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唐尧故事
妙书屋小说推荐阅读:吻安,小娇妻!、霸道老公放肆爱、元尊、恰似寒光遇骄阳、尸命、名门隐婚:枭爷娇宠妻、惹上妖孽冷殿下、跑出我人生、漫漫婚路、侯门弃女:妖孽丞相赖上门
据《韩非子·五蠹》、《淮南子·精神训》所载,唐尧部族已经掌握了建筑大型房屋的技术,所建之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朴桷不斫,素题不枅”。屋顶的茅草铺放不修剪,屋檐的椽子不砍削,端额的梁柱不彩绘,而且,精于制陶的陶唐氏部族,又把这些技术带到太原传授于土著。于是,在汾河中游平原的大地上唐尧部族和太原先民很快水乳交融为一体,共建家园,共创了太原的龙山文化。
由于尧所在的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唐尧,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家园,遂率部西徙,“从唐县、望都一带出发南下行唐,沿滹沱河过井陉,途经太原,再进入平阳。”
唐尧建唐国初都太原,千百年来在太原一直有丰富的口碑传说,当地的志书、碑石多有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中引《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汉书·地理志》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都城记》说:“晋阳城北二里有唐城,尧所筑”朱熹的《诗集传》还在讲,唐城是帝尧所筑,唐城地处太原晋阳一带。
早在至今约四千五百年的唐尧时代,太原已经有一个文化相当发达,人口相对密集的原始聚落。这个原始部落在太原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劳动,不仅发展了这里的经济,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而且还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创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扰的古城—唐城。
唐尧初都太原,在太原筑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国”的古名。追溯“唐”的古意,《说文解字》解释为“唐,大言也。”《白虎通·号》解释为“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见,唐是一个会意字,基本意是:大话、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讲的话、发布的命令,尧就是这样的人杰。古称“唐”的地名至少有三处,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晋南之“唐”,都是因唐尧多次迁徙,曾经定居那里而得名。
尧和尧的部族,不知是出于本部族的开拓精神?还是因为当时汾河的受阻于霍山而时有水患?他们在太原居留一个时期之后,留下了自己的裔族,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继续迁徙,最终落脚于今日的临汾盆地—平阳。
郑玄在其《诗谱》中就说:“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阎若琚所著《尚书疏证》也说:“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于是,又有了“尧都平阳”之说,同时也印证了“尧始都晋阳,后迁平阳”的古记。关于太原的另一个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尧由初都太原迁都平阳后,因太原地处平阳之北,为区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阳之唐,遂以地理方位为准,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个“北”字,这就是太原又称“北唐”的缘由。
在诸子书中,还有关于帝尧武功的传说,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备,方见得尧之所以为古昔圣王。《吕氏春秋·召类篇》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曾讨伐过南方的蛮族,并亲自出征作战。《淮南子·本经训》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派后羿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九日。据说人们对尧为民除害的举措十分感激,所以拥戴他为天子。羿射九日已是神话,不过其中称颂尧“兴利除害,伐乱禁暴”的意思,确实是推崇帝尧安邦治国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奕。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大部分是鳞族的将军,人族记载的典籍,本来是把尧当做大能的,但可惜尧派出来打仗的后羿,竟然是东夷族的,这在人族其他记载中比比皆是。那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东夷族如此恭顺,为了人族大能服务,那人族凭什么慑服的东夷族呢?这本身就说明尧自己就是东夷族的大能之士。
另外,和鳞族的将军作战,这是当时东夷族为代表的神州大地许多种族不约而同的种族战争,当时人族的怪胎,大禹还没有出现,所以能够力抗鳞族将军级别的,只能是翔族中的大能,当时连妖族和兽族都要对鳞族退避三舍,怎能指望是人族中的勇士来射杀鳞族的将军呢。
总之,人族的典籍常常为了说谎而说谎,导致破绽百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弄得三代以上的历史乱七八糟,非常混乱。这里面人族自己的大量篡改和美化,生搬硬套将翔族的功绩放在自己头上,是分不开的。
这些所谓人族正统的观念,自然被窃取大商的大周奉若圭皋,丝毫不容许其他异端出现,大周的道德总局,是武王灭商前就成立的,专一屠戮异端,对妖怪兽蛮等赶尽杀绝,将其视为异类。
其实根源上,是恐惧自己的道统不正,因为商代的帝王,是翔族血统的复辟,他们更自信更从容,他们和人族的融合,将人族的文明推向了璀璨的高潮。
对于商朝人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家养的、野生的……没有他们的胃不能消化的。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中,曾出土动物残肉、各类动物肢骨和肉汤。
甲骨文中动不动记载成百上千地杀牛杀羊祭祀神祖,专家分析说,祭祀后的牛羊肉自然也祭了活人的“五脏庙”。甲骨文还记载,当时人们有饭后剔牙洁齿的习惯,估计跟吃肉有很大关系。
商朝人的烹饪手法已颇为精妙,燔、炙、炮、烙、蒸、煮、爆、烧、炖、烩、熬、脯、羹……从这些字的偏旁可以看出,商朝人的吃法是以火热食,而且殷墟出土的许多器物,底部都有烟熏火燎的痕迹。
商朝时酒精度数不高,相当于今天的啤酒、米酒。1983年,考古人员在安阳郭家庄发掘殷商墓葬时,发现一个铜卣中有白色液体,经化验含乙醇成分,应该是殷商时期遗留下的酒。
https://www.msvvu.cc/63847/63847933/289375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msvvu.cc。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msvvu.cc