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354章 天意在我

第354章 天意在我


这里面还有许多人族篡改的玄虚,因为同样的传说在大周始祖后稷也就是弃的出生时候,也有类似的内容,不过是弃的妈妈是踩了巨人的脚印,而脚印完全是个葫芦形,也就是卵圆,另外弃契同音,两位先祖的母亲姜嫄与简狄,同样是圣王的妃子,姜和狄都是戎人的简称,也就是说,他们的母系都是来自于西戎,两个人或许是表兄弟,但大邑商却是翔族的典型代表,一直是作为东夷的正统来统摄天下,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应该是被历史遮掩的黑暗之处。

        不排除当时东夷的商族先人,因为其子裔困难,将契寄养在西戎族,这种翔族平时看不上的野蛮人族,更大胆的猜想则是,翔族当时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卵生方式,契的出身,完全是以人族的私生子方式进行的,也许是翔族后裔商人,以人族方式繁衍了契,也可能是契是人族的孩子,被李代桃僵作为了商族的孩子。为此,不惜编造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这样的溢美之词。否则何必如此大张旗鼓宣扬自己的出身和鸟卵有关,分明就是在声嘶力竭强调,我是卵生,我是鸟生的,我是鸟人,我是纯种的翔族!

        元帅对大邑商从东夷族出身到神奇地成为人族三代的统治者,这里面的转变非常好奇,为此进行了如此的考证和推测。其实这样的考据离事实已经不远,因为在大周开始,同样有人利用了对天降玄鸟这样的类似神话,开始对自己的出身进行化,这个人就是葫芦之子周公姬旦,一个从小就知道肩负重任的人,一个被玉清仙尊安排为道德天下的最大后手,胜负手。

        镜头回到大周武王病重时候,心焦如焚的太保,文王姬昌的庶长子,大周名义上的神权最高大祭司召公,还有文武两代大王信任的头号心腹重臣,灭商前线总指挥太公姜尚,两个人结伴要去神庙祭祀求上天的启示。这个时候,一直以文弱不问世事的公子周公知道了,满脸忧郁着说,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先王为之担忧啊。于是开始了他的一系列的(不知是否怀有政治目的)作秀表演:他声言,用自己的生命做抵押担保,——表达了他对周朝对周王的献身精神;设立三个巨大的祭坛,——看样子如果需要的话,他果然要为之牺牲自己了;然后面朝北站着,胸挂璧,手执圭,向周家先祖太王、王季、文王祈祷,——内心的虔诚必然附着于一定的外部形式;然后,就让史官来代他宣读他事先写好的祷告词:

        你们的长孙(周)王(姬)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在上天有助祭的权责,那么就让我(旦)身代(周)王(姬)发之身吧。旦巧能,多才艺,能事鬼神。乃(周)王(姬)发不如旦多才多艺,不能事鬼神。他刚受命于上帝,敷佑四方,因而能安定你们在世上的子孙,四方之民没有不敬畏他的。不要坠毁上天赐给周家的使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将听命于大龟,你们答应我,我就把璧与圭带回,等候你们的命令。你们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把璧与圭收藏起来。

        这番表演完全让太保召公和太公姜尚惊呆了。太公的惊呆,是他突然意识到,大周这种危机应该是老师仙尊完全可以筹算出来的,那么这个突然蹦出来的武王之弟,如此有板有眼的表演,毫无疑问,应该是有来自昆仑玉虚宫的授意。而这种授意,师尊甚至都没有向自己暗示过,可见师尊是不希望自己多事的,既然想明白了此点,也记起师尊当时说过要赐予自己一场富贵,眼下自己已经完成了灭商大业,也确实应该见好就收,至于大周的权力继承,还是让姬周家族自己商量吧,自己作为外人,实在是没有置喙的余地,于是,太公姜尚理智地选择了闭嘴,沉默不语。

        太保召公对此更是感慨万千,心思千转,自己虽然位居太保,但这显然是父亲文王希望自己作为家庙的守护者,更多的是作为族中大祭司的使命,至于王位继承,显然不是父亲考虑的地方。那么自己现在的身份就十分尴尬,既需要担当起向上天求助,让武王尽快康复起来的重担,又要十分谨慎,不能露出丝毫的要窃取王位的心思,否则就是有违父王的嘱托。恰恰在这个时候,自己一直没有在意的这个武王嫡亲兄弟,排放老四的公子姬旦,这样站出来要以身承担武王的病痛,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实在是太清楚不过,如果武王不治,自己可取而代之。问题是这样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周公姬旦是文王的嫡子,本来有权力继承,但是,武王自己却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年幼的姬诵,彬彬有礼,年少稳重,对自己和太公也十分尊重,大家心理都有底,即使武王不治,也后继有人。但这个时候,周公姬旦突然跳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如果阻拦,那么于事无名,毕竟周公姬旦代兄祈祷,也是兄弟亲爱的表现。可自己如果不阻拦,周公这次祭祀,就会给人传递一个明显的信号,在大周顶级圈里,姬旦可以和自己和太公一样,参与最高决策,可怕的是,自己和太公本来一个掌握神权一个掌握世俗之权,可周公一参与进来,可就同时能够染指神权和世俗之权,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在召公的犹豫和思考中,周公姬旦已经快步走向了神庙,召公只能无奈叹息一声,心里默默祈祷,既然大周是被天意选择之邦,那么上天一定会注视着大周眼前一切,一切,就交由天意吧。

        天意显然是站在周公姬旦这边儿的,一个幼小时候就被穿上青囊葫芦衣,被赐名为旦的男子,显然是被玉清仙尊早就选定的葫芦仙娃,是要在人族世界内开花结果,哺育道德天下的仙童。周公姬旦初试锋芒就锋芒毕露,借助神庙祷告,完成了他的惊艳亮相。

