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穿越夫郎有点甜 > 第 214 章 二合一章

第 214 章 二合一章


  云程他们这边收尾,叶存山还没聊完。

  这次来找族长,要说的事情不多。

  学业上有勉励,但族里已经帮不上叶存山什么忙。

  家庭关系上不必担心,叶存山夫夫俩这么多年一如从前,瞧着恩爱,提醒几句作为警告,要他别因考上了就发飘,到时行差踏错,好好的日子给毁了,就没其他。

  几个孩子的事聊得比较多。

  圆圆跟存银还好,小姑娘还小,眼看着肤色白了,能少去许多担心。

  存银那头叶存山跟云程有打算,今年去京都先不急,安顿为主,来年二月会试结束,就可以寻摸相看了。

  主要说的是叶存山那两个弟弟。

  爷奶不用说,岁数大了,这些年看着家里吵到这一步,什么都不想管了,能压制住叶大不瞎搞胡闹就不错。

  陈金花那头还得是女儿女婿劝,从前多想生儿子,现在遭罪了,就多后悔,待孩子很面子功夫。

  叶大是把他俩当眼珠子,也是指着人养老,自己精力不够,往后孩子还得是族里照看。

  一族都是自家人,日子好了,手里有余银了,都很少惦记眼红别家的菜篮子,摩擦矛盾少了,各家都和睦,搭把手照看没问题,就看叶存山想要这俩孩子以后往哪个方向走。

  叶存山明白叶根的意思,是怕两个小的长大了记恨他,往后跟他对着干,胡闹搞事。

  要么就从源头掐,让人后半辈子都在静河村困着,他们村子已经蔚县的富贵村子了,县里百姓都没他们日子好,不会苦了他们。

  叶存山说不必,“还是照着原来的样子来,我能拉拔小虎,自然不会打压亲弟弟。这条路很长也很辛苦,我也看看他们能不能走到我面前。”

  读书开智,往后真能从小村庄考到京都,这些上一辈的恩怨,也该散了。

  若没散,也该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藏着尾巴做人吧。

  叶根对他的回答很欣慰,其他没什么好说,端着大茶缸出去转转。

  他走,叶旺祖就拿账本来跟叶存山对数目,两地远,之前都是送银子,没对过账。

  叶存山说拿回家看,叶旺祖就给他了。

  族里事就那么些,各家小事与摩擦不值得拿到现在来说,就聊聊自家事。

  旺祖成亲生子,妹妹存雪孩子也有两岁,唯独一点,“被李大道害惨了,好好的性子,在家里拖两年,磨得沉郁。原本成亲就解了心结,结果头胎生了个小哥儿,人眼看着更郁郁了。”

  还好他们村里先后有几个出息的小哥儿,大志跟李桃的大儿子也是小哥儿。

  柳大志就想得开,打小就让孩子拿树枝竹竿画画,要孩子往庆阳那个路子发展,几年过去,现在也能画出好看的样子,不都是希望么?

  叶旺祖说:“谁家里都不能圆满,像你俩,从前要担心圆圆肤色,现在好不容易可以放心,存银亲事也跟着来,总要操心的。”

  家事讲差不多就跟叶存山讲祭祖的事宜。

  流程没变化,怕叶存山太久没回来,对流程生疏模糊,说一次加强印象就够。

  光宗耀祖的大事,族里有产业进项,各方面都大方,这次祭品备了很多。

  规格之内,分量都加。

  从前祭祖完,大家都会留下吃饭,吃的都是冷饭,味道也不是特别好。

  今年这餐要聚起来,已经征集调用了炉子。

  都是村里人,炒菜做饭的水平有差距,热饭热菜还是没问题的,到时一桌配个小炉子,祭祖完毕就热饭。

  举人回乡里的事很快就会传开,这段时间村里会有许多人来拜访送礼,要跟叶存山确认一下这些人的招待事宜。

  叶存山说口头贺喜就成。

  薄礼,像糕点糖果、瓜子花生这些,他能收下。

  厚礼,带了金银天地的,特别的想送妾室的,万万不能要。

  不止他不要,上门要跟存银谈亲事的,也不要。

  他家里就那么几个人,叶大那边靠不住,为免过后几天都忙于应酬,谈妥以后,叶旺祖会叫几个机灵的族兄弟帮忙接待。

  礼不要,也不能把人全得罪死,忙个面子功夫。

  他这里说完,回家都要到晚饭时间。

  云程跟存银已经洗完头发,还帮圆圆洗了,正要去作坊那边烤头发。

  叶存山不需要他们照顾,说他也去洗,待会儿去找他们。

  结果作坊里火气旺,圆圆受不了,闷得要中暑一样,他们就又提前回来。

  还好头发已经烤得半干,回家拿棉帕擦擦吹吹风,到睡前也差不多能干。

  叶存山看他们回来就不想去,被云程推出门了,“别惹我骂你。”

