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289章 抗周英雄

第289章 抗周英雄


大邑商的一代雌主妇好大将军,顶盔披甲,率领大邑商各个忠诚于王室的武士,对东夷方国进行了持续二十年的残酷征伐,在元帅看来,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在域外星系坚里梅人的政治角度来看,持续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双方说代表的利益集团是势不两立的,或者是因为种族文化,或者是因为经济利益,或者是因为国土争端,总之,如果战争打了二十年,那么除非一方将另一方打趴下,不死不休,否则仓促谈和,让前人的努力毁之一旦,就是最大的罪过了。

        从事实来看,大邑商应该是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不断击溃一个又一个方国,不断取得征伐的胜利。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元帅清晰知道,在自己三清师门开始蠢蠢欲动挖大邑商墙角的时候,大邑商仍然有大部分军队主力驻扎在东方边境,依然对东夷集团保持强大的威慑。

        这就很难说得过去了,这就说明,大邑商对东夷的战争,根本就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东夷人根本没有融入到大邑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范围内。东夷人依然是个独立的政治军事文化集团,甚至保持着巨大的经济能量。

        那么问题就回到了最初,为何看似英雌凛凛的妇好大将军,不断地被予以信任,号令大军进行征伐,但战争却旷日持久屡屡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呢?不用讳言,这种持续几十年乃至断断续续在数百年时间里永无停止的战争,耗尽了大邑商的全部精力和实力。否则,乃至西方某个小小国家也不会如此野心四起,在某些大人物的有心推动下,开始逐渐并吞周边势力,终于成为西方一伯,让大邑商心有忌惮,在全力对付东夷这个具有极大不稳定因素的敌对势力时候,还要硬着头皮,准备以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手段予以解决。

        至于军事手段,不是大邑商不想,而是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的历史发展也是证实果真如此,大邑商只有依靠各地方部队,进行防御式样的作战,而这根本拦不住早有准备的西伯侯联盟军队。

        在万般无奈下,大邑商想到了利用炼气士这种超自然能力的人物,这本来也是令王庭比较不放心的一类种族,因为他们和翔族甚至人族的大敌鳞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族建立在九州的统治以来,无论是夏还是商,其实都是千方百计贬黜翔鳞二族的,上古历史也在重塑,根据官方的版本,上古之时人族就有圣人出焉。什么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等,什么黄帝炎帝等等,统统是人族的圣贤。

        哪怕有些大神身上实在是具有鲜明的非人族特征,官方历史对此也是坚定不移认定,其实圣人乃是得到了上天护佑,才天生异能。实在解释不过去的,干脆就以夷入华夏就是华夏来搪塞。这样一来,翔族后裔为核心组成的东夷集团,既是对立的敌族,但如果被征服后,也就不断被纳入华夏文化圈内,因为人族需要这些种族传承的文化来为自己涂脂抹粉,显示自己是天道所归,异族所向。只是要对归降的翔族等异类严加看管,不授以各类实权,最终湮灭于自己族群之内。

        这样的瞻前顾后的处理,如果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然是没有大问题的,但如果在短时间内,由于安抚的作用大于消化,各种隐患还存在,甚至在外界刺激下会蓬勃发展,很容易酿成了祸患。这样的事例在大周代商的历史风云变幻中,就出现了,当时有些异族本来就心怀不满,当初被大邑商招安后,被命令去偏远边关之地镇守,结果等到大周部落联军杀来,这些边关正是首当其冲。

        镇守边关的异族武士,第一没有朝廷的军饷兵士补充,二来作战计划不被信任,而是被横蛮地命令主动出击,朝廷上方打得主意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两相消耗的主意,这就未免太令前方异族将士心寒。所以屡屡上演截教甚至异族的武将背叛大邑商的事例,因为一无粮草二无援兵,抵抗下去就是死路一条,这些异族为了保留自己的身家性命,独立传承,也不得不为自己考虑。跟更何况当时三清圣人运筹帷幄,早早签订封神榜,以周代商被纳入天心之中,顺应天道,如果谁能逆天,那肯定是一个横死甚至重新转世投胎的结局。这也不得不让异族心有忌惮。

        总有人说封神榜对截教不公平。但平心而论,各方大能之士的陨落,是按比例来的。至少大面上是过得去的,只是细微处动了些手脚,就像现实中很多事一样:三教议立封神榜,原则是上根为仙,中根为神,下根为人入轮回。当时圣人仁义,还没有人想出元神俱灭的结局,也就是说,地府的构想只存在于圣人的头脑中,还没有着手创立,只有在圣人打破天地禁忌,破碎虚空而去之后,创立地府的事项才由仙神人新三界共同完成。

        再说当时封神战争对阐教、截教和异族的狙杀比,元帅的全息记忆中也对此进行过综合运算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是战损比还是比较公平的。但元帅没有算到自己会殒命于此,因为燃灯古佛这个意外人士的进入完全打乱了元帅事前的安排,看到跨星域而来的宿敌,元帅是拼却性命也不要了,势要和对方同归于尽,还管什么封神榜上有名。所以元帅的陨落完全是定数之外,但三清和西方教两位大能之士,大概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也是顺水推舟之举。

        从阐教这边盟友势力来看,老子是大师兄,地位比较超然,更何况两个对立的都是师弟,虽然内心太清和玉清关系比较好,但不太好明显介入其间争斗,也就没有理由让弟子以身犯险。太清老子硕果仅存的俩徒弟,度厄真人、玄都大法师,你不好意思给弄死一个吧?

