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书屋 > 彭无害彭不忧 > 第285章 礼仪之邦

第285章 礼仪之邦


彭无害从他父亲那里了解到,作为新颖出现的称呼,楚国的县,有的原来是一个国家的国都。当时住在都城里和近郊的统治阶级下层叫做“国人”,“国人”有服兵役的责任,要编成军队。楚国有许多县是灭了小国建成的,所以这些县的军队就是由原来小国的军队改编而成。“国人”是统治阶级。国家有许多大事是要同“国人”商量的,“国人”有政治权利,同时又有参加军队的责任,也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小官吏。当时的“国”与“野”有严格界限。国都以“郊”为界,郊外称“野”,住的主要是“庶人”,或者称“野人”,就是直接的农业生产者;郊内称“国”,住的主要是统治阶级。“国”原来有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国”只是指国都的近郊以内地区;广义的“国”是指整个国家。拥有了元帅笔记这种超时空政治常识的灌输,彭无害自然知道,这种“国”、“野”对立的制度实质上就是贵族实行统治剥削的制度。

        彭无害知道,楚国的县属于边防重镇性质,县尹就是一县军队统帅。当时官职是由贵族世袭的。所说的官职世袭,并不是同样的官职父子相袭,只是按贵族的等级地位轮流担任差不多的官职。当然个别也有同一官职父子相袭的。当时县尹作为一种重要官职同样是由重要贵族轮流担任的,个别也有父子相袭的。因此这样的县,实质上还是由贵族统治的边防重镇。

        县尹同封君当然也不同。县尹是可以由国君调配的,但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配,也就是选取重要贵族去轮流担任。封君是世袭的。当时的县制还是贵族政权下的县制。县尹仍然是贵族官职的一种,其优点是国君可以借此集权。灭了一个小国,土地可以不分封,设了一个县,县尹可以由国君调动。这样,国君的权力比较容易集中。但元帅没有过多涉及关于地方权力过大这样的弊病,彭不悔却秀才不出门,能指天下之事,对彭无害絮絮叨叨提过大楚县制这样发展下去也会出问题。因为楚国的大县的兵力有千乘,四个大县就可以多达四千乘,有的县尹就尾大不掉,乃至起来造反。由于县尹势力的增长。国君常常被县尹们杀掉,失去政权。这样就成为内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楚国县尹的造反,早有若敖氏之乱,后有白公胜之乱,就是造反者控制了一县或者数县之地,兵力雄厚实力强大可以为所欲为。

        晋国的县,与楚国的县有许多相同之处。其县的长官叫“县大夫”。这些县大夫也有世袭的。如晋文公时有个大臣赵衰,是原大夫。赵衰有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赵同,继承了他的位子,所以这个儿子又叫原同。楚国有个臣子叫申公巫臣。申公就是原来楚国申县的长官,后来到晋国作邢大夫,他的儿子也继承他的地位作邢大夫,以后因事被杀。晋国的县比较小,所以没有发生大的问题。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势力膨胀,其势力范围就包括不少县,卿大夫相互间还争夺县。到春秋末期,晋国的县都为卿大夫所占有,大约共有五十个县,有五千辆战车。在卿大夫互相吞并的过程中,被攻灭了的卿大夫的领地也被改成了县。晋国的县比较小,有的只相当于楚国县的十分之一。楚国出兵打仗,楚王调发军队,县也一起调发军队,所以楚国军队很多。晋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公元前520年晋籍谈、荀跞曾率九州之戎以及“焦、瑕、温、原之师”,护送周天子入王城,焦、瑕、温、原之师就是四个县的军队。

        春秋晚期出现了郡。郡最初比县要小。公元前439年,赵国的卿赵简子同范氏、中行氏打仗,赵简子和帮助输送给范氏粮食的郑国交战,宣誓说:“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郡原来设在边地,虽然占地大,但比较荒凉,地位不如县。

