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234章 烈舞醇酒

第234章 烈舞醇酒


巴人从武落钟离山大量往外迁徙,这说明他们这时尚处于游牧阶段,世界各民族在游牧阶段也通常是无文字的。据一些资料反映,这时正是中原民族的夏、商时代,中原民族的夏、商时代却已有了体系文字了。巴人的文明程度稍滞后于中原各民族,这是很显然的。但是,巴人这时却与中原民族有了频繁交往,特别是战争方面,甲骨文中记载的商统制者多次“征巴方”,就是明证。

        既有了频繁交往,中原民族体系的文字中就得称述巴人,就得造一个“巴”字,而中原民族的人对巴地的山、水、地形等情况实际并无很细致的了解,知道得最多的是巴人在战争等活动中的特征——善攀援、身手敏捷的习性,于是就按照巴人的这种特征造了一个“巴”字,这便是甲骨文早期“巴”字形体。

        早期文献中涉及到“巴”字时,一般都指巴人(巴国)。甲骨文凡言“巴”,均提“巴方”,“巴方”即巴国(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国,仅是一个部落而已),也就是巴地之人。《左传·桓公九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其中“巴子”即巴人,似指巴的某个高层头人。在先秦时,“子”是对人的尊称;后来人们把“巴子”理解为“巴子国”的简称,这也不错,所谓“巴子国”,也就是巴人之国。另,《汉语大字典》“巴”字条下所列共17个义项,其它十几个义项的例文全都出自两汉以后的一些书籍之中,唯独在“古国名”这一义项中的引文却是出于《左传》、《墨子》等先秦典籍。这恐怕也不能看作纯偶然现象,对“巴”字初义为巴人(巴国)的解释,应该很有帮助,起码是在一定程度上或一个侧面能说明问题。

        过去的巴字本义阐释,巴文化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创获。上述“巴”字本义诸说,虽都有可商之处,但都从各不相同的角度作了可贵的探索。巴文化的研究,也是成绩卓著,如巴人的族源,巴国的政治、经济、征战、宗教习俗等等。但由于受《说文》释义的影响和缚束,并未从巴人精神品格上去追溯巴字初义,二者的脱节严重阻碍了研究的深入。因此,现在我们必须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考虑。

        所谓巴人精神,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构成“巴”字本义的巴人善攀援、身手敏捷的品格。他们这种品格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两点:一是鄂西、川东一带地理环境的促成,二是巴人在建立根据地过程中长期与其他民族征战生活所铸就。巴人的基本品格表现在征战中,即是灵敏机智、强悍武勇,这从巴人早期的一些传说中就可隐约看到。廪君之所以能做君长,凭的就是投剑能中石穴的武艺。后来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早期巴人的许多不同样式的剑,其风格与其它地方的剑多有不同,因而被人们命名为“巴式剑”,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许多巴文化研究者都指出了这一点,可见巴人尚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迁出武落钟离山之后,为建立一个稳固的地盘,南征北战,经过反反复复的失败和胜利,最终在以涪陵为中心的川东建立了自己的国——巴国。这完全是他们靠武力打出来的一片天地。

        值得肯定的是,巴人的尚武精神,并不是一味的猛冲蛮打,而是有着许多智虑上的特别方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巴人独特的“战舞”。《华阳国志·巴志》上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虽然这里所说的“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在现行的《尚书》中并无“巴”,但仅就《华阳国志》所说的巴人的“战舞”一事,还是可信的。据载,不管是早期巴人,还是其后裔,都是极善歌舞的。

        巴渝舞(巴人战舞后来的变名)是因为巴人居于渝水而称的,这是一种古代巴人的战舞,实际上是巴的巫舞,是戴虎面具的图腾舞。巴人图腾舞在武王伐纣之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巴方在阵前的一种歌舞活动。只要巴人在阵前作一回歌舞,殷朝的天下就捧手送给周朝了,这不是奇迹是什么?这一传说的产生,与巴人曾“歌舞以凌”参与这次战役有关。所谓歌,就是先锋或先头部队作出冲杀或刺杀的恐吓性动作,大武舞即模拟这些动作而产生的。

        说“歌舞以凌殷人”,并不是说仅凭歌舞就击败了殷军,而是指在开战之前以这种高歌狂舞的特殊方式,首先从心理上将对方扰乱,先声夺人,使其精力分散,不知所措,于是趁此机会施以猛击,所以殷军很快“前徒倒戈”。这种歌舞实是巴人作战时所采用的方略,为的是从心理上先战胜敌人。作战胜负的关键在于将士们的心理防线稳与不稳,如果哪一方先在心理上失衡,一定是要吃败仗的,巴人的“战舞”既打掉了对方的心理防线,又鼓舞了己方的士气,所以终于打了胜仗。如此看来,巴人在战事之中是很懂得心理作用的,勇中施智,智勇兼备。

