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16章 公子好白净?

第116章 公子好白净?


 对于睢阳的数万守军而言,刘荣与李广二人在城楼上的对质,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插曲。

  ——刘荣字字珠玑之语,就算是被千百守军将士听去,也很少有人能听明白。

  他们不明白来睢阳犒军的皇长子,为什么要斥骂率军支援睢阳的李将军。

  更不知道自己的王上,为何会因为储君一事,而和皇长子结下了嫌隙。

  他们只知道眼下,睢阳岌岌可危,城外吴楚数十万叛军,仍在不遗余力的日日攻城;

  只知道连续两个多月的战斗,已经让许多袍泽不见了踪影,不知是负伤下了城墙,亦或是直接失去了性命;

  只知道今日,梁王刘武放出了府库存着的酒,皇长子宰杀了带来的肉牛。

  有酒喝,有肉吃,明天能不能活到天黑,也得先吃饱肚子再说。

  城外的叛军很配合;

  就好像是知道睢阳城内的守军,正在接受穷尽一生,都未必能有第二次的犒劳——在黄昏前,那最后一次冲锋之后,叛军便直接回了大营。

  若要再战,最早也得是明日天亮之后……

  “公子对寡人,似是成见颇深?”

  与刘荣、李广,还有中尉张羽、大夫韩安国等一众梁国将领,围坐在城墙内的篝火旁,梁王刘武如是发出一声轻喃。

  久久都未等到刘荣的回应,又稍带些好奇的侧过头,便见刘荣那张被火光照耀着的侧脸,此刻却看不出丝毫情绪。

  就好像围坐在篝火旁的,只有刘荣一人。

  一手持着肉块,一手拿着酒囊,那杆三重天子节牦,则斜倚在刘荣一侧肩头;
  目光涣散的看向篝火堆,手上那块牛肉再三送到嘴边,却也都随着无力垂下的手,而终究没能进入刘荣口中。

  刘荣不说话,梁王刘武也不开口,篝火堆旁,便也就此沉寂了下来。

  也是直到这时,围坐在这堆篝火周围的一众‘肉食者’,才终得以静下心,听耳边传来的、守军将士们发出的谈笑声。

  ——有人在说这一战,自己斩获了好几颗贼军首级,若能侥幸活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便可以给家里添置几件农具,再给妻儿置办几件新衣。

  有人说,自家兄弟几人从军,只剩下自己一根独苗还在城墙之上,兄弟手足们死的死、伤的伤,不知自己战后,还能不能撑起家里的生计。

  也有人谈论起某个乡邻袍泽,在此战中失去了家中所有的男丁;

  战后,免不得要自己帮扶着些。

  ···
  在一众梁国将官,以及梁王刘武、李广等人耳中,这都是再琐碎不过的家长里短。

  但也正是这最真实的表露,让刘荣愈发坚定了自己的认知……

  “战,从来都不是‘为了战而战’,而是为了不再战而战。”

  “父皇削藩,并非是为了逼反吴楚,而是为了今后,再也不会有如吴楚这般,能说反就反的宗亲藩王、再也不会有下一场吴楚之乱。”

  “边塞外的匈奴人,之所以是我汉家历代先皇奋发图强,代代相承,也势必要平灭的外患,不是为了让我汉家战胜匈奴人,而是为了让我汉家,不再会为匈奴人所击败。”

  “将士们浴血奋战,在睢阳抵御叛贼、在边关抵御胡蛮——更不是为了有仗打;”

  “而是为了今后,无需打仗、无仗可打。”

  “是为了我诸夏之民,不必再厉兵秣马,枕戈而眠,而是可以耕作于田间,种其种而得其粟,自果其腹,安居乐业……”

  似是自言自语般,自顾自说出这番话,刘荣眼皮稍一抬,将目光从面前的篝火堆,移到了坐在篝火对侧的李广身上。

  “李骁骑,自从军为卒至今,先后为屯长、曲侯,再以队率司马为中郎。”

  “——为屯长,兵五十,短短一年的时间,被李骁骑带死的兵,没有五百也有三百;”

