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376章 王洞穷穴

第376章 王洞穷穴


那是大楚庄王十年的五月,正是初夏,万紫千红,和风送暖,彭不悔一袭葛衫,大袖飘飘,腰身却收窄,一条丝绦缠绕,看起来仙风道骨,儒雅清奇,数个月的在野外餐风露宿,却没有给他带来多少疲惫潦倒之色,反而兴致冲冲。看来彭族的龟息养老之术,虽然失传已久,但在年轻的族内长老内,还是有一些秘密传承。

        彭不悔先是在老河口发现楚居秘简中的早期楚国的疆浧地和最早的楚郢都地,在老河口古城遗址地自上而下实地挖掘到夏、商、西周的完整的文化层后对楚都和疆郢有了更深的认识后得出了初步结论。

        古城以西北二十余里有个肖湾村和“王洞”(也称汪洞)的山村,王洞之名是因为村北的山下土岭四围的谷底有一个似盆地的山中穴谷,底部靠西侧谷壁上的天然石洞叫“王洞“而起的名。石洞有向正北和偏东的两个直径在七八丈的拱形洞门,洞口有一个五十丈深二十丈宽,纵深宽阔如一个神社左右的宽敞大通道,两个洞门是互相贯通的,当时彭不悔在周边雇佣了十个朱姓村民,一起走过去感觉还很空荡,再向里进去二十多账处有似穹隆的古溶洞,沿溶洞再向里据说还很深。

        据肖湾村当地的老族长和当地老乡说,王洞这个石洞深的很,以前当地有很多人曾进去过,都说过去能一直通往汉江河。因为长年无人清理向内的石洞已被淤泥封堵多年,现在仅剩个不能进人的小洞口了。当地人传说,过去曾经有人在王洞洞口放进去的鸭子能从十好几里远的山外的汉江河边出来。有说是从洪山嘴牛头山脚下的汉水河边出来的。因为没有清里洞中的淤泥,鸭子具体从哪儿出去谁也说不清楚。当然王洞到底有多深有多远,这是需要把溶洞里的淤泥清理出来才能得到验证。

        彭不悔身为彭族杰出的研究型长老,对地理堪舆,山川风水,奇门遁甲,河图洛书都有研究,他站再老河口洪山咀上,闭上双目,测对风向,脚踩七星北斗罡步,默运玄功,他的身体感觉越来越沉,沉入了大地,但是灵魂却越来越轻,飘散了空中,自己的眼前,是一片河山秀丽又肥沃,兼具山川之险,又得灌溉之利的宝地,在彭不悔的神思缥缈中,脚下的地形宛如一片缩小的景观,不断的在脑海中拼凑成型,在这种通过透支灵气来维持堪舆的神通中,随着炼气士的控制灵气的程度大小和功力如何,缩微景观会有几里到十几里乃至几十里的差距,彭不悔正当青壮之年,炼气水平处于接近筑基期,所以能够缩微出方圆十几里的地形地貌。

        通过彭不悔自己的脑海里神府的测量,王洞以西是靠汉江的,测得老河口王洞直线向西离丹江口北北汉江边的计家沟村有二十余里,王洞向西北十二里处是乔沟村,再向西北到丹江口以北的杨山村也只有二十余里远。王洞西北到乔庄村不到十余里,转向正西到杨山村有二十余里。这些数据正好是人们传说的王洞距离,说明王洞的石洞可能很深,能通到汉江的边上,鸭子出王洞的传说有可能不假。因为王洞村前就有来自丹江的渡槽河水系,不远的六股泉就是因为山中有通到丹江的地下溶洞形成的泉水。

        彭不悔收起神通,揉了揉轻微有些用神过度,带来疼痛的脑壳,他的神奇举止,令雇佣而来的附近村民交头接耳,纷纷表示拜服,毕竟,山野村老,都有散仙野怪传说,这位彭先生年纪轻轻,举止文雅,一副术数阴阳先生的打扮,却身轻体健,攀登高山如走平地,度过河流有时候足不湿履,众多乡人找就把彭不悔当做有玄术道法在身的奇人异士。

        既然是异士高人,少不得会有一些世外的朋友,这些乡人中有那勤快多嘴的,就觑准个机会,看到彭不悔正在调息休憩,上来轻言慢语道,此地故老相传:王洞曾是西方教和兵匪活动场所。因地处鄂北豫西的老河口、邓国、淅川边缘地区,也是道隘之地。王洞前山下约三百丈处,曾建有月灯寺院,里面供奉西方教的神人神物,有的乡人愚钝,已经去磕头供奉。

        那乡老偷觑彭不悔脸色,看其并无不豫之色,乃大着胆子道:“敢叫仙师知道,吾等小人都是从中原郑国一代流落到此,此生已经是许给大楚的,我大楚供奉的乃是天皇祝融,这不知道来头的西方教野和尚,倒不知道法术究竟灵不灵,是不是来骗吃骗喝的?”

