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297章 美化家世

第297章 美化家世


在这种无奈的恭维声中,有莘氏并没有想到,一个同样是翔族种族的势力,却不像有莘氏甘于那样黯然退出争权夺利的政治舞台,反而从此燃起了野心勃勃的权力争霸之火,数百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获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团结更多的朋友,分化更弱小的敌人,终于从一个让任何人都没有提防的小小部族,成长为新一代的华夏统治者。这就是大邑商!

        最早注意到大邑商和翔族的关系,是元帅深入到妇好黄泉大墓中发现的玉凤和鸱鸟之尊伸出了疑心,他抽丝剥茧,步步追索,最终终于解开了石破天惊的秘密,原来在人族三代之初,也就是大夏和大邑商时代,翔族始终是笼罩在人族统治背后的巨大阴影,甚至有时候撕破面具自己出来站台。

        但人族典籍对此千方百计羽翼掩饰甚至篡改曲解,弄得好似人族自己内部出了问题,其实很多问题恰恰是翔族干涉和插手导致的。这种情形,或许就是三清仙师启动天心,发动天道要进行封神之战的初衷之一,彻底解决人族独立的隐患,为人族正名。

        看来孕育着人族礼仪规矩和道德法则的西岐,也就是大周联盟,是要顺从天道代商而立了。这点元帅不再怀疑。

        回到追索大邑商和翔族的联系,其实还要从大夏的隐秘历史中追寻,从史籍上可以看出,夏同先商是并立的。在古代,是氏族部落联盟制,并没有后来的天下一统的概念。各个氏族部落之间此长彼消、此强彼弱,强者便为各部落之共主。夏商皆出有莘氏,并立发展到商汤一代,商汤一脉击败夏桀一脉,成为天下共主。商汤之举可说是篡权夺政,终商一朝,不提夏。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和大夏是平等的,自己并不承认大夏的统治,合法的天下共主地位,那么何必要提到大夏呢。

        商汤革命,既然是革命,那就一定是自己顺应天命,可大邑商早就是顺应天命的部族,天道更多是在自己这边儿,君不见在大夏刚开始统治的时候,地位并不稳固,太康失国,少康中兴,还是大邑商联络一些翔族进行辅助,这给了商人极大的自信。所以从甲骨文中,至今不见一个“夏”字。由此,元帅大胆认为:夏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商的早期历史,因而撇开商而单独去寻找夏,基本上是找不到的。

        总之,大邑商认为自己和有莘氏关系与大夏一样密切,所以在承载翔族的复兴荣光时候,自己的责任和大夏是一样的,甚至会比大夏做得更好。君不见除了翔族之外,还有很多妖族兽人族等也来投奔大邑商,这比大夏自己号称是各族王者,但实际主要依靠人族和翔族撑腰强得多。

        这种自认为王道正统的心理惯性思维,大周族在刚刚崛起的时候也时常显露,周族虽然也自称出自帝喾,即出自有莘氏,且先祖弃在夏政为稷官,但元帅总以为有编造嫌疑。然而,即便早期历史是伪造的,自季历娶挚国太任,到文王娶有莘氏太姒,文王之后亦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有莘氏血统。(挚国王室一族的奚仲为夏禹之车正,奚仲之后仲虺为商汤的右相,仲虺之后祖己又为武丁之右相,祖己之七世孙立挚国,以任为姓。)