  “为曲侯,兵足百,不过半年——准确的说只是一个冬天,李骁骑肩上,更是多了陇右上千户良家的生计。”

  ···
  “及为队率司马,将兵五百,李骁骑单是擅作主张,私出接敌,以致麾下士卒全军覆没的次数,便下去五指。”

  “甚至哪怕是做了中郎,到了长安——到了先帝的身边,李骁骑的兵,也依旧是出了名的短命。”

  “就连随驾狩猎,李骁骑麾下的兵,都能被濒死的猎物咬死咬伤,或由于不知名的原因死在狩猎场上。”

  面无表情的说着,刘荣不由稍一昂头,问道:“李骁骑可曾算过自己麾下,死过多少我汉家的儿郎?”

  “比起李骁骑的战功、斩获的首级,被李骁骑带死的兵,是更多些,还是更少些?”

  “——我来告诉李骁骑。”

  “自先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至今,李骁骑共斩获北蛮匈奴首级:卒二十七级,百长四级,射雕者一级,千长——即当户一级。”

  “再加上今日斩杀、射杀的吴楚贼军,总共不超过六十级北蛮、贼军首级。”

  ···
  “也同样是自太宗皇帝十四年始,至今为止,在李骁骑麾下战死的兵卒,便已是不下五千。”

  “——刚好是李骁骑如今这个‘骁骑都尉’,所能率领的兵马总数。”

  “换而言之:为了从曾经的陇右良家子,成为如今的骁骑都尉,李骁骑,带死了一整个都尉部的兵马……”

  “换来的,却不过区区六十级贼首?”

  刘荣没说出一句话,铺打在众将官脸上的篝火,便好似更灼热了一分。

  自中尉张羽以下,每一个将官都低下了头,已然是没脸抬头看刘荣。

  至于刘荣这番话的目标:骁骑都尉李广,更是好似一个被博士引经据典教育过后的小学生,呆愣愣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而刘荣接下来这一番话,更是让李广本就微弯着的腰身,彻底变成了‘瘫坐’的模样。

  “我很不明白。”

  “——我汉家的浮斩之制,分明是以伤亡减去斩获,再计算功、过;”

  “李骁骑过去这十二年的浮斩,应该是负五千左右——依律,当斩十五次不止。”

  “李骁骑,是如何躲过这至少十五次杀头的罪过,非但没有被责罚,反而累功至今,官居都尉的呢?”

  好似真的很疑惑,才发出的如是一问,李广纵是再怎么痴楞,也不得不咽了口唾沫,声若蚊蝇道:“那六十级斩首,是末将亲手所得;”

  “过往这些年,麾下兵卒斩获,也有六千余……”

  “——哦~”

  听闻李广此言,刘荣好似恍然大悟般长‘哦~’了一声,就好像李广若是不说,刘荣便不知道似的。

  但在场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正低着头‘羞愧万分’的梁国众将,也依旧能听得出来刘荣这声‘哦~’,带了多少讽刺的味道。

  “所以,李骁骑折损兵马五千,换来了六千多级斩首。”

  “——麾下将士的斩获,是李骁骑的斩获;”

  “麾下将士的伤亡,却不是李骁骑的过错?”

  说着,刘荣轻一翻眼皮,侧身望向负伤的老中尉张羽。

  “我汉家的将军,都是这么带兵的吗?”

  “派自己的兵去送死,然后去赌这些兵在战死之前,能不能‘杀一个不亏,杀两个稳赚’?”

  “——兵卒的斩获,也是将军的斩获;兵卒的性命,却不是将军的性命?”

  “是这个道理吗?”

  “这个道理,说得通吗?”