        不过正因为各县势力强大,也就是地方势力的强大,国君有时候也受其惠,譬如吴国入侵,楚国国都被攻破,楚昭王到处逃亡,最后是在作为县的随国势力的保护下才安然脱险。

        话题要从伍子胥矢志复仇开始说起,当年蔡国、唐国,同孙武率领的吴军一起向楚军发起更强大的攻势。三国联军同楚军在柏举相遇,楚军大败,楚国令尹囊瓦逃往郑国。吴军乘胜追击,攻进楚都郢城。楚昭王和他的妹妹、胞兄公子结等在少数人的保护下,仓惶出城。伍子胥没搜到昭王,于是将楚平王的墓挖开,拖出尸体,抽了三百鞭。

        楚昭王逃到“云中”,找到一处藏身地,晚上睡觉时,遭强盗袭击。楚王又逃到郧地(原为郧国,被楚平王灭掉)。长途奔波,昭王的妹妹实在走不动了,也顾不上男女授受不亲,只好叫一名乐尹钟建背着。郧公有位弟弟见昭王来郧,就对兄长说:平王杀死我的父亲,如今是报仇的大好时机。我杀死他的儿子,这有什么不可以哩!郧公认为乘人之危是不仁。为防不测,郧公陪着昭王到随国。

        昭王刚逃到随国,吴王亲自率领的吴军追来。吴王对随国人说:周朝子孙姓姬的,凡是封在汉川一带的,楚国都把他们灭掉了。上天垂示天意,降罚于楚国,你们为什么要保护楚王呢?周室有什么罪?你们如果报答周室,延及于寡人,以完成天意,这就是你随君的恩惠。灭掉楚国后,汉水以北的土地都可以归你随国。

        在彭不悔给彭无害讲述这段故事的时候,特意提到儒门的经典《左传》在记述此事时,只说“随人”,从未提“随王”或“随侯”,由此可见随国的地位可能已很低了。随国在楚成王时就已成为楚的属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国的一些人听了上番话确实有点动心,就打算杀掉昭王。公子结(字子期)长得像昭王,他获知此消息后,将楚王藏起来,自己穿上楚王的服饰,对随人说:你们把我交给吴军,楚王一定可以免祸。随人用乌龟甲壳占卜一卦,卦显示把子期交给吴国不吉利。于是,随人对吴王说:以随国的偏僻狭小而紧挨着楚国,楚国确实保存了我们,而且世世代代都有盟誓,至今没有改变。如果有了危难就抛弃别人,又怎么能事奉君王!何况楚王不在这里,执事所担心的并不在于一个人,如果你们对楚国境内加以安抚,我怎敢不听您的命令。

        吴王认为说得有理就撤退了。

        楚昭王十分感谢随国的救命之恩,割取公子结胸口的血和随国盟誓,从此以诸侯之礼对待随国。楚王派申包胥去秦国请求出兵援助,秦国没同意。申包胥在秦宫靠着墙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为之感动,并赋诗一首,同意派兵车五百乘,援楚打吴。第二年的六月,秦军打败吴军。七月,秦楚联军灭掉唐国。这年秋天楚王从随返郢。

        随国与楚国,其实是有数百年的恩怨纠缠的,随属於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集团(即汉阳诸姬)。在春秋初期楚国未成长为霸主前,随国势力一度强大,为汉阳诸姬之首。一代雄主楚武王第一次侵略随国却半途而废,楚国此时自认不得志於汉江流域。后来楚国再次侵略随国,并取得会战的胜利,但楚国实力不足以在此时吞并随国,所以在当年即与随国讲和。但两国的战争并没有停止,楚武王卒於第三次侵略随国的征途,当年随国求和。此後的几十年间,楚国四处征伐而逐渐吞并汉阳诸姬。后来随国率领汉阳诸姬背叛楚国,楚国击败之,双方言和。城濮之战当年,晋国人有言,汉阳诸姬已经全部为楚国所有。随国沦为楚国的附庸,不再为中原诸侯国视为独立而有资格参与盟会的诸侯国。