        在元帅综合看来,大夏大邑商以及正呼啸而起的大周三代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把姻亲联盟的对象,放在了和天翼翔族大有渊源的有莘氏这里。自然,有莘氏由于女性族人当政,生育繁衍能力并不强,这就造成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不断退化,又在大夏的统治权政治斗争中失败,只好收敛野心,梳洗打扮,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如何和人族的君王家族联姻这条路上来。而所谓人族的代表者,其实质都是和翔族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大夏和大商,这里面大商自己甚至是比大夏更纯真的翔族血脉,他们在占据了人族的王者这个大义名分下,更是对和自己出身一样的翔族势力大为警惕,甚至欲除之而后快。通过大夏和大商,对有莘氏代表的翔族的势力消化一直进行,也就是对东夷的战争,一直是一手硬,直接发动攻伐,一手软,通过联姻等将其纳为信奉人族天道的新势力,特别是商王武丁,将有莘氏的女首领妇好都迎娶过来了,彻底将有莘氏纳为大邑商的属国。后来大周得到天启,在三清的道德天道的感召下,文王的父亲为了附庸风雅,开始积极向有莘氏求亲,其目的就是和大夏和大邑商的开国君主看齐,让手下的道德之士一起来颂扬大周的历史,也有和前代人族圣君一样的婚配,这才是脸上的光彩,也注定是天命归周的表现。为了将来子孙改朝换代而有一个好的出身,一个血统高贵的娘亲,一个地位尊贵是两代人族王者配偶的良配。这也预示着天命所归嘛。

        彭无害年少时候就在父亲的督导下,诵读过诗,当时儒门正在努力将诗进行编辑,以道德为底,利益为柱来建筑华夏新的哲学观,真正竖立起人族为尊的实现,至于其他异族,一概斥责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摒弃在旁。

        怪力乱神就包括了妖族,以变幻为怪,巫力,以通幽为力,兽人,以杂交为乱,翔鳞二族,以超凡为神。儒门大宗师仲尼老夫子,一竿子将这些伴随人族共同滋生在华夏九州大地上的异族,全打翻在地,再不允许人族的典籍和记载中出现只言片语,一句思无邪来硬生生地刻下了规矩尺度,这是令彭无害的老爹,熟稔各种上古各族源流变迁衍化的彭不悔十分不满的,所以在其言传身教下,相反对翩翩多异姿的各异族充满了好感和赞美,自然,也不缺乏批判意思。这种态度深深地给予了彭无害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下,隐隐觉得和禽兽飞鸟作伴,欢欢然做人语,也是十分有趣味的事情。

        在彭无害被彭不忧携带至荒山古庙之时,面对人熊变幻,彭不忧虽然早有准备,但依然吓的汗毛倒耸,心惊胆战。毕竟那浓郁的熏人的兽体腥臭味道,是人类天生害怕和躲避的,但彭无害当时则无多大惊惧,相反还好奇看到了爹爹曾经描绘过的妖兽变幻成人的神奇,这种镇定自若还带着些欣欣然的形态,有助于他迅速完成了移魂大法,当时彭不忧还以为自己手法干脆利落,得益于功力渐长,却不晓得乃是彭无害自己心神飞跃欢乐,让其事半功倍而已。

        在彭不悔给儿子的讲述中,人族中流传的诗中至少存在大周族五大史诗: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这几首诗较全面地记述了周族起源、迁徙、发展、壮大、鼎盛的历史,基本具备了史诗的性质,可以说是史诗的雏形。

        《生民》讲述周民族的第一个男性始祖后稷神异的诞生,以及后稷发明农业、率领族人定居邰地的历史。

        上古时代,有邰——也就是彭无害所处时代雍州西北武功一带——这个地方,还是一片蛮荒蒙昧的土地,人迹罕见,怪兽出没。这天,有邰姜氏的女儿姜螈在野外踩到巨人的脚印,忽然怀孕,十月之后,生了个鸡蛋一样的东西。族人认为这是个不详之物,便将他丢弃。可是,这个带着胞衣的弃婴却天生具有神奇的本领,把他撇在狭窄的街巷,牛羊见了,便绕道而行,将他弃于树林之中,正遇上砍伐森林,使他得以生还,将它扔在冰河之上,竟有鸟儿张开翅膀覆盖着他,几经磨难,他居然逢凶化吉活了下来。姜螈族人以为神谕,于是收养了他,起名叫做弃。这个男孩儿就是周王室的始祖,他应该是最后一代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周人。

