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403章 精怪由来

第403章 精怪由来


和月族传者望月雪舞的交谈,是对彭不悔一生的转折的直接原因。因为月族传者明确告诉彭不悔,盘瓠并不是盘古,而是鳞族中的第一位觉醒的混血大能者,或者说,是鳞族和人族的私生子,所以一直不被看重。关于盘瓠的传说,大多是捕风捉影,增加了许多不羁之谈。当时,盘瓠身上最大的秘密就是将鳞族秘传的连山易,用人族能够看懂的语言给复制了下来,并且以一种聪明的方式,隐藏起来,让鳞族彻底失去了这种强大的种族修炼体系,结果遭遇了人族等各族联合起来的大反扑,鳞族终于消散。

        彭族曾有长老远探南蛮,在南粤连县发现蛮族的《评王券谍》载:“蛮人原健康七宝洞会稽山李代娘分下…”,“此祖分派一十二姓存在健康七宝洞耕种山场,平王出世,高王占天下,盘王收服高王,仍复健康七宝山居住落业”。又据南粤连山六冲尾的《券牒》记述,盘瓠与公主成婚后,“令备虔乐迎引入会稽山(茅山和涂山)安位”。下必冲《过山榜》载:“盘王政在健康拾宝洞下到紫金山住居乐业,又到南佛海(今丹阳湖)”。由此看来,南粤的两只蛮族都认为自己的祖先原居会稽山(苏皖交界处的茅山和涂山)一带。南粤丰顺凤坪村和惠东陈湖下屋村的蛮族的族谱上都有“盘瓠入茅山(句容)学法,狩猎时被山羊触死,御葬南山(江宁)”的记载。

        有了连山易,才有了山精海怪这种变身形态,否则鳞族终究不是超凡脱俗的种族,即使高级者类似人族,那也和凡人肢体外形无异,凭什么能呼风唤雨?而低级鳞族,其实就是鱼虾鳖蚌,又何来的能耐翻江倒海?彭不悔受月族传者这一点化,始知世间的一切玄奇神秘,皆有来自。于是好奇地追问:在民间有许多说法什么神仙附近,有的什么狐仙、常仙、黄仙等等,还有些特殊的神灵,有的我们到兽蛮之地去采风时还真的亲眼见过,这些与您的特异功是一样的吗?您是什么仙或神附体呢?

        望月雪舞回答:民间的各种仙灵附体是真实存在的,我也曾经历过许多这种事情,其实三山五岳,也常有这种道友的聚会。这种附体的仙灵来自于某种玄异的非自然力量,是一种意识体,处于无影无形的状态,这也叫做借体修炼,最明显的例证便是青丘经里的许多异类和鬼灵,为了成正果,有的是为了报恩和了缘,而附于特定的个体身上,来济世救人,积善德,或者生下子女斩断情缘,这种附体的信息可以长,可以短,当其借体修炼达到正果时,便离体而去,此时被附体者便又恢复当初的状态,一般当初时个体也是常人状态,大部分是莫名害病或梦境中,或某种特定环境下,才会为意识体所附,而出现异于常理的看疾,冶病等等功能,被附个体是被动状态为附体者所掌控,附体后言语、行动和神态处于一种非同常时的状态,而离体后便又恢复本貌。

        这些许多表象平时不饮酒的,可以大饮特饮而不醉,平时活动受限的可以腾转翻跃,做出许多高难度动作,还有各市地许多种超乎想象的事情出现,而我所讲的“特异功能”则不同于附体状态,特异功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永远不会消退,但有一点儿,这一特异状态是上天付与的,是用来帮助别人的,而不是用来为自谋利益,更不可以用来欺骗别人,这便是要求守德,有德方可成“道”。

        《道德经》“德”字为先,本为《德道经》。医家有医德,武家有武德,功家讲究功德,有特异者不可以将其作为生存的手段,否然这会遭致天灾人祸受天遣。可以讲特异者运用功能是主动的,一切一切都在于本人的思想品德和本质状态,如果德字守得好,则功能会越来越强,运用便越随意,反之则会浊象并且会减弱、消退,而且会殃及亲人和朋友。相比之下,特异者与附体者,同样有天命之人,惟其本质不同,特异者比附体者修磨心性的要求要高得多,活得更为谨慎。

        彭不悔又问:人们都讲特异者或修行者不可以有家庭,有情爱,是这样的吗?