  新科举人,身份都不一样,走哪里都要被人围观。

  家里热闹时,不显得生分,到他自己出来,大家就是跟他说话,又不知该说什么,还都怯怯的。

  等叶存山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这天才聊下来。

  也是生疏了,觉得跟叶存山聊农活不合适,作坊也没什么好说的,谈学习他们又听不懂,就有人把话题说到了亲事上。

  说当年很多人都很有眼光,叶存山到了年纪,都不用找媒婆,就有人家上门说亲,一家又一家的,附近几个村里,没几个男人有这待遇。

  话说出来就被反驳,“有什么眼光啊?那不是看人落魄,全都躲好远。”

  说到躲,就又聊到宁哥儿身上,说当时就他有眼光,出钱出地,倒贴都想嫁。

  不凑巧,宁哥儿的娘刘婶现在也在作坊里帮忙,刚进来盯盯炉火,就听他们说这个,顿时不乐意了。

  “都多少年前的事儿?怎么还没完没了?我家宁哥儿娃都四岁了!”

  但对叶存山态度挺好,“姻缘不成交情在嘛,你家那房子,还是我女婿年年修缮的。”

  从前刘婶总阴阳怪气骂云程,别人讲一句宁哥儿倒贴都没人要,她能立刻撸袖子跟人吵上百来个回合。

  后来造纸作坊开起来,宁哥儿没受从前旧事影响,是最早一批进作坊干活的人,她态度就大转弯,逢人就说云程夫夫俩的好话。

  多年过去,她家条件好起来,早前那些口角之争早早忘记,也在叶存山他们要去蔚县定居时,就示好,帮忙修缮屋子。

  几年如一日,没因人不在村里,就做表面样子,这些事情,叶存山都记着。

  他跟刘婶聊了会儿,把这事揭过,也表达感谢,再回家,跟云程说起这个,云程都要不记得他们一家,被叶存山加了好些特定词才想起来。

  这都小摩擦,云程说他一家还怪实在的。

  明天叶存山要去县里拜访杜先生,问云程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就回来住个几天,什么都不缺。

  云程让他顺道去南边煤铺子看看徐风他们,“我第一次独立做好事,事情办得稀烂,漏洞百出,所幸结果是好的。回来了,就去看看。”

  煤铺子背靠太师府,是程文瑞这个嫡长孙亲自办的事,还在圣上那边留名,得县老爷照顾,又有太师府调过来的万掌柜打理,日子不会差。

  就看看他们近况,有没有从过去阴影里走出来。

  来往一趟要用去半天,这次没带人,家里有孩子,云程就不跟去。

  隔天叶存山去县里,东西是去叶大那里拿。

  叶大最近积极,叶存山不跟他客气,给了就收着。

  坐牛车走了好远,叶大还在村口站着,嘴里嘀嘀咕咕,大意是说他亏了。

  叶二叔家就在村口,出门听见了,不由奇了,“你还想你儿子跟你客气啊?客气起来还是亲父子吗?”

  叶大跟叶二叔较劲了十几二十年,后来在叶延面前撕破脸,这两年一直不冷不热的。

  叶二叔搭话,叶大是不想理的。

  只是他一直指望叶存山读书要压叶延一头,这都压得死死的,对叶二叔的敌意就弱了。

  加上叶二叔家三个儿子都在跟前,他心里泛酸,对比着来看,还真觉得叶存山态度挺正常,就得意一笑,走了。

  屋里叶延拿了算盘准备去云程家帮忙对账,看他爹在门口待着,随口问了一句。

  叶二叔说:“叶大脑子有毛病。”

  叶延没反驳,点点头走了。

  家里云程看见账本就头疼,存银倒是算得起劲。

  圆圆看他们用算盘,也想玩,等云程给她拨弄,她又不玩,就喜欢看着听个响。

  存银叫云程收心,“大嫂,好好干活。”

  云程:“……”

  不得了哦,现在都能被小孩子说了。

  有叶延来帮忙,这账目就对得很快。

  他们边算边唠嗑,主要也不是算账,就做做样子,表示他们会算会看。

  跟铺子里的账本一样,只要表现出会算会对的样子,别人就不好通篇假账糊弄。

  今天也如叶旺祖所说,许多乡绅富商来拜访送礼,族里年轻人帮着拦了,没打扰到家里。

  气氛能带动人的情绪,云程问叶延,这段时间族里学习之风是不是更盛了。

  叶延说没有,说起来还一直笑,“望子成龙哪里那么快?被存山考上举人的事刺激,各家各户忙归忙,逼学也更紧,孩子都苦哈哈的,但看这风光架势,还要开祠堂祭祖报喜,有的孩子大一些,有记性,记得存山这是第二回祭祖报喜,也都很有干劲。”