        他是个天生的农师,他播种的种子总是生机勃勃。他在舜的时代作农官,遭遇到天灾,他教百姓耕地播种,解决了天下黎民的饥荒,被舜封在他的诞生地有邰,号为后稷。?这就是《大雅·生民》中记述的神奇的故事,它讲述了周民族始祖的诞生过程,在叙述中夹杂着各种神奇的传说,充满了超现实力量的奇迹。

        后稷之后,经过了数代传承,周人在夏世丢掉了农官的职位,奔窜到西北的少数民族区域,数代之后,伟大的公刘成为部落领袖,他带领族人,辗转迁徙到了豳地,在这个富饶辽阔的地区建立了新的家园,这次迁移,是周民族繁荣兴盛的前提。公刘在部落内实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族人共同选举部落头领,主要以农业为生,时或有人还粗通一些锻造的手艺,他们还懂得观察太阳的影子来辨别方向,用土地的干湿程度来辨别质量,这样一边累积粮食,一边操练武功,修缮兵器,扩大统治疆域。几代之后,周民族人丁兴旺,军事力量也日益强大,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最初的基业。?国人在《大雅·公刘》中,用平实的史笔,如实地纪录了公刘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业绩。比之《生民》,这部作品剔出了神话传说的原始痕迹,真正具有了史诗的特征。

        此后又经过了约八、九代的时间,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的时代,周民族又举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他们从豳地来到了周原,就是当时天下闻名的周原,西岐凤山一带,开始筹建家天下的周王朝。《大雅·绵》中,記述的就是古公亶父的业绩。?这时他们已经有了“司空”、“司徒”等官员,有了带有“皋门”、“应门”的宫室,有了祭祀的“冢土”,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周文王这样的继嗣,古公亶父的妻子也有了不同凡响的地位,而这一切,正说明了周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他们不仅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而且王国内部等级明确,行政机构也趋于完备。古公亶父被后代谥为“太公”,成为周王朝名副其实的奠基者。

        在《皇矣》、《大明》中,主要叙述文王和武王励精图治、振兴周室的功绩,这五篇史诗,基本上勾勒了周王朝兴旺的历史概况,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周王朝在文、武、成、康诸王统治期间,是它的鼎盛时期,《诗经·周颂》和《大雅》中保留的颂赞诗,大多赞颂文、武、成王的业绩,像《周颂》的《维天之命》、《天作》、《噫嘻》、《载芟》等,此外,《大雅》中也有些此类的颂赞,如《文王》、《文王有声》、《下武》等。《大雅》中还有少数的几篇颂诗作于西周后期,赞颂宣王的短暂中兴,如《江汉》、《常武》等。从这些祭祀和颂歌中,可以见出周王室繁荣昌盛的情景之一斑。?成康之后,周室便逐渐走向衰落,传四世到懿王年间,开始出现了抨击时弊的怨刺诗,此后,厉王的暴虐和幽王的浑噩,不仅彻底地遮蔽了宣王短暂的中兴给西周王室带来的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也将不可一世的周王朝淹没在一片感世忧时的海洋之中。这一时期,是《诗经》中怨刺诗的鼎盛时期,集中在《大雅》中的这部分。

        彭无害现在身兼域外人族的知识体系和观察方法,自然剔除了当时在接受爹爹传授时候的那些神话色彩,客观地看待所谓周人的史诗,在他看来,《公刘》写周人祖先公刘带领周人自邰迁居豳地以及在此开垦荒地、建设家园的历史。《绵》则写古公亶父为避开戎狄的侵扰,率领族人由豳地迁至岐山之南名为“周”的平原沃野,从此该民族自称为周人的历史。《皇矣》歌颂周文王讨伐崇、密两个小国的战绩,《大明》则赞颂武王在牧野大胜,一举灭商的事迹。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4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