        望月雪舞则直接否认:这有些太过牵强,情级与否因人而定,还得看缘份,今生有则必须珍惜,如果没有则莫强求,否于成家,否于有情爱,这是针对某些特殊个体来讲的,不是针对所有的特异或修行者,当然作为特殊人群不是不许有,而是应该尽量避免太多俗情的干扰,否则会影响修炼的效果和成绩,而且也容易浊象,出偏差。当然这一切一切都要看修行者本身的条件而定。有些法门的修行者还需要阴阳同修,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之术,有些则不是,需要单独修心炼性,求得自身圆满。

        我们常见到有些西方教的欢喜佛,便是同修之门,在佛家是不分男女阴阳的,均谓罗汉,而你们类似道家的彭祖养生术还有某些法门也讲究同修之道。只不过某些提法受我们华夏传统的礼法思想所束缚。西方教传入华夏之时,真是东西周动荡分裂的大争之世,某种理论要迎合东方的特定即入乡随俗,被华夏化了的西方教教才会派生出许多所谓的禁欲学说,还有许多的常纲律条所束,这是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背景的。没有什么必须或不可以,现今的修行者应该学会取舍,这样才能有所突破与创新,才可以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和活力。

        如果针对我个人来讲,我知道我的天命该如何,所以我将来不会有家庭,不会象常人的生活那样拥有丰富的情感,正如我师傅给我讲的君子坦荡荡样,“缘为天定,份由心生”红尘男女皆受天意所引,每个人在投胎转世前都带了一把心锁和钥匙,可你自身的钥匙却无法打开自己的心锁,是用来打开今生与你有缘份人的心锁的,同样别人也是一样。他(她)的钥匙是用来打开你的心锁,这就是所谓的真正的“缘份”,这样两个人才可以拥有一生一世,可我的天命,心锁也带了,可我手中缺少打开别人心锁的钥匙,同时能打开我心锁的钥匙,被我的元神留在了上界。所以,今生我无缘与他人相守一生,这是天意。

        对于修行者则有诸多情缘尚待了断,这些情爱苦痛也是修行者必须要勇敢面对的。

        彭不悔不解:这也是我所要问的另一个问题,修行者一定要出家入空门吗?还是可以有别的选择,有些在家的居士也可以算修行吗?

        望月雪舞回答:人有七情六欲,这是作为生物个体所具备的本性,再如何断欲情肠,都难以泯灭或消除本性,出家入空门修行是一种方式,同样在家修行也是一种方式。这就看每个个体的天命而定,而且两者无所谓好与坏,境界高与低,殊途同归,相反我倒比较赞成于俗尘中清修,这要比避世入空门清修要困难得多,入空门远离尘世,许多欲望较淡泊,而入世则难得多,并且还要处理俗情杂念,可谓超凡脱俗之者,这更需要更多的勇气与信心,结缘即了缘,俗尘中这才是最好的了缘方式,也是最难的修心法门,情、痛、苦、乐皆于此而生,而灭,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上时,自有功过定论你的修行成果,而入上界或再次转世轮回,也皆于此而去评判区分,这是定理。