        彭不悔心中一惊,原来西方教在华夏九州的渗透,已经被彭族长老们侦悉,不过考诸西方教的口号所谓与世无争,往生极乐后,彭族长老们都摇头哂笑,吾辈正当有为年华,而且肩负彭族复国昌盛大业,当今又恰逢大争之世,岂能做缩头乌龟,方式消极,将希望寄托于来世,此教不妥不妥,终非华夏正教。所以对其嗤之以鼻。

        没想到此教已经不声不响地在大楚要害之地生根发芽,而且还在乡野之民众颇有影响。彭不悔睁开眼睛,顺势询问了几句。这一过来凑趣的乡民,是肖湾村刘乡老,他倒是和朱姓外来户相处的不错,这次被彭不会雇佣来的乡亲,以朱姓族人居多,但大家毕竟觉得能够代表此地说话的,还得是坐地户,所以才请来了刘乡老带队,有事可和外来这位仙长交涉。据刘乡老说,当地老人说很久以前“王洞”尽出些鬼谷子王禅的事儿”。这说明王洞自古有巫神或占卜遗风。符合“鄀国盗牛”故事中的建楩室以前的嗌卜地说法。

        至于因洞而名的王洞村,到底什么时候叫的王洞、为什么叫的王洞?现在的王洞村还有十几户一百多人的王姓人家,这些王姓人是否跟王洞有关,王洞才叫王洞的?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开。其实了解王姓姓氏来源的人都很清楚王姓的来头。王姓是华夏第一大姓,多因是王族的后裔为纪念先王或是王赐姓才能以王为姓的。所以老河口的“王洞”应该也不是一般的王洞,不管起于什么年代,都跟有贵族血统王贵有关才姓的王,才能叫上“王洞”的。

        而找到王洞的根源,则摸到了穴穷之地的关键,要想找到“穴穷”地在哪儿,必须得彻底弄清楚清华简《楚居》中与“与“穴穷”的相关的内容。“穴穷”这词,一看到都认得,有点不好理解,听起来不象是地名,象是说的深不见底的一个洞穴。细查“穴”字,穴位走穴以外本义是指洞和窟窿,是说的两块相向的石崖所构成的石洞,即巨岩中的洞窟。篆文写成屋形,表示远古先民以穴为屋。象形字中,“穴”为石窟;“空”为大穴;“洞”为大而深且有水之石穴。王洞这个石洞结构很符合”穴“字字意。

        “穷”字的繁体是“窮”,穴是洞,躬是屈体,是人在洞下无法站直。本义身居洞穴,身体被迫弯屈和不自由。简化“穷”以“力”代替“躬”,表示无能为力。从穴和穷字意分析,穴和穷组成的“穴穷”词句,应该不是真正意义的地名。穴穷倒象是对楚祖生活地和生存状况的概括描述。象是说楚祖来到洞穴并住在洞穴里了。“穴穷”肯定和“洞穴”脱不了关系,了解这些后,彭不悔马上想到“王洞”、想到了楚王、联想到这个王洞是否是楚王洞???“宅处爰波“的”爰波“,很清楚,是说这时的楚祖居住的房子靠在水边不远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很多,至于在哪儿还需要找到合理的考古证据。

        另外:楚人最早的“屈”地,应该应该也跟“穴穷”的“洞穴”有关。分析认为,任何楚史都没有早期屈姓相关的人事记载,所以楚地早期是没有屈姓的,因为季连鬻熊等楚祖屈身居住过“穴穷”之地,可能是后来楚人才把楚祖居住地叫的“屈地”的源起,这样解释楚人姓屈的源理,是完全能够说得通的。这样解读,符合先有楚祖居住“穴穷”屈地的屈居,后楚武王封长子瑕于屈地的“屈瑕封地”,赐瑕为“屈姓”的“屈”和“屈瑕”成为屈姓得姓之祖的传承过程。