        其实周公旦借祷告不仅向世人表达了他的赤胆忠心,也婉转表达了他是一个智慧巧能、才艺非凡的人,那么也向他的小弟兄们间接发出了警告,意思是说,你们都给我小心了,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到时候,大家伙都可别妄图和我来争。因为我姬旦,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真正为人族制定道德规范的执行者。

        这样祷告之后,周公就到太王、王季、文王先祖的神位前占卜。一番手脚,左右折腾,占卜的人异口同声说:吉。周公大喜,然后又拿占卜的书验证,果然大吉。——是否大吉,历史很难说清了。疑问很多,譬如占卜的人,是不是周公事先周密安排好的?占卜的人是否畏惧周公的权势,而顺从了周公的意思?还有在场的人能否都能看到占卜的那一小片龟甲,以及上面烧灼的裂纹?等等。大吉就大吉吧,在场的人也就信了。待这一切做完后,周公立即就带人进宫,前去向武王当面报喜道贺去了。从武王那里出来,周公私下里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祝文和占卜的结果,收藏在了一个金属装束的匣子里,做了严实的密封,沉着脸告诫看守匣子的人,说这件事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给我走漏半点风声!

        这对身为太保的召公来说,又是一个艰难选择的时刻,不过对于周公姬旦来说,他成竹在胸,因为从召公和太公默许自己站出来代替他们去祈祷上天的时候,就注定了召公对自己的退让,所谓气势为己所夺,他想,召公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出现代表了背后的深层意思,自己,是上天仙尊选定的大周掌舵人,如果召公也信奉天命,那么就没有理由出来反对自己,否则召公就成了出尔反尔之人,这对于一直以忠厚谨慎,兢兢业业为祖宗社稷服务的召公来说,是决不容许出现的质疑。一个大神官,前后言行不一致,那是要受到上天责罚和祖宗谴责的,所以,召公只能看着自己往下面表演,而自己也不会给召公发难的机会,因为自己并不会做什么过分的事情,一切,都在天意的笼罩之中,在天道的运行监督之下。对此,周公姬旦信心百倍,因为,自己背后站着的是天!

        武王的病果然好了,这其中我们无意追究遥远历史中周公主持的占卜,是否玩弄了手脚和花样,也不再追究占卜真实与否的结果,但武王的病有了好转,这可能是一个事实。因为周公当时弄了那么大的动作,惊天动地,活灵活现的,这对病中的武王,无疑有着巨大的精神安慰和鼓舞。但这精神的作用终究不能医治身体的病疾,这恐怕连周公也心知肚明。结果,挨了一些时日,周武王终还是带着他对一个新生王朝的思考,极度遗憾地撒手人寰。

        那一天,大周王朝的天空浓云密集,布满阴霾。

        武王崩,其子诵即天子位,是为成王。——安民立政曰“成”。成王当然是他死后得封的谥号,不是活着时人们对他的称呼。就像姬昌生前功德惠万民,谥号文王;姬发武力取殷商,谥号武王。成王也是在他生前完成了平定三监、营建洛邑、统一周天下,死后封他的谥号。

        我们知道,诵即位,只有十二三岁,年幼无知,尚在“襁褓之中”,一直精神高度紧张的周公旦,不待商量,没有过渡,武断——当然也可以说成是果断地,“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司马迁语,下同)。——践,登上意。阼,是堂前两台阶中东面的一个。以一般礼节,宾主相见,客人走西面台阶,叫做“阶”;主人走东面台阶,叫做“阼”。引申来,天子主持祭祀时谓之登阼,所以“阼”也指帝位。但周公并未即位,而只是代理天子行事,正如太史公含混简言之:摄政当国。摄政,你可以理解为代理行政;当国,其实是把国家、王权一人独揽了。周公这样做,一是天子年幼,不能执政;二是此乃王朝非常时期,须有非常决断;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这三条,皆为实情,毋庸置疑,这就足以让周公有理由来代成王“摄政”、“当国”了。当然,你也可以质疑以致质问,这三条,皆为实情,毋庸置疑,但这果真就可以成为周公来代成王“摄政”、“当国”的理由么?这一问,就问出了很多问题。

        我们知道,周人从很早的时候,就初现国家的建制,辅佐君王的上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下设有:司徒,掌管农业;司马,掌管军赋;司空,掌管百工职事;司士,掌管版籍爵禄;司寇,掌管刑狱和纠察;另设“六卿”,管理王室贵族事务。分别为太宰,掌管王室的奴隶和财务;太宗,掌管贵族事务;太土,掌管司法;太史,掌管王的册封和祭典;太祝,掌管祭祀和祈祷;太卜,掌管卜筮。此外还封有师氏、亚、族等官职,主要是率兵出征或负责防务。除了这一整套领导班子外,还有大量为王室服务的内廷事务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师、少傅、少保;有四辅:道、辅、弼、承;担负具体业务的,还有膳夫、缀衣、小臣、寺人、内竖、阍者、门尹、司王宥、火师、水师、大酋、太仆、御、右、萃车、趣马、师氏、虎资、舆人、医、艺人、隶人、太子宫尹等等。

        这么庞大复杂的行政编制,相适应的就有十分详尽明确的规定和纪律。但这些在这个时候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什么“三公”了,“六卿”了,“五官”了,“四辅”了,都眼睁睁看着周公代成王治,面南而坐,背依屏风,接受群臣百官、四方诸侯的朝见。——你看这坐相势态,乖乖,哪里是暂且代王行政,俨然一周家统国的君首了。对此,大家开始可能只是小小的疑问,接着便有了内心的警觉,随后便表达出强烈不满,很快形成了天下舆论。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3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