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血色浪漫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无论彭族野心多么狂妄,但对于恢复祖先荣光,重新建国,还是下了一番实实在在功夫的。体现在彭族长老堂的行事上,他们不但勤奋精明,扮做行商,以搜罗九州海内奇珍为名,到处探勘天下形胜之地,又有年轻的彭不悔等人,夜夜挑灯夜战,从彭族积攒的古册,上古三代的甲骨,乃至当今各大国权贵的竹简的复写本,从这些秘籍的字里行间,梳理盘剥出彭族身边的潜在敌国的来龙去脉。
在彭族看来,自己面临最大的建国敌人,就是熊楚,所以研究熊楚,看清楚熊楚的弱点,是战胜熊楚的关键。不过在这种研究熊楚的崛起过程中,当初年轻的彭不悔却发现,楚国的建国,那是相当曲折和悲惨的经历。楚人因商王朝驱赶被迫从中原文明之地的河南新郑(当时楚国还是一个部落)南迁到蛮夷之地,今湖北丹阳一带。到周文王时期,楚国先祖鬻熊以楚人部落首领身份响应文王号召联合攻打商朝,已经90多岁的鬻熊成为文王手下的一名火师,像儿子一样侍奉周文王。
到了封神之战时候,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等人联合各部落推翻商,建立周王朝,接下来实行分封制,周王室姬姓贵族及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得到了封赏,据左传记载,当时分封了70多个诸侯国,唯独楚部落没被分封。当周王室分封天下的时候,楚国部落首领被邀请到镐京,但只是扮演了一个准备座位和柴火的火师角色,足见其地位之低下。
这是因为楚国一直被认为是落后的蛮夷部落,没法与中原文明相比。到了周成王时期,成王感念周王朝前代功臣鬻熊的功劳,才分封鬻熊的曾孙熊绎在楚地建立楚国,史书记载当时分封给楚国的国土面积也就方圆5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村镇那么大。
楚国的崛起源于一场弑君篡位。而且,楚国建国初期是穷的叮当响,鄀国盗牛、筚路蓝缕两个成语典故就是用来形容当时楚国的困境的。鄀国盗牛说的是楚国好不容易建立起了祖先的祭祠,但是因为穷,没有祭品,就到旁边的小国家鄀国去盗取了一头小牛,因为怕被发现,所以在晚上祭祀,所以彭族附近很多受楚国影响的地方保留了夜晚祭祀祖先的习俗。筚路蓝缕讲的就是楚国创业初期,穿着破衣烂衫,坐着牛车开垦土地的情形。
楚国是如何从一个差点没被封为诸侯、小得不能再小的5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后来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呢?这就得从楚国的一场内乱说起。
从楚国建国开始的300来年时间,楚国一直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只是凭借中原文化和南下跟野蛮部落之间的不断争夺,让楚人既有相对更先进的文化和尚武的精神,这段时间,楚国只是吞并了周边的一些极小的诸侯国。
荆楚境内,最有名的要数铜录山。周王朝所需的铜矿大多在这里开采,通过大别山西侧的平乱地北上带运到都城洛阳,这其中必经之地有个诸侯国—随国。
楚厉王去世,楚武王杀了他哥哥楚厉王的儿子,自立为王,楚武王是楚国历史上第一位有雄才伟略的君王,第一个自称王的楚国君主。
