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406章 鳞族复辟

第406章 鳞族复辟


刘歆也就刘子俊,是一个非常自负骄傲的人,曾经助莽龙子篡权不得善终,年逾七旬欲谋反被逼自杀。

        他是华夏大争之世后半段,楚汉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他是文学家、校勘学家、经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以及失败的政治家;他是楚汉皇室的后裔却背叛了楚汉,帮助异姓篡位,建立新朝;他是新朝的国师却又背叛新朝,年逾七旬准备谋反、重兴楚汉……

        别晕,这样奇葩的人物确实有。刘歆在大争之世时候学术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太炎先生称,“仲尼死,名实足以伉者,汉之子俊”,言下之意,古往今来,腐儒门学术仲尼第一、刘子俊第二。

        而且,由于刘子俊与莽龙子关系很好,在平帝的时代,大司马莽龙子就已给刘子俊任命要职,除了度量衡及天文历法之外,他更是制定意识形态的核心成员。?? 问题是,刘子俊身为皇族后裔,真是一点士大夫的风骨都不要了吗?并没有那么简单。揆其学术历程,刘子俊作为当时的“首席知识分子”,在开始时与莽龙子复古改制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刘子俊利用精巧的“谶讳”学说,协助莽龙子取得了政权的合法性,结束楚汉、建立新朝。之后,新皇莽龙子便禁止民间再使用谶讳了——怕别人也用这招来夺权。但新朝的权臣之一甄丰及其儿子却仍然想借谶讳来牟利,刘子俊的两个儿子刘棻及刘泳,也被牵连其中,结果被捕,处斩。

        一日丧二子,真难以想象刘子俊的心里是什么感受。不仅如此,莽龙子在诏书里声称,依据《尚书》记载“大舜处置四凶”的手法,对于新的“四凶”,亦应当效仿当年,流刘棻、刘泳于幽州,投王奇于崇山,放甄寻于三危,殛丁隆于羽山,都用驿车载着他们的尸体到达。也就是说,杀了他的孩子还不算,还要凌辱他们,布告天下!

        这让帮助莽龙子篡位、并且亲笔拟即位诏书、现在仍然深受莽龙子重用的权臣刘子俊情何以堪?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呢,要不然怎么体现莽龙子的癫狂?刘棻之死,差点把他的老师都牵连至死,但刘子俊一点事儿都没有;不仅如此,王莽要求刘子俊把女儿刘愔嫁给太子王临。

        王临,是莽龙子的第四个嫡子。为什么他能当上太子呢?因为他的大哥以前杀了一个奴仆,被莽龙子逼死,换取了莽龙子大义灭亲的好名声,结束了政治困局;他的二哥往大门上泼狗血,被莽龙子逼死,让莽龙子借机诛连除掉了多位政敌,打开了新的政治局面;他的三哥病歪歪的,身体和品行都太差,所以,太子就轮到王临了。

        这意味着,太子妃刘愔日后会成为皇后。莽龙子这又是在向刘子俊示好呢。

        但这种平静很快打破了。王临和他母亲王皇后的侍女原碧偷情。但这个原碧,又是莽龙子的侍妾。两人商量着要把莽龙子毒死。结果,这时莽龙子不知是否发现了什么端倪,以大风吹倒王路堂为由废掉了太子。王临和刘愔被赶出了未央宫,在外居住。??  王临给王皇后写的信,被莽龙子发现了。追查下来,莽龙子逼王临自杀了。因为懂天象的刘子俊曾经预言过宫中会有白衣会(丧事),怂恿王临谋反,也被逼自杀了。接着,莽龙子的第三个儿子也被活活吓死了。

        这样一来,皇帝莽龙子的四个嫡子都死了,无人继皇位。而好友刘子俊,也被王莽杀了二子一女。

        可以想见,打一巴掌分一块糖,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怎么会好过?大知识分子刘子俊放弃了自己的操守,说着自己也不相信的谎话来襄助莽龙子,却落到这样的结局,这算不算活该???  眼看着莽龙子的统治越来越不得人心,起义者风起云涌,一浪接一浪,身为皇族后裔、又享有极高声望的刘子俊,也被朝中一批大臣所秘密拥戴,他根据天象来计算辰光,准备谋反。可惜,事情未成就被发现了,刘子俊不得不自杀。