  “特别是几个可以考童生的孩子,来年都要下场再考一回了。”

  族里目前考得最好的孩子是小虎,已经通过了县试,再过府试就能得童生名,往后能考秀才。

  府试是小虎自己没去参加,说在杜先生那里训练了小题,他有很多不会,就不去碰运气,再读两年。

  他启蒙岁数跟叶存山差不多,是自己想学,又不是逃避考试,叶虎跟柳三月就都答应了。

  “等存山忙完,估摸着要去他家走一趟。”

  叶虎夫妻俩肯定要请客的,是感谢,也是再看看叶存山能不能提点小虎几句。

  他们这边对完账,叶存山还没回来。

  叶旺祖就从家里过来,留了叶延,晚上一块儿吃饭,又闲聊了些旁的事情,等叶存山回来才散。

  出去一趟,本来是为了拜见杜先生的,顶不住杜知春花孔雀的性格,在府城三年多给他憋坏了,到了蔚县老家,就藏不住本性,都没休息,就连着开诗会。

  叶存山去县里,就撞上了。

  除却书院书生,还有一些老秀才,本地才子与昔日同窗也在。

  甚至县老爷都被杜知春请来了,这场酒没法拒绝。

  杜先生爱酒,县老爷跟他们是一家,也爱酒,杜知春是个能喝的,全场就他们两个新科举人,更是被围着灌。

  叶存山回来没说话心情,简单洗漱倒头就睡,睡到日上三竿,再也不想出门。

  云程跟存银已经开始叠元宝,还教圆圆叠。

  叶存山出来,抱着一壶清茶喝,不解渴,说一句话就要喝一口。

  主要是跟云程讲煤铺子那些人的情况。

  都好着,有大半都重新组建家庭了。

  徐风老大难拖着,孙阳有样学样也拖着,万掌柜给他俩说过几次煤,说得烦了,就讲他俩不如凑合着过算了。

  然后他俩被这话惊到,往后几天都避着对方。

  被人提醒了另一种可能,加上多年感情积累,本就有好感,觉着躲着不是事儿,再重新接触也怪怪的,最后几经试探,还是走到了一起。

  存银给听得一愣一愣的,“我记得徐风是比孙阳大好多岁吧?”

  叶存山点头,“大了十岁,老大哥了。”

  存银垂眸,下意识掰掰手指。

  叶存山问他算什么,存银说:“我们才隔了八岁吧?”

  年幼时这差距明显,长大了看就还好。

  二十多岁的男人不显年纪,跟十几岁的小哥儿对比,只多了沉稳内敛。

  存银悄悄看叶存山一眼,觉得他也能找大几岁的。

  叶存山当他是没年岁概念,没多解释,反正存银也不会找特别大的男人。

  “他俩不一样,算特殊情况了。”

  其他就搭着说了些诗会的事,还有杜家去京都的事,跟云程转述了杜知秋的合作意思。

  “他说他借鉴了话本铺子的‘信件’模式,咱们铺子不是有留地址,外地书生可以写信交流交友吗?还有附带写作小技巧和文章分析。他将这种模式,用到了科举书籍上,在蔚县小范围试水过,已经将完整的经营计划做好,只等去京都大展拳脚。”

  这是杜知秋在京都站稳脚跟的敲门砖,他们杜家书斋铺面多人脉广,以此思路对科举用书做改进,可以与天下学子对话。

  比他们话本铺子的信件少了一道,因为他们可以当地收集当地交流。

  京都发出的就又不一样,大家按需购买就成。

  云程可太欣赏杜知秋的事业心了。

  他问:“那跟我呢?跟我怎么合作?”