楚武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首先就是看到了当时的巨大的铜矿资源。铜矿在当时是祭祀、乐器和兵器的主要材料,特别是兵器,谁拥有了铜矿资源,谁就能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兵器,在冷兵器时代,铜的资源异常重要。
于是,楚武王一生的最大功业就是率军灭随。在灭随之前,楚国军队是以步兵为主,而且武器相当落后,虽然国土面积比随更大,但一直没法打败随国,在楚武王第三次亲征的时候,因心脏病死在了路上,楚国军队齐心协力一举消灭了随国,并入楚国地图,楚国从此占据了铜矿资源、大片土地,并改进兵器,国家实力得到突飞猛进增长,后有诗为证:吴钩明如月,楚剑利如霜。
“蔡侯、郑伯会与邓,始惧楚国也”—《左传》。左传在这之前的300年历史中从来没有提到一个“楚”字,这也证明了楚武王让楚国威震诸侯。
楚武王伐随成功为后来的儿子楚文王,在位14年,主要功绩为迁都到郢都,楚成王出大别山开土千里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楚武王虽然弑君篡位,但正是他励精图治成功伐随,和儿孙三代人,前后100年的努力,才有楚国的崛起和后来称霸诸侯的机会。
理清了大楚崛起的脉络,早前雄心勃勃也要为彭族崛起做精细筹划的彭不悔,才汗流浃背,两股战栗。他发现,自己的打算,彭族长老堂里的长老们的打算,整个彭族的打算都错了。现在的时代早不是靠天子册封,就能获得一片王道乐土,甚至靠道德威望来震慑田野村夫的时代了。不一样了,不一样了,一种新型的国家,新型的庞大势力,开始了在这个礼崩乐坏时代的表演。大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大楚兵精器利,是因为有铜矿在手。甚至可以说,在汉东诸姬的包围下,大楚已经利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的手段,将这些包围过来的小诸侯逐步驯服。而且这种驯服,还没有大周王庭的反弹。这说明什么?王庭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听之任之。
对大楚真正的威胁,来自北方的大国,那些大国的影响力,越过了中原,达到了郑国,陈国,宋国这样的传统诸侯。这些国家,不是投靠楚国,就是投靠晋国。当然,齐国和吴国,也煊赫一时,成为了彭不悔心中的千乘之国。可无论怎样,楚国现在资源在手,国民心气十足,这三百年来始终在积攒力量嚣张扩展,而且自从武王开始,就霸气十足,给中原诸国乃至百濮之地,一种威凌天下的感觉。可笑的是,彭族作为其中一员,竟然还想蚍蜉撼大树。这真是不自量力。
除了铜矿这种战略资源,形成的物质优势外,大楚,还有蓬勃燃烧生命之力的贵族和士,他们如璀璨的群星,照亮了大楚崛起的星空。相形对比之下,自己所处的彭族,靠豢养一些江湖高手,培训自己的镖师家丁,真的可以拿出去争霸天下么?彭不悔双手颤抖着,抽出一册带着灰尘的竹简,那上面记载的是楚国的一位贵族的简略事迹,当时众位长老都不以为然,认为这位贵族性情愤激,轻掷生命,不值一提。但是彭不悔以今日感悟大国崛起心境,再来看这段贵族事迹,却觉得内心火热又冰冷。火热的是他才感受到这位贵族燃烧生命的激情,是彭族众位年轻人从来没有感受到得体验。冰冷的是,连贵族都如此视死如归,为国政为家族负责,这种悍勇和坚韧,是来自大楚骨子里的真正贵气,这样的国度,真的是彭族可以效仿甚至图谋的么?