  静。

  刘荣语调平稳的一番话,却让在场的一众将官,都没脸再开口吐出哪怕一个字。

  甚至就连老中尉张羽,都被刘荣说的口干舌燥,颤动的嘴唇,更已然是红了眼眶。

  刘荣,也终于不再多说。

  刘荣,终于放过了在场的一众梁国将官。

  也放过——至少是暂且放过了骁骑都尉李广。

  在‘羞愤’的同时,一众梁国将官——包括梁王刘武也在奇怪:刘荣这是在干嘛?
  不是犒军吗?
  就算有心为自己建立威望,不也应该是说些振奋人心的话,好提振军心士气吗?    
  先是对着李广一顿喷,喷的李广生活不能自理,怅然噤口不能言;

  之后好歹是宰了牛,却也在篝火旁,对着一众将官冷嘲热讽……

  哪有这么犒军的?
  但刘荣不会告诉这些人:犒军,犒的从来都不是‘将’,而是卒。

  军心士气,也从来都不是以将帅为重,而是以兵卒为首要。

  刘荣确实是来睢阳犒军的。

  但刘荣要犒的‘军’,是睢阳城这数万浴血奋战的兵士;
  而不是至今都还坐着‘皇太弟’的美梦,妄图染指储位的梁王刘武,以及一众做着从龙潜邸梦的梁国将臣。

  “老将军,带我去看看兵士们吧。”

  淡然一语道出口,刘荣率先站起了身,不等张羽将手撑在身侧,便主动扶着张羽起身。

  在篝火旁的众将官身上扫视一周,却看也没看梁王刘武一眼,便扶着颤颤巍巍的老张羽,朝着其他的篝火堆旁走去。

  一开始,守军将士们还有些拘谨。

  ——皇长子?

  ——没见过呀!

  ——该说些什么?
  但很快,将士们便发现这位皇长子殿下,竟好似一位乡野老翁般平易近人。

  每到一处篝火堆旁,便大都会坐下身来,和将士们交谈几句。

  也不说什么‘为国死战’‘诸位威武’之类的虚话——就是稀松平常的问候家人。

  ——当兵卒们说起手足兄弟,刘荣会提起自己在长安,也有两个弟弟。

  大的那个懂事些,但整日里摇头晃脑,咬文嚼字,颇是有趣;

  小的更就是个憨货,动不动闹出笑话来,惹得宫内外啼笑皆非。

  ——兵士们说起母亲,刘荣则会说起自己的母亲栗姬。

  说一些母子之间的日常,倒也让兵士们不时发出欢笑,莫名感到温馨。

  而在兵士们聊起生活时,刘荣说的很少,更多的时候都在聆听。

  听兵士们说自己的生活琐碎,柴米油盐、说自己的妻儿老小,左右相邻。

  到起身要离开时,再默然举起酒囊,率先灌下一大口,又龇牙咧嘴一阵,方洒然抬手,对围坐于篝火周围的兵士们沉沉一拱手。

  好像什么也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好像说的全是废话,又似是一句废话都没有。

  就这么一路走,从睢阳东城门内,走到南城门,再折返经过东城门,来到西城门。

  小半个晚上,睢阳五六万守军,竟是基本都见到了刘荣那张脸!
  这就使得次日,当刘荣身着甲胄,手持利刃,出现在睢阳墙头上时,竟再也没人认不出那张仍带着青涩、稚嫩,却也满带着朝气的英俊面庞……

  “公子也来守城了?”

  “还有北军禁卒!”

  对于北军,凡是汉家之民,便都不会感到陌生。

  这支以关中良家子组成的精锐部队,几乎是汉家每逢战时,所组建起的每一支部队的中坚力量。

  便说此番,大将军窦婴将兵二十万,东出函谷,驻守荥阳敖仓;
  这二十万兵马,便是以北军三部校尉,共计六千兵马为骨干,以应召入伍的关中良家子为卒所组建。

  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没有朝堂的征兵令,窦婴带着那六千北军卒,从长安一路往北走,走到函谷关时,也至少能将那六千人的精锐禁军,扩充为兵员十数万人的大军。

  汉风尚武,民风至刚至烈!
  就算没有征兵令,百姓入伍从军的积极性,也依旧保持在极高的水平。

  而有了刘荣这五百北军禁卒的加入,睢阳之战,便也随之开始朝着有利于长安中央——有利于睢阳守军的方向倾斜……

  “保护公……”

  “——保护个屁!”