  叶存山说:“他让你写一篇话本,最好是新颖的套路,但还是主流爽文,到时就是你在京都的首部作品。科举用书的改进,是需要长久经营才能见效的东西,流行话本才是获得话语权的第一步。”

  用作品推广,到来年春闱后,也该有一批有才之士来应聘,可以在京都快速招揽筛选,组建新的管理班底,开分店。

  分店云程可以接受慢一点,关键是好的合伙人难得。

  杜知秋承诺会好好经营云程铺子里的作品,即使到时书斋方面有不和,他也可以以朋友的资格提见。

  到京都以后,不和的概率就很低。

  他们跟京都的人打过交道,没谁说礼部尚书家跟太师府家关系不好。

  这是云程想要的合作,他开心了。

  叶存山歇会儿就沐浴更衣,焚香去酒气,午饭后随族兄弟一起进祠堂,擦祖先牌位。

  第二天早上,换上举人青衣,由云程给他束发,还稍稍修了下眉毛,一家四口结伴去祠堂。

  按照这时的规矩,祭祖前,小辈都要有参与,不能干等着。

  叶存山到地方后就跟他们分开,去叶根那边。

  同龄族兄弟里比较出息的都在,叶大作为亲爹,很快凑了过来,没人赶他,他就跟旁边看着。

  圆圆还小,要大人带。

  这边一起的还有挺多族里的娃崽,给存银跟云程的任务就是带孩子。

  进祠堂前,要保证他们衣衫整洁,再给他们洗手就成。

  旁边还有别的哥儿姐儿在,这年岁的人活泼一些,碍于祭祖气氛,不好找人搭话闲聊,相处下来很顺利。

  跟上回考中秀才时回乡报喜一样,云程想把这画面都记下来。

  上回考中秀才,他是全程用脑子记,回去后回忆着画。

  这次让叶存山去问过族长,他拿了纸笔,能随时画两笔做记录。

  族里想要留一份画稿,等云程画完,要找别的画师临摹一本。

  他本来说在府城停靠时,将东西交给庆阳跟钱满盈,但存银说他想画。

  存银画工进步很大,临摹复刻的能力没钱满盈出挑,画慢一些,也能做到七八成相似。

  是亲大哥的重要日子,他想见证留念,云程就给他机会。

  祭祖流程与从前一样,只是吃饭时间变长。

  叶存山没跟他们坐一桌,跟个新郎官似的,满场敬酒。

  他乡试贴榜出来后,喝酒频繁,每次还喝得特别多,自己又不是什么酒量好的人,云程看着他就担心。

  到他们这桌的时候,云程扯他衣袖暗示他,叶存山给他看酒杯。

  叶根从家里找出来的深竹筒杯,说这个装酒多,不用频繁续酒。

  实际就是给叶存山作弊用的,管他怎么喝,里边就那么半筒,每次小抿一口就成。

  因气氛好,在座的人也没谁想到叶存山会在祖宗面前作假,敬酒顺利。

  这都祭祖了,云程也想迷信一点,回家就问叶存山要不再对着祠堂的方向磕几个头赔罪。

  叶存山说:“不用了,族长说喝酒没我小命重要,说我考上举人,今天在祠堂骂两句都没事。”

  云程:“……”

  绝了。

  祭祖完,他们就能收拾东西北上。

  这是回来时就定下的事,村里没谁说什么。

  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少,收拾起来简单。

  晚饭是回家吃的,爷奶给圆圆还有存银都包了红包。

  存银过了十五周岁,按大众算法,他今年十七,不想跟圆圆这个小奶娃一样收红包。

  爷奶说给他成亲用的,“你以后在京都找,我俩也看不见,接下吧。”

  往年在家,他们对存银没多亲近,只能说不会故意苛待孩子。

  这些年分开,看着家里闹成这样,存银还是会给家里寄东西,也觉出好了。

  他俩给了,叶大这做爹的也该有表示。

  他平时作,但去医馆看病抓药的银子都是从云程他们的分红里扣,他每月还有养老钱,地租出去不用自己种,全是进项。

  家里养猪养兔子,他又会编竹筐,这些贴补下来,一年能攒下不少银子。

  要给存银,他舍不得。

  想想最近听说的,存银以后要有裁缝铺子,还是京都的裁缝铺子。

  也想想叶存山考上后,都有富商要送儿子给存银当赘婿。

  心里觉着存银是真的出息了,才去屋里拿了五两银子出来。

  存银还没说话,叶大就先讲:“你别嫌少,村里小哥儿嫁人,有个一二两的陪嫁就了不得。男人娶亲,也就五两八两的。”

  存银默了默,这银子放桌上没动。

  饭后他们要走,叶大叫他把银子拿着,存银不想要,还想呛他。

  叶存山帮他把银子拿了,叫他谢谢爹。

  存银:“……谢谢爹。”

  路上叶存山就说他傻,“你都知道他小气抠搜了,生气还能跟银子过不去?到时你没拿银子,他没损失,还得处处说你心气儿高,五两银子都嫌少。”

  存银就是不想要。

  叶存山:“够买三色颜料了,我看你用的时候都舍不得挖。”

  存银:“……”