        杀起儿子来毫不眨眼的莽龙子,处死了曾经最忠诚的刘子俊,仿佛一夜之间变老了。现在,他没有儿子,没有朋友,没有忠臣,很快,他还将失去他的国家和性命。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迷局,就是为什么刘子俊和莽龙子这对君臣,拼了命要复古,不但在内容上要追求和上古治理朝政的规矩一样,连对付政敌的形式也尽心尽力要求相同?其实对这些历史谜团,彭族长老堂的研读结果是,莽龙子应该是鳞族转世?,或者是鳞族中觉醒的大能者,他找到刘子俊这样的上古典籍研究学者,就是为了发掘鳞族遗迹,复活鳞族大能者,发现鳞族遗留下的法宝。这样才能重新建立鳞族王朝!

        而刘子俊本身就学富五车,掌握当时楚汉王朝内的图书秘阁,无论是偷窥上古秘闻,还是别有用心篡改一些上古资料,甚至制造出新的谶纬出来,这对刘子俊等人来说是最方便不过了,他掌管着中秘的图书,而这些书中就有好多从先秦流传下来的无名古易书,从中选取两种作底本,再参以其它的易书,要作成两部新易书是不难的。自然,这也需要付出劳动,看看桓谭所记,《连山》有八万言,《归藏》却只有四千三百言,可见刘歆等人是先作了《连山》,用力甚勤,故卷帙巨大,到了造《归藏》时,心力已尽,仓促成书,故仅及《连山》的二十分之一的篇幅。

        《连山》作成后,藏于兰台(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并在社会上流传。为了使人相信这的确是古传的易书,作伪者自然不敢吐露实情,后来刘歆被诛,其事益无人知晓,故桓谭见到了《连山》、《归藏》,也相信是古易而写入了《新论》。此书北魏时尚行于世,故郦道元尚得见而引之,至《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则其时已经失传。

        刘子俊等伪作得这部《连山》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已经不可详知,据《周礼》所言:“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郑注曰:“三易卦别之数亦同,其名占异也。”贾疏:“经卦皆八者,谓以卦为经,即《周易》上经、下经是也;皆八者,《连山》、《归藏》、《周易》皆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本,其别六十四。”又曰:“占异者,谓《连山》、《归藏》占七、八,《周易》占九、六,是占异也。”

        若郑、贾二人不是妄断臆说的话,那么此《连山》的形式应当大体与《周易》相同,只是阳爻称七,阴爻称八,其中还窃用了《归藏》和《易传》中的文字(详下第六节)。疑此书除了六十四卦经外,还和《周易》一样作了《传》,故能至于八万言之巨也。

        东汉的《连山》失传之后,到了南北朝时期,梁元帝又作了一部《连山》。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兰陵萧氏皆明于易理,盖本自家学。据《南史》,梁武帝萧衍撰《周易讲疏》及《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等义;梁简文帝萧纲(萧绎之兄)也撰有《易林》十七卷。梁元帝萧绎亦著《周易讲疏》十卷,又著《连山》三十卷,《金楼子·著书篇》曰:“《连山》三秩三十卷”,注:“金楼年在弱冠著此书,至于立年其功始就。躬亲笔削,极有其劳。”可见这是萧绎早期的作品,但是用了很长时间才写完定稿,前后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旧唐书·经籍志·五行类》和《新唐书·艺文志·五行类》皆著录梁元帝《连山》三十卷,此书《宋史·艺文志》不著录,盖其时已佚,今已不可考。唯据霸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曰:“焦赣《易林·乾卦》云:‘道涉多(石)阪,胡言连蹇。译瘖且聋,莫使道通’,据梁元帝《易连山》,每卦引《归藏》、《斗图》、《立成》、《委化》、《集林》及焦赣《易林》,《乾卦》卦辞与赣《易林》卦辞同,盖相传误也。”