        巴人这种智勇双全的精神,又是建立在忠于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基础上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他们总是把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命运放在个人之先。巴地世代相传的巴蔓子的故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巴蔓子在“巴国有乱”的情况下,许楚三城向楚借师,平息祸乱后,楚国要兑现三城,巴蔓子却不惜“自刎”而辞之。楚王深受感动,不仅没再追讨三城,反而长叹说:“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这种为国献身的精神实堪永世流芳,我们切不可孤立看巴蔓子事迹,它实际是巴人精神的缩影。虽然巴国最终为秦所灭,但巴人精神却永不消失,在巴人众多后裔中承传,也载入一个“巴”文字中。

        巴人精神的蕴涵当然远远不止于此,还有豁达、直爽、进取、纯洁善良、勤劳乐观等等。这里仅就其与“巴”字构形紧相联系的一个侧面简述之,略呈一斑而已。但人们读到“巴”字时,一定很自然就会体味到巴人精神的很多很多。

        古代巴人在长江流域创造了可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文明。然而,在2000多年前,这个古老的民族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伴随着文献资料和种种神话传说,巴文化像一团云蒸霞蔚的谜,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

        21世纪,居住在南中国的许多地区的土家人,一直是史学界所认定的巴人后裔。今天的土家人,有着淳朴强悍的民风,歌舞似乎是他们讲述生活的唯一方式,其中充斥着浓烈的武风。从他们的歌舞中,似乎能找到他们与历史的某种神秘的渊源。

        巴文化的主要代表“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区的民间武舞。因为巴人的赫赫武风,他们作战时的歌舞便长久地流传下来。直到汉代,宫廷中仍流行这种名叫“巴渝舞”的歌舞。在巴人的心目中,歌舞的意义非比寻常,它是巴人强悍威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专家考证,今天土家人的摆手舞正是由此演化而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转变为纯粹的欢庆与祭祀舞了。

        土家人的这些激情狂放的舞蹈,可追溯到远古的巴人年代。中国古代典籍记载巴渝舞来源于商末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巴渝舞舞风刚烈,音乐铿锵有力,属武舞、战舞类型。“剑弩齐列,戈矛为之始。进退疾鹰鹞,龙战而弱起”,“退若激,进若飞。五声协,八音谐”,由此可见巴渝舞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古巴族人在常璩的《华阳国志》中被描述为“勇猛、剽悍、善战,能歌善舞”。这是古巴族人同自然抗争,同周边部落斗争的结果。由于殷纣王武丁曾四次征伐古巴国,其中他几次御驾亲征,巴师主力大受其损,造成国也不国了,但他们“负固不服”。后周武王伐纣,正迎合巴人复仇的心愿,并自然地加入了武王伐纣的战斗。巴人在战斗中将生活中积累的歌舞编排成整齐有序的军歌军舞,以其庞大的气势慑服了敌人。故《华阳国志》云:“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前歌后舞的使用范围广,现四川、陕西、重庆、湖北大部分区域都在其中。“前歌后舞”也在此地域广为传习,经世利用,用以抵御周边的方国、部族的侵袭。所以范晔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阆中有渝水,其中多居水左右,天性劲猛,初为汉前锋,数陷阵……”

        汉高祖刘邦步武王先例,平定三秦,灭楚。他深知前歌后舞在他领兵打仗的生涯中带来的巨大收获。后来做了皇帝,干脆将其加工改编,从巴族、渝人中挑选36人为鼓员,组成乐队而令其习之,成为宫廷之乐,因此而称为“巴渝舞”。《晋书·乐志》曰:“巴渝舞曲总四篇,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使乐人为之。”后来此舞又几易其名。三国曹魏时巴渝舞更名为“昭武舞”,西晋时将“昭武舞”易名为“宣武舞”。唐时,巴渝舞仍为宫廷乐舞之一。由于古巴人特有的方言和表演形式,大多难知其歌词原意,也不通晓其句逗,所以曲谱和舞式到宋代以后逐渐失传。尽管如此,在民间,巴渝舞遗风犹存,川东巴人后裔的踏踢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巴渝舞在人类历史上乃至今天的舞台艺术中仍隐逸着无比灿烂的光芒。

        与“巴渝舞”一样留芳千古的还有“巴乡清”,“巴乡清”是古代巴人的酒,《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此酒极名贵,饮誉遐迩,以致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时,以此为质。巴乡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巴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巴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

        黍即小米,稷即高粱,皆是制酒的原料。巴人所制之酒,不是现在的高度白酒,而是类似发醪糟的咂酒,即将小米、高粱煮熟,冷却后拌以曲药,置于罐中发酵而成。饮时将麦秆插入罐中,用嘴吸咂之。这种制酒之术,至今仍流传于渠江流域的广安、渠县、平昌一带。

        《华阳国志》高度赞扬巴人淳风美俗:“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巴人认为,日月那么明亮,尚且有黑暗的夜晚;人生比不上日月,谁又能长生不老?巴人有识于此,尊重老人同时也是爱惜自己,故在老人健在时,“永言孝思”,以尽孝道,以嘉谷酿酒供老人享用。老人去世了,忌辰来临,置办小米饭和肥壮的牲畜祭祀;老人的忌日,亦要献上丰实的祭奠之物。

        根据考古发掘,巴文化代表还包含巴人诗作、巴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由于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久远,其史料逐渐绝迹,巴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对巴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有待考古的新发现。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5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