        元始天尊,十六个二代弟子(所谓十二金仙+云中子+南极仙翁+姜子牙+申公豹)平均一人收了一个门人左右。估计动了点手段,本来肯定也应该死几个的,改成十二个二代弟子消去三花五气重新修炼了,西方教要走了仨当菩萨去了。主要是三代的战力,以及集体肉身成圣的结局太令人齿冷了,李靖、三吒和韦护最后还是分别做了两教的神。杨戬就有点半神半仙了,也受人间香火,但不受天庭约束。

        自己的嫡系和再传弟子,都落得好处,连上了封神榜的也有差事,这样固然是护犊子,也说明玉清此人实在是心胸狭隘之辈,但此人身负建立仙神人新三界的重任,这样在三清等打破虚空而去之后,让华夏九州好有新的秩序,既然上级交代如此善后重任,那么自己动一些私心,多安排自己手下占些便宜,也情有可原。

        通天教主那边为什么死的多,一个简单的道理,弟子太多了,势力庞大,枝枝叶叶的覆盖九州各地,其实玉清亲传弟子其实就十来个吧,架不住下面多啊,好几万啊,不从你这出人从谁那出人。更何况由于有教无类,绝大部分都是道德败坏行事无忌之辈,自然对人族构成了绝大威胁,所以要在三清破空而去前进行下清理。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打仗的时候贵精不贵多。就连三清这样的圣人,最后封神榜出来了眼瞅着弟子一个个上了断头台,他老人家也没辙,更何况各位凡人。没那个本事就不要轻言“有教无类”“普度众生”。这也和历史上道教的一贯思想一致。

        其实截教主要是被西方教坑了。所以通天教主最恨准提道人。心腹弟子里,多宝道人,乌云仙,毗卢仙,长耳定光仙,羽翼仙还有狮象吼都被西方收了,无当圣母跑了。死的就一个金灵圣母。所以按比例,大面上是过的去的。除了弄了仨坐骑走,还有放蚊子——相当于拿三品莲台堵道家的嘴换了龟灵圣母一条命,还没进封神榜。

        这实在太欺负人了。但是并不是没给截教留活路:通天教主说了,封神榜姓名弥封无影,死后便知。榜上截教人多,传谕门人紧守门庭,提防出事。这就矛盾了,如果通天教主参与定的榜,乃至于定榜的过程老子元始联合起来排挤了截教门人,那通天教主当然知道自己的弟子里谁有名字。关门不出有个屁用。而且那样封神榜就是一张名单,还能叫三教至宝吗?

        所以开脑洞的话,就是封神是一场以性命为赌注的游戏,目的是检测道行。封神榜上的名字其实是会变的,上面只规定了一个三教损失弟子的比例。三教门人弟子,一旦入世参与商周之争,就相当于观测它,就激发了量子态的名字发生跃迁,它就变。所以你不出门,永远死不了。封神榜上的人其实是薛定谔的猫。为什么燃灯、南极仙翁之类牛人一张嘴就是阁下封神榜上有名?因为一对阵,结果就确定了。当然能量级比较高的先观测到结果。而且更大概率生还啊。

        但人世间还存在一种浩然正气,总有些顶天立地的汉子,即使命运早已注定,上天的安排已经清晰,自己将来还可能封神成星君,但他依然神威凛凛,尽显一代英杰的光明磊落。据元帅最后的残留战场全息图像显示,元帅对阵亡的张桂芳评价是标准的职业军人,可惜当时在华夏还没有这样的概念出现,所以人族历史上最早的一名职业军人的伟岸雄姿,也就只能随清风去了。

        彭无害当时在全息战场系统里完整看到了这位被元帅崇高评价的职业军人的最后片段。

        当时西岐方面联军战场总指挥姜子牙乘胜追击,成全了张桂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展现了一代大将的堂堂风范。张桂芳到辕门,指子牙大喝曰:“反贼!怎敢欺侮天朝元帅?与你立见雌雄。”纵马持枪杀来。颇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随后张桂芳与新一代男子单打王黄天祥同学双枪并举,“三十合未分上下”。“周营数十骑,左右抢出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猧、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吕公望、南宫适、辛甲、辛免、太颠、闳夭、黄明、周纪等,围裹上来,把张桂芳围在垓心。好张桂芳,似弄风猛虎,酒醉斑彪,抵挡周将,全无惧怯”。面对晁田晁雷的劝降,张桂芳大骂:“叛逆匹夫!捐躯报国,尽命则忠,岂若尔辈贪生而损名节也!”从清晨只杀到午牌时分,桂芳料不能出,大叫:“纣王陛下!臣不能报国立功,一死以尽臣节!”自转枪一刺,桂芳撞下鞍鞒。

        一直以来,张桂芳的武功风采都被他吐语捉将的秘术所掩盖,大家一提到张桂芳,首先想到的只会是他的神奇法术。但其实论武艺论人格,张桂芳在成汤阵营中绝对能算是个上上之选。以一人之力单挑数十敌将,还一口气杀了一上午,丝毫未见败像,最终力尽自杀——不事二主是谓忠,遇敌而前是谓勇,以寡击众是谓壮,宁死不屈是谓烈,能当得起忠勇壮烈这一称呼的,在阴谋诡谲的封神之战中唯张桂芳一人而已。

        之后的各路成汤将领,再没有哪一人能如此充满斗魂。记得黄飞虎曾说“君不正,臣投外国”。面对妻子、妹妹的离去,黄飞虎选择了叛逃。他“投外国”的行为不是因为君之不正,而是因为这位不正之君损害了他的切身利益。张桂芳将军坚定的信念以及顽强的意志着实令人佩服。当时的情况,张将军是知道的:凤鸣岐山之后的西岐蒸蒸日上,国中也有部分将相相继归周;而纣王昏庸无道,屠戮忠臣。显然,西岐的势力已对殷商构成严重威胁。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4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