  “——城墙总共就几丈宽,五百号人里外把我围了三层,气儿都不让我喘了!”

  “——速去守城!!!”

  城外,吴楚叛卒依旧在源源不断的发起冲锋。

  城墙之上,梁国将士也依旧在拼死抵抗。

  只是相较于先前,睢阳城的城墙上,多了一支五百来号人的‘机动力量’。

  这支机动部队很是奇特:无论何时,都将刘荣层层包裹于其中;
  但在确保刘荣安全的同时,也同样在城墙上呈整体来回移动,以弥补防守位置的空缺。

  虽然只是挽弓射一箭、举剑砍一下,也足以让守军将士缓了好大一口气。

  守城战最怕的是什么?
  ——防守位置出现空缺,又没能及时顶上,以至攻城一方先登!
  一旦攻城一方先登,并在城墙之上形成据点,防线便等于被撕开了一道缺口!
  就好似决堤的河水:一开始,只是一个指头粗的洞,但被水压冲的越来越开、越来越大;
  想堵上,不知要花费多大的力气。

  但有了刘荣这支五百人的机动部队,在睢阳城头这么来回走,整整一日,睢阳城头都没怎么出现防守位置空缺。

  ——左右不过有守军将士受伤/阵亡倒地,将刘荣层层护在中间的北军禁卒适时顶上一会儿,给城墙内的后备力量反应时间,以及时补上防守漏洞。

  对于睢阳城这些新兵蛋子而言,凭五百人做到这个程度,很难。

  但对北军禁卒而言,却不过是轻松写意——在保护刘荣的基础上,捎带手的事儿……

  “行!”

  “我下去!我下去行了吧?”

  “都快去守城!”

  终于,刘荣还是选择对这五百个榆木脑袋妥协,答应退下城头。

  作为交换,这五百北军禁卒,至少要有一半上墙参战。

  一番讨价还价之下,那队率司马终于答应:派二百人上墙,自己亲自带着三百人,寸步不离的保护刘荣。

  但当城墙之上,那一个个因伤退出防守位置的梁国将士,朝自己投来期盼的目光时,刘荣终究还是没能继续厚着脸皮,心安理得的龟缩于后。

  来到城墙内三十步的位置,龇牙咧嘴的挽弓,吃力的朝城外抛射;

  身边的三百守卫,则分出百人持盾保护,其余二百有样学样——退到城墙内五十步的位置,毫不费力的朝城外斜向上挽弓。

  城墙之上,虽然只是二百北军禁卒加入,但出现的化学反应却是肉眼可见。

  ——这二百人,不是战卒,而是骨干!

  有这两百个老油子指挥作战,有了主心骨的睢阳将士,也愈发的安下心来,战斗动作愈发从容。

  待到黄昏时分,叛军再次如潮水般退去,睢阳城内——自吴楚之乱爆发至今,第一次响起漫天欢呼声。

  今日的战斗,叛军没死多少人;
  但守军将士,也同样没有多少伤亡!
  看似战争烈度下降了,实则,却是睢阳守军应对自如,城外的叛军攻城乏术!
  待将士们欢呼雀跃着回到城墙内沿,却见城墙之内,皇长子刘荣已经是光了膀子,右手因脱力而剧烈颤抖着,却也还是执拗的捏住弓弦,似是想要再挽弓。

  “公子……”

  “好白净?”

  “咳咳咳……”

  ···
  “今日,公子也在与我们并肩作战吗?”

  “公子天家贵胄,竟也挽的开弓弦?”

  在城墙之上,万千守军将士的目光注视下,刘荣却是大咧咧抬起手,抹去了额上汗水;
  再低下头,稍有些汗颜的将衣袍拉起,将细皮嫩肉的上半身藏回衣袍里。

  而后,便是又一声嘹亮的呼号,让整座睢阳城,再度陷入欢腾之中。

  “北军将士听令!”

  “烹牛!”

  “犒军!!!”

  (本章完)


  https://www.msvvu.cc/98034/98034274/171716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