先秦诸国没有那个国家集体表现出如楚人这般对待生命的方式-自杀,特别是战败谢罪自杀,很有“武士道”精神。这种楚国所独有的现象,很可能与楚人剽悍犀利的战斗性格有关,不惜为信念慷慨赴死。至于我们所熟知的战国时期的屈原就是怀沙自沉汨罗江,不过,他不是楚第一个赴死的人,而是他的祖先-屈瑕。
屈瑕,荆山人。春秋初楚莫敖。楚武王四十年,为分化汉东诸国,奉楚武王命去汉东与贰(今广水)、轸二国结盟。郧国闻讯,布防于蒲骚,并邀约随、绞、州、蓼四国的军队共击楚军。屈瑕在四国援军到来前,遣斗廉率精锐之师夜袭蒲骚,击败郧军,终与贰、轸结盟。武王四十一年,参与伐绞之役。次年率军伐罗,由于轻敌,被罗与卢戎联军击败。归途中屈瑕羞愧难当,自缢于荒谷一带,其他将领则自囚以听罪,被楚武王宽恕。屈瑕的自缢开创了楚国统帅以身殉职、以死谢罪的先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楚立国519年的时间里,楚国的“精英”自杀是屡见不鲜,只不过春秋时楚人自杀一般是自缢。据王准文章统计春秋时期楚有17例自杀,既有莫敖,令尹,司马,也有楚王和王子,令人震惊。而战国时则是自刎,几乎没有例外。据笔者考证,楚人的谢罪主要来自于内省和自责,以至于这种内省和自责深刻地植根于楚人的心中,并在自杀的一瞬间使楚人的性格和精神显露无疑。
楚人第一个自杀是屈瑕,而影响最大的自杀却是屈原,这似乎是一个宿命似的循环。悲夫!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竹简《楚居》中载有:“至酓绎与屈紃,使若嗌卜徙于夷屯”之语,酓绎即熊绎,因此,与熊绎同时代的屈紃有可能是屈氏始祖。既然酓绎与屈紃并列,说明了屈紃是楚国的开国功臣,所以屈氏家族后世地位显赫就不足为怪,这从《左传》桓公十三年记载中,言楚大夫屈瑕将攻罗国,当时令尹观其骄而知其必败,请求武王“济师”。此外,武王夫人邓曼对楚武王却称屈瑕为“莫敖”,所谓楚武王封子瑕于秭归不可信。
鄀国盗牛、筚路蓝缕、精英自杀,这些构成了大楚崛起的连环画卷,但熟读楚国秘史的彭不悔,却从字里行间读出了不平常的味道。毕竟筚路蓝缕和精英自杀,都能反映楚国的悍勇精神,和开国创业很有契合,但鄀国盗牛是什么鬼?一个国家开辟,竟然能津津乐道盗窃么?何况这种小偷小摸,也确实和国家崛起关系风马牛不相及,传说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个被大楚盗去一头小牛的鄀国,真实的背景是怎样的?
约在5000多年前,黄帝封其次子昌意于若水为诸侯建立昌意国,号鄀国,也即若国。鄀国因鄀水,也即若水,而得名。若水在哪里呢?三代一些人族不去实地考据,而是多翻阅古籍,以讹传讹,多以为在蜀地,或认为在岷江,或认为在雅砻江,前者以《山海经·海内经》为代表,后者则为《水经注·若水》的认识。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黄帝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当时各方面条件制约下,其领地很难到达四川,此说恐难凭信。
彭族学者之前一些研究提出,若水在中原的汝水。“汝水”得名于8000年前的“女娲”。女娲被伏羲封于“汝水之阳”,建立“女娲国”。伏羲去世后,女娲被推举为帝,登上皇位,后世称为“女帝”、“女皇”,也称“娲皇”。蜀地的若水与昌意和颛顼所居的若水无关。原因有训诂学方面的。古籍中若、汝二字古音同义相通,若水即汝水;另外,汝水无论在史料还是考古发现中皆可印证属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之。以若水为今之汝水,关于昌意族活动地的矛盾说法便可迎刃而解。从昌意立国至商朝中期,鄀国相关的情况古籍缺乏记载,考古也尚未有所发现。而自商中期到西周至春秋均有鄀国文物出土,古籍中也有鄀国相关情况的记载。
商武丁时期至商末,鄀国一直是商王朝畿内(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政治地位较尊、经济实力较强、文化水平也较高的方国。其首领多在商王室任要职,从彭族自己搜罗的鄀国铜器铭文看,如《若癸鼎》、《若父己爵》等,鄀部族首领“亚若癸”、“?亚若父己”均世服于商王室。“亚若癸”之“亚”为职官或爵称在商周王室中具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若”为族名或国名;“癸”指鄀之首领或国君。鄀国经济或与商王朝息息相关,商王时常问卜鄀的年收成情况,甲骨文卜辞有“若受年”的记载。商朝后期,鄀国的活动范围,以它和商王朝的关系,当距王朝的政治中心相去不远,或许仍在汝水流域一带。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