        可知此书乃杂采易学类诸书编纂而成,故卷帙浩大。而《斗图》之类的书,皆是以《周易》卜筮占验的派生类作品,不似圣人之旨,故自《隋志》以降,皆入于《五行类》。如《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有《易斗图》一卷,郭璞撰;《易立成》四卷;《周易委化》四卷,京房撰;《周易集林》十二卷,京房撰,《七录》云:“伏万寿撰”;《易林》十六卷,焦赣撰,梁又本三十二卷,等等,这些除了焦赣《易林》(即《焦氏易林》)外,今皆不传。

        以此推之,梁元帝《连山》的形式当不与《周易》相同,而是同于焦赣《易林》之类的五行类著作,故不入经类而入于子部之五行类,可惜今天已经只字不存。

        继梁元帝《连山》之后,隋代的刘炫又造了一部《连山》。据《北史·儒林传》,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人,学识渊博,但宦途不遂,做过几任小官。著书多种,而《连山》乃其所造的伪书。《儒林传》云:“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有人讼之,经赦免死,坐除名。”

        刘炫的这部《连山》虽然被发现为伪,但并没有遭毁,《隋志》和《旧唐志》里虽然不著录,在《新唐书·艺文志·经部·易类》里却著录了《连山》十卷,不著撰人名,司马膺注。这书肯定不是梁元帝的《连山》,因为在同书《五行类》里著录了梁元帝《连山》三十卷,所以这只能是刘炫伪造的那部《连山》。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连山·附诸家论说》引胡应麟曰: “《连山易》十卷,见《唐·艺文志》。按班氏《六经》首《周易》,凡夏商之易绝不同。隋牛宏(弘)购得寓内遗书至三十七万卷,魏文成等修《隋史》,晋、梁以降,亡逸篇名无不具载,皆不闻所谓《连山》者,而至唐始出,可乎?《北史·刘炫传》:‘隋文搜访图籍,炫因造《连山》、《鲁史记》上之。’马端临据此以为炫作,或有然者。盖炫后事发除名,故《隋志》不录,而其书尚传于后,开元中盛集群书,仍入禁中尔。”又引胡一桂曰: “《连山》十卷,见《唐·艺文志》。自唐以前并无其书,则唐之《连山》似隋世伪书。”

        说皆是也。其书《宋史·艺文志》不载,但宋代黄裳说:“《连山易》,长安人家有之,其卦皆纵。”邵博亦曰:“《连山易》意义浅甚,其刘炫之伪书乎?”,则南朝宋代尚存于世。

        南朝宋时又出了一部《古三坟》,一卷,分为《山坟》、《气坟》、《形坟》三篇。其中《山坟》又被称为《连山》,其书以君、臣、民、物、阴、阳、兵、象为八卦,卦序排列以山为首,其首八卦为叠山象、藏山兵、连山阳、潜山阴、兼山物、列山民、伏山臣、崇山君,名皆怪异,辞意浅陋,后人已经辨其为宋人所伪撰。《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列入《经部·易类存目》,《提要》曰:“案《三坟》之名见于《左传》,然周秦以来,经、传、子、史从无一引其说者,不但楚汉至霸唐不著录也。此本晁公武《读书志》认为张商英得于比阳民舍;陈振孙《书录解题》以为毛渐得于唐州,盖宋人所为。其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伏羲之《易》,《归藏》为神农之《易》,《乾坤》为黄帝之《易》,各衍为六十四卦,而系之以《传》,其名皆不可训诂,又杂以《河图代姓纪》及策辞政典之类,浅陋尤甚。至以燧人氏为有巢氏子、伏羲氏为燧人氏子,古来伪书之拙,莫过于是,故金元以来,自郑樵外,无一人信之者。至明何镗刻入《汉魏丛书》,又题为南朝阮咸注,伪中之伪,益不足辨矣。”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3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