也曾有过后悔和愧疚这样的情绪,还因此失眠了好几个夜晚。但后来他又听说了太和堂的大夫和国公府丫鬟的事,便释然了。这样的渣滓,即使伤这么重也不能让他得到教训,除非让他再也没有伤人的能力。当然,这是沈晋现在做不到的事,他只能想想便作罢了。

        沈晋为了宣泄这种情绪,特地写了个话本,故事是以周齐为原型的,讲述一个正直的官差与一个骄逸自恣、鱼肉乡里的纨绔权贵子弟斗智斗勇,历经辛苦和波折最后将其按法查办的故事。话本的名字叫《提刑官》,卫国是没有提刑官这种官职的,但是沈晋真的希望现实中会有一个这样的官,能够把这些不把别人的命当命的纨绔都按法查办。

        这话本写得十分大胆,虽然做了修饰和遮掩,但是看话本里的恶霸子弟做过的某些事,能让人从中看出卫国某些勋贵子弟的影子,也很能让看话本的人激愤起来。不过幸好临月斋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大书斋,背后的靠山也不小,这样的话本他们也敢收敢卖。说不得这样的话本还能卖得很好,就算某些有心人觉得这是讽刺那些纨绔,也找不出理由来针对书斋,毕竟这只是故事话本。

        来福送稿子去书斋的时候,顺便拿了临月斋的账房结的上本话本卖出去的钱。之前的话本不算卖得好,这些时日下来分给沈晋的钱总共不过才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实在不算多,毕竟沈晋一个月的月钱都有五两银子,而自从沈大人在家发话说沈晋在沈府的待遇等同沈越后,虽然府上的人对他的态度没有变好太多,但是除了换了一个更好的住处之外,他每月的月银也无人敢克扣了。

        钱虽不多,但是沈晋拿到这钱很是高兴。

        这是他真正靠自己挣的钱,想着以后只要他在闲暇时候多写些话本,还会不断有钱进账。等积累一些钱后,说不定他也可以开个铺子、置些田地。这些沈晋早早就想过,等他能自力更生后,就能脱离沈府了。

        卖话本的钱,他给了来福一百文作为跑腿费,然后又用这些钱买了些卫擎风和莫子钰喜欢吃的点心,第二日带去了王府。

        卫擎风满口香甜地吃着沈晋给他带的致香记的糖蒸酥酪,心下还有些疑惑,毕竟非年非节的,也不知道沈晋遇到什么好事了,突然送点心来。以前沈晋很少做这些事,都是他和莫子钰买点心给沈晋吃,不过沈晋并不喜欢吃点心。

        沈晋也是跟卫擎风熟悉起来以后才知道这样一个在京城声名赫赫混世魔王居然如此噬甜,他最喜欢的点心就是甜丝丝的糖蒸酥酪、芝麻南糖等,王府也有专做甜点的厨娘,但是致香记的糖蒸酥酪是京城一绝,一般的厨娘也做不出来那个味道。

        莫子钰则和卫擎风不同,他更喜欢偏咸或者没那么甜的点心,最常吃的是蛋黄酥和芝麻核桃酥。这些沈晋也买了,已经吩咐来福送去莫府了。


  https://www.msvvu.cc/97798/97798930/122101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