        而在老河口洪山咀肖湾村的“王洞”之洞与屈湾、屈家殿、殿沟直到黑虎山水库的渡槽河水,至今依然没有断流过,测量王洞村与屈家殿之间相距仅十里远,王洞和屈家殿又同在丹水渡槽河水系的偏东北地区,即属丹水以北的丹阳地范围,又是“穴穷”的屈地所属。因为“王洞”是天然石洞,在古代能找到400平方米这么大的面积的天然洞穴是求之不得的,是非常适合族人聚居和生活的地方。楚人可以不搭建房屋,不操心房塌屋漏,就能够直接入住的洞房洞屋。

        这个朱姓族人迁徙来以前就称王洞的“王洞”,是否就是早年楚始祖季连和鬻熊等楚王曾经长期居住在这洞穴,才叫起的王洞?有待深入考察值得深入研究?彭不悔研读古简《楚居》开篇“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发现肖湾及附近的王洞、屈家殿、乔沟、乔庄等地很符合隈山、穴穷、乔山、汌水、屈地、丹阳等每个地名的地理特征。

        《楚居》中从季连初降开始,到生呈伯、远仲后是第一个叫“穴酓”的。这个“穴酓(熊)”生活年代符合周文王时期的西周历史,《楚宝》载:鬻熊九十岁始见周文王,文王见后说“老矣”,鬻熊说“使臣捕兽逐鹿已老矣,若使坐策国事,臣年尚少”,文王善之遂以为师。鬻熊另外还通晓法术,是一位有声望的宗教大巫。综合分析“穴酓”应该是周文王的老师“鬻熊”。因为有史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酓)为氏。古简《楚居》中“穴酓”是楚祖中第一个称“酓”(熊)的,鬻熊是有叫“穴酓”的可能?“鬻熊”如果出生在王洞和居住在“王洞”的话,鬻熊就跟穴和穷都有直接关系,这样鬻熊叫“穴酓”就顺理成章了,不然一个堂堂的楚君先祖不可能随便叫“穴酓”的?

        因为“王洞”四周,近处被无名的小山包围,远处是有小武当之称的三尖山、朱连山大坡寨、堰寨山等,有曲折众山的隈山之貌。“王洞”又地处似穴的盆地底部,并且有深不见底能够通到汉江河的天然石洞,符合”穴穷“之地,并且有符合鬻熊为大巫的场所。

        王洞以东南十六里外,有上四河淤和下四河淤,沿四河淤泥逆行往上是陡沟河、孙家洼、清泉沟是出杏山是通往南阳夏路出山的必经之路。符合《楚居》中“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的“汌水”要经过的路线,因为直接从王洞出山,有三尖山堰山朱连山阻挡。所以,老河口洪山咀的“王洞”古老石洞,疑是“季连初降于隈山的‘隈山’”,是季连“抵于穴穷的‘王洞穴穷’”,是被后人称“穴酓(熊)”的“鬻熊”的降生地,是多代楚祖屈居“穴穷”的屈地。

        源出于丹江的渡槽河水系,就自西向东从肖湾村和王洞村流过,“王洞”石洞就在这条丹水的北方两里处,王洞及肖湾都属于标准的“丹阳之地”。“王洞”向西北不远处的乔沟村和乔庄在重山之间,有乔姓居住的山是可以称“乔山”的。很符合“前出于乔山”所描述的地理位置关系。乔山之下,两公里间居然有乔沟村和乔庄两个乔姓人聚居的村落,也符合下文的“乔多”称谓。

        所以综合分析:地在丹水之阳的“王洞”就是以楚王曾经居住而叫起来的“楚王洞”,周围的群山疑是季连初降的隈山和到达的穴穷洞穴,前出的乔山和很多乔人居住的乔多,逆上的汌水、屈居洞穴的屈地等等地望符合清华简《楚居》中楚始祖季连和鬻熊降生地和居住地,并且“王洞”还是隈山、穴穷、乔山、乔多、汌水等屈地的源起地的中心和焦点,没有“王洞”就没有楚国后来的屈地和屈姓。

        “王洞”遗址地的发现,不仅找到了季连、穴酓(鬻熊)的降生地“穴穷”屈地,还将有助于揭开众多《楚居》地的地名之谜。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