        当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随地。随人在吴国的压力下,并未将楚昭王交给吴国,为楚国立下保护楚王的功劳。因此楚国对随有一定的奖励。公元前494年,《春秋经》记载:“楚子、陈侯、随侯、许男伐蔡”。《春秋经》是腐儒奉为经典的所为诛乱臣贼子所做,本于鲁国的国史,乃是儒门大宗师仲尼亲笔所删削,所以在腐儒门人看来,随人的所作所为,乃是仁义之道,此条记载,被儒门众人认为是楚国为了报答随的功劳,而使随国重返独立的诸侯国行列。这对儒门醉心恢复周礼的迂腐夫子来说,乃是了不得的大喜事,所以大书特书,但对後不知何年,随国亡於楚国的事迹,他们就隐讳不载了。

        但这样的兴亡,绝对不可以用所谓的恩将仇报来理解,可以肯定地说,是随国早就臣服在楚国大王之下,做了一个非常忠诚的臣子,而对随国诸侯待遇的保留,仅仅是对随国王室的厚待和善待。这和楚国的政治伦理和对待敌对国非常有风度有关,这也是华夏诸族中比较出类拔萃的一种仁爱之道,彭不悔当时也对此赞不绝口,说此乃华夏之风,泱泱大国,山高水长,必将造福人族。

        当时彭无害还懵然不懂,似是而非,直到现在自己阴差阳错成了若敖氏世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都是一些军国大事,对国计民生的理解他又超出世人许多,因为有元帅的各类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常识普及,他自然明白楚国在当今时代有多么别树一帜。

        楚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王城竟然无城墙,外围只简单地用植物杆茎之类的东西围一下,所以吴打过来后郢一下子就完了。昭王复国后吸取了教训,开始筑城,不过那种城还是一堪一击,直到楚襄王迁陈后楚国的郢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墙,不过大势已去了。楚国除了筑城墙不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楚人没中原诸夏那么残忍,这很奇怪,按说一个被诸夏视作蛮国的国度应当更凶狠一些才是,楚人灭国很有意思,根本不杀原有国的公室,而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反观秦,灭国之后一定是斩尽杀绝,毁其宗庙,烧尽历史记载。当时的诸夏只有楚国没有连座和诛九族这样的刑名之术,这很了不起。

        正是因为善待各国公室,所以大楚和随国才在那么多的恩怨战争之外,随国依然能够善待楚王,这应该算是将心比心,君子仁泽得到厚报。比如楚王镈的故事。在曾候乙编钟里有一件特别与众不同,该乐器便是这件镈钟。它制作十分精美,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其钟上刻有31个铭文,其意思是说,楚惠王五十六年,楚王熊章从酉阳回来,专门为曾候乙制作了这件镈钟,送到西阳,让曾候永世用享。铭文的内容与其他纽钟、甬钟铭文内容完全不同,丝毫不涉及乐律。为什么一个强大的楚国会送给一个小小曾国送如此厚重之礼?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楚昭王十年,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率兵攻打楚国获胜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楚昭王逃到了云梦泽,被除吴射伤。受伤后昭王又逃到楚国的属国郧国。郧国国君虽愿接纳,但是国君的弟弟却想乘机杀掉昭王。于是,楚昭王又急急匆匆逃到另一个属国——随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昭王奔随”。吴王得知消息后立即率兵追到随国。随国面积不大,势力不强,但是,随候(即曾候)决心拼死护卫昭王。并表示:“随与楚世代友好。”命令禁闭城门,加强防卫,与吴军一战到底。后来,楚国援军赶到,吴的内部又出现分裂矛盾,吴王便返回吴国,至此昭王才脱离险境并回国复国。镈钟铭文上有楚惠王便是昭王的儿子,为报答救父之恩,楚惠王将这尊精美的镈钟送给曾候乙,以表达两国的友好关系。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4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