  “那你给我买。”

  叶存山买了给他,就不算他拿叶大的东西。

  小孩脾气。

  一家人回去,叶虎带着儿子在院子外等着。

  果真如叶延所说,走之前,这对夫妻想请吃饭。

  没想到叶存山一天天忙到脚不沾地,原想是今晚请晚饭,算漏了他们要回家吃。

  现在饭是吃不下了,就变成了纯请教。

  族里能有个读书的好苗子,叶存山是高兴的,迎他们进屋后,出题考了小虎,叫小虎作文章的时候,也分纸写了不同阶段的学习方向。

  单独用信封装好,封面写上阶段名,给叶虎收好。

  有罗旭的前车之鉴,叶存山就不跟小虎讲以后还有多少东西要学,只在每个阶段点一下就行,到时小虎也会有先生指点,还能给他寄信,不急一时。

  叶虎把信收好,小虎也作好了文章。

  叶存山看他,就跟看见了从前的自己一样。

  启蒙晚,读书少,肚子里没货,所以一本《诗经》用到烂。

  文风也颇像他从前,只是少了他那时的平实质朴。

  小虎没有出去闯荡过,少了积累,有年轻书生的稚嫩与天真。

  所以叶存山又给他列了学习计划,“我有给族学捐书,你也可以去杜家书斋看。”

  叶存山说完,就等着小虎反应。

  令他满意的是,小虎没说不好意思去,而是说他经常去。

  “在县里时,每天都会去看会儿书,就是没明确书单,不知道该看什么,看得很杂。”

  书单是根据捐赠到族学的书籍列的,去书斋里,就不用按照书名来,叶存山给他说了大概方向就好。

  回头跟叶虎说,孩子不要养得太娇,农门学子比书香门第多的就是种田经验,知道百姓的苦与需求,还拿杜知春做例子。

  “他书堆里打滚的,到院试之前,都被杜先生打发到咱们村里体验生活了。”

  叶虎也是耿直。

  他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难怪你考得好我三弟考得差,你干活我三弟不干。”

  叶存山:“……”

  为不把人引入歧途,他好好给叶虎解释。

  解释完,学云程的教学方式,要叶虎给他复述。

  直到他懂,才说可以回家了。

  叶虎突然就觉醒了新技能,他说那是不是他能这样检查小虎的功课的,“我花那么多银子供他读书,他总要跟我讲讲他每天学了什么吧。”

  小虎什么心情不知道,反正叶虎离开时很开心。

  次日一早,他们一家坐牛车去蔚县码头,叶旺祖跟叶虎来送。

  码头这边,静河纸铺的人与杜家的人也在。

  纸铺就来了叶粮,杜家是兄弟俩都在。

  杜知春要在家里多待一阵再走,他在家里备考也一样,反正去京都不缺地方住。

  快一点,他会随送年礼的船只去京都,慢一点就是过了年再去。

  叶存山直言道:“你随年礼的船,早点出发。”

  杜知春就不明白了,“为什么?”

  叶存山:“不然你开诗会到明年,这几个月都不碰书了?”

  杜知春无言以对,抱拳道谢,“我知道了。”

  另一边,云程得了杜知秋一份礼。

  是新铺子开张的初期经营策略。

  “你看看能不能用上吧。”

  不然怎么说跟他合作舒服,生意的事另谈,至少相处中不会让合作伙伴吃亏,诚意十足。

  云程说在京都等他,“我会抽空写新书的,到时一起搞事业。”

  上船后,一切照常,按照预期时间抵达府城。

  回家要走很远,就近找了客栈住,结果迟来的雨季把他们堵在这里五六天,到第七天才又上船。

  这次船上人多东西多,彭先生跟平枝姑姑他们都在。

  谢晏清也收拾好了,约着一起出发。

  回静河村时,就被送行过一回,在府城短暂歇脚,还招惹了一批朋友相送,出发时眼眶泛红。

  圆圆不懂大人的离别愁,再次见到自己熟悉喜欢的人,开心得不行,要不是大人拦着拉着,她都要在甲板上跑几圈。

  去京都要十天半月的路程,远近得看天气。

  熬过雨季再出发,一路照顾小孩,用时十二天抵达。

  本以为不会有人接,结果刚下船,就有小厮迎了过来,自报家门,对上了信息,还跟平枝姑姑认了脸熟,挥挥手,就有十来号人帮忙搬东西。

  “大少爷说你们忙完家事就会出发,最晚不过中旬左右到,吩咐管事叫人在这边等着。”

  就为了能接到人,不让他们来时清冷。


  https://www.msvvu.cc/99360/99360908/135025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