        彭不悔喃喃自语:入世修行者,或说居士在家修行,同样还是断欲情长较好,可以看出的确比出世入空门修行要求难得多。

        望月雪舞回答:的确如此。比如我个人,按传统道家的五行学说,我与父母相克,命理上或身体健康上,这就说要求我不能与他(她)们在一起长久相处,甚至也可以说不能在一起生活,否则相互影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包括事业和运气还有财富等等。这是一种无夸,我也有孝心,有情感,可是而对命运的安排,我也只有做出随遇而安的处理方式,尽量避免与父母和亲人共处的机会和缩短共处的时间,作为亲人你再怎样解释,常人都是难以接受的,好在我的亲人们对我还是比较懂,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开心,父母理解我,我更能体会到他(她)们爱我的心,同样若放到其他人身上,可能就没有如番简单了,我希望修行者或同道们的亲人们能多理解我们这些人的内心感受,多一些理解与支持。这样对双方都有益处,更要珍惜彼此的情缘与果报,生活才过得快乐安怡。

        和月族传者的这一番对话,对彭不悔的内心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他第一次才发现,原来物质和意识,是可以脱离的,又相互缠绕,所谓的修行,在某种层面上完全是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干扰了对方的意识。

        而要修炼到上层境地,并不是绝对地就要斩尽情缘,而是要以更超脱甚至更深远的目光去凝视今生今世,因为这一生一世,可能牵扯到过去的无数次轮回,所以修行需要谨慎。并不是寡淡冰冷,无欲无情就可以让自己的道心清灵。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一心一意投入到红尘俗世中,极可能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反而将千百世的积累和淬炼,毁于一旦,那么这一世的修行不但白费,而且以前的宿缘到来时,自己也懵然无知,不知道将何去何从。这时候若无高人指点,那就是时机一去不再来,终身迷堕在浑浑噩噩中,再无可能唤起宿慧来,修行自然也一落千丈。

        彭不悔得到望月雪舞的指点,知道了人世间最大的几桩机密,他也殷切表示,希望月族传者能够站出来,为人族的福祉而贡献这个秘密,对此,月族传人表示:“我也有所考虑,当时机成熟时,我会这样做,这也是我今世天命所使,我不会辜负大家和同道们对我的期望,同时我也希望普天下的人都活得真实,自我,好运相伴。”

        既然确认了最初的鳞族起源,是由连山易这样的博大精深的修炼道法作为指引,彭不悔因势利导,自然知道了华夏姓氏和文明的上源不在“西周、中原和西北”。在彭不悔以前,传统史学界与一般社会学均以“周史”中载录的“封、赐、授”来载录和界定“氏、姓、族”的“封邑、授姓和赐氏”的“始祖”与“源头”。而事实上,在“周史”中的“封、赐、授”之前,就有《史记·封禅书》载上古七十二君(氏);《左传·哀公七年》书执玉帛者万国;《史记·夏本纪》说夏后十二国(氏)等“史前姓氏”。彭族百珍堂征集的甲骨文中可释读的周以前的姓氏或方国就有一百三十三个以上,这些姓氏传衍到周时又以析出千百个新型的姓氏,而不再具备或背负着史前姓氏的沉重色彩。

        《吕氏春秋》说周之所封姓四百余,服国八百余;《荀子》说周代立国七十一,其中兄弟之国十五(十三),同姓之国四十等:而实际冒挂攀附于“周”的姓氏数以千计。这些由周王室家类或姬姓的诸侯分封到各姓去当“宗主”或“始祖”的人,实际上与当地大量的所谓同姓的族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把“周代立国七十一姓”和“冒挂攀附于周的数千姓”,载录和界定为华夏老百姓的“宗主”或“始祖”,不但在“生物学”方面是荒唐的,连文化学上的可靠性也不能成立,例如“吴、王、陶、潘”等姓早在“周封”之前两千年就存在了,再说周王室的人是“宗主”或“始祖”,就难免是数典忘祖,与历史为敌了。更有腐儒中的沉迷于血统的儒生们,赌咒发誓地说这些姓氏的血统传已被他们锁定,岂不知,他们之中有半个人能讲清楚姓氏和他自己的姓是怎么来的吗?真想知道这些欺世盗名、误国辱己的儒生秀才们到底所为何来。不学无术和平庸怠堕,也想混出学术与专业的江湖会